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韵字: 或选择韵部:
(2011-11-5)
[liǎo,未了,了得][shǎo,多少][憂也][ǎo,夭折][liǎo][tiǎo,挑拨][详注1][biào][jiǎo][rǎo][详注2][《集韻》丑小切。輕走貌。][yǎo][音藨。鸟毛变色也。本作皫。]丿


注1:剽 漂上声。末也。《庄子·庚桑楚》有长而无本剽者,宙也。
注2:僚 音了。好貌。《诗·陈风》佼人僚兮。《陆氏曰》亦作嫽。
[diào,音调]耀[yào,重要][音少。《广韵》放火。《韵会》野火曰烧。][shào,老少][徒吊切,音调。行貌。][剑鞘]轿[渠庙切,音峤。《广韵》𨋕车也。][责备][《集韵》人要切,音蛲。挠,或作绕。][liáo liǎo liào][详注1][急也][diào][详注2][piāo piào]尿[详注3][详注4][馨叫切。不仁也。][音要。亦草盛貌。]


注1:剽 漂去声。刼也。《说文》砭刺也。从刀,票声。
注2:约 音要。《前汉·礼乐志》明德乡治本约。《注》师古曰:约,读曰要。
注3:摇 音曜。亦动也。《陈后主·关山月诗》城危接晕高,润风连影摇。寒光带岫移,冷色含山峭。
注4:超 《集韻》他弔切,音糶。趒或作超。越也。又《韻補》叶抽廟切。《陸雲·陸丞相誄》光被旣淳,逸軌爰超。宏綱包荒,景靈握耀。
[jiào,教训][shào][jiào,寤也][音教。与校通。比较也。][详注1][pào,枪炮][鱼教切。《论语》仁者乐山。又益者三乐。][详注2][喚也,呼也][bào]


注1:踔 敕教切。《说文》踶也。《注》徐曰:踶亦当蹋意。又《前汉·扬雄传》踔夭蟜。《注》踔,走也。《文选·李善注》踔,踰也。《后汉·蔡邕传》踔宇宙而遗俗兮。《注》踔犹越也。又《集韵》陟教切,音罩。义同。 又《集韵》他吊切,音粜。《史记·司马相如传》踔稀閒。《注》踔,县蹢也。
注2:爆 音豹。《说文注》徐铉曰:本蒲木切。今俗音豹。火裂也。《白虎通》卜赴也。爆见兆。
[操行,名词][hào,号令][hào,爱好][慰劳。牢去声。慰也。][dào,颠倒][zào,就也,名词][bào,强暴][mào][gào][mào]翿[dào,覆盖][音奥。深也。一曰水名。][lào][bào][详注1][mào]


注1:凿 《集韵》《韵会》《正韵》在到切,漕去声。《集韵》穿空也。《增韵》孔宠。《周礼·冬官考工记·轮人》凡辐,量其凿深以为辐广。《释文》凿,曹报反。又如字。《前汉·楚元王传》羊入其凿。《师古注》凿,在到反。谓所穿冢藏者。《楚辞·九辩》何时俗之工巧兮,灭规矩而攺凿。独耿介而不随兮,愿慕先圣之遗教。 又《集韵》七到切,音操。冗也。
现代汉语字典拼音:cǎo 繁体或异体字:艸騲皓韵

艸 cǎo
〈名〉
  • (形声。从艸,早声。小篆艸,象两棵草形,是草的本字。今“草”字系假借字,原是“皂”的本字。《说文》:“草,草斗,栎(lì)实也”(栎实:栎树的荚果,即皂角)。借为“草木”之“草”以后,则另造“皂”字来代替。本义:栎实)
  • 草本植物的总称
  • 艸,百卉也。从二屮。会意。经传皆以草为之。汉书多以屮为之。——《说文》
  • 大草不生。——《吕氏春秋·任地》。注:“草,秽也。”
  • 草食者羶。——《吕氏春秋·本味》
  • 草苴比而不芳。——《楚辞·悲回风》。注:“生曰草。”
  • 苔痕上阶绿,草色入帘青。——·刘禹锡《陋室铭》
  • 茅檐低小,溪上青青草。——·辛弃疾《清平乐·村居》
  • 又如:除草;粮草(军用的粮食和草料);野草遍地;寸草不留;青草;牧草;茅草;草厅(草堂;厅堂);草莽(草丛。比喻无用的东西)
  • 指用作燃料、饲料的干草
  • 今又盛寒,马无稿草。——《资治通鉴》
  • 又如:草库伦(指围起来的草场);草料
  • 未开垦过的荒地
  • 垦草创邑,辟地生粟。——《韩非子·外储说》
  • 又如:草甸子(方言。长满野草的低湿地);草洼(低洼积水,野草丛生的地方);草间(民间);草茅危言(百姓对国政的剀切言论。草茅,指在野百姓;百姓论庙堂,恐有危险,故谓危言)
  • 文书的底稿;初稿
  • 中士人家藏其草。——·洪迈《容斋续笔》
  • 又如:草藁(同草稿);起草;奏草(奏张的草稿);草本(原稿的底本)
  • 一种书写体 。如:章草;狂草;草行(书法中的行书兼草体)
草 cǎo
〈形〉
  • 粗糙;粗劣
  • 令人事无大小皆潦草过了。——《朱子类语·训门人》
  • 又如:草略(马虎,疏忽);草具(粗劣;粗劣的饭食);草酌(简便的筵席。多用作设宴请客的谦词);潦草(字不工整;不仔细;不认真)
  • 匆促,急促 。如:草蹙(匆促)
〈动〉
  • 割草,除草 。如:草薙(芟夷,像除草似的加以杀戮)
  • 创造;创立
  • 草,造也。——《广雅》
  • 天造草昧。——《易·屯》。注:“草,草创物也。”
  • 又如:草立(创立);草昧(创始;草创);草律(创制法律)
  • 草拟;起稿
  • 萧何草律。——《汉书·艺文志》。注:“创造之。”
  • 草立土德时历制度。——《汉书·任敖传》。注:“创始也。”
  • 召今草檄。——《南史·蔡景立传》
  • 又如:草立(创立);草制(拟订制书);草诏(草拟诏书);草表(草拟章奏)
騲 cǎo
〈名〉
  • 雌马 。也泛指母畜。如:草狗;草骡(牝骡)
康熙字典古文:

  • 《唐韻》采老切《集韻》在早切《韻會》《正韻》采早切,𠀤音懆。 (皓韵)
  • 《說文》作艸,百卉也。經典相承作草。《書·禹貢》厥草惟繇。《詩·小雅》在彼豐草。《禮·祭統》草艾則墨,未發秋政,則民弗敢草也。《註》草艾,謂艾取草也。《論衡》地性生草,山性生木。《大戴禮·易本命》食草者善走而愚。
  • 又《史記·陳丞相世家》惡草具進。《註》草,粗也。
  • 又《篇海》苟𥳑曰草草。《春秋·隱四年》公及宋公遇于淸。《註》遇者草次之期,二國各𥳑其禮也。《疏》草次,猶造次也。
  • 又《詩·小雅》勞人草草。《傳》草草,勞心也。
  • 又《易·屯卦》天造草昧。《疏》言天造萬物于草創之始。
  • 又《前漢·淮南王傳》常召司馬相如等視草廼遣。《註》謂爲文之草藳。《百官志註》一曹有六人,主作文書起草。《後漢·𨻰寵傳》蕭何草律。
  • 又《魏志·衞覬傳》覬好古文,隷、草無所不善。
  • 又姓。《正字通》草中。
  • 又《韻補》脞五切,徂上聲。 (麌韵)
  • 《徐幹·齊都賦》焚梗林,燎圃草。
  • 又此苟切,凑上聲。 (有韵)
  • 《邊讓·章華賦》攜西子之弱腕兮,援毛嬙之素肘。形便纖以嬋娟兮,若流風之靡草。
  • 又《說文》自保切,音皁。 (皓韵)
  • 草斗,櫟實也,一曰橡斗子。《徐鉉》曰今俗以此爲艸木之艸,別作皁字,爲黑色之皁。案櫟實可染白爲黑,故曰草,通用。今俗書或从白从十,或从白从七,皆無意義。
  • 考證:〔《說文》自保切,音皁。斗櫟實也,橡斗子。〕
  • 謹照原文皁下增草字。橡斗上增一曰二字。〔《徐鉉》曰實可染白爲黑。〕
  • 謹照原文白改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