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韵字: 或选择韵部:
(2011-11-5)
六语上声 [yǔ,语言][chǔ chú,居住、处理,动形词]屿[详注1][yǔ,给予][yǔ,赐予][详注2][jǔ][详注3][zhù][duō]峿[古代五音之一,相当于简谱“3”。]諿[详注4]汿


注1:去 墟上声。《集韵》彻也。又藏也。《前汉·苏武传》掘野鼠,去草实而食之。《注》去,收藏也。又《集韵》或作弆。《前汉·陈遵传》遵善书,与人尺牍,皆藏弆以为荣。《注》弆,亦藏也。
注2:御 《类篇》偶举切,驭上声。止也。《左传·襄四年》季孙不御。《注》御,止也。《释文》御,鱼吕反。 又鲁邑名。《左传·襄二十二年》雨过御叔,御叔在其邑。《注》御叔,鲁御邑大夫。《释文》御,鱼吕反。
注3:作 zuò,音阻。《韩愈·处州孔子庙碑》惟此庙学,邺侯所作。厥初庳下,神不以宇。
注4:鐻 音巨。与簴同。钟鼓之柎也。《史记·秦始皇纪》收天下兵,聚之咸阳。销以为钟鐻。
末字词组
心膂筋膂背膂脊膂肱膂雕肝琢膂江膂 
腰膂要膂肝膂贯膂共膂强膂痛贯心膂 

词语解释:心膂  拼音:xīn lǚ
(1).心与脊骨。 晋 陆机 《五等论》:“四体辞难,而心膂获乂。” 宋 文天祥 《出真州》诗序:“予心自念,岂予死於是乎?为之踟蹰,心膂如割。” 明 皇甫濂 《悼子乘》诗:“奚但肠九迴,心膂成頽崩。”
(2).喻主要的辅佐人员。亦以喻亲信得力之人。《书·君牙》:“今命尔予翼,作股肱心膂。”《三国志·吴志·周瑜传》:“入作心膂,出为爪牙。” 唐 司空图 《太尉琅琊王公中生祠碑》:“心膂连营,蓄雷霆於北落;股肱重镇,寄柱石於东门。” 明 夏完淳 《三国论》:“原夫 丰 配 去而 青 冀 衰, 葛 陆 尽而 吴 蜀 毙。兴替之兆,实由心膂。”
(3).喻重要的部门或职任。 晋 庾亮 《让中书监表》:“今以臣之才,兼如此之嫌,而使内处心膂,外总兵权,以此求治,未之闻也。” 元 白朴 《梧桐雨》楔子:“幼读儒书,兼通韜略,为藩镇之名臣,受心膂之重寄。”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《辛亥革命·武昌起义清方档案》:“臣愚以为朝廷於 袁世凯 等既寄以心膂,似宜尽去其牵掣。”
(4).心思与精力。 晋 张华 《劳还师歌》:“将士齐心膂,感义忘其私。”《旧唐书·太宗纪下》:“所以 屈突 、 尉迟 ,由仇敌而愿倾心膂。” 宋 范仲淹 《谢传宣表》:“如朝廷未议解兵,臣愿奔走塞下,再竭心膂,少赎过尤。”
(5).犹心怀。 宋 罗大经 《鹤林玉露》卷六:“不过豪侠使气,狂醉於花月之间耳,社稷苍生,曾不繫其心膂。”
词语解释:腰膂  拼音:yāo lǚ
(1).犹腰背。 唐 韩愈 《元和圣德诗》:“婉婉弱子,赤立傴僂,牵头曳足,先斩腰膂。” 元 赵孟頫 《题耕织图》诗之六:“匍匐行水中,泥淖及腰膂。” 清 蒲松龄 《聊斋志异·江城》:“二姊怒,操杖遽出。生察其状兇,跴屣欲走。杖起,已中腰膂。”参见“ 腰背 ”。
(2).比喻要冲之地。《宋史·范育传》:“ 熙河 以 兰州 为要塞…… 兰州 危,则 熙河 有腰膂之忧矣。”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《辛亥革命·武昌起义清方档案·清吏条陈》:“以臣愚见,料贼所趋,约分三途……与 江 北 徐州 、 山东 、 曹州 等处土匪联合,横截中原腰膂,亦一途也。”
词语解释:腰背  拼音:yāo bèi
(1).腰与背。 元 赵孟頫 《题耕织图奉懿旨撰》诗之十二:“老农气力衰,傴僂腰背曲。” 明 李时珍 《本草纲目·草一·狗脊》﹝主治﹞:“腰背强,关机缓急,周痹寒湿膝痛,颇利老人。” 王西彦 《古屋》第一部一:“这黑猫每天弓着腰背,从那垃圾堆爬进园来,完全无效地以前爪恐吓着雀子们。”
(2).比喻依恃的力量。《北史·魏咸阳王坦传》:“汝何肆其猜忌,忘在原之义!腰背虽伟,善无可称。”
词语解释:筋膂  拼音:jīn lǚ
(1).筋力;膂力。 唐 卢肇 《汉堤诗》:“疲癃鰥独,奋有筋膂。呀吁来助,提筐负筥。”
(2).借指精力。 唐 李嗣真 《书后品》:“ 元常 每点多异, 羲之 万字不同,后之学者恐徒伤筋膂耳。”
词语解释:要膂  拼音:yào lǚ
腰和脊骨。比喻重要部位。《资治通鉴·唐玄宗天宝十四载》:“俟 朔方 军至,併力齐进,传檄 赵 魏 ,断 燕 蓟 要膂。”
词语解释:背膂  拼音:bèi lǚ
见“ 背吕 ”。
词语解释:背吕  拼音:bèi lǚ
亦作“ 背膂 ”。 背脊。《说文·伞部》:“脊,背吕也。”《急就篇》卷三:“尻髖脊膂腰背吕。” 颜师古 注:“吕,脊骨也。” 明 刘基 《二鬼诗》:“江海为胃肠, 嵩 岳为背膂。”
词语解释:肝膂  拼音:gān lǚ
比喻真心诚意。 宋 范仲淹 《上资政晏侍郎书》:“请露肝膂之万一,皆质於前志,非敢左右其説。” 宋 范仲淹 《谢依所乞依旧知邓州表》:“竭肝膂以论事,犯雷霆而进忠。”
词语解释:脊膂  拼音:jǐ lǚ
(1).脊骨。《佛本行集经·魔怖菩萨品中》:“脊膂宽博润而平,犹如象王头顶额。” 宋 周邦彦 《汴都赋》:“上维下制,前按后覆,譬如长蛇抶其脊膂而首尾皆赴。” 宋 洪迈 《夷坚丁志·田道人》:“岩石下有蛇,微露脊膂,大如柱,皆不伤人。”
(2).比喻要害之地。 清 严如熤 《三省边防备览·老林说》:“此带为三辅脊膂,实关紧要。”
词语解释:贯膂  拼音:guàn lǚ
指 贯胸 。传说中的古国名。
词语解释:肱膂  拼音:gōng lǚ
喻指辅佐,辅弼。《新唐书·宦者传下·李辅国》:“ 肃宗 稍稍任以肱膂事,更名 护国 ,又改今名。” 清 龚自珍 《最录南唐五百字》:“歼殄谤讟,勰辑肱膂。”
词语解释:共膂  拼音:gòng lǚ
犹协力。 晋 郭璞 《比肩兽赞》:“蟨与蚷虚,乍兔乍鼠,长短相济,彼我俱举,有若自然,同心共膂。”
词语解释:雕肝琢膂  拼音:diāo gān zhuó lǚ
同“ 雕肝琢肾 ”。 明 宋濂 《刘兵部诗集序》:“师友良矣,非雕肝琢膂,宵咏朝吟,不能有一验其所至之浅深。”
词语解释:强膂  拼音:qiáng lǚ
草名。即狗脊。蕨类植物,多年生草本。广布于我国 长江 以南各地。可供食用和酿酒,有些地方亦以入药。 明 李时珍 《本草纲目·草一·狗脊》:“强膂,扶筋,以功名也。”
词语解释:江膂  拼音:jiāng lǚ
江心。 北魏 郦道元 《水经注·若水》:“昔县人有 隗叔通 者,性至孝,为母给(汲)江膂水,天为出平石至江膂中。” 王先谦 合校引 全祖望 曰:“江膂,江心也。”
词语解释:痛贯心膂  拼音:tòng guàn xīn lǚ
形容悲痛到极点。 宋 陈岩肖 《庚溪诗话》卷下:“ 巖肖 之先君 光禄 , 靖康 间为京城守御司属官,尝以守御策献之朝,而议者沮之。京城失守,督将士与虏战,遂以身殉国。及归葬日,公为挽诗…… 巖肖 每一读之,痛贯心膂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