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韵字: 或选择韵部:
(2011-11-5)
现代汉语字典拼音:kuài 繁体或异体字:膾鱠泰韵

膾、鱠 kuài
〈名〉
  • (形声。从肉,会声。本义:细切的肉、鱼) 同本义
  • 脍,细切肉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  • 肉腥细者为脍。——《礼记·内则》
  • 生肉为脍。——《汉书·东方朔传》
  • 食不厌精,脍不厌细。——《论语·乡党》
  • 又如:脍切(切细的肉或鱼)
膾 kuài
〈动〉
  • 把鱼、肉切成薄片
  • 飞刀脍鲤。——张昭远《旧唐书》
  • 又如:脍鲤;脍刀(切肉的刀);脍截(割切)
康熙字典

  • 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𠀤古外切,音儈。 (泰韵)
  • 《說文》細切肉也。《玉篇》肉細切者爲膾。《釋名》膾,會也。細切肉令散,分其赤白異切之,已,乃會合和之也。《韻會》肉腥細者爲膾,大者爲軒。《禮·曲禮》膾炙處外。
  • 又《博雅》膾,割也。
  • 又《廣韻》魚膾。《詩·小雅》炰龞膾鯉。
  • 又《韻會》國名。堯欲伐宗膾。宗膾,小蕃國。
  • 《集韻》或从魚。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