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字词组
词语解释:膘壮 拼音:biāo zhuàng
谓牲畜壮实。 清 吴炽昌 《客窗闲话续集·文孝廉》:“以三十金僱车,两骡甚臕壮。” 清 黄六鸿 《福惠全书·莅任·查交代》:“令马夫骑试,兽医验看无病,臕壮、齿小、驰骋快健者,方与收受。”词语解释:膘健 拼音:biāo jiàn
谓牲畜骠肥健壮。 清 薛福成 《出使四国日记·光绪十六年四月二十八日》:“马皆肥硕臕健,有重至一千五百斤者。”词语解释:膘满 拼音:biāo mǎn
谓牲畜壮实丰满。 元 马致远 《汉宫秋》第二折:“谁似这做天子的官差不自由,情知他怎收那臕满的紫驊騮。”词语解释:膘息 拼音:biāo xī
牲畜长膘。 明 沉榜 《宛署杂记·马政》:“彼下无可覬之利,而上又有不赦之罪,此之谓以害为罚,而谓马犹有不臕息者否?”词语解释:膘浇 拼音:biāo jiāo
加在面条上做浇头的肥肉。 宋 孟元老 《东京梦华录·食店》:“都人侈纵,百端呼索。或热或冷,或温或整,或絶冷,精浇、臕浇之类,人人索唤不同。” 邓之诚 注:“案浇今犹谓之浇头,以浇麪条者。精谓瘦肉,臕谓肥肉。”词语解释:膘情 拼音:biāo qíng
牲畜长膘的情况。《人民日报》1959.1.25:“有些好奇的牧民,挑选一批上、中、下三种羊,过秤试了试膘情:入冬以来,平均每只母羊,增长了三斤多肉膘。”《人民日报》1970.6.18:“他感到每天把马往河槽赶,要走老远一段路,会影响膘情。”词语解释:膘胶 拼音:biāo jiāo
即鳔胶。《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·包龙图陈州粜米记》:“木头雕就文官口,膘胶占在武官唇。”参见“ 鰾胶 ”。
词语解释:鳔胶 拼音:biào jiāo
用鱼鳔或猪皮等熬制的胶。黏性大,多用来粘木器。 唐 张彦远 《历代名画记·论画体工用拓写》:“ 云中 之鹿胶, 吴中 之鰾胶, 东阿 之牛胶,漆始汁,鍊煎并为重采,鬱而用之。”《水浒传》第二回:“那身分模样,这气毬一似鰾胶粘在身上的。” 老舍 《二马》第一段一:“他想着的那点事,像块化透了的鳔胶,把他的心整个儿糊满了。”词语解释:膘肥体壮 拼音:biāo féi tǐ zhuàng
形容牲畜肥壮结实。《人民文学》1978年第11期:“那些牛都是膘肥体壮,肚儿溜圆。”《人民日报》1974.3.13:“两个人精心放牧,使八百多只羊只只膘肥体壮。”词语解释:膘肥 拼音:biāo féi
牲畜肉膘肥实。《水浒传》第七三回:“ 李逵 道:‘你拣得膘肥的宰了,烂煮将来。’” 周立波 《暴风骤雨》第一部二一:“一挂四马拉的旧轱辘车进了操场,马都膘肥腿直的。” 李準 《孟广泰老头》:“社里只要一买来瘦驴子,别人不想喂,他牵住就走了,喂不上两个月,保管喂得膘肥肉胖。”词语解释:膘子 拼音:biāo zǐ
娼妓的俗称。通作“婊子”。 明 陶宗仪 《辍耕录·醋钵儿》:“‘表梓’,谓脿子,总贱娼滥妇之称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