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字词组
词语解释:苻秦 拼音:fú qín
(今读fú) 晋 时五胡十六国中之 前秦 。为 苻氏 所建,故称 苻秦 。 唐 韩愈 《唐故相权公墓碑》:“ 苻秦 之王中国,其臣有 安丘公 翼 者,有大臣之言。”词语解释:苻雄 拼音:fú xióng
(?—354) 东晋十六国时期前秦大臣,统军将领。略阳监渭(今甘肃秦安东南)人,氐族。前秦开国主苻健弟,苻洪之子。史称其少善兵书,多谋略,便弓马,有政术。初领兵破败杜洪,立足关中,功劳殊优。东晋永和七年(351),苻健即皇帝位,受拜为丞相、都督中外诸军事、车骑大将军、领雍州刺史,封东海王词语解释:苻蓠 拼音:fú lí
(1).蒲草名。茎可编席。《尔雅·释草》:“莞,苻蘺,其上蒚。” 郭璞 注:“今西方人呼蒲为莞蒲;蒚谓其头臺首也。今 江 东谓之苻蘺。西方亦名蒲。中茎为蒚,用之为席。”《诗·小雅·斯干》“下莞上簟,乃安斯寝” 孔颖达 疏引《本草》曰:“白蒲一名苻蘺, 楚 谓之莞蒲。”
(2).白芷之别名。词语解释:苻娄 拼音:fú lóu
无枝而有瘤的病木。《尔雅·释木》:“瘣木,苻娄。” 郭璞 注:“谓木病,尩傴癭肿,无枝条。” 郝懿行 义疏:“苻娄者,叠韵字,犹俛僂也。” 王国维 《尔雅草木虫鱼鸟兽名释例下》:“瘣木之名苻娄,以其无枝而拥肿也。”词语解释:苻朗皂白 拼音:fú lǎng zào bái
(今读fú)谓 晋 苻朗 善识味,食鹅能知其毛色之事。《晋书·苻朗载记》:“﹝ 苻朗 ﹞善识味,咸酢及肉皆别所由。 会稽王 司马道子 为 朗 设盛饌,极 江 左精餚。食讫,问曰:‘ 关中 之食孰若此?’答曰:‘皆好,惟盐味小生耳。’既问宰夫,皆如其言。或人杀鸡以食之,既进, 朗 曰:‘此鸡栖恒半露。’检之,皆验。又食鹅肉,知黑白之处。人不信,记而试之,无豪釐之差。时人咸以为知味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