末字词组
词语解释:烦苛 拼音:fán kē
繁杂苛细。多指法令。《汉书·文帝纪》:“ 汉 兴,除 秦 烦苛,约法令,施德惠,人人自安。” 唐 杜甫 《秋日夔府咏怀》:“哀痛丝纶切,烦苛法令蠲。” 严复 《原强》:“其自由平等以观之,其捐忌讳,去烦苛,决壅蔽,人人得其意。”词语解释:细苛 拼音:xì kē
烦琐苛刻。《汉书·汲黯传》:“ 黯 学 黄 老 言,治官民,好清静,择丞、史任之,责大指而已,不细苛。” 三国 魏 嵇康 《难宅无吉凶摄生论》:“天地易简,而惧以细苛,是更所以为逆也。”《新唐书·崔纵传》:“ 纵 治简易,蠲略细苛。”词语解释:繁苛 拼音:fán kē
繁重而苛刻。亦指繁苛的政令赋役。《北史·宇文神庆传》:“ 天元 质无积德,其相貌寿亦不长,加以法令繁苛,耽恣声色,以吾观之,殆将不久。”《明史·忠义传七·金毓峒》:“又请涣发德音,自十五年始,蠲除繁苛,与海内更新。” 清 顾炎武 《复迟明府书》:“燠休疾苦,起积困於期月之间,蠲省繁苛,出大力於艰难之际。” 郭沫若 《中国史稿》第五编第三章第一节:“城市手工业者和商人被繁苛的摊派困扰,全国许多城镇接连掀起抗捐罢市的斗争。”词语解释:残苛 拼音:cán kē
残酷苛刻。 唐 周昙 《傅昭》诗:“为政残苛兽亦飢,除飢机在养疲羸。”词语解释:贪苛 拼音:tān kē
贪婪暴虐。《后汉书·殇帝纪》:“贪苛惨毒,延及平民。”《南史·循吏传·郭祖深》:“故廉洁者自进无途,贪苛者取入多径。”词语解释:蠲苛 拼音:juān kē
免除苛政。《文选·王褒〈四子讲德论〉》:“去烦蠲苛,以绥百姓。” 张铣 注:“蠲除苛细。”《后汉书·左雄传》:“大 汉 受命,虽未復古,然克慎庶官,蠲苛救敝,悦以济难,抚而循之。”词语解释:严苛 拼音:yán kē
严厉苛刻。《晋书·卫瓘传》:“弱冠为 魏 尚书郎。时 魏 法严苛,母 陈氏 忧之。”《明史·章溢传》:“时廷臣伺帝意,多严苛, 溢 独持大体。” 李大钊 《劳动问题的祸源》:“工厂规则,真严苛呵!”词语解释:伎苛 拼音:jì kē
谓治事烦苛。《管子·宙合》:“繆过以惛则忧,忧则所以伎苛,伎苛所以险政。” 郭沫若 等集校引 李哲明 云:“伎,事也;苛,烦也。治事烦苛,政之险由此矣。”词语解释:酷苛 拼音:kù kē
谓残酷刻剥。 清 昭槤 《啸亭杂录·范文肃公厚德》:“ 明 之亡由於酷苛小民,激成流寇之变。”词语解释:浇苛 拼音:jiāo kē
谓社会风气浮薄,政令苛刻。《南齐书·刘善明传》:“乘 宋 季叶,政多浇苛,亿兆倒悬,仰 齐 苏振。”词语解释:深苛 拼音:shēn kē
指为政严峻苛刻。《南史·江谧传》:“﹝ 謐 ﹞子 介 , 建武 中为 吴 令,政亦深苛。”词语解释:拘苛 拼音:jū kē
抽搐;痉挛。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:“筋肉拘苛,血脉凝泣。”词语解释:暴苛 拼音:bào kē
残暴苛刻。《宋史·陈希亮传》:“ 徐州 守暴苛,以细过籍民产数十家,获小盗,使必自诬抵死。”词语解释:忍苛 拼音:rěn kē
残忍苛刻。《后汉书·酷吏传论》:“倚疾邪之公直,济忍苛之虐情。”词语解释:小苛 拼音:xiǎo kē
谓细小繁密的事情。《史记·汲郑列传》:“ 黯 时与 汤 论议, 汤 辩常在文深小苛, 黯 伉厉守高不能屈。”《金史·移剌道传》:“詔曰……朕尝諭执政矣,必不以小苛谴卿,勉副朕意。”词语解释:啙苛 拼音:zǐ kē
苛刻。 章炳麟 《释戴》:“如 震 所言,施于有政,上不啙苛,下无怨讟,衣食孳殖,可以致刑措。”词语解释:纤苛 拼音:xiān kē
琐碎苛刻。 清 曹寅 《广陵载酒歌》:“即今鲸吞作豪举,自古蛇足憎纤苛。”词语解释:百苛 拼音:bǎi kē
各种暴虐。《国语·楚语下》:“於是乎弭其百苛,殄其谗慝。” 韦昭 注:“苛,虐也。”词语解释:痒苛 拼音:yǎng kē
痒病。苛,通“ 疴 ”。 宋 范成大 《问天医赋》:“未病何形?已病何色?痒苛酸辛,谁觉谁识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