首字词组
词语解释:肺肝 拼音:fèi gān
(1).比喻内心。《礼记·大学》:“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。” 三国 魏 曹植 《三良》诗:“黄鸟为悲鸣,哀哉伤肺肝。”《新唐书·袁滋传》:“性宽易,与之接者,皆谓可见肺肝。” 郭沫若 《科大大联合》诗:“大联合,弟兄携手,肺肝相向。”
(2).比喻心腹。 唐 杜牧 《与浙西卢大夫书》:“员外七官以某尝获知於郎中,惠然不疑,推置於肺肝间。”词语解释:肺腑 拼音:fèi fǔ
(1).肺部。泛指人体的内脏。犹言心头、胸口、肚子里。《山经》引《相冢书》:“肺腑而能语,医师色如土。” 宋 王安石 《一日不再饭》诗:“筋骸徽纆束,肺腑鼎鐺煎。” 清 纪昀 《阅微草堂笔记·如是我闻三》:“久而寒沁肺腑,如卧层冰积雪中,苦不可忍。” 碧野 《富春江畔·“冰壶”与“双龙”》:“再过些时,这里一定是满山茉莉花香,香风阵阵,沁入肺腑。”
(2).同“ 肺附 ”。比喻帝王的宗室近亲。《史记·魏其武安侯列传》:“上初即位,富於春秋, 蚡 ( 田蚡 )以肺腑为京师相。” 司马贞 索隐:“腑音府,肺音废,言如肝肺之相附。又云:杮,木札;附,木皮也。”《三国志·蜀志·刘璋传》:“ 刘豫州 ,使君之肺腑,可与交通。”《续资治通鉴·宋高宗建炎四年》:“吾託肺腑,死国难固其所,若则走也。” 范文澜 《中国近代史》第一章第三节:“其实 满清 统治者的肺腑早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前,便被贿赂熏染得秽浊不堪。”
(3).比喻极亲近的人。《南齐书·谢朓传》:“ 遥光 又遣亲人 刘渢 密致意於 朓 ,欲以为肺腑。” 明 李贽 《答陆思山书》:“此老胸中甚有奇抱,然亦不见有半箇奇伟卓絶之士在其肺腑之间,则亦比今之食禄者聪明忠信,可敬而已。” 清 和邦额 《夜谭随录·段公子》:“兄妹肺腑,岂忍膜置,不一规诫乎?”
(4).比喻内心。 唐 白居易 《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》:“肺腑都无隔,形骸两不覊。” 宋 苏轼 《读孟郊诗》诗之二:“诗从肺腑出,出輒愁肺腑。” 清 蒲松龄 《聊斋志异·罗刹海市》:“逆旅孤臣,过蒙优宠,啣报之诚,结於肺腑。” 巴金 《随想录·再谈〈望乡〉》:“她们分手的时候那种依依不舍的留恋,那样出自肺腑的哀哭,多么令人感动!”词语解释:肺肠 拼音:fèi cháng
比喻内心;心思。《诗·大雅·桑柔》:“自有肺肠,俾民卒狂。” 郑玄 笺:“自有肺肠,行其心中之所欲,乃使民尽迷惑。” 唐 钱珝 《代史馆相公让官第二表》:“且自去秋以来,国步未復,臣每思人事,每揣人情,因激肺肠,有如汤火。” 明 刘基 《送骆起原之新城知县任》诗:“邂逅忽相逢,悲喜交肺肠。”《“五四”爱国运动资料·上海罢市实录》附录《罢市之轶闻》:“ 黄某 甘心作他人奴隶,竟然不避舆论,而该米行徒知牟利,不知爱国,岂别有肺肠耶。”词语解释:肺渴 拼音:fèi kě
谓燥热思饮。 唐 白居易 《东院》诗:“老去齿衰嫌橘醋,病来肺渴觉茶香。” 五代 王仁裕 《开元天宝遗事·含玉咽津》:“贵妃素有肉体,至夏苦热,常有肺渴,每日含一玉鱼儿於口中,盖藉其凉津沃肺也。” 宋 陆游 《初夏》诗:“ 闽 川 茶笼犹霑及,肺渴朝来顿欲苏。”词语解释:肺病 拼音:fèi bìng
肺部的疾病。今多指肺结核。 唐 杨巨源 《答振武李逢吉判官》诗:“近来时辈都无兴,把酒皆言肺病同。”《儒林外史》第八回:“家君年老,常患肺病,不耐劳烦。” 冰心 《两个家庭》:“大夫说他已得了第三期肺病,恐怕不容易治好。”词语解释:肺肺 拼音:fèi fèi
茂盛貌。《诗·陈风·东门之杨》:“东门之杨,其叶肺肺。”词语解释:肺石 拼音:fèi shí
古时设于朝廷门外的赤石。民有不平,得击石鸣冤。石形如肺,故名。《周礼·秋官·大司寇》:“以肺石远﹝达﹞穷民,凡远近惸独老幼之欲有復於上,而其长弗达者,立於肺石,三日,士听其辞,以告於上而罪其长。”《南齐书·明帝纪》:“上览易遗,下情难达,是以甘棠见美,肺石流咏。” 宋 沉括 《梦溪笔谈·器用》:“ 长安 故宫闕前,有 唐 肺石尚在。其制如佛寺所击响石而甚大,可长八九尺,形如垂肺。” 王闿运 《上征赋》:“伤肺石之无听兮,对羸老而淫淫。”词语解释:肺金 拼音:fèi jīn
即肺。中医以五行之说释五脏,肺属金,故称。 南朝 齐 褚澄 《褚氏遗书·平脉》:“故关上之寸为肺,肺金生水。”词语解释:肺附 拼音:fèi fù
比喻帝王的亲属或亲戚。《汉书·刘向传》:“臣幸得託肺附,诚见阴阳不调,不敢不通所闻。” 颜师古 注:“旧解云,肺附谓肝肺相附著,犹言心膂也。一説,肺谓斫木之肺札也,自言於帝室犹肺札附於大材木也。” 王念孙 《读书杂志·汉书八》:“余谓肺、附,皆谓木皮也……言己为帝室微末之亲,如木皮之託於木也。”《资治通鉴·晋安帝隆安二年》:“汝家幸缘肺附,蒙国宠荣,覆宗不足以报。” 宋 苏轼 《敕高公绘公纪并防御使制》:“以尔父 士林 ,早缘肺附,逮事 厚陵 ,没于中年,爵不配德。”词语解释:肺府 拼音:fèi fǔ
同“ 肺腑 ”。
(1).府,通“ 腑 ”。泛指人体内部的各种器官。《新唐书·董昌传》:“﹝ 董昌 ﹞始立生祠,刳香木为躯,内金玉紈素为肺府。”
(2).府,通“ 腑 ”。犹肺附。比喻帝王的亲属或亲戚。《后汉书·何敞传》:“ 刘畅 宗室肺府,茅土藩臣,来弔大忧。” 章炳麟 《秦政记》:“要以著之图法者,庆赏不遗匹夫,诛罚不避肺府,斯为直耳。”词语解释:肺泡 拼音:fèi pào
肺的主要组成部分,位置在最小支气管的末端,略呈半球形,周围有无数毛细血管围绕。血液在肺泡内进行气体交换。词语解释:肺怀 拼音:fèi huái
胸怀,内心。 前蜀 杜光庭 《兴州王承休特进为母修黄箓斋词》:“虑乖折衷之宜,自掇过尤之目,以兹兢灼,常寘肺怀。” 宋 惠洪 《与黄六雷三》诗:“从余今几日,临事见肺怀。”词语解释:肺循环 拼音:fèi xún huán
心脏收缩的时候,右心室中含有二氧化碳的血液,经过肺动脉流入肺部,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,排出多余的二氧化碳,吸收新鲜的氧气,经过肺静脉流入左心房,再流入左心室。血液的这种循环叫做肺循环,也叫小循环。词语解释:肺札 拼音:fèi zhá
杮札。削下的木片。《汉书·刘向传》“臣幸得託肺附” 唐 颜师古 注:“一説肺谓斫木之肺札也,自言於帝室犹肺札附於大材木也。”词语解释:肺叶 拼音:fèi yè
肺的表面有深而长的裂沟把肺分成五个部分,每一部分叫一个肺叶。左肺有两叶,右肺有三叶。词语解释:肺原性心脏病 拼音:fèi yuán xìng xīn zàng bìng
简称“肺心病”。由肺部感染、胸廓畸形或肺动脉病变等引起的肺动脉高压、右心室扩大和右心衰竭的心脏病。一般急性肺心病大都因肺动脉栓塞引起。慢性肺心病由慢性支气管炎、阻塞性肺气肿发展而来。发作时有心悸、气急、紫绀、呼吸困难等症状。词语解释:肺劳 拼音:fèi láo
中医五劳之一。指肺脏虚损日久,留连不愈。 隋 巢元方 《诸病源候论·虚劳病诸候上一》:“又肺劳者,短气而面肿,鼻不闻香臭。”《医宗金鉴·杂病心法要诀·虚劳总括》“虚损成劳因復感,阳虚外寒损肺经”注:“然其证有五:一损皮聚毛落,洒淅恶寒咳嗽,肺劳也。”词语解释:肺水肿 拼音:fèi shuǐ zhǒng
液体渗出物进入肺泡及肺间质词语解释:肺气肿 拼音:fèi qì zhǒng
一种慢性病。肺组织由于过度膨胀和充血而使弹性减退。症状是呼吸困难,口唇发绀等。多由慢性支气管炎、支气管喘息等引起。词语解释:肺吸虫 拼音:fèi xī chóng
也名肺蛭。寄生虫。成虫有半粒黄豆大,红褐色,寄生在人的肺部。卵随患者的痰和粪便排出体外,幼虫寄生在石蟹或蝲蛄体内。人吃了这种石蟹或蝲蛄会引起肺吸虫病。症状是咳嗽、胸痛和咯血。有时发生癫痫或偏瘫。词语解释:肺动脉 拼音:fèi dòng mài
从心向肺输送血液的血管,短而粗,共有两条,从右心室发出,分别进入左右两肺,分成小枝包住肺泡。肺动脉中的血液含有二氧化碳,颜色暗红。词语解释:肺俞 拼音:fèi yú
亦作“ 肺腧 ”。 人体经穴名。俞,通“ 腧 ”。《灵枢经·背腧》:“肺腧在三焦之间。”《医宗金鉴·外科心法要诀·背部》:“上搭手生肺俞穴,左右名同经有别。”《医宗金鉴·刺灸心法要诀·膀胱经分寸歌》注:“从风门行三椎下,去脊中各二寸,又以手搭背,左取右,右取左,当中指末是穴之处,正坐取之,肺俞穴也。”词语解释:肺活量 拼音:fèi huó liàng
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空气量。成年男子正常的肺活量约为3升半到4升,成年女子约为3升。词语解释:肺结核 拼音:fèi jié hé
慢性传染病。病原体是结核杆菌。症状是低热,夜间盗汗,咳嗽,多痰,消瘦,有时咯血。词语解释:肺腑之言 拼音:fèi fǔ zhī yán
发自内心的话。《醒世恒言·三孝廉让产立高名》:“下官此席,专屈诸乡亲下降,有句肺腑之言奉告。” 苏曼殊 《碎簪记》:“前日趋叩高斋,正君偕 莲姑 出游时也。蒙令叔出肺腑之言相劝。”词语解释:肺腧 拼音:fèi shù
见“ 肺俞 ”。
词语解释:肺俞 拼音:fèi yú
亦作“ 肺腧 ”。 人体经穴名。俞,通“ 腧 ”。《灵枢经·背腧》:“肺腧在三焦之间。”《医宗金鉴·外科心法要诀·背部》:“上搭手生肺俞穴,左右名同经有别。”《医宗金鉴·刺灸心法要诀·膀胱经分寸歌》注:“从风门行三椎下,去脊中各二寸,又以手搭背,左取右,右取左,当中指末是穴之处,正坐取之,肺俞穴也。”词语解释:肺腑交 拼音:fèi fǔ jiāo
谓推心置腹的交谊。 明 高攀龙 《马母林孺人六十序》:“盖孺人有子曰 惟任 ,与不佞等託肺腑交。”词语解释:肺静脉 拼音:fèi jìng mài
从肺向心输送血液的血管,从左右两肺各发出两条,进入左心房。肺静脉中的血液含有氧气,颜色鲜红。词语解释:肺萎陷 拼音:fèi wěi xiàn
由于支气管梗阻而引起的,或在腹部手术后反射地发生的肺部无气状态词语解释:肺膈 拼音:fèi gé
犹言人的内心。 明 张居正 《答列卿杨本庵》:“芜创虽不足以发扬令先公之盛美,然道僕平生所与令先公同心许国之谊,则无一字不出於肺膈也。” 清 蒲松龄 《聊斋志异·黄九郎》:“ 九郎 曰:‘缠绵之意,已鏤肺膈,然亲爱何必在此?’”词语解释:肺腹 拼音:fèi fù
犹肺腑。比喻内心。 元 宫天挺 《七里滩》第二折:“我尽説与你肺腹,我共您鑾舆,俺两箇常遶着 南阳 酒罏,醉酩酊不能家去。”词语解释:肺脏 拼音:fèi zàng
即肺。肺为五脏之一,故称。词语解释:肺癌 拼音:fèi ái
指支气管黏膜和肺泡细胞的恶性肿瘤。常见症状有持久性咳嗽、胸痛、痰中带血等。肺癌的发生可能与长期吸烟或吸入某些化学致癌物质有关。词语解释:肺炎 拼音:fèi yán
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。是细菌、病毒等引起的肺部炎症。由于病变部位、病因等不同,种类较多。一般症状是发高热,咳嗽,胸痛,呼吸困难,有的吐铁锈色的痰等。词语解释:肺火 拼音:fèi huǒ
中医称肺部的邪热。《红楼梦》第八二回:“ 探春 见 湘云 冒失,连忙解説道:‘这不过是肺火上炎,带出一半点来,也是常事。’”词语解释:肺痨 拼音:fèi láo
肺结核的俗称。词语解释:肺鱼 拼音:fèi yú
一群与两栖类亲缘关系较密切的硬骨鱼。头部有与口腔相通的内鼻孔。在干涸环境中,鳔能行使肺的功能,直接呼吸空气。在水中,鳔和鳃都起作用。生活在淡水中。目前全世界仅少数几种,产在澳大利亚、非洲和南美洲。词语解释:肺吵丢丢掀
方言。心花怒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