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韵字: 或选择韵部:
(2011-11-5)
[liǎo,未了,了得][shǎo,多少][憂也][ǎo,夭折][liǎo][tiǎo,挑拨][详注1][biào][jiǎo][rǎo][详注2][《集韻》丑小切。輕走貌。][yǎo][音藨。鸟毛变色也。本作皫。]丿


注1:剽 漂上声。末也。《庄子·庚桑楚》有长而无本剽者,宙也。
注2:僚 音了。好貌。《诗·陈风》佼人僚兮。《陆氏曰》亦作嫽。
[diào,音调]耀[yào,重要][音少。《广韵》放火。《韵会》野火曰烧。][shào,老少][徒吊切,音调。行貌。][剑鞘]轿[渠庙切,音峤。《广韵》𨋕车也。][责备][《集韵》人要切,音蛲。挠,或作绕。][liáo liǎo liào][详注1][急也][diào][详注2][piāo piào]尿[详注3][详注4][馨叫切。不仁也。][音要。亦草盛貌。]


注1:剽 漂去声。刼也。《说文》砭刺也。从刀,票声。
注2:约 音要。《前汉·礼乐志》明德乡治本约。《注》师古曰:约,读曰要。
注3:摇 音曜。亦动也。《陈后主·关山月诗》城危接晕高,润风连影摇。寒光带岫移,冷色含山峭。
注4:超 《集韻》他弔切,音糶。趒或作超。越也。又《韻補》叶抽廟切。《陸雲·陸丞相誄》光被旣淳,逸軌爰超。宏綱包荒,景靈握耀。
[jiào,教训][shào][jiào,寤也][音教。与校通。比较也。][详注1][pào,枪炮][鱼教切。《论语》仁者乐山。又益者三乐。][详注2][喚也,呼也][bào]


注1:踔 敕教切。《说文》踶也。《注》徐曰:踶亦当蹋意。又《前汉·扬雄传》踔夭蟜。《注》踔,走也。《文选·李善注》踔,踰也。《后汉·蔡邕传》踔宇宙而遗俗兮。《注》踔犹越也。又《集韵》陟教切,音罩。义同。 又《集韵》他吊切,音粜。《史记·司马相如传》踔稀閒。《注》踔,县蹢也。
注2:爆 音豹。《说文注》徐铉曰:本蒲木切。今俗音豹。火裂也。《白虎通》卜赴也。爆见兆。
[操行,名词][hào,号令][hào,爱好][慰劳。牢去声。慰也。][dào,颠倒][zào,就也,名词][bào,强暴][mào][gào][mào]翿[dào,覆盖][音奥。深也。一曰水名。][lào][bào][详注1][mào]


注1:凿 《集韵》《韵会》《正韵》在到切,漕去声。《集韵》穿空也。《增韵》孔宠。《周礼·冬官考工记·轮人》凡辐,量其凿深以为辐广。《释文》凿,曹报反。又如字。《前汉·楚元王传》羊入其凿。《师古注》凿,在到反。谓所穿冢藏者。《楚辞·九辩》何时俗之工巧兮,灭规矩而攺凿。独耿介而不随兮,愿慕先圣之遗教。 又《集韵》七到切,音操。冗也。
现代汉语字典本字分属于多个韵部:
 韵 平声
 韵 去声

拼音:jiāo 繁体或异体字:效韵,肴韵同

膠 jiāo
〈名〉
  • (形声。古代“胶”用动物的皮煮制而成,所以从“肉”。段玉裁说:“皮近肉,故字从肉。”本义:粘性物质,用动物的皮角或树脂制成)
  • 同本义
  • 胶也者,以为和也。——《考工记·弓人》
  • 又如:胶鳔(用鱼鳔煮治而成的胶);胶漆(胶与漆。比喻事物的结合非常紧密;或比喻交情深厚);胶青(胶清。已制成的色质纯正的胶质);胶革(用皮革熬成的胶)
  • 古代大学之称,后泛指学校 。如:胶序(殷学名序,周学名胶;后用为学校的通称);胶庠(古代学校名,其中胶为周时大学名,庠为周时小学名,庠为商学名)
  • 鸡鸣声,泛指禽类鸣声。如:胶胶;胶胶角角;胶胶膊膊
  • 橡胶
  • 酸性橡胶,天然橡胶。如:乳胶
  • 合成橡胶,人造橡胶。如:胶轮
  • 在某些方面类似树胶的物质 。如:香口胶
  • 特指制成胶制的药物 。如:驴皮胶(阿胶)、虎骨胶、龟板胶、鹿角胶等
  • 胶鬲举于鱼盐之中。(胶鬲起初是鱼盐贩子。西伯(文王)发现了他,举荐给商纣王。)——《孟子·告子下》
〈形〉
  • 牢固
  • 德音孔胶。——《诗·小雅·隰桑》
  • 又如:胶固(牢固)
  • 诡辩的
  • 胶,诈也。——《方言三》
  • 胶,欺也。——《广雅》
  • 牵胶而喻侈。——左思《魏都赋》
  • 又如:胶言(诡辩不合法度的言论)
  • 固执 。如:胶固(固执);胶执(固执己见);胶滞(拘泥);胶让(坚辞)
  • 纠缠纷扰的样子 。如:胶加(乖戾,纠缠);胶扰(胶胶扰扰。纷乱;纠结);胶葛(交错的样子)
〈动〉
  • 用胶粘牢;粘住;使不能移动 。如:胶续(用胶粘接断弦。后转指续娶);胶附(胶合。比喻志趣相投);胶致(解送犯人时,槛车四周以木版密封,不能开启,以防脱逃)
  • 船搁浅 。如:胶浅(搁浅);胶溺(搁浅沉溺)
康熙字典

  • 《韻會小補》與交同。 (肴韵)
  • 日月之交道也。


  • 《唐韻》古肴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居肴切,𠀤音交。 (肴韵)
  • 《說文》昵也。作之以皮。《徐》曰昵,黏也。《玉篇》煮用其皮,或用角。《廣韻》膠漆。《周禮·冬官考工記·輪人》施膠必厚。又《弓人》凡相膠,欲朱色而昔。昔也者,深瑕而澤,紾而摶廉。鹿膠靑白,馬膠赤白,牛膠火赤,鼠膠黑,魚膠餌,犀膠黃。凡昵之類,不能方。《註》昔音錯。純赤之中,文又交錯也。澤,表裏有文,色潤澤也。紾,縝密。摶,音團,團圓也。廉,利也。昵,本作𩸨。不方柔韌,不取其方整也。
  • 又《爾雅·釋詁》膠,固也。《疏》膠者,所以固物。《詩·小雅》德音孔膠。《傳》膠,固也。
  • 又《博雅》欺也。
  • 又戾也。《史記·司馬相如傳》蜿灗膠戾。《註》膠戾,邪曲也。
  • 又《廣韻》太學也。《正字通》東膠,周學名。周之學,成均居中,左東序,右瞽宗。東膠卽東序也。
  • 又《集韻》糾也。《禮·王制》養國老於東膠。《註》膠之言糾也。
  • 又《正韻》黏泥不通。《莊子·逍遙遊》置杯焉則膠。
  • 又膠葛,氣也。《前漢·揚雄傳》撠膠葛,騰九閎。《註》膠葛,上淸之氣也。
  • 又《韻會》和也。《詩·鄭風》雞鳴膠膠。《傳》膠膠,猶喈喈也。
  • 又詐也。《揚子·方言》膠,譎詐也。涼州西南之閒曰膠。
  • 又《韻會》水名。萊州有膠水。
  • 又地名。《戰國策》以膠東委於燕。
  • 又姓。《前漢·古今人表》膠鬲。
  • 又《廣韻》古孝切《集韻》居效切,𠀤音敎。 (效韵)
  • 義同。
  • 又《韻會》《正韻》𠀤古巧切,音絞。 (巧韵)
  • 動撓貌。《莊子·天道篇》膠膠擾擾乎。《音義》交卯反。
  • 又《集韻》女巧切,音橈。 (效韵)
  • 澩膠,雜亂貌。
  • 又乎刀切,音豪。 (豪韵)
  • 戾也。《楚辭·九辯》何况一國之事兮,亦多端而膠加。《註》膠加,戾也。音豪。
  • 又《五音集韻》口交切,音敲。 (肴韵)
  • 面不平也。
  • 考證:〔《周禮·冬官考工記·輪人》膠必厚施。〕
  • 謹照原文改施膠必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