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韵字: 或选择韵部:
(2011-11-5)
二萧平声 [cháo zhāo][船桨,名词][qiáo][tiáo,调和][biāo][yāo,要求][tiāo][piāo,漂浮][liāo liáo][yáo][yāo,夭夭][yáo][liáo][俗幺字,小也][yáo][音聊,动词][xiāo][jiāo yāo][xiāo][详注1][音聊。盖骨也。][piāo piào][liáo liǎo]轿[jiào,小车][biāo biào][qiáo][yáo][liáo liù][biāo][音嫖,驃姚。][yáo][详注2][biāo][通遥]褿


注1:褕 《广韵》余昭切,音遥。褕狄,后衣。《玉篇》画鸡雉于王后之服。《柳宗元·贺册太上皇后贺表》褕狄亦被於恩光。《注》刻雉释服也。亦作揄。
注2:鹞 音遥。《玉篇》五色雉。《广韵》大雉名。《尔雅·释鸟》鹞雉注:青质五采。
末字词组
刍荛薪荛询荛询于刍荛苕荛行牧且荛  

词语解释:刍荛  拼音:chú ráo
(1).割草采薪。《孟子·梁惠王下》:“ 文王 之囿方七十里,芻蕘者往焉,雉兔者往焉,与民同之。” 赵岐 注:“芻蕘者,取芻薪之贱人也。”《隋书·炀帝纪下》:“营垒所次,务在整肃,芻蕘有禁,秋毫勿犯,布以恩宥,喻以祸福。”《资治通鉴·汉成帝永始二年》:“使芻蕘之臣得尽所闻於前,羣臣之上愿,社稷之长福也。” 胡三省 注:“刈草曰芻,采薪曰蕘。”
(2).割草采薪之人。《诗·大雅·板》:“先民有言,询于芻蕘。” 毛 传:“芻蕘,薪采者。”《淮南子·主术训》:“使言之而是,虽在褐夫芻蕘,犹不可弃也。”
(3).指草野之人。《后汉书·列女传·曹世叔妻》:“采狂夫之瞽言,纳芻蕘之谋虑。” 唐 郭湜 《高力士传》:“陛下不遗鄙贱,言访芻蕘,纵欲上陈,无裨圣造。”
(4).浅陋的见解。多用作自谦之辞。 唐 刘禹锡 《为杜相公让同平章事表》:“輒思事理,冀尽芻蕘。”《西湖佳话·葛岭仙迹》:“ 葛洪 因辞谢道:‘芻蕘上献,不过备大人之一採。’” 清 宣鼎 《夜雨秋灯录·东邻墓》:“郎若听妾芻蕘,準於闈后获一县令。” 郭沫若 《赞天地之化育》:“兹际协会成立一周年纪念,谨以一个未成器的医科学生的资格,献刍荛如上。”
词语解释:薪荛  拼音:xīn ráo
薪柴;柴草。《管子·轻重甲》:“今北泽烧莫之续,则是农夫得居装而卖其薪蕘。” 汉 刘向 《说苑·善说》:“婴儿竪子,樵採薪蕘者,蹢躅其足,而歌其上。” 清 张惠言 《祭金先生文》:“春风所嘘,不遗薪蕘。”
词语解释:询荛  拼音:xún ráo
见“ 询于芻蕘 ”。
词语解释:询于刍荛  拼音:xún yú chú ráo
与樵夫商议事情,意谓不耻下问。《诗·大雅·板》:“先民有言,询于芻蕘。” 郑玄 笺:“古之贤者有言:有疑事当与薪采者谋之。” 孔颖达 疏:“言询于芻蕘,谓谋於取芻取蕘之人。” 清 朱之瑜 《与源光国启》之六:“乃希化被草木,不耻询于芻蕘。” 鲁迅 《且介亭杂文二集·六朝小说和唐代传奇文有怎样的区别?》:“《隋书·经籍志》《汉书·艺文志》说,以著录小说,比之‘询于刍荛’,就是以为虽然小说,也有所为的明证。”亦省作“ 询芻 ”、“ 询蕘 ”。 唐 张说 《奉和暇日游兴庆宫作》:“侍酌衢樽满,询芻諫鼓悬。” 清 冯桂芬 《与许抚部书》:“谨就管见别为一议,并章程八条奉寄,附羽工区区,用副询蕘盛意,惟执事采择焉。”
词语解释:询于刍荛  拼音:xún yú chú ráo
与樵夫商议事情,意谓不耻下问。《诗·大雅·板》:“先民有言,询于芻蕘。” 郑玄 笺:“古之贤者有言:有疑事当与薪采者谋之。” 孔颖达 疏:“言询于芻蕘,谓谋於取芻取蕘之人。” 清 朱之瑜 《与源光国启》之六:“乃希化被草木,不耻询于芻蕘。” 鲁迅 《且介亭杂文二集·六朝小说和唐代传奇文有怎样的区别?》:“《隋书·经籍志》《汉书·艺文志》说,以著录小说,比之‘询于刍荛’,就是以为虽然小说,也有所为的明证。”亦省作“ 询芻 ”、“ 询蕘 ”。 唐 张说 《奉和暇日游兴庆宫作》:“侍酌衢樽满,询芻諫鼓悬。” 清 冯桂芬 《与许抚部书》:“谨就管见别为一议,并章程八条奉寄,附羽工区区,用副询蕘盛意,惟执事采择焉。”
词语解释:苕荛  拼音:tiáo ráo
传说中的鬼物。
词语解释:行牧且荛  拼音:xíng mù qiě ráo
一边放牛,一边打柴。行,从事,做。且,连接同时做的两个动作。例如:童区寄者,郴州荛牧儿也。行牧且荛。——·柳宗元《童区寄传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