末字词组
词语解释:兰苕 拼音:lán tiáo
兰花。《文选·郭璞〈游仙诗〉》:“翡翠戏兰苕,容色更相鲜。” 李善 注:“兰苕,兰秀也。” 南朝 宋 谢灵运 《南楼中望所迟客》诗:“瑶华未堪折,兰苕已屡摘。” 唐 杜甫 《戏为六绝句》之四:“或看翡翠兰苕上,未掣鲸鱼碧海中。” 金 元好问 《望云谣》:“登山採兰苕,兰苕霜早凋。”词语解释:苕苕 拼音:tiáo tiáo
(1).高貌。《文选·张衡〈西京赋〉》:“干云雾而上达,状亭亭以苕苕。” 李善 注:“亭亭、苕苕,高貌也。” 北魏 郦道元 《水经注·渐江水》:“山有三岭,枕带 长江 ,苕苕孤危,望之若倾。” 王闿运 《上征赋》:“匪峭峻而夐崇,羌浑浑而苕苕。”
(2).远貌。《文选·谢灵运〈述祖德诗〉之一》:“苕苕歷千载,遥遥播清尘。” 刘良 注:“苕苕、遥遥皆远也。” 五代 冯延巳 《酒泉子》词:“苕苕何处寄相思。” 王闿运 《上征赋》:“歷千年之苕苕,空靡曼以文饰。”词语解释:苇苕 拼音:wěi tiáo
芦苇。《荀子·劝学》:“以羽为巢,而编之以髮,繫之苇苕。” 杨倞 注:“苕,苇之秀也。” 汉 陈琳 《檄吴将校部曲文》:“鸋鴂之鸟,巢於苇苕,苕折子破,下愚之惑也。”词语解释:玉苕 拼音:yù tiáo
植物嫩芽的美称。 唐 陆龟蒙 《奉和袭美茶具十咏·茶笋》:“所孕和气深,时抽玉苕短。” 宋 梅尧臣 《送马仲途司谏使北》诗:“冰膾芥齏非 楚 味,玉苕兰茁説 燕 颜。”词语解释:折苕 拼音:shé tiáo
苇苕断折。喻危险的处境。语本《荀子·劝学》:“南方有鸟焉,名曰蒙鳩,以羽为巢,而编之以髮,繫之苇苕。风至苕折,卵破子死。巢非不完也,所繫者然也。” 汉 陈琳 《檄吴将校部曲文》:“忽朝阳之安,甘折苕之末。”词语解释:陵苕 拼音:líng tiáo
花名。凌霄花的别名。《诗·小雅·苕之华》“苕之华,芸其黄矣” 毛 传:“苕,陵苕也,将落则黄。” 晋 郭璞 《游仙诗》之五:“潜颖怨青阳,陵苕哀素秋。” 清 赵翼 《庭前杂咏·凌霄花》:“偏是陵苕软无力,附他乔木号凌霄。” 清 唐孙华 《次韵答王随庵》之二:“陵苕萧颯感秋先,休忆 长安 近日边。”词语解释:连苕 拼音:lián tiáo
(1).连翘的别名。《尔雅·释草》“连,异翘” 晋 郭璞 注:“一名连苕。”
(2).指连翘之根。见 明 李时珍 《本草纲目·草五·连翘》。词语解释:鸱苕 拼音:chī tiáo
威猛的鸱鸟。苕,通“ 岧 ”。高貌。《晋书·张轨传》:“又败 刘聪 于 河 东,京师歌之曰:‘ 凉州 大马,横行天下。 凉州 鴟苕,寇贼消,鴟苕翩翩,怖杀人。’”词语解释:红苕 拼音:hóng sháo
甘薯。 茅盾 《过年》:“离他们十多家门面,就有个卖烤红苕的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