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 | 
			现代汉语字典胞拼音:bāo 属 肴韵
 
 
胞 bāo〈名〉 
(形声。从肉,包声。“包”亦兼表字义。本义:胎衣)同本义胞,儿生裹也。——《说文》同胞之徒。——《汉书·东方朔传》善臧我儿胞。——《汉书·外戚传》又如:胞衣地(埋胞衣的地方);胞胎(犹胞衣。常指娘胎)同胞〈形〉 同父母所生者。如:胞兄弟;胞姐妹;胞叔同一国家的人。如:港胞;同胞(同国人);难胞细胞的简称 。如:胞器;胞间隙 康熙字典胞
 《廣韻》匹交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披交切,𠀤音拋。 《說文》兒生裹也。《博雅》人四月而胞。《莊子·外物篇》胞有重閬,心有天遊。《註》胞,腹中胎。閬空曠也。《前漢·外戚傳》善臧我兒胞。《師古註》音苞。謂胎之衣也。又《戰國策》夫癘雖癰腫胞疾。又《廣韻》布交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班交切,𠀤音包。 又《集韻》方鳩切,否平聲。 義𠀤同。又《集韻》《韻會》𠀤蒲交切。 與庖同。肉吏也。《禮·祭統》夫祭有畀輝胞翟閽者。《莊子·庚桑楚》湯以胞人籠伊尹。《前漢·百官公卿表》胞人,都水均官三長丞。《註》胞與庖同。胞人,主掌宰割者也。又《五音集韻》匹貌切,音奅。 面生氣也。
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