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韵字: 或选择韵部:
(2011-11-5)
四质入声 [详注1][cù zú,终也][详注2][详注3][nǐ][动词][详注4][详注5]


注1:侄 zhí,《广韵》之日切《集韵》职日切,音质。坚也。又痴也,侄仡不前也。 又驺吾。《大传》谓之侄兽。 俗误以侄为姪字。
注2:节 叶子悉切。《陸機·答賈長淵詩》大辰匿暉,金虎習質。雄臣馳騖,義夫赴節。
注3:茁 《韵会》厥律切,音橘。《广韵》草芽也。又《集韵》竹律切。义同。又《集韵》之出切。草名。葫䔞也。
注4:暨 音讫。姓也。吴有尚书暨艳。 又戟乙切,音疙。已也。
注5:鬻 叶余律切,音矞。《扬雄·司空箴》匪人斯力,匪政斯敕,流货市宠,而苞苴是鬻。 又叶职律切。《苏辙·钟山诗》老僧一身泉上住,十年扫尽人閒迹。客到惟烧柏子香,晨饥坐视山前鬻。
末字词组
苾苾芬苾契苾芳苾    

词语解释:苾苾  拼音:bì bì
香气浓郁。《诗·小雅·信南山》:“苾苾芬芬,祀事孔明。” 南朝 宋 谢灵运 《山居赋》:“蔚蔚丰秋,苾苾香秔。” 唐 张九龄 《荔枝赋》:“緑穗靡靡,青英苾苾。不丰其华,但甘其实。”
词语解释:芬苾  拼音:fēn bì
芳香。《荀子·礼论》:“五味调香,所以养口也;椒兰芬苾,所以养鼻也。” 唐 韩愈 《南山诗》:“尝闻於祠官,芬苾降歆嗅。” 明 李东阳 《祭曾尚书文》:“陈词叙哀,侑我芬苾。”
词语解释:契苾  拼音:qì bì
(1).古族名。 敕勒 诸部之一, 隋 唐 时居 焉耆 西北。 贞观 六年(公元632年)归 唐 。徙 甘 凉 间。后北徙 乌特勤山 (今 杭爱山 东支)。《新唐书·回鹘传下》:“ 契苾 亦曰 契苾羽 ,在 焉耆 西北 鹰娑川 , 多览葛 之南。”
(2).复姓。 唐 代有 契苾何力 。见《通志·氏族五》
词语解释:芳苾  拼音:fāng bì
犹芬芳。 唐 陆龟蒙 《奉酬袭美先辈吴中苦雨一百韵》:“椒兰任芳苾,精粣从罗列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