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韵字: 或选择韵部:
(2011-11-5)
二十哿上声 [nà nuó][hè,负荷][稍也,副词][bǒ bò][kě][详注1][chuāi chuǎi chuài][详注2][《集韵》苦卧切,音课。《博雅》堁尘也。][nuó][dān dàn][婀娜][详注3][à,可,是否,用在问句加强语气][音妥。《揚子·方言》豔美也。]娿粿


注1:傩 nuó,音娜。行走姿态柔美:“佩玉之傩”。
注2:沱 音柁。与𣵺同。瀢𣵺,沙土往来貌。《郭璞·江赋》碧沙瀢𣵺而往来。
注3:娑 音縒。馺娑,汉殿名。《班固·西都赋》经骀荡而出馺娑。《三辅黄图》馺娑,马迅疾貌。借为宫名。
末字词组
画舸龙舸百舸峨舸鱼舸鷁舸斋舸 
轻舸仙舸凌风舸凤舸游舸虹舸  
素舸楚舸青舸连舸诗舸龙凤舸  
单舸渔舸鹢舸方舸走舸法舸  

词语解释:画舸  拼音:huà gě
画船。 南朝 梁元帝 《赴荆州泊三江口》诗:“莲舟夹羽氅,画舸覆緹油。” 唐 岑参 《早春陪崔中丞泛浣花溪宴》诗:“红亭移酒席,画舸逗江村。” 元 张埜 《水龙吟·皇庆癸丑重九登南高峰寄柳汤佐同知》词:“ 浙 浦寒潮, 苏堤 画舸, 吴宫 烟树。” 明 何景明 《送叶生还闽中兼怀郑继之》诗:“ 江 南画舸春柳低,海上茅堂白云满。”参见“ 画船 ”。
词语解释:画船  拼音:huà chuán
装饰华美的游船。 南朝 梁元帝 《玄圃牛渚矶碑》:“画船向浦,锦缆牵磯。” 宋 范仲淹 《献百花洲图上陈州晏相公》诗:“步随芳草远,歌逐画船移。”《儒林外史》第二四回:“﹝ 秦淮河 ﹞水满的时候,画船簫鼓,昼夜不絶。”
词语解释:轻舸  拼音:qīng gě
快船;小船。《晋书·陶舆传》:“ 舆 率轻舸出其上流以击之,所向輒克。” 宋 陈亮 《青玉案》词:“黄犬书来何日许? 輞川 轻舸, 杜陵 尊酒,半夜灯前雨。” 清 梦麟 《夜过青浦》诗:“轻舸寻归流,空波肆怡衍。”
词语解释:素舸  拼音:sù gě
不加装饰的船。 南朝 宋 谢灵运 《东阳溪中赠答》诗之二:“可怜谁家郎,缘流乘素舸。” 唐 李白 《越女词》之四:“ 东阳 素足女, 会稽 素舸郎。” 唐 李群玉 《广州重别方处士之封川》诗之一:“长波飞素舸,五月下南溟。”
词语解释:单舸  拼音:dān gě
(1).谓乘驾一条船。《宋书·谢晦传》:“ 超 其夜舍军单舸诣 到彦之 降。”《南史·宋纪上·武帝》:“﹝ 武帝 ﹞攻其栅, 循 单舸走,众皆降。”
(2).指孤舟。 元 耶律楚材 《和抟霄韵代水陆疏文》:“两岸清风单舸稳,满江明月一钩沉。”
词语解释:龙舸  拼音:lóng gě
即龙舟。 唐 李白 《上皇西巡南京歌》之六:“濯锦清江万里流,云帆龙舸下 扬州 。” 唐 皮日休 《汴河怀古》诗之一:“万艘龙舸緑丝间,载到 扬州 尽不还。” 清 王士禛 《过氾光湖怀古》诗:“龙舸与凤艒,乐哉方未央。”参见“ 龙舟 ”。
词语解释:龙舟  拼音:lóng zhōu
(1).饰龙形的大船。《淮南子·本经训》:“龙舟鷁首,浮吹以娱。” 高诱 注:“龙舟,大舟也,刻为龙文。”《后汉书·张衡传》:“号 冯夷 俾清津兮,櫂龙舟以济予。” 唐 李白 《赠僧朝美》诗:“百川随龙舟,嘘吸竟安在?”
(2).专供皇帝乘御的船。《穆天子传》卷五:“天子乘鸟舟龙舟,浮于大沼。” 郭璞 注:“舟皆以龙鸟为形制。今 吴 之青雀舫,此其遗象也。”《隋书·炀帝纪上》:“八月壬寅,上御龙舟,幸 江都 。” 宋 文天祥 《正月十三日》诗:“去年今日遁 崖山 ,望见龙舟咫尺间。”
(3).每年端午为纪念诗人 屈原 而竞渡的龙形船。 宋 余靖 《端午日寄酒庶回都官》诗:“龙舟争快 楚江 滨,弔 屈 谁知特愴神!” 明 无心子 《金雀记·开宴》:“满城佳节近中天,竞鬭龙舟吊 屈原 。” 清 陈维崧 《蝶恋花·五月词》词:“雪片崩涛飞彩帜, 妙高臺 下龙舟戏。” 冰心 《寄小读者》二三:“这天又是龙舟节,出去泛舟,或是两个学校间的竞渡,也是极好的日子。”
(4). 广东 民歌的一种。后演变为曲艺的一种。也叫“龙洲歌”。《中国谚语资料》上册:“快活龙舟愁闷戏。”注:“龙舟, 广东 民歌的一种。”
词语解释:仙舸  拼音:xiān gě
游船的美称。 唐 畅当 《宿潭上》诗之一:“夜潭有仙舸,与月当水中。嘉宾爱明月,游子惊秋风。”参见“ 仙侣 ”。
词语解释:仙侣  拼音:xiān lǚ
(1).仙人之辈。 明 文徵明 《闰正月十一日游玄妙观历诸道院》诗之三:“仙侣登真几百年,清风遗影尚依然。” 清 方文 《庐山诗·寻真观》:“ 五老 云壑间,髣髴有仙侣。”
(2).指人品高尚、心神契合的朋友。语出《后汉书·郭太传》:“ 林宗 ( 郭太 字)唯与 李膺 同舟而济,众宾望之,以为神仙焉。” 唐 杜甫 《秋兴》诗之八:“佳人拾翠春相问,仙侣同舟晚更移。”
词语解释:楚舸  拼音:chǔ gě
楚 船。 宋 梅尧臣 《张圣民学士出御书并法帖共阅之》诗:“冰胶 楚 舸岁将穷, 广陵 别乘怜老翁。” 宋 梅尧臣 《送僧游庐山》诗:“欲游 庐山 去,将託 楚 舸梢。”
词语解释:渔舸  拼音:yú gě
渔船。 唐 郑谷 《夕阳》诗:“僧窗留半榻,渔舸透疏篷。” 元 陈高 《观湖》诗:“风前渔舸并,烟际归帆孤。”
词语解释:百舸  拼音:bǎi gě
百艘船。亦泛言船极多。《南齐书·周山图传》:“四方反叛,僕射 王彧 举 山图 将领,呼与语,甚悦,使领百舸为前驱。”《南史·垣护之传》:“ 玄謨 攻 滑臺 , 护之 百舸为前锋,进据 石济 。” 宋 陆游 《戏咏乡里食物示邻曲》:“明珠百舸载芡实,火齐千担装杨梅。” 毛泽东 《沁园春·长沙》词:“看万山红遍,层林尽染;漫江碧透,百舸争流。”
词语解释:凌风舸  拼音:líng fēng gě
唐 苏鹗 《杜阳杂编》卷下载: 隋 处士 元藏几 ,航海遇风,船沉没,飘流到一个仙人州上。日久思归,“州人遂製凌风舸以送之。激水如箭,不旬日即达于 东莱 。问其国,乃 皇唐 也。询年号,则 贞元 也。”后因以称快船。 宋 朱松 《送志宏西上》诗:“何须飞霞佩,自办凌风舸。”
词语解释:青舸  拼音:qīng gě
即青雀舫。泛指雕饰华丽的游船。 唐 卢纶 《奉陪浑侍中上巳日泛渭河》诗:“青舸锦帆开,浮天接上臺。”参见“ 青雀舫 ”。
词语解释:青雀舫  拼音:qīng què fǎng
《方言》卷九:“舟……或谓之鷁首。” 郭璞 注:“鷁,鸟名也。今 江东 贵人船前作青雀,是其像也。”后因称船首画有青雀之舟为“青雀舫”。泛指华贵游船。 北周 庾信 《奉和濬池初成清晨临泛》:“时看青雀舫,遥逐桂舟迴。” 唐 刘长卿 《秋日夏口涉汉阳献李相公》诗:“偶乘青雀舫,还在白鸥羣。” 清 黄遵宪 《大阪》诗:“横列东西青雀舫,旁通三百赤栏桥。”亦省称“ 青雀 ”、“ 青舫 ”。 唐 刘言史 《送人随姊夫任云安令》诗:“闲逐维私向 武城 ,北风青雀片时行。” 宋 贺铸 《减字浣溪沙·掩萧斋》词:“落日逢迎 朱雀街 ,共乘青舫渡 秦淮 。” 明 张煌言 《送黄金吾冯侍御乞师日本》诗:“ 黄河 北去浮青雀,沧海东回献白狼。”
词语解释:鹢舸  拼音:yì gě
鷁舟。 北周 庾信 《和灵法师游昆明池》之二:“秋光丽晚天,鷁舸泛中川。”
词语解释:峨舸  拼音:é gě
亦作“峩舸”。 高大的船。 宋 陆游 《客谈荆渚武昌慨然有作》诗:“去岁出 蜀 初东游,峨舸大艑下 荆州 。” 明 袁宏道 《骊山怀古》诗:“峨舸满载稚芙蓉,堆珠积玉海波中。” 清 赵翼 《拟老杜诸将》诗之三:“提兵 鷺岛 发峩舸,家世通侯镇海波。”
词语解释:凤舸  拼音:fèng gě
雕绘华美的大船。 前蜀 毛文锡 《柳含烟》词:“夹岸緑阴千里,龙舟凤舸木兰香,锦帆张。” 宋 孟元老 《东京梦华录·驾幸琼林苑》:“柳锁虹桥,花縈凤舸。”
词语解释:连舸  拼音:lián gě
犹连船。 元 倪瓒 《为曹佥事画溪山春晓图因题》诗:“连舸载书烟渚泊,提壶入林春蕨肥。”
词语解释:方舸  拼音:fāng gě
即方船。 宋 曾巩 《送赵资政》诗:“鱼盐方舸集,綺绣万箱丛。”参见“ 方船 ”。
词语解释:方船  拼音:fāng chuán
并船。泛指大船。《战国策·楚策一》:“ 秦 西有 巴 蜀 ,方船积粟,起於 汶山 ,循 江 而下,至 郢 三千餘里。”《汉书·郦食其传》:“诸侯之兵四面而至, 蜀 汉 之粟方船而下。” 颜师古 注:“方,併也。”《梁书·元帝纪》:“ 江 湘 委输,方船连轴。” 宋 王安石 《次韵酬微之赠池纸并诗》:“方船稳载献天子,善价徐取供吾私。”
词语解释:鱼舸  拼音:yú gě
渔船。 宋 孔武仲 《自实丰仓归》诗:“抛掉一官如粪壤,好随鱼舸此中间。”
词语解释:游舸  拼音:yóu gě
游船。 宋 龚鼎臣 《东原录》卷十:“长津之内,游舸甚繁。”
游船。 宋 张先 《河满子·陪杭守泛湖夜归》词:“游舸已如图障里,小屏犹画 瀟湘 。”一本作“ 游舸 ”。
词语解释:诗舸  拼音:shī gě
诗人所乘的船。 元 李孝光 《代友人送于彦明之鄞》诗:“诗舸几时发,秋风海水腥。”
词语解释:走舸  拼音:zǒu gě
轻便快速的战船。《三国志·吴志·周瑜传》:“又豫备走舸,各繫大船后。”《资治通鉴·汉献帝建安十三年》引此文, 胡三省 注曰:“ 杜佑 曰:走舸,舷上立女墙,置棹夫多,战卒少,皆选勇力精鋭者,往返如飞鸥,乘人之所不及。金鼓旗帜,列之於上,此战船也。” 清 魏源 《圣武记》卷十四:“曰走舸:舷立女墙,多桨如飞。壮士径进,絶流出奇。或火或挑,急遁勿疑。”参阅 唐 李筌 《神机制敌太白阴经·水战具》
词语解释:鷁舸
鷁舟
词语解释:虹舸  拼音:hóng gě
彩船。 南朝 陈 沉炯 《为王僧辩重答贞阳侯启》:“若斯言不渝,更听后旨,使遣鷁舟虹舸,奉迎麾斾。”
词语解释:龙凤舸  拼音:lóng fèng gě
即龙凤船。《醒世恒言·隋炀帝逸游召谴》:“﹝ 隋煬帝 ﹞开通五湖北海,通行龙凤舸。”参见“ 龙凤船 ”。
词语解释:龙凤船  拼音:lóng fèng chuán
饰有龙凤的船。《宣和遗事》前集:“﹝ 隋煬帝 ﹞復造龙凤船,使宫人牵之,两岸簫韶乐奏,闻百十里之远。”
词语解释:法舸  拼音:fǎ gě
即法船。 唐 黄滔 《华岩寺开山始祖碑铭》:“数有污隆,道无磷緇,德风徒袭,法舸寧维。”参见“ 法船 ”。
词语解释:法船  拼音:fǎ chuán
(1).佛教语。喻佛法。谓佛法如船,可以拯救沉溺的众生渡过生死苦海,到达“彼岸”。《宋书·夷蛮传·天竺迦毗黎国》:“帝修浄戒,轨道不及,无上法船,济诸沉溺。” 唐 李绅 《题法华寺五言二十韵》:“住觉超真境,依游渡法船。”
(2).旧时农历七月十五日(中元节)晚上为超度亡灵而焚烧的纸船。《儒林外史》第四一回:“到晚,做的极精致的莲花灯,点起来浮在水面上。又有极大的法船,照依佛家中元地狱赦罪之説,超度这些孤魂升天。” 清 富察敦崇 《燕京岁时记·法船》:“中元日各寺院製造法船,至晚焚之。有长至数丈者。” 林海音 《城南旧南·兰姨娘》:“我想到去年七月半在 北海 看烧法船的时候,在人群里跟妈撒开了手,还急得大哭呢。”参阅《盂兰盆经》
词语解释:斋舸  拼音:zhāi gě
即斋舰。 宋 沉遘 《送沉景休知常州》诗:“ 兰陵 使君下斋舸,都门送客冠盖倾。”参见“ 斋舰 ”。
词语解释:斋舰  拼音:zhāi jiàn
宋 时较大的舰船多以“斋”为名,比之于居室,因称这类舰船为“斋舰”。 宋 孙觌 《与巡检李脩武帖》:“相望一水之隔,未果造謁,斋舰诣郡,枉道一临为幸也。”原注:“板屋舟也…… 尤延之 诗:‘云深不见孤山寺,风急难乘摇碧斋。’《梁溪集》本注:‘摇碧斋是湖船之名。盖当时游舰多以斋名也。’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