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韵字: 或选择韵部:
(2011-11-5)
二十五有上声 寿[同否][吐也。][【廣韻】音某。][yǒu][音柳。蚴蟉,行動貌。][pǒu][详注1][详注2][详注3][yǎo][ròu][音纽。人姓也。高丽有之。][音塿。通水沟也。][详注4][音塿。《廣韻》嗹嘍,煩貌。][详注5]


注1:忸 《集韵》《韵会》《正韵》女九切,音纽。习也。《荀子·议兵篇》忸之以庆赏。《注》忸与狃同。
注2:趣 《集韵》《韵会》此苟切。《书·立政》趣马。《传》趣,七口反。掌马之官。《诗·小雅》蹶维趣马。《笺》掌王马之政。《疏》七走反。《周礼·夏官·趣马注》趣马,趣养马者也。
注3:掫 《唐韵》《集韵》《韵会》《正韵》侧九切,篘上声。持物相著也。
注4:培 音瓿。小阜也。《晋语》赵简子使尹铎为晋阳,必堕其垒培。
注5:欧 音殴。《说文》吐也。或作呕。《急就篇注》欧逆,吐而不下食也。《前汉·严助传》欧泄,霍乱之病相随属。《山海经》薄鱼一目,其音如欧。《注》郭璞曰:如人呕吐声也。《又》海外欧丝之野,在大踵东有女子跪据树欧丝。《注》郭璞曰:言啖叶而吐丝,盖蚕类也。《白氏六帖》跪树欧丝,生桑得茧。又与殴通,捶击也。《史记·留侯世家》良愕然欲欧之。
末字词组
不苟若苟薢苟营营苟苟支苟一毫不苟一笔不苟 
狗苟侈纵偷苟临难不苟蝇营狗苟一字不苟一介不苟奊苟 
苟苟临财不苟临危不苟偷苟言笑不苟一丝不苟  

词语解释:不苟  拼音:bù gǒu
不随便;不马虎。《周礼·地官·大司徒》:“一曰,以祀礼教敬,则民不苟。” 贾公彦 疏:“不苟且也。”《后汉书·王堂传》:“﹝ 堂 ﹞迁 汝南 太守,搜才礼士,不苟自专。” 清 钱泳 《履园丛话·梦幻·许昌》:“ 嘉定 有老儒名 朱纲 ,为人方正不苟,颇信佛老之説。”
词语解释:狗苟  拼音:gǒu gǒu
像狗那样苟活。 唐 韩愈 《送穷文》:“蝇营狗苟,驱去復还。” 清 赵翼 《署斋偶得》诗:“毋怪狗苟徒,讐正群狺狺。” 景耀月 《读史感言》诗:“举世同一情,人孰嗤狗苟。” 陈毅 《示郝鹏举》诗:“教尔作人不作人,教尔不苟竟狗苟。”参见“ 狗苟蝇营 ”。
词语解释:狗苟蝇营  拼音:gǒu gǒu yíng yíng
像狗那样苟且求活,像苍蝇那样营营往来。比喻不顾廉耻,到处钻营。 宋 文天祥 《御试策一道》:“牛维马縶,狗苟蝇营,患得患失,无所不至者,无恠也。” 元 滕斌 《普天乐·财》曲:“锦步障,黄金坞,狗苟蝇营贪不足。” 清 王韬 《禁游民》:“以官场作利场,狗苟蝇营,靡所不至。”
词语解释:苟苟  拼音:gǒu gǒu
苟且偷生。 明 李贽 《孔明为后主写申韩管子六韬》:“以至 譙周 、 冯道 诸老寧受祭器归 晋 之谤,歷事 五季 之耻,而不忍无辜之民日遭涂炭,要皆有一定之学术,非苟苟者。”
词语解释:若苟  拼音:ruò gǒu
假如,如果。《左传·成公二年》:“若苟有以藉口而復於寡君,君之惠也,敢不唯命是听?”《墨子·尚贤中》:“若苟贤者不至乎王公大人之侧,则此不肖者在左右也。”
词语解释:侈纵偷苟  拼音:chǐ zòng tōu gǒu
奢侈放纵,苟且偷生。 清 方苞 《谢季方传》:“其祖国初督学 山西 ,饶於财,子姓习侈纵偷苟,妹始嫁,家中落而未尽。”
词语解释:临财不苟  拼音:lín cái bù gǒu
谓面对钱财不随便求取,廉洁自好。语出《礼记·曲礼上》:“临财毋苟得,临难毋苟免。” 五代 王定保 《唐摭言·气义》:“孰以显廉,临财不苟。”
词语解释:薢苟  拼音:xiè gōu
菱的别名
草决明
词语解释:临难不苟  拼音:lín nàn bù gǒu
谓遇到危难不苟且偷生。语本《礼记·曲礼上》:“临难毋苟免。”《旧唐书·忠义传序》:“有若 仲由 之结缨, 鉏麑 之触树, 纪信 之蹈火, 豫让 之斩衣,此所谓杀身成仁,临难不苟者也。” 清 陈康祺 《郎潜纪闻》卷一:“至於贼纵所及,直省驻防各营临难不苟,忠节如林。”亦作“ 临危不苟 ”。 老舍 《四世同堂》十一:“我不考虑那个!我手无缚鸡之力,不能去杀敌雪耻,我只能临危不苟。”
词语解释:临危不苟  拼音:lín wēi bù gǒu
见“ 临难不苟 ”。
词语解释:临难不苟  拼音:lín nàn bù gǒu
谓遇到危难不苟且偷生。语本《礼记·曲礼上》:“临难毋苟免。”《旧唐书·忠义传序》:“有若 仲由 之结缨, 鉏麑 之触树, 纪信 之蹈火, 豫让 之斩衣,此所谓杀身成仁,临难不苟者也。” 清 陈康祺 《郎潜纪闻》卷一:“至於贼纵所及,直省驻防各营临难不苟,忠节如林。”亦作“ 临危不苟 ”。 老舍 《四世同堂》十一:“我不考虑那个!我手无缚鸡之力,不能去杀敌雪耻,我只能临危不苟。”
词语解释:营营苟苟  拼音:yíng yíng gǒu gǒu
形容人不顾廉耻,到处钻营。 李大钊 《现在与未来》:“就是那最时髦的政客,成日价营营苟苟,忙个不了……又那个不是为他将来的物质生活作预备呢?”
词语解释:蝇营狗苟  拼音:yíng yíng gǒu gǒu
(1).像苍蝇一样到处钻营,像狗一样苟且求活。比喻为追求名利,不顾廉耻,不择手段。 唐 韩愈 《送穷文》:“朝悔其行,暮已復然,蝇营狗苟,驱去復还。” 宋 沉俶 《谐史》:“呜呼!士方平时,自视霄汉,抵掌大言,以义节自许,一落贼手,则蝇营狗苟,乞一旦之命,或出力而助虐者多矣。” 李大钊 《大哀篇》:“此辈蝇营狗苟,坐拥千金,以供其贿买选票者,又果谁之血髓耶?”
(2).借指无耻之徒。 清 管同 《祭檀默斋明府文》:“陷君者谁?蝇营狗苟。”
词语解释:偷苟  拼音:tōu gǒu
苟且。《宋书·五行志一》:“杯槃者,酒食之器也,而名曰《晋世寧》者,言 晋 世之士,偷苟於酒食之间,而其知不及远, 晋 世之寧,犹杯槃之在手也。” 唐 元稹 《赠左散骑常侍裴公墓志铭》:“急则散去,缓则偷苟。”
词语解释:支苟  拼音:zhī gǒu
不能表白。《墨子·亲士》:“分议者延延,而支苟者詻詻焉。”一说为“交敬”之误。见 孙诒让 间诂。
词语解释:一字不苟  拼音:yī zì bù gǒu
一个字也不随便。形容行文时字斟句酌,反复锤炼。 宋 罗大经 《鹤林玉露》卷十六:“ 李太白 一斗百篇,援笔立成; 杜子美 改罢长吟,一字不苟。”《明诗纪事乙籤·李攀龙》《明诗选》 明 陈子龙 曰:“五律杂出盛 唐 诸家,精工雄浑。一字不苟,前人所难。”
词语解释:言笑不苟  拼音:yán xiào bù gǒu
不随便谈笑。形容态度严肃庄重。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二:“ 妙观 亦以师道自尊,粧模做样,儘自矜持,言笑不苟。”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《辛亥革命·滦州革命先烈事略·施从云》:“幼习 阳明 学説,言笑不苟。” 梁启超 《变法通议·论幼学》:“又闻 美国 学童,跬步必肃,言笑不苟。”参见“ 不苟言笑 ”。
词语解释:不苟言笑  拼音:bù gǒu yán xiào
《礼记·曲礼上》:“不苟訾,不苟笑。”后以“不苟言笑”谓态度庄重。 清 戴名世 《王烈妇传》:“舍人子及诸孙多与余游,示予以烈妇行状,且曰烈妇性慧而婉,不苟言笑。”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四三回:“那做房官的,我看见他,都是气象尊严,不苟言笑的,那种官派,我一见先就怕了。” 柯岩 《船长》:“船长是个老派的船长,十分严格,每天板着面孔,不苟言笑,穿一身笔挺的制服。”
词语解释:一毫不苟  拼音:yī háo bù gǒu
犹一丝不苟。 清 冒襄 《影梅庵忆语》:“断断是再来人,一毫不苟,一丝不掛,诚然而来,诚然而往。”
词语解释:一介不苟  拼音:yī jiè bù gǒu
见“ 一介不取 ”。
词语解释:一介不取  拼音:yī jiè bù qǔ
语出《孟子·万章上》:“一介不以与人,一介不以取诸人。”后以“一介不取”谓一丝一毫亦不苟取。 宋 罗大经 《鹤林玉露》卷十一:“﹝ 罗椿 ﹞清贫入骨,一介不取。” 清 魏源 《默觚上·学篇八》:“命当富而一介不取,命当贵而三公不易。”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一○七回:“他穷到摆测字摊时,还是一介不取的,他做起官来,也就可想而知了。”亦作“ 一介不苟 ”。《儿女英雄传》第十二回:“我平生於银钱一道,一介不苟。”
词语解释:一丝不苟  拼音:yī sī bù gǒu
形容办事认真,连最细微的地方也毫不马虎。《儒林外史》第四回:“上司访知,见世叔一丝不苟,陞迁就在指日。” 巴金 《怀念鲁迅先生》:“事无大小,不管是自己的事或者别人的事,先生一律认真对待,真正做到一丝不苟。” 刘心武 《班主任》:“他的衣裤都明显地旧了,但非常整洁,每一个纽扣都扣得规规矩矩,连制服外套的风纪扣,也一丝不苟地扣着。”
词语解释:一笔不苟  拼音:yī bǐ bù gǒu
谓作书画或撰文极其认真,毫不马虎。 清 沉初 《西清笔记》卷二:“﹝ 赵文敏 ﹞更有《法华经》全部……前后一笔不苟,功力如此,洵神技也。” 茅盾 《无题》:“我的创作态度多么严肃,我真是一笔不苟。”
词语解释:奊苟  拼音:xié gǒu
见“ 奊詬 ”。
词语解释:奊诟  拼音:xié gòu
(1).谓无志气节操。奊,通“ 謑 ”。《明史·赵世卿传》:“然此诸人岂尽奊詬无节,忍负陛下哉?亦有所惩而不敢耳。”
(2).谓受辱。《梁书·王僧儒传》:“愍兹奊詬,怜其觳觫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