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韵字: 或选择韵部:
(2011-11-5)
四支平声 姿[wéi,施为][cuī shuāi][饥渴][cī,参差][順遷也][léi][mí][跨马,动词][yí][治国][méi mí][chí shi][详注1][chuí zhuī][chí][地方古音,读同之。][yí][详注2][zī][详注3][zī][详注4][yí][dī][音兹。《诗·小雅》或耘或耔。沈重读。][qī][lí][huī][详注5][繁殖][huī suī][sī][盱眙,縣名。][音驰。《说文》趍赵,久也。][音夷。義同。][qí]觿[bēi][xī][shī][chí][详注6][pī][cí][zī][通黴][ní][梓也][wēi][详注7][详注8][qí][克也,任也][zhī zī][lí][音靡][ér][lí][tí][zuī][yí][pī][guī][详注9][lí][详注10][木名。][详注11][huī][音雌。嵾嵯,山不齐貌。通作参差。或作嵯。][qí][详注12][详注13][chí][ní][qí][wēi][详注14]乿


注1:齐 《正韻》津私切,音貲。《論語》攝齊升堂。孔安國曰:衣下曰齊。
注2:犁 《广韵》力脂切《集韵》《韵会》良脂切,音梨。《广韵》牛驳。《论语》犁牛之子。《注》犁杂文。
注3:比 音毗。和也。一曰次也。比邻,犹并邻。《杜甫诗》不教鹅鸭恼比邻。
注4:氂 犛牛尾也。又長毛也。《後漢·岑彭傳》岑熙遷魏郡太守,輿人歌之曰:狗吠不驚,足下生氂。《註》氂,長毛也。犬無追吠,故足下生氂。
注5:居 音基。语助辞。《礼·檀弓》公仪仲子之丧,舍其孙而立其子。檀弓曰:何居,我未之前闻也。《注》怪之之辞,犹言何故也。一说何居,犹言此义何处。居读如字,不必改音基。《集韵》通作其。
注6:蠡 邻知切,音离。《史记·匈奴传》置左右贤王,左右谷蠡。
注7:剂 《说文》齐也。从刀,齐声。《尔雅·释言》剂,翦齐也。《疏》齐截也。《周礼·地官·司市》以质剂结信而止讼。《注》质剂,谓两书一札而别之也。若今下手书,言保物要还矣。《疏》质剂谓券书。恐民失信,有所违负,故为券书结之,使有信也。大市以质,小市以剂,故知质剂是券书。汉时下手书,即今画指券,与古质剂同也。
注8:台 《唐韵》与之切《集韵》《韵会》盈之切《正韵》延知切,音怡。《尔雅·释诂》台,我也。《又》予也。《书·禹贡》祇台德先。《汤誓》非台小子,敢行称乱。 又《说文》悦也。《史记·太史公自序》唐尧逊位,虞舜不台。 又《扬子·方言》养也,晋卫燕魏曰台。又失也,宋鲁之閒曰台。
注9:箠 音垂。竹名。《张衡·南都赋》其竹则筱簳、箛箠。又音追,竹节也。
注10:鑴 《广韵》许规切《集韵》《韵会》翾规切,音隓。《广韵》大钟。《集韵》鼎属。一曰日旁气。《周礼·释文》郑康成读。
注11:萑 音鵻。《说文》草多貌。 又草名。茺蔚也。《尔雅·释草》萑蓷。《注》茺蔚,又名益母。 又《集韵》枲未沤者。
注12:梩 音釐。《廣韻》徙土轝也。《周禮·地官·鄕師註》梩或云揷,或云鍬。
注13:荠 才資切,音疵。《采薺》,逸《詩》篇名。《周禮·春官·樂師》趨以采薺。又通茨。
注14:锜 音奇。《广韵》凿属。《集韵》釜属。《诗·豳风》又缺我锜。《传》凿属曰锜。《释文》锜,巨宜反。韩诗云:木属。
首字词组
脂粉脂水脂髓脂肪脂粉塘脂膏莫润脂胶脂批
脂膏脂腻脂驾脂瘤脂灰脂膘脂粉钱脂那
脂车脂麻脂烛脂炬脂油点灯脂衣柰脂腴 
脂韦脂粉气脂夜脂盝脂泽田脂蛋白脂膏不润 
脂泽脂辖脂油脂粉客脂瓶脂腻气脂松 

词语解释:脂粉  拼音:zhī fěn
(1).胭脂和香粉。《淮南子·修务训》:“曼颊皓齿,形夸骨佳,不待脂粉芳泽而性可説者, 西施 、 阳文 也。” 唐 王维 《西施咏》:“邀人傅脂粉,不自着罗衣。”《醒世恒言·两县令竞义婚孤女》:“有 潘 家原聘财礼,置下庄田,就把与他做脂粉之费。” 丁玲 《韦护》第十二章:“她并不是去整理脸上的颜色,因为她从来就不屑用脂粉的。”
(2).旧时借指妇女。 唐 白居易 《戏题木兰花》诗:“怪得独饶脂粉态, 木兰 曾作女郎来。”《红楼梦》第三七回:“孰谓雄才 莲社 ,独许鬚眉;不教雅会 东山 ,让余脂粉邪?”
(3).旧时借指妓女生涯。 清 赵翼 《簷曝杂记·广东蜑船》:“ 广州 珠江 蜑船不下七八千,皆以脂粉为生计。” 清 珠泉居士 《雪鸿小记》:“ 小玉奴 者, 天福 之媳,早岁曾适 童 姓,继归于 王 ,亦以脂粉为生。”
(4).比喻诗文中的艳丽风格。 宋 李如箎《东园丛说·杂说·坡词》:“其情意繾綣,如他人为之,岂能脱去脂粉,轻新如此。” 金 王若虚 《文辨》三:“ 东坡 之文,具万变而一以贯之者也,为四六而无俳谐偶儷之弊,为小词而无脂粉纤艷之失。” 清 李渔 《闲情偶寄·词曲上·词采》:“﹝填塞之病有三。﹞其所以致病之由亦有三:借典核以明博雅,假脂粉以见风姿,取现成以免思索。”
(5).犹润饰。 南朝 陈 徐陵 《晋陵太守王厉德政碑》:“至於网罗图籍,脂粉艺文,学侣挹其精微,词宗称其妙絶。” 北齐 《郑子尚墓志》:“周旋六艺,脂粉八能。”
词语解释:脂膏  拼音:zhī gāo
(1).油脂。《礼记·内则》:“脂膏以膏之。” 孔颖达 疏:“凝者为脂,释者为膏。” 北魏 贾思勰 《齐民要术·荏蓼》:“荏油色緑可爱,其气香美,煮饼亚胡麻油,而胜麻子脂膏。” 唐 杜甫 《黄鱼》诗:“脂膏兼饲犬,长大不容身。” 闻一多 《红烛》诗:“请将你的脂膏,不息地流向人间,培出慰藉底花儿,结出快乐的果子!”
(2).比喻人民用血汗换来的财富。《后汉书·仲长统传》:“使饿狼守庖厨,饿虎牧牢豚,遂至熬天下之脂膏,斵生之骨髓。” 唐 李敬方 《汴河直进船》诗:“东南四十三州地,取尽脂膏是此河。” 金 赵元 《修城去》诗:“一锹復一杵,沥尽民脂膏。” 夏衍 《秋瑾传》第一幕:“你不仅是一个有责的匹夫,而且是一个吃了国家俸禄、吃了民间脂膏的官吏。”
(3).比喻富裕之地或富庶。《北堂书钞》卷七八引 晋 傅玄 《傅子》:“ 刘钧 为 潁阴 相,不为脂膏之染,三年无书与京师。”《魏书·自序》:“ 子建 自出为藩牧,董司 山 南,居脂膏之中,遇天下多事,正身洁己,不以财利经怀。” 唐 赵璘 《因话录·商上》:“ 沉吏部 传师,性不流不矫,待物以和。观察三方,皆脂膏之地,去镇无餘蓄。” 清 恽敬 《护两淮盐运使李公墓阙铭》:“公为监掣及榷芜湖关,人皆视为脂膏之地,公岁赢悉归之官。”参见“ 脂膏不润 ”。
词语解释:脂膏不润  拼音:zhī gāo bù rùn
《东汉观记·孔奋传》:“ 奋 在 姑臧 四年,财物不增,惟老母极膳,妻子但菜食。或嘲 奋 曰:‘直脂膏中,亦不能自润。’而 奋 不改其操。”后即以“脂膏不润”喻为官廉以自守,不改清操。《金石萃编·北魏元顼墓志》:“脂膏不润,贪泉必酌。” 清 钱谦益 《四川潼川州安岳县知县翟学程授文林郎制》:“具官某风姿廉洁,条令和平,疏食敝衣,脂膏不润。”亦作“ 脂膏莫润 ”。《金石萃编·隋赵芬碑》:“清白自守,脂膏莫润。”
词语解释:脂车  拼音:zhī chē
油涂车轴,以利运转。借指驾车出行。 晋 夏侯湛 《抵疑》:“僕固脂车以须放,秣马以待却。” 唐 刘禹锡 《代请朝觐表》:“然后脂车,奔赴京輦。” 宋 周邦彦 《浪淘沙》词:“南陌脂车待发,东门帐饮乍闋,正拂面垂杨堪缆结。” 清 方式济 《铁五送至蒲河赋别》诗:“劳骨不遑席,脂车迫东驰。”
词语解释:脂韦  拼音:zhī wéi
油脂和软皮。《楚辞·卜居》:“寧廉洁正直以自清乎?将突梯滑稽如脂如韦以絜楹乎?”后因以“脂韦”比喻阿谀或圆滑。 南朝 梁 刘孝标 《广绝交论》:“金膏翠羽将其意,脂韦便辟导其诚。” 唐 独孤及 《为杨右丞祭李相公文》:“危言献可,未尝脂韦取容;直躬而行,不为权倖改操。” 宋 陆游 《和陈鲁山》之五:“时情竞脂韦,家法独骯脏。” 章炳麟 《驳康有为论革命书》:“尊称圣人,自谓教主,而犹为是妄言,在己则脂韦突梯,以佞 满 人已耳。”
词语解释:脂泽  拼音:zhī zé
(1).脂粉、香膏等化妆品。《韩非子·显学》:“故善 毛嗇 、 西施 之美,无益吾面,用脂泽粉黛,则倍其初。”《新唐书·王鉷传》:“帝在位久,妃御服玩脂泽之费日侈。” 清 蒲松龄 《聊斋志异·邵女》:“ 金 一见,喜形於色,饮食共之,脂泽花釧,任其所取。”
(2).润滑有光。《列子·汤问》:“沐浴神瀵,肤色脂泽。”
(3).使富有。 明 袁宗道 《明吏部尚书汪公墓志铭》:“仓场,利孔也,而主者率蘧庐其官,而脂泽其家。”
词语解释:脂水  拼音:zhī shuǐ
(1).旧指妇女盥洗后的剩水。 唐 杜牧 《阿房宫赋》:“ 渭 流涨腻,弃脂水也。” 元 刘铣 《和东坡四时词》之四:“烛暗睡消闻画角,玉盆脂水红冰薄。”
(2).即石油。 唐 段成式 《酉阳杂俎·物异》:“石漆, 高奴县 石脂水,水腻浮水上如漆,採以膏车及燃灯,极明。” 宋 沉括 《梦溪笔谈·杂志一》:“ 鄜延 境内有石油,旧説‘ 高奴县 出脂水’,即此也。”
(3).人体某部组织溃疡时分泌的汁液。《医宗金鉴·外科心法要诀·疔疮》注:“有名为白刃疔者,初生白疱,顶硬根突,破流脂水。”
词语解释:脂腻  拼音:zhī nì
油腻;油脂。 晋 左思 《娇女》诗:“脂腻漫白袖,烟薰染阿锡。” 元 朱德润 《观内厩洗马》诗:“晓霜袭透苍驼裘,圉人浴马津水头,緑驃连钱双驊騮,日光射波脂腻浮。”
词语解释:脂麻  拼音:zhī má
亦作“ 脂蔴 ”。 即芝麻。又称胡麻、油麻。 宋 苏轼 《和蒋夔寄茶》:“柘罗铜碾弃不用,脂麻白土须盆研。”《镜花缘》第九二回:“﹝ 紫芝 ﹞朝地下一丢道:‘我只当是些脂蔴,原来是几张虱子皮。’” 清 贾臻 《郡斋笔乘》卷六:“ 富阳 董文恭公 晚岁,每元日朝贺归第,衣冠坐厅事,于脂麻一粒上庄书‘天下太平’四字,豪芒彪炳。”参见“ 芝麻 ”。
词语解释:芝麻  拼音:zhī má
(1).脂麻的俗名。一年生草本植物。种子小而扁平,有白、黑、黄、褐等不同颜色。作食用,也可榨油。古代也称胡麻。 明 李时珍 《本草纲目·穀一·胡麻》﹝释名﹞:“巨胜、方茎、狗蝨、油麻、脂麻。俗作芝麻,非。”
(2).指芝麻所结的种子。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三三回:“有了麪,有了豆子,有了芝麻,连作酱、磨香油,咱自家也就弄了。”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六回:“他吃烧饼时,虽然吃的十分小心,那饼上的芝麻,总不免有些掉在桌上。” 丁玲 《松子》:“这个饼是烘的,上面稀稀的有几颗芝麻。”
(3).借指细小的事物。如:捡了芝麻,丢了西瓜。
词语解释:脂粉气  拼音:zhī fěn qì
(1).胭脂和香粉的气味。 唐 宋之问 《伤曹娘》诗之一:“独怜脂粉气,犹著舞衣中。”《警世通言·金明池吴清逢爱爱》:“刚动脚不多步,忽闻得一阵香风,絶似麝兰香,又带些脂粉气。” 许杰 《邻居》二:“他似乎听见 小文嫂 在室内呻吟的声音,窗口中透出一些微茫的脂粉气。”
(2).比喻矫艳造作的风格。 宋 陈善 《扪虱新话·诗评乃花谱》:“ 邦翰 云:‘梨花一枝春带雨’,句虽佳,不免有脂粉气。” 清 沉复 《浮生六记·浪游记快》:“其餘 湖心亭 、 六一泉 诸景,各有妙处,不能尽述,然皆不脱脂粉气。” 冰心 《我们太太的客厅》:“我们的太太说 袁小姐 有林下风,无脂粉气。”
词语解释:脂辖  拼音:zhī xiá
脂车。多谓准备驾车远行。《左传·哀公三年》:“校人乘马,巾车脂辖。” 杨伯峻 注:“辖为车轴两头之键,涂之以脂。古无机油,以动物脂肪代之,使车行滑利也。”《晋书·张轨传》:“欲遣主簿 尉髦 奉表诣闕,使速脂辖,将归老 宜阳 。” 唐 白居易 《偶题十五韵聊戏二君》:“闻君每来去,矻矻事行李,脂辖復裹粮,心力颇劳止。” 明 周履靖 《锦笺记·赴闽》:“羽檄遥催赴 柳营 ,乍闻脂辖也不胜情。”
词语解释:脂髓  拼音:zhī suǐ
(1).犹精髓。 唐 杜甫 《寄高使君岑长史》诗:“三年犹疟疾,一鬼不销亡;隔日搜脂髓,增寒抱雪霜。”
(2).比喻人民勤劳所得的财物。 清 孙枝蔚 《牛饥纪事》诗之十:“更遇催科急,真成脂髓乾。” 清 黄六鸿 《福惠全书·编审·编审馀论》:“若弃粮而止论丁,是竭穷甿之脂髓,不足供公家之徭役,而拥连陌之膏腴,反得享安坐之乐佚矣。”
词语解释:脂驾  拼音:zhī jià
脂车。谓准备驾车出行。 唐 魏氏 《赠外》诗:“束装赴 南郢 ,脂驾出 西秦 。”
词语解释:脂烛  拼音:zhī zhú
古人用麻蕡灌以油脂,燃之照明,是为脂烛。 汉 王充 《论衡·幸偶》:“俱之火也,或烁脂烛,或燔枯草。” 北齐 颜之推 《颜氏家训·治家》:“爰及栋宇器械,樵苏脂烛,莫非种殖之物也。” 唐 谷神子 《博异志补编·杨真伯》:“ 弘农 杨真伯 ,幼有文,性耽翫书史,以至忘寝食,父母不能禁止。时或夺其脂烛,匿其诗书。”
词语解释:脂夜  拼音:zhī yè
传说中的妖物。《汉书·五行志下之上》:“在人腹中,肥而包裹心者脂也,心区霿则冥晦,故有脂夜之妖。一曰,有脂物而夜为妖,若脂水夜污人衣。”
词语解释:脂油  拼音:zhī yóu
(1).油性化妆品。《后汉书·陈蕃传》:“而采女数千,食肉衣綺,脂油粉黛,不可貲计。”
(2).猪油。 老舍 《四世同堂》三八:“这种粽子并不十分合 北平 人的口味,因为馅子里面硬放上火腿或脂油。”
词语解释:脂肪  拼音:zhī fáng
存在于人体和动物的皮下组织及植物体中,是生物体的组成部分和储能物质。亦为食油的主要成分。 扬雄 《太玄·灶》“脂牛正肪,不濯釜而烹,则欧歍之疾至” 晋 范望 注:“今以脂肪之肉,必当澡濯釜鼎以煮渫之。” 秦牧 《吃动物》:“黑熊的肉脂肪层很厚,吃起来有点像猪肉。”《新华文摘》1980年第5期:“他的皮下脂肪已开始增厚,怕挤车子。”
词语解释:脂瘤  拼音:zhī liú
由脂肪细胞组成的一种良性肿瘤
词语解释:脂炬  拼音:zhī jù
即脂烛。《苕溪渔隐丛话后集·王禹玉》《复斋漫录》:“《杜阳杂编》言:‘ 舒元舆 举进士,既试,脂炬人皆自将。’” 明 陶宗仪 《辍耕录·事物异名》:“脂炬,烛也。”参见“ 脂烛 ”。
词语解释:脂烛  拼音:zhī zhú
古人用麻蕡灌以油脂,燃之照明,是为脂烛。 汉 王充 《论衡·幸偶》:“俱之火也,或烁脂烛,或燔枯草。” 北齐 颜之推 《颜氏家训·治家》:“爰及栋宇器械,樵苏脂烛,莫非种殖之物也。” 唐 谷神子 《博异志补编·杨真伯》:“ 弘农 杨真伯 ,幼有文,性耽翫书史,以至忘寝食,父母不能禁止。时或夺其脂烛,匿其诗书。”
词语解释:脂盝  拼音:zhī lù
化妆用的盒子。亦泛指妆具。《新唐书·李德裕传》:“ 敬宗 立,侈用无度,詔 浙西 上脂盝粧具。” 明 张居正 《敕建涿州二桥碑文》:“至出其脂盝之资,以为万姓造福。”
词语解释:脂粉客  拼音:zhī fěn kè
油头粉面的风流子弟。《廿载繁华梦》第三九回:“弄得那些脂粉客来来往往。那 春桂 又故意卖弄,在房子里梳光头髻,穿着时款的衣服。”
词语解释:脂粉塘  拼音:zhī fěn táng
溪名。传说中为 春秋 时 西施 浴处。《太平御览》卷九八一引 南朝 梁 任昉 《述异记》:“ 吴 故宫有 香水溪 ,俗云 西施 浴处,又呼为 脂粉塘 。 吴王 宫人濯粧於此溪上源,至今馨香。”
词语解释:脂灰  拼音:zhī huī
以油脂和石灰,犹今油灰之类。 宋 孙升 《孙公谈圃》卷下:“ 王青 未遇时,贫甚。有人告曰:‘何不卖脂灰,令人家补璺器?’”
词语解释:脂油点灯  拼音:zhī yóu diǎn dēng
步行的隐语。古人点油灯用布条作捻子。布捻是步辇的谐声,步辇即步行。 元 郑光祖 《王粲登楼》第一折:“ 蔡相 云:‘你看他乘甚么鞍马?’祗候云:‘脂油点灯。’ 蔡相 云:‘这怎么説?’祗候云:‘布捻’。”
词语解释:脂泽田  拼音:zhī zé tián
收益用作妆饰费用的田产。《晋书·安帝纪》:“夏四月壬戌,罢 临沂 、 湖熟 皇后脂泽田四十顷,以赐贫人,弛湖池之禁。”
词语解释:脂瓶  拼音:zhī píng
鸟类尾上的脂腺。 北魏 贾思勰 《齐民要术·脯腊》:“﹝五味脯法﹞乃净治去腥窍及翠上脂瓶。留脂瓶则臊也。” 石声汉 注:“脂瓶,即尾上的脂腺,也就是‘臊气’的集中点。” 清 高士奇 《天禄识馀》卷上:“旧説,鸟雀尾上,有肉高有穴者,名脂瓶。每引嘴取脂,以涂翅毛,则悦泽,雨露不能濡。”
词语解释:脂膏莫润  拼音:zhī gāo mò rùn
见“ 脂膏不润 ”。
词语解释:脂膏不润  拼音:zhī gāo bù rùn
《东汉观记·孔奋传》:“ 奋 在 姑臧 四年,财物不增,惟老母极膳,妻子但菜食。或嘲 奋 曰:‘直脂膏中,亦不能自润。’而 奋 不改其操。”后即以“脂膏不润”喻为官廉以自守,不改清操。《金石萃编·北魏元顼墓志》:“脂膏不润,贪泉必酌。” 清 钱谦益 《四川潼川州安岳县知县翟学程授文林郎制》:“具官某风姿廉洁,条令和平,疏食敝衣,脂膏不润。”亦作“ 脂膏莫润 ”。《金石萃编·隋赵芬碑》:“清白自守,脂膏莫润。”
词语解释:脂膘  拼音:zhī biāo
亦作“ 脂臕 ”。 脂肪;肥肉。多指人肥胖壮硕。 元 秦简夫 《赵礼让肥》第二折:“我是个饿损的人,有甚么脂膘。” 元 郑廷玉 《忍字记》第一折:“你道为俺这尘世的人,不听你这如来教,都空喫饭不长脂臕。”《中国歌谣资料·越谚·搨搨捼捼》:“饭咳消,食咳消,吃得茶饭长脂膘。”
词语解释:脂衣柰  拼音:zhī yī nài
苹果的一种。 唐 段成式 《酉阳杂俎·木篇》:“脂衣柰, 汉 时紫柰,大如升,核紫花青,研之有汁,可漆。或著衣,不可浣也。”
词语解释:脂蛋白  拼音:zhī dàn bái
广泛分布的任何一类缀合蛋白质,它含有高百分比的类脂(化合)物,且具有α-球蛋白或β-球蛋白的可溶性及流动性
词语解释:脂腻气  拼音:zhī nì qì
犹言脂粉气。 宋 吴处厚 《青箱杂记》卷五:“公风骨清羸,不喜肉食,尤嫌肥羶。每读 韦应物 诗,爱之曰:‘全没些脂腻气。’”参见“ 脂粉气 ”。
词语解释:脂粉气  拼音:zhī fěn qì
(1).胭脂和香粉的气味。 唐 宋之问 《伤曹娘》诗之一:“独怜脂粉气,犹著舞衣中。”《警世通言·金明池吴清逢爱爱》:“刚动脚不多步,忽闻得一阵香风,絶似麝兰香,又带些脂粉气。” 许杰 《邻居》二:“他似乎听见 小文嫂 在室内呻吟的声音,窗口中透出一些微茫的脂粉气。”
(2).比喻矫艳造作的风格。 宋 陈善 《扪虱新话·诗评乃花谱》:“ 邦翰 云:‘梨花一枝春带雨’,句虽佳,不免有脂粉气。” 清 沉复 《浮生六记·浪游记快》:“其餘 湖心亭 、 六一泉 诸景,各有妙处,不能尽述,然皆不脱脂粉气。” 冰心 《我们太太的客厅》:“我们的太太说 袁小姐 有林下风,无脂粉气。”
词语解释:脂胶  拼音:zhī jiāo
油脂胶漆一类黏合剂。《礼记·月令》:“﹝季春之月﹞是月也,命工师,令百工审五库之量……脂胶、丹漆,毋或不良。” 唐 沉亚之 《移佛记》:“坚之以脂胶,饰之丹漆五色,然后形神儼然成其像。” 宋 周邦彦 《汴都赋》:“金角丹漆,脂胶竹木。”
词语解释:脂粉钱  拼音:zhī fěn qián
(1).旧指妇女的私蓄。《金石萃编·唐奉先寺像龛记》:“皇后 武氏 助脂粉钱二万贯。”
(2).旧时向妓院征收的税捐。又称花捐。 明 谢肇淛 《五杂俎·人部四》:“两京教坊,官收其税,谓之脂粉钱。”
词语解释:脂腴  拼音:zhī yú
(1).犹油脂。 汉 王充 《论衡·量知》:“有骨无肉,脂腴不足。”
(2).比喻富贵。《后汉书·刘虞公孙瓒传论》:“自帝室王公之胄,皆生长脂腴,不知稼穡。”
词语解释:脂膏不润  拼音:zhī gāo bù rùn
《东汉观记·孔奋传》:“ 奋 在 姑臧 四年,财物不增,惟老母极膳,妻子但菜食。或嘲 奋 曰:‘直脂膏中,亦不能自润。’而 奋 不改其操。”后即以“脂膏不润”喻为官廉以自守,不改清操。《金石萃编·北魏元顼墓志》:“脂膏不润,贪泉必酌。” 清 钱谦益 《四川潼川州安岳县知县翟学程授文林郎制》:“具官某风姿廉洁,条令和平,疏食敝衣,脂膏不润。”亦作“ 脂膏莫润 ”。《金石萃编·隋赵芬碑》:“清白自守,脂膏莫润。”
词语解释:脂松  拼音:zhī sōng
松树的一种。 宋 晁贯之 《墨经·松》:“品惟上上,根榦肥大,脂出若珠者,曰脂松。”
词语解释:脂批  拼音:zhī pī
指 脂砚斋 对 清 曹雪芹 的小说《红楼梦》的批语。 脂砚斋 为《红楼梦》最早评注者的别号,姓名不详,观其评语,当与 曹雪芹 关系密切。但今称“脂批”非皆 脂砚斋 一人所写,各种脂批本亦不全出于同一底本,文字颇多参差,评语亦有多寡,对研究《红楼梦》原本内容、创作过程及 曹雪芹 家庭身世情况,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。凡脂批的《红楼梦》,通称“脂批本”。
词语解释:脂那  拼音:zhī nà
古代域外称我国为“脂那”(Cīna)。 唐 道宣 《续高僧传·译经四·京大慈恩寺梵僧那提传二》:“承 脂那 东国,盛转大乘,佛法崇盛, 瞻州 称最,乃搜集大小乘经律论五百餘夹,合一千五百餘部,以 永徽 六年创建京师。”《翻译名义集·诸国》:“﹝ 脂那 ﹞一云 支那 ,此云文物国,即赞美此方是衣冠文物之地也。”参见“ 支那 ”。
词语解释:支那  拼音:zhī nà
(1).古代 印度 、 希腊 和 罗马 等地人称 中国 为Cīna,Thin,Sinae等,或以为皆是 秦国 的“秦”之对音。佛教经籍中作 支那 。也写作 至那 、 脂那 等。 唐 义净 《南海寄归内法传·师资之道》:“且如西国名大 唐 为 支那 者,直是其名,更无别义。”《宋史·外国传六·天竺》:“ 太平兴国 七年, 益州 僧 光远 至自 天竺 ,以其王 没徙曩 表来上。上令 天竺 僧 施护 译云:‘近闻 支那 国内有大明王,至圣至明,威力自在……伏愿 支那 皇帝福慧圆满,寿命延长。’”
(2).近代 日本 亦曾称 中国 为 支那 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