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字词组
词语解释:艳阳 拼音:yàn yáng
亦作“艷阳”。
(1).艳丽明媚。多指春天。 南朝 宋 鲍照 《学刘公干体》诗:“艳阳桃李节,皎洁不成妍。” 宋 柳永 《长寿乐》词:“繁红嫩翠,艳阳景,妆点神州明媚。” 清 孔尚任 《桃花扇·访翠》:“对三月艳阳之节,住六朝佳丽之场,虽是客况不堪,却也春情难按。” 郭沫若 《中国古代社会研究》第二篇第一章第二节:“女子好像还有别的一种公事,就是在春日艳阳的时候,公子们的春情发动了,那就不免要遭一番蹂躏了。”
(2).形容光艳美丽。 唐 李白 《古风》诗之四七:“桃花开东园,含笑夸白日。偶蒙东风荣,生此艳阳质。” 宋 晏殊 《和枢密侍郎因看海棠忆禁苑此花最盛》:“幸分霖雨润,犹见艳阳姿。”词语解释:艳艳 拼音:yàn yàn
亦作“艷艷”。
(1).明媚艳丽貌。 南朝 梁武帝 《欢闻歌》之一:“艳艳金楼女,心如玉池莲。” 宋 张孝祥 《蝶恋花·秦乐家赏花》词:“艳艳轻云,皓月光初吐。” 浩然 《荣荣》:“白薯秧伸展着茂密、肥厚的大叶子,在艳艳的夕阳里摆动着。”
(2).浓。 唐 李羣玉 《感春》诗:“春情不可状,艳艳令人醉。” 宋 王禹偁 《对雪感怀呈翟使君冯中允同年》诗:“千钟方艳艳,三爵未油油。” 王统照 《刀柄》:“﹝主人﹞自己从草囤子的茶壶中,倒出了一杯艳艳的红汁放在矮凳脚下。”词语解释:艳歌 拼音:yàn gē
(1).古乐府《艳歌行》的省称。《文选·江淹〈望荆山〉诗》:“一闻《苦寒》奏,更使《艳歌》伤。” 张铣 注:“《苦寒》、《艳歌》皆古歌曲。”
(2).指艳情的诗歌。 南朝 梁 刘勰 《文心雕龙·乐府》:“若夫艳歌婉孌,怨志詄絶。” 唐 白居易 《长安道》诗:“花枝缺处青楼开,艳歌一曲酒一杯。” 清 尤怡 《馆娃宫》诗:“峯顶曾闻置别宫,艳歌娇舞欲无穷。”词语解释:艳色 拼音:yàn sè
亦作“艷色”。
(1).艳丽的姿色。 汉 阮瑀 《鹦鹉赋》:“惟翩翩之艷色,诞嘉类於京都。” 唐 李白 《早秋赠裴十七仲堪》诗:“復携两少妾,艳色惊荷花。” 清 吴伟业 《听女道士卞玉京弹琴歌》:“艳色知为天下传,高门愁被旁人妬。”
(2).代称美女。 唐 杨郇伯 《送妓人出家》诗:“从今艳色归空后, 湘 浦应无解珮人。”词语解释:艳妆 拼音:yàn zhuāng
亦作“ 艳粧 ”。亦作“艷妆”。
(1).艳美的装扮;装束艳美。 南朝 齐 王融 《春游回文诗》:“低吹杂纶羽,薄粉艳粧红。” 宋 晁冲之 《传言玉女·上元》词:“艳妆初试,把珠帘半揭。”《农政全书》卷二九引《群芳谱·果谱二·桃》:“或云:种时将桃核刷浄,令女子艳粧种之,他日花艳而子离核。” 清 龚自珍 《法曲献仙音》词:“蓝布衫儿,墨紬裙子,未要艳妆明抹。” 许地山 《危巢坠简·人非人》:“有一晚上偶然看见一个艳妆女子,看来很像她。”
(2).借指美女。 唐 刘希夷 《蜀城怀古》诗:“旧国有年代,青楼思艳妆。” 宋 徐铉 《奉和七夕应令》:“静闻天籟疑鸣佩,醉折荷花想艳妆。” 元 王实甫 《西厢记》第一本第二折:“你若有主张,对艳妆,将言词説上,我将你众和尚死生难忘。”词语解释:艳冶 拼音:yàn yě
亦作“艷冶”。
(1).艳丽妖冶。多形容女子容态。 南朝 梁 庾肩吾 《长安有狭斜行》:“少妇多艳冶,花鈿繫石榴。” 唐 白行简 《李娃传》:“﹝ 李娃 ﹞明眸皓腕,举步艳冶。” 清 余怀 《板桥杂记·丽品》:“ 董年 , 秦淮 絶色,与 小宛 姊妹行;艳冶之名,亦相頡頏。”
(2).指美女。 唐 吴少微 《怨歌行》:“君王厌德不忘新,况羣艳冶纷来陈。” 元 白朴 《墙头马上》第一折:“只疑洞府神仙,非是人间艳冶。”
(3).谓物之美丽鲜明。 五代 齐己 《酬元员外见寄八韵》:“艳冶丛翻蝶,腥膻地聚蝇。” 宋 王禹偁 《五哀诗·故尚书虞部员外郎知制诰贬莱州司马渤海高公》:“因仍歷 五代 ,秉笔多艳冶。” 明 贾仲名 《升仙梦》第四折:“你看这里那桃柳,开的好艳冶也呵!” 清 富察敦崇 《燕京岁时记·唐花》:“凡卖花者,谓熏治之花为唐花。每至新年,互相餽赠。牡丹呈艳,金橘垂黄,满座芬芳,温香扑鼻,三春艳冶,尽在一堂,故又谓之堂花也。” 冰心 《寄小读者》七:“岸上四围的树叶……夕阳下极其艳冶,极其柔媚。”词语解释:艳质 拼音:yàn zhì
亦作“豓质”。
(1).艳美的资质。 南朝 陈后主 《玉树后庭花》诗:“丽宇芳林对高阁,新粧艳质本倾城。” 宋 陈思 《〈海棠谱〉序》:“梅花占於春前,牡丹殿於春后……独海棠丰恣艳质,固不在二花下。” 清 吴伟业 《题画菊花》诗:“生来艳质何消瘦,移近高人恰老成。”
(2).指美女。 唐 白居易 《冬至夜怀湘灵》诗:“艳质无由见,寒衾不可亲。” 元 无名氏 《黄花峪》第二折:“我打扮做箇货郎儿,担着些零碎去寻那箇艳质。” 明 《杀狗记·孙华家宴》:“才子豓质,簇拥名园,嬉戏笑蹙鞦韆。”词语解释:艳阳天 拼音:yàn yáng tiān
亦作“豓阳天”。亦作“艷阳天”。 阳光明媚的春天。 唐 杜甫 《数陪李梓州泛江有女乐在诸舫戏为艳曲》之一:“竞将明媚色,偷眼艳阳天。” 前蜀 毛文锡 《虞美人》词:“珠帘不捲度沉烟,庭前闲立画鞦韆,艳阳天。” 明 《杀狗记·孙华家宴》:“草芊芊,花荏苒,轻暖豓阳天。” 浩然 《艳阳天》第一四一章:“艳阳天,风光好;云已散,雾也消。”词语解释:艳态 拼音:yàn tài
艳美的姿态。 唐 杨衡 《白紵辞》:“轻身起舞红烛前,芳姿艳态妖且妍。” 宋 王詵 《撼庭竹》词:“绰略青梅弄春色,真艳态堪惜。”词语解释:艳红 拼音:yàn hóng
亦作“艷红”。
(1).指红花。 唐 温庭筠 《河渎神》词之一:“何处杜鹃啼不歇,艳红开尽如血。”
(2).犹鲜红。 魏钢焰 《六公里》诗:“在艳红的晚霞里,寻找着连队。”词语解释:艳粉 拼音:yàn fěn
(1).指脂粉。 北齐 萧悫 《临高台》诗:“小衫飘雾縠,艳粉拂轻红。” 南朝 陈 张正见 《怨诗》:“艳粉惊飞蝶,红妆映落花。” 唐 张柬之 《东飞伯劳歌》:“谁家絶世綺帐前,艳粉红脂映宝鈿。”
(2).花粉;花。 唐 宋之问 《奉和立春日侍宴内出剪綵花应制》:“蝶绕香丝住,蜂怜艳粉迴。”词语解释:艳舞 拼音:yàn wǔ
妖艳的舞蹈。 南朝 梁 庾肩吾 《侍宴宣猷堂应令》诗:“艳舞时移节,新歌屡上絃。” 唐 李白 《宫中行乐词》:“艳舞全知巧,娇歌半欲羞。” 明 刘基 《拟连珠》之三四:“是以艳舞妖歌,末世所好;奇技淫巧,先王所惩。”词语解释:艳花 拼音:yàn huā
娇艳的花。 唐 司空曙 《江园书事寄卢纶》诗:“艳花那胜竹,凡鸟不如蝉。” 唐 杜荀鹤 《和友人见题山居水阁八韵》:“修竹已多犹可种,艳花虽少不劳栽。”词语解释:艳丽 拼音:yàn lì
亦作“艷丽”。
(1).鲜明美丽。 三国 魏 曹植 《闺情》诗之一:“有一美人,被服纤罗,妖姿艳丽,蓊若春华。” 明 唐顺之 《家僮自野田携黄菊二株至轩中感而有作》诗之二:“花意幽閒当艳丽,天心霜霰是栽培。” 宋之的 《草地颂歌》:“草地,乃是一片广阔无涯的顶顶艳丽的花坪。”
(2).形容文辞华美。《南史·后妃传下·陈后主张贵妃》:“ 后主 每引宾客,对贵妃等游宴,则使诸贵人及女学士与狎客共赋新诗,互相赠答,采其尤艳丽者以为曲调,被以新声。” 明 冯梦龙 《智囊补·杂智·秦桧》:“独案上有紫绕縹一册,写圣人以日星为纪赋,尾有学生类贡进士 秦塤 呈,文采艳丽。” 清 徐士銮 《宋艳·瑕类》:“文章艳丽,亦不害其为正。”词语解释:艳曲 拼音:yàn qǔ
(1).爱情歌曲。《艺文类聚》卷四四引 晋 陶融 妻 陈氏 《筝赋》:“尔乃秘艳曲,卓砾殊异,周旋去留,千变万态。” 唐 李峤 《春日侍宴幸芙蓉园应制》诗:“飞花随蝶舞,艳曲伴鸎娇。”
(2).指内容和曲调淫荡的歌曲。 唐 李商隐 《杂纂·恶模样》:“对丈人丈母唱艳曲。” 清 吴骞 《扶风传信录》:“凡艳曲淫词,皆不宜作。”词语解释:艳姿 拼音:yàn zī
亦作“豓姿”。 艳美的风姿。 汉 张超 《诮青衣赋》:“彼何人斯,悦此豓姿。”《三国志·吴志·华覈传》:“且美貌者不待华采以崇好,艳姿者不待文綺以致爱。” 唐 孟郊 《巫山曲》:“轻红流烟湿艳姿,行云飞去明星稀。” 元 赵孟頫 《病中春寒》诗:“仲春尚寒气,林花无艳姿。”词语解释:艳明 拼音:yàn míng
亦作“艷明”。 艳丽鲜明。 萧红 《生死场》一:“东边高粱头上,太阳走在云后,那过于艳明,像红色的水晶,像红色的梦。”词语解释:艳绝 拼音:yàn jué
艳美之极。 南朝 宋 鲍照 《芙蓉赋》:“访羣英之艳絶,标高名于泽芝。” 前蜀 杜光庭 《墉城集仙录·上元夫人》:“夫人年可二十餘,天姿清耀,灵眸艳絶。” 宋 范成大 《崇宁红》诗:“匀染十分艳絶,当年欲占春风。”词语解释:艳丛 拼音:yàn cóng
芳美的花丛树林。 唐 杨衡 《咏春色》:“促駟驰香陌,劳鶯转艳丛。”词语解释:艳姬 拼音:yàn jī
美女;美妾。 南朝 梁 江淹 《恨赋》:“别艳姬与美女,丧金舆及玉乘。” 宋 柳永 《如鱼水》词:“被举措、艺足才高,在处别得艳姬留。”词语解释:艳雪 拼音:yàn xuě
(1).美艳的雪。 唐 韦应物 《答徐秀才》诗:“清诗舞艳雪,孤抱莹玄冰。” 清 厉鹗 《宣德窑青花脂粉箱歌》:“傅成艳雪和丹霞,暎就飞花黏落絮。”
(2).喻洁白的花。 清 曹寅 《春日感怀》诗之二:“零乱故园飘艳雪,叮嚀新树诉流鶯。”
(3).喻美女轻媚的舞态。 清 周亮工 《小亭再用前韵》:“轻容飞艳雪,薄幕贮甜霜。”词语解释:艳女 拼音:yàn nǚ
美艳的女子。多指歌女、舞女。 唐 孟郊 《静女吟》:“艳女皆妬色,静女独检踪。” 宋 梅尧臣 《击瓯赋》:“善则善矣,未若艳女之歌喉。”词语解释:艳词 拼音:yàn cí
亦作“ 艳辞 ”。亦作“艷词”。
(1).艳丽的文辞。 南朝 梁 刘勰 《文心雕龙·杂文》:“甘意摇骨体,艳词动魄识。” 南朝 梁 刘勰 《文心雕龙·辨骚》:“故才高者菀其鸿裁,中巧者猎其艳辞。” 唐 白居易 《采诗官》诗:“郊庙登歌赞君美,乐府艳词悦君意。” 刘师培 《南北文学不同论》:“ 曹植 词赋……及其弊也,则採摘艳辞,纤冶伤雅。”
(2).常指描写情爱的诗词。 宋 沉括 《梦溪笔谈·艺文三》:“ 和鲁公 凝 有艷词一编,名《香奩集》。” 明 唐顺之 《送陆训导序》:“夫古声诗之义不传,而艳词丽曲譁於民间,此最教化者之所禁也。” 清 褚人穫 《坚瓠补集·詹天游》:“ 詹天游 以艳词得名。”
(3).情话;浮艳轻薄的话。《资治通鉴·后汉高祖乾祐元年》:“ 蜀 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、同平章事 徐光溥 坐以艳辞挑 前蜀 安康长公主 ,丁酉罢守本官。”词语解释:艳逸 拼音:yàn yì
亦作“豓逸”。 艳美飘逸。 汉 刘向 《列仙传·江妃二女》:“灵妃豓逸,时见江湄,丽服微步,流盼生姿。” 汉 王粲 《闲邪赋》:“夫何英媛之丽女,貌洵美而艳逸。” 南朝 梁 刘勰 《文心雕龙·定势》:“是以模经为式者,自入典雅之懿;效《骚》命篇者,必归艳逸之华。” 唐 裴铏 《传奇·崔炜》:“夜将半,果四女伴 田夫人 至。容仪艳逸,言旨雅澹。”词语解释:艳波 拼音:yàn bō
美女的眼波。 宋 石孝友 《卜算子》词:“一剪艳波横,两点愁山重。收拾眉尖眼尾情,作个鸳鸯梦。”词语解释:艳卉 拼音:yàn huì
艳丽的花草。 晋 王嘉 《拾遗记·后汉》:“及夫灵瑞嘉禽,艳卉殊木,生非其壤。” 宋 柳永 《玉女摇仙佩》词:“细思算,奇葩艳卉,惟是深红浅白而已。”词语解释:艳芳 拼音:yàn fāng
艳丽的花。 宋 无名氏 《荔子丹》词:“晓来深入艳芳里,红香散,露浥在罗衣。”词语解释:艳容 拼音:yàn róng
艳美的容貌。 晋 葛洪 《抱朴子·博喻》:“是以 嫫母 宿瘤,恶见 西施 之艳容。” 唐 乔知之 《和李侍郎古意》:“美人长叹艳容萎,含情收取摧折枝。”词语解释:艳魄 拼音:yàn pò
(1).美女的魂魄。 唐 皮日休 《太湖诗·练渎》:“艳魄逐波涛,荒宫养麋鹿。” 明 高启 《吴女愤》诗:“渔灯照艳魄,夜冷珠衣薄。”
(2).喻梅花。 清 贺裳 《腊梅花赋》:“分寒枝於 陇 上,空染啼痕;传艳魄於 罗浮 ,惟霑醉腻。”词语解释:艳诗 拼音:yàn shī
艳体诗。指以男女爱情为题材的诗歌。 唐 元稹 《叙诗寄乐天书》:“又有以干教化者,近世妇人,晕淡眉目,綰约头鬢,衣服脩广之度,及匹配色泽,尤剧恠艳,因为艳诗百餘首。” 宋 许顗 《许彦周诗话》:“ 高秀实 又云:‘ 元氏 艳诗,丽而有骨; 韩偓 《香奩集》,丽而无骨。’”词语解释:艳蕊 拼音:yàn ruǐ
艳丽的花朵。 唐 杜甫 《陪诸公上白帝城头宴越公堂之作》诗:“坐接春盃气,心伤艳蘂梢。” 清 宫鸿历 《李木庵先生壁上观李松岚画松歌》:“艳蘂浓花世所尚,吾徒冷落知谁向。”词语解释:艳声 拼音:yàn shēng
娇美的声音。 唐 韩愈 《和武相公早春闻莺》:“春风红树惊眠处,似妬歌童作艳声。”词语解释:艳阳年 拼音:yàn yáng nián
(1).犹春时。 南朝 宋 鲍照 《学刘公干体》诗:“胡风吹朔雪,千里度龙山。集君瑶臺里,飞舞两楹前。兹辰自为美,当避艳阳年。” 唐 刘禹锡 《忆江南》词:“春过也,共惜艳阳年。”
(2).喻青春年华。 唐 刘希夷 《巫山怀古》诗:“ 巫山 幽阴地,神女艳阳年。”词语解释:艳妻 拼音:yàn qī
(1).特指 周幽王 的宠妃 褒姒 。《诗·小雅·十月之交》:“ 楀 维师氏,艳妻煽方处。” 毛 传:“艳妻, 褒姒 。美色曰艳。”《后汉书·杨震传》:“抑 皇甫 之权,割艳妻之爱。” 李贤 注:“艳妻, 周幽王 后 褒姒 也。”《陈书·后主纪》:“躭荒为长夜之饮,嬖宠同艳妻之孽。”
(2).指美妻。 宋 谢福娘 《南歌子》词:“曾记古人题品语,祅知,今夜花王得艳妻。”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二八回:“ 安龙媒 、 张金凤 虽然被他磨了一场,到底一慰亲心而得艳妻,一被贤名而得腻友。”词语解释:艳唱 拼音:yàn chàng
艳情的歌唱。 唐 刘希夷 《江南曲》之二:“艳唱潮初落,江花露未晞。” 唐 皇甫嵩 《醉乡日月》:“醉得意宜艳唱,宣其和也。” 宋 李觏 《江亭醉后》诗:“艳唱声非雅,戏谈理当譎。”词语解释:艳阳节 拼音:yàn yáng jié
犹春时。 明 何景明 《喜刘朝信过饮》诗之一:“翡翠鸣春日,游丝堕碧空。谁知艳阳节,烂醉与君同。”词语解释:艳笑 拼音:yàn xiào
亦作“艷笑”。 娇媚的笑。 唐 温庭筠 《过华清宫二十二韵》:“艳笑双飞断,香魂一哭休。” 宋 贺铸 《江南曲·潇潇雨》词:“芙蓉别浦,依依艳笑逢迎处。” 茅盾 《子夜》一:“又是一串艳笑,又是兜头扑面的香气。”词语解释:艳裔 拼音:yàn yì
指鲜花嫩苗。 南朝 梁 吴均 《携手曲》:“艳裔阳之春,携手清 洛 滨。” 唐 张说 《奉和圣制春日出苑应制》:“禁林艳裔发青阳,春望逍遥出画堂。”词语解释:艳福 拼音:yàn fú
亦作“艷福”。 旧时谓室有娇妻美妾,或有美女相伴之乐。 清 薛福成 《庸盦笔记·幽怪二·麻姑缔姻》:“凡人禄享万钟,荣居一品者,俗福也;山水怡情,著述寿世者,清福也;其介於俗福、清福之间者,莫如艳福。”《孽海花》第二回:“那 孝琪 有两个妾,在 上海 讨的,宠夺专房, 孝祺 有所著作,一个磨墨,一个画红丝格,总算得清才艳福。” 鲁迅 《且介亭杂文·忆刘半农君》:“几乎有一年多,他没有消失掉从 上海 带来的才子必有‘红袖添香夜读书’的艳福的思想,好容易才给我们骂掉了。”词语解释:艳游 拼音:yàn yóu
犹冶游。 宋 张炎 《疏影》词:“纵艳游,得似当年,早是旧情都别。” 宋 张炎 《水龙吟·春晚留别故人》词:“乱红飞已无多,艳游终是如今少。”词语解释:艳发 拼音:yàn fā
(1).鲜明焕发。 晋 张协 《七命》:“流綺星连,浮綵艳发。光如散电,质如耀雪。” 南朝 梁 慧皎 《高僧传·义解二·慧远》:“有渔人於海中见神光,每夕艳发,经旬弥盛。”
(2).谓人的才华横溢。《周书·王褒庾信传论》:“其后逐臣 屈平 ,作《离骚》以叙志,宏才艳发,有惻隐之美。”《隋书·经籍志四》:“ 平子 艳发於 东都 , 王粲 独步於 漳 滏 。” 清 袁枚 《随园诗话补遗》卷四:“ 虞山 陈叶宫 ,少年才思艳发,余尝谓可与 杨蓉裳 抗手。”
(3).指作品文采华美。《世说新语·言语》“兄子 胡儿 曰” 刘孝标 注引 南朝 宋 檀道鸾 《续晋阳秋》:“ 朗 字 长度 , 安 次兄 据 之长子, 安 蚤知之,文义艳发,名亚於 玄 。”《苕溪渔隐丛话后集·陈履常》引《复斋漫录》:“ 无咎 云:‘人疑 宋开府 铁石心肠,及为《梅花赋》,清駃艳发,殆不类其为人。’”词语解释:艳景 拼音:yàn jǐng
犹美景。 宋 秦观 《鼓笛慢》词:“乱花丛里曾携手,穷艳景,迷欢赏。”词语解释:艳美 拼音:yàn měi
亦作“艷美”。 艳丽,柔美。《金史·佞幸传·张仲轲》:“ 宋 有 刘贵妃 者,姿质艳美。” 明 顾起元 《客座赘语·雉山填词》:“此词音节谐畅,词意艳美,真作家也。” 夏丏尊 叶圣陶 《文心》二二:“那画是一张小条幅,上面画着一个睡在榻上的美丽的少女,云鬓蓬松。睡榻的后方,背景是一排的屏风。全体的情调艳美得很。”词语解释:艳情 拼音:yàn qíng
旧指男女爱情。 唐 骆宾王 有《艳情代郭氏赠卢照邻》诗。 林纾 《译〈块肉馀生述〉序》:“其长篇可以寻绎者,惟一《石头记》,然炫语富贵,叙述故家,纬之以男女之艳情,而易动目。”词语解释:艳曳 拼音:yàn yè
(1).艳丽飘逸。常形容美女的容态风姿。 唐 薛用弱 《集异记·王涣之》:“俄有妙妓四辈,寻续而至,奢华艳曳,都冶颇极。” 唐 白居易 《花楼望雪命宴赋诗》:“绊惹舞人春艳曳,勾留醉客夜徘徊。”
(2).指落花飘扬。 唐 张乔 《杨花落》诗:“此时可怜杨柳花,縈盈艳曳满人家。”词语解释:艳萼 拼音:yàn è
鲜艳的花。 宋 梅尧臣 《依韵和王几道途次杏花有感》:“艳萼黏红蜡,仙葩縐薄罗。”词语解释:艳思 拼音:yàn sī
(1).美好的情思。《艺文类聚》卷十六引 南朝 梁 萧子范 《求撰昭明太子集表》:“若乃缘情体物,繁絃縟锦,纵横艳思,笼盖辞林。” 唐 温庭筠 《牡丹》诗之二:“裁成艳思偏应巧,分得春光最数多。”
(2).艳羡,思慕。 清 洪亮吉 《七招》:“知者所乐道,才人所艳思。”一本作“豓思”。词语解释:艳姝 拼音:yàn shū
美女。《艺文类聚》卷四引 汉 杜笃 《祓禊赋》:“窈窕淑女,美媵艳姝。” 唐 李濯 《广达楼赋》:“下金屋之仙伎,出琼楼之艳姝。”词语解释:艳饰 拼音:yàn shì
犹言浓妆打扮。 清 余怀 《板桥杂记·丽品》:“名士渡 江 侨 金陵 者甚众,莫不艳羡 李十娘 也。 十娘 愈自闭匿,称善病不艳饰,谢宾客。”词语解释:艳采 拼音:yàn cǎi
(1).绮丽的文采。 晋 蔡洪 《斗凫赋》:“服文藻之华羽,备艳采之翠英。” 南朝 梁 江淹 《齐太祖高皇帝诔》:“才罄艳采,笔尽丽辞。”
(2).美好的神采。 汉 陈琳 《神女赋》:“既叹尔以艳采,又悦我之长期。”词语解释:艳说 拼音:yàn shuō
(1).文辞绮丽的辩说。 南朝 梁 刘勰 《文心雕龙·情采》:“綺丽以艳説,藻饰以辩雕,文辞之变,於斯极矣。” 南朝 梁 刘勰 《文心雕龙·时序》:“ 屈平 联藻於日月, 宋玉 交彩於风云。观其艳説,则笼罩《雅》《颂》。”
(2).艳羡地评说。 清 洪亮吉 《漫赋截句》之三:“才人艳説 李深之 ,束髮能题七字诗。” 郭沫若 《题三江程阳桥》诗:“艳説林溪风雨桥,桥长廿尺四寻高。”词语解释:艳条 拼音:yàn tiáo
指花枝。 宋 梅尧臣 《感春之际以病止酒水丘有简云因成短章奉答》诗:“虽怜柔甲长,只恐艳条稀。”词语解释:艳服 拼音:yàn fú
服饰华丽。 清 余怀 《板桥杂记·雅游》:“故假母虽高年,亦盛妆艳服,光彩动人。”词语解释:艳黠 拼音:yàn xiá
美丽而聪慧。 唐 韩愈 《喜雪献裴尚书》诗:“纵欢罗艳黠,列贺拥熊螭。” 明 沉德符 《野获编·妇女·命妇彩贺》:“命妇入朝,例许带一婢,俱以女或媳充之,后妃赐问,亦全不讳……艳黠者多叨横赐。”词语解释:艳装 拼音:yàn zhuāng
亦作“艷装”。 谓穿戴华丽。《红楼梦》第一一八回:“那日,果然来了几个女人,都是艳装丽服。” 叶圣陶 《倪焕之》二二:“每天傍晚时候,如果天气不坏,这两旁行人道上拥挤着的是艳装浓抹的妇女与闲散无愁的男子。” 巴金 《窗下》:“一个艳装的中年妇女,和两个中年男子从车上出来。”词语解释:艳品 拼音:yàn pǐn
指美女。 清 孔尚任 《桃花扇·草檄》:“寻冶容,教艳品,卖官爵,笔难尽。”词语解释:艳葩 拼音:yàn pā
鲜艳的花。 元 赵奕 《玉山与郯九成自姑苏来吴兴遂分韵得花字》:“错落倾香酿,玻瓈插艳葩。”词语解释:艳娇 拼音:yàn jiāo
指美女。 清 袁于令 《西楼记·私契》:“美盻笑相招,儘看遍两行艳娇。”词语解释:艳史 拼音:yàn shǐ
旧指关于男女爱情的故事。如: 唐明皇 与 杨贵妃 有一段哀感动人的艳史。词语解释:艳什 拼音:yàn shí
艳美的诗篇。《陈书·文学传·陆瑜》:“吾监抚之暇,事隙之辰,颇用谭笑娱情,琴樽閒作,雅篇艳什,迭互锋起。”词语解释:艳意 拼音:yàn yì
美好的情思。 宋 田锡 《春色赋》:“称含笔以閒吟,生于艳意;宜倚楼之远望,流入横波。”词语解释:艳体 拼音:yàn tǐ
指文词华美的诗歌。多指情诗。 元 张宇 《采莲》诗:“隔岸谁家贵公子,调笑新词歌艳体。” 苏曼殊 《燕子龛随笔》:“﹝ 曹海园 ﹞十四岁工艳体。”词语解释:艳射 拼音:yàn shè
谓光彩炫耀。 汉 无名氏 《杂事秘辛》:“时日晷薄辰,穿照蜃窗,光送著 莹 面上,如朝霞和雪艳射,不能正视。”词语解释:艳曜 拼音:yàn yào
见“ 艳耀 ”。
词语解释:艳耀 拼音:yàn yào
亦作“豓曜”。 犹照耀,炫耀。 北魏 郦道元 《水经注·温水》:“初, 杨迈 母怀身,梦人铺 杨迈 金席,与其儿落席上,金色光起,昭晣豓曜。” 唐 张说 《唐故高内侍碑》:“既而内侍以鸿渐登朝,苒蒻朱紱;将军以龙楼得主,艳耀金章。”词语解释:艳才 拼音:yàn cái
写作美妙文章的才能。 北魏 常景 《司马相如赞》:“ 长卿 有艳才,直致不羣性。” 清 归懋仪 《代简寄定庵居士吉云夫人》诗:“艳才惊古佛,妙想托莲花。” 清 南邨 《〈聊斋志异〉跋》:“ 聊斋 少负艳才,牢落名场无所遇,胸填气结,不得已为是书。”词语解释:艳娣 拼音:yàn dì
指美女。 明 谢谠 《四喜记·花亭佳偶》:“顾盼处自猜疑,却元来是锦花丛双艳娣。”词语解释:艳字 拼音:yàn zì
艳丽的字眼。《红楼梦》第二回:“不似别人家里,另外用这些‘春’、‘红’、‘香’、‘玉’等艳字。”词语解释:艳尸 拼音:yàn shī
指年轻女人的尸体。 鲁迅 《准风月谈·帮闲法发隐》:“死的是女人呢,那就更好了,名之曰‘艳尸’,或介绍她的日记。”词语解释:艳晶晶 拼音:yàn jīng jīng
光彩闪耀貌。 明 汤显祖 《牡丹亭·惊梦》:“你道翠生生出落的裙衫儿茜,艳晶晶花簪八宝填,可知我常一生儿爱好是天然。” 清 洪昇 《长生殿·神诉》:“这的是艳晶晶霓裳曲里娇姝,梟亭亭翠盘掌上轻躯。”词语解释:艳媚 拼音:yàn mèi
(1).艳丽娇媚。 清 蒲松龄 《聊斋志异·狐梦》:“忽一少女,抱一猫至,年可十二三,雏髮未燥,而艳媚入骨。”
(2).指有艳色媚态的女人。 元 胡一中 《无逸图赋》:“志既骄兮易满,气与居兮易移。何艳媚之一蛊,忽有忘乎前规。”词语解释:艳巧 拼音:yàn qiǎo
美艳而巧慧。指美女。 明 沉榜 《宛署杂记·三婆》:“总之,三婆之类,蠢然匹妇,非若艳巧之可倾人城国者。”词语解释:艳语 拼音:yàn yǔ
美言;情话。 隋 卢思道 《日出东南隅行》:“深情出艳语,密意满横眸。”词语解释:艳题 拼音:yàn tí
表现爱情的题目。 明 胡应麟 《诗薮·六朝》:“大抵 六朝 文士,搜索艳题,一时闺阁传闻,輒形楮墨,如《子夜》、《孟珠》、《前溪》、《长乐》之类。”词语解释:艳韵 拼音:yàn yùn
有关男女情爱的诗句。 唐 白居易 《〈和答诗十首〉序》:“凡二十章,率有兴比,淫文艳韵,无一字焉。”词语解释:艳阳日 拼音:yàn yáng rì
艳阳天。 明 何景明 《和贾西谷暮春雨后之作》:“独怜艳阳日,尊酒未能同。”词语解释:艳靡 拼音:yàn mí
华艳奢靡。《陈书·文学传·褚介》:“词义典实,不好艳靡。” 清 余怀 《板桥杂记·丽品》:“一切衣饰歌管,艳靡纷华之物,皆屏弃之。”词语解释:艳慕 拼音:yàn mù
亦作“艷慕”。 爱慕;羡慕。亦谓使人羡慕。 明 归有光 《与吴三泉书》:“非曰虚名美誉,足以艳慕人而已也。”《东周列国志》第七九回:“忽闻 齐 馈女乐,如此之盛,不胜艳慕。” 茅盾 《色盲》五:“ 林白霜 很艳慕似的继续想。”词语解释:艳帐 拼音:yàn zhàng
华丽的幔帷。 南朝 梁 江淹 《灯赋》:“双椀百枝,艳帐充庭。” 清 厉鹗 《汉铜龙虎鹿卢灯歌为敬身作》诗:“ 江淹 漫叹庶人鐙,充庭艳帐何堪述。”词语解释:艳举 拼音:yàn jǔ
盛赞,盛称。 章炳麟 《訄书·杂志》:“ 曾国藩 者……始在翰林,艳举声律书法,以歆诸弟。”词语解释:艳辞 拼音:yàn cí
见“ 艳词 ”。
词语解释:艳词 拼音:yàn cí
亦作“ 艳辞 ”。亦作“艷词”。
(1).艳丽的文辞。 南朝 梁 刘勰 《文心雕龙·杂文》:“甘意摇骨体,艳词动魄识。” 南朝 梁 刘勰 《文心雕龙·辨骚》:“故才高者菀其鸿裁,中巧者猎其艳辞。” 唐 白居易 《采诗官》诗:“郊庙登歌赞君美,乐府艳词悦君意。” 刘师培 《南北文学不同论》:“ 曹植 词赋……及其弊也,则採摘艳辞,纤冶伤雅。”
(2).常指描写情爱的诗词。 宋 沉括 《梦溪笔谈·艺文三》:“ 和鲁公 凝 有艷词一编,名《香奩集》。” 明 唐顺之 《送陆训导序》:“夫古声诗之义不传,而艳词丽曲譁於民间,此最教化者之所禁也。” 清 褚人穫 《坚瓠补集·詹天游》:“ 詹天游 以艳词得名。”
(3).情话;浮艳轻薄的话。《资治通鉴·后汉高祖乾祐元年》:“ 蜀 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、同平章事 徐光溥 坐以艳辞挑 前蜀 安康长公主 ,丁酉罢守本官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