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字词组
词语解释:荣华 拼音:róng huá
(1).草木茂盛、开花。《荀子·王制》:“草木荣华滋硕之时,则斧斤不入山林。”《淮南子·原道训》:“是故春风至则甘雨降,生育万物,羽者嫗伏,毛者孕育,草木荣华,鸟兽卵胎。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六:“况且在此溪山秀丽,草木荣华,又与 金郎 同栖一处。”
(2).指茂盛的花。 闻一多 《花儿开过了》诗:“一夏底荣华被一秋的馋风扫尽了。”
(3).朝菌的别名。 北齐 颜之推 《颜氏家训·文章》:“君辈辞藻,譬若荣华,须臾之翫,非宏才也。” 王利器 集解:“荣华,朝菌,一物而异名。”
(1).喻美好的容颜或年华。《楚辞·离骚》:“及荣华之未落兮,相下女之可詒。” 三国 魏 曹植 《杂诗》之五:“南国有佳人,荣华若桃李。” 唐 李白 《古风》之三九:“荣华东流水,万事皆波澜。” 王琦 注:“言年华日去,如水之东流。”
(2).荣耀;显贵。《三国志·魏志·陈思王植传》:“冠我玄冕,要我朱紱。朱紱光大,使我荣华。” 宋 苏轼 《赐韩绛乞致仕不允诏》:“元老在位,邦之荣华。”《京本通俗小说·错斩崔宁》:“专候夫人到京,共享荣华。” 郁达夫 《沉沦》二:“他们留了五个月学回去的人,岂不在那里享荣华安乐么?”
(3).谓以为荣显。《庄子·田子方》:“子三为令尹而不荣华,三去之而无忧色。”
(4).指华美的辞藻。《庄子·齐物论》:“道隐於小成,言隐於荣华。” 成玄英 疏:“荣华者,谓浮辩之辞,华美之言也。” 南朝 梁 刘勰 《文心雕龙·附会》:“若首唱荣华,而媵句憔悴,则遗势鬱湮,餘风不畅。”
(5).中医指旺盛的血气。《灵枢经·天年》:“荣华頽落,髮颇斑白。”词语解释:荣枯 拼音:róng kū
(1).草木茂盛与枯萎。 南朝 宋 颜延之 《秋胡》诗:“孰知寒暑积,僶俛见荣枯。” 唐 温庭筠 《题端正树》诗:“草木荣枯似人事,緑阴寂寞 汉 陵秋。”
(2).喻人世的盛衰、穷达。《后汉书·冯异传》:“结死生之约,同荣枯之计。” 唐 钱起 《初至京口示诸弟》诗:“兄弟得相见,荣枯何处论。”《红楼梦》第九二回:“人世的荣枯,仕途的得失,终属难定。” 廖仲恺 《如此江山·题白云远眺图》词:“苍茫眼底,有多少荣枯,沧桑人事?”词语解释:荣辱 拼音:róng rǔ
(1).光荣与耻辱。指地位的高低、名誉的好坏。《易·繫辞上》:“言行,君子之枢机。枢机之发,荣辱之主也。” 唐 元稹 《寄乐天》诗之一:“荣辱升沉影与身,世情谁是旧 雷 陈 。” 宋 刘炎 《迩言》:“或问 苏文忠公 之志。曰:志在名节,故进退荣辱不足以二其心。” 杨沫 《青春之歌》第一部第十七章:“我想,在一个党员热望为党贡献一切的崇高理想里,就包含着不计个人的荣辱与得失在里面。”
(2).犹褒贬。 明 王守仁 《传习录》卷下:“依此良知,忍耐做去,不管人非笑,不管人毁谤,不管人荣辱。”词语解释:荣悴 拼音:róng cuì
(1).荣枯。 晋 陶潜 《形赠影》诗:“草木得常理,霜露荣悴之。” 明 王世贞 《醉后劝客饮》诗:“请看草木有荣悴,荣者何恩怨者谁。”
(2).喻人世的盛衰。《后汉书·邓禹传论》:“荣悴交而下无二色,进退用而上无猜情。” 晋 潘岳 《秋兴赋》:“虽末士之荣悴兮,伊人情之美恶。” 唐 郑薰 《赠巩畴》诗序:“闻公恬养澹逸,不屑于荣悴。” 宋 孔平仲 《续世说·方正》:“ 韩愈 与人交,荣悴不易,而观诸权门豪士,如僕隶焉。”《剪灯新话·富贵发迹司志》:“是以知普天之下,率土之滨,小而一身之荣悴通塞,大而一国之兴衰治乱,皆有定数,不可转移。” 梁启超 《再驳某报之土地国有论》:“由是言之,则企业家果为国民经济之中坚,而企业之荣悴,与国民经济全体之荣悴,诚有桴鼓相应而丝毫无忒者,盖甚明也。”词语解释:荣名 拼音:róng míng
令名,美名。《战国策·齐策四》:“且吾闻效小节者不能行大威,恶小耻者不能立荣名。” 唐 韦应物 《休沐东还胄贵里示端》诗:“世道良自退,荣名亦空虚。” 宋 司马光 《赠邵兴宗》诗:“ 颜回 在陋巷,藜藿甘盘餐……当时岂不穷,至今荣名存。” 鲁迅 《华盖集续编·无花的蔷薇》:“我愿奉还‘曾经研究过他国文学’的荣名。”词语解释:荣耀 拼音:róng yào
亦作“ 荣曜 ”。
(1).花木茂盛鲜艳。 汉 边让 《章华台赋》:“体迅轻鸿,荣曜春华。” 三国 魏 曹植 《杂诗》之四:“南国有佳人,容华若桃李……俛仰岁将暮,荣耀难久恃。” 唐 贺兰进明 《行路难》诗之二:“君不见门前柳,荣曜暂时萧索久。” 唐 柳宗元 《酬贾鹏山人郡内新栽松寓兴见赠》诗之一:“夭夭日放花,荣耀将安穷。”
(2).富贵显耀。 三国 魏 曹植 《封二子为公谢恩章》:“窃位列侯,荣曜当世。” 唐 李公佐 《南柯太守传》:“生自尔情义日洽,荣曜日盛,出入车服,游宴宾御,次於王者。” 宋 司马光 《送张兵部知遂州》诗:“人间富贵非不有,似君荣耀真亦稀。” 元 辛文房 《唐才子传·徐凝》:“人间荣耀, 徐山人 不復贮齿颊中也。”
(3).美好的声誉。 唐 韩愈 《新修滕王阁记》:“词列三 王 之次,有荣耀焉。” 清 孙枝蔚 《过茅大方先生祠》诗之一:“富贵还乡井,多遭乡井嗤。不如守大节,荣耀在亲知。” 柳青 《创业史》第一部第三章:“这两面奖旗是 郭振山 领导下的 下堡乡 五村的荣耀。”词语解释:荣贵 拼音:róng guì
荣华富贵。《汉书·王莽传上》:“父子之亲天性自然,欲其荣贵甚於为身。” 唐 杜甫 《贻阮隐居》诗:“足明 箕 潁 客,荣贵如粪土。”《白雪遗音·马头调·饯别》:“满腹锦绣,胸藏经纬,求取功名,一定身荣贵。”词语解释:荣光 拼音:róng guāng
(1).五色云气。古时迷信以为吉祥之兆。《初学记》卷六引《尚书中候》:“荣光出 河 ,休气四塞。”《南齐书·陆澄传》:“ 永明 中,天忽黄色照地,众莫能解。 摛 ( 王摛 )云是荣光。 世祖 大悦,用为 永阳郡 。” 清 钱谦益 《送刘编修鸿训颁诏朝鲜》诗之三:“金函玉节日边行, 辽海 荣光接 汉 京。”
(2).指花木的光泽。 宋 苏轼 《哨遍·春词》词:“正溶溶养花天气。一霎暖风迴芳草,荣光浮动,掩皱银塘水。”
(3).敬称尊者容颜。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《太平天囯·颁行诏书》:“生逢其日,得见皇上帝荣光,尔世人何其大幸?”
(4).光荣,荣耀。 唐 李白 《大猎赋》:“方将延荣光於后昆,軼玄风於邃古。” 王琦 注:“荣,荣名也。光,光华也。” 鲁迅 《热风·随感录三十八》:“他们的国粹,既然这样有荣光,他们自然也有荣光了!”词语解释:荣观 拼音:róng guān
(1).荣盛的景象。《旧唐书·德宗纪上》:“命宰臣诸将送 晟 ( 李晟 )入新赐第,教坊乐, 京兆府 供帐食饌,鼓吹导从,京城以为荣观。” 宋 司马光 《论上元游幸札子》:“臣等窃惟上元观灯,本非典礼,正以时和年丰,欲与百姓同乐,为太平之荣观而已。” 明 唐顺之 《重修泾县儒学记》:“然祇以为太平之荣观,而当时所谓师弟子者不在也。”
(2).荣幸地观赏。 汉 祢衡 《〈鹦鹉赋〉序》:“愿先生为之赋,使四坐咸共荣观,不亦可乎!”
(3).犹荣名,荣誉。 北齐 颜之推 《颜氏家训·名实》:“立名者,脩身慎行,惧荣观之不显,非所以让名也。”《宋书·王敬弘传》:“臣抱疾东荒,志絶荣观,不悟圣恩,猥復加宠。”
谓宫阙。《老子》:“虽有荣观,燕处超然。” 河上公 注:“荣观,谓宫闕。” 清 钱谦益 《绛云楼上梁以诗代文》之一:“与君无復论荣观,燕处超然意有餘。”词语解释:荣亲 拼音:róng qīn
旧指登科及第,使父母光荣。 明 汪廷讷 《种玉记·登隽》:“会看荣亲在这回。难兄难弟,纬武经文,双双凤飞。”词语解释:荣利 拼音:róng lì
功名利禄。《吕氏春秋·用民》:“为民纪纲者何也?欲也,恶也。何欲何恶?欲荣利,恶辱害。” 晋 陶潜 《五柳先生传》:“闲静少言,不慕荣利。” 宋 范仲淹 《访陕郊魏疎处士》诗:“下瞰红尘路,荣利无穷已。”词语解释:荣路 拼音:róng lù
指仕途。《后汉书·左周黄传论》:“中兴以后,復增敦朴、有道、贤能……清白、敦厚之属,荣路既广,觖望难裁。” 唐 元稹 《酬乐天东南行诗一百韵》:“謫居今共远,荣路昔同趋。” 宋 陆游 《遣兴》诗:“虚名大似月蟾兔,荣路久如风马牛。”词语解释:荣归 拼音:róng guī
光荣地归回。旧时多指富贵返乡。 元 本 高明 《琵琶记·风木馀恨》:“你今日荣归故里,光耀祖宗。”《醒世恒言·张淑儿巧智脱杨生》:“ 杨小峰 就接 淑儿 母子到 扬州 地方,赁房居住,等了 元礼 荣归,随即结姻。”《白雪遗音·马头调·饯别》:“满腹锦绣,胸藏经纬,求取功名,一定身荣贵,衣锦荣归。”词语解释:荣禄 拼音:róng lù
谓功名利禄。《列子·杨朱》:“欲以説辞乱我之心,荣禄喜我之意,不亦鄙而可怜哉?” 汉 刘向 《列女传·邹孟轲母》:“君子称身就位,不为苟得而受赏,不贪荣禄。” 宋 王安石 《乞改三经义札子》:“幸蒙大恩,休息田里,坐窃荣禄,免於事累。” 清 方文 《偕槁木师至沉崑铜庄》诗之三:“世态争荣禄,吾徒甘寂寥。”词语解释:荣谢 拼音:róng xiè
草木茂盛与凋零。亦喻人世的兴衰。 唐 刘禹锡 《秋扇词》:“莫道恩情无重来,人间荣谢递相催。” 宋 何薳 《春渚纪闻·木果异事》:“凡为人君者,其一言动固自与造化密契,虽於草木之微,偶加眷瞩,而荣谢从之,若响应声。”词语解释:荣落 拼音:róng luò
荣盛与衰落。 唐 宋之问 《太平公主池山赋》:“春秋寒暑兮岁荣落。” 宋 范成大 《秋日杂兴》诗之三:“春秋无终穷,荣落殊未央!” 清 吴藻 《金缕曲》:“因悟到人生荣落,回首繁华原若梦。”词语解释:荣遇 拼音:róng yù
谓荣获君主知遇而显身朝廷。《三国志·蜀志·张嶷传》“因 简 之资以出 陇 西” 裴松之 注引 晋 陈寿 《益都耆旧传》:“ 嶷 自乞肆力中原,致身敌庭。临发,辞 后主 曰:‘臣当值圣明,受恩过量,加以疾病在身,常恐一朝陨没,辜负荣遇。’” 唐 白居易 《答故人》诗:“见我昔荣遇,念我今蹉跎。” 清 沉初 《〈西清笔记〉自序》:“感沐圣慈,得亲禁近,儒臣荣遇,古无以加。”词语解释:荣衰 拼音:róng shuāi
荣盛与衰落。指自然与人事的变迁。 南朝 宋 鲍照 《梦还乡》诗:“波澜异往復,风霜改荣衰。” 唐 黄滔 《景阳井赋》:“渔樵汲引,荆棘荣衰。” 清 顾炎武 《太原寄王高士锡阐》诗:“异地各荣衰,何繇共言宴。”词语解释:荣养 拼音:róng yǎng
(1).指儿女赡养父母。《晋书·文苑传·赵至》:“﹝ 至 ﹞闻父耕叱牛声,投书而泣。师怪问之, 至 曰:‘我小未能荣养,使老父不免勤苦。’师甚异之。” 唐 徐夤 《赠杨著》诗:“藻丽荧煌冠士林,《白华》荣养有 曾参 。” 五代 王定保 《唐摭言·及第后隐居》:“前进士 费冠卿 ……归不及於荣养,恨每积於永怀,遂乃屏蹟邱园,絶踪仕进,守其至性十有五年。” 清 钮琇 《觚賸·酒芝》:“ 藴玉先生 享荣养者三十年,可为疎财敦友之报。”
(2).犹营养。 老舍 《四世同堂》五七:“他永远不抱着书是书、他是他的态度去接近书籍,而是想把书籍变成一种汁液,吸收到他身上去,荣养自己。” 夏丏尊 叶圣陶 《文心》三二:“文学是我国文化的一部分,我们要把它容纳下去,完全消化了,作为我们的荣养料,以产生我们的新血肉!”一本作“营养”。词语解释:荣盛 拼音:róng shèng
(1).显达兴盛。 南朝 梁 江淹 《萧被侍中敦劝表》:“都野宗其荣盛,视听敬其炎贵。” 唐 韩偓 《过临淮故里》诗:“荣盛几何流落久,遣人襟抱薄浮生。”
(2).谓茂盛。 明 刘基 《感怀》诗之六:“荣盛方及时,采捋一何频。根枯不盈拱,何以御霜辰?”词语解释:荣瘁 拼音:róng cuì
犹盛衰。 宋 苏轼 《和三舍人省上》:“纷纷荣瘁何能久,云雨从来翻覆手。” 梁启超 《论国家思想》:“耗矣哀哉,吾 中国 人之无国家思想也。其下焉者,唯一身一家之荣瘁是问。”词语解释:荣身 拼音:róng shēn
使其身荣显。 南朝 梁 刘勰 《文心雕龙·论说》:“凡説之枢要,必使时利而义贞;进有契於成务,退无阻於荣身。” 唐 徐九皋 《咏史》:“亡国 秦 韩 代,荣身 刘 项 年。” 明 张居正 《请申旧章饬学政以振兴人才疏》:“﹝岁贡生员﹞如年已衰,不必发监,遥授一职,回籍荣身。”词语解释:荣乐 拼音:róng lè
荣华逸乐。《后汉书·仲长统传》:“求士之舍荣乐而居穷苦,弃放逸而赴束缚,夫谁肯为之者邪!” 三国 魏 曹丕 《典论·论文》:“年寿有时而尽,荣乐止乎其身……未若文章之无穷。” 唐 聂夷中 《劝酒》诗之二:“人间荣乐少,四海别离多。”词语解释:荣进 拼音:róng jìn
荣升高位。《后汉书·循吏传·任延》:“章句既通,悉显拔荣进之。” 唐 封演 《封氏闻见记·烧尾》:“士子初登、荣进及迁除,朋僚慰贺,必盛置酒饌音乐,以展欢宴,谓之烧尾。” 郭沫若 《中国古代社会研究》第二篇第二章第三节:“下流的小人渐渐成为‘富人’,借姻亚的关系与贵族的一部分勾结,这好像是当时一般暴发户荣进的道路。”词语解释:荣达 拼音:róng dá
位高显达。《亢仓子·贤道》:“穷厄则以命自宽,荣达则以道自正。” 唐 温庭筠 《渭上题诗》之一:“ 吕公 荣达 子陵 归,万古烟波绕钓磯。” 清 唐孙华 《送王冰庵出守绍兴》诗:“荣达逢时自不难,耐他酸苦滞 长安 。” 沙汀 《困兽记》五:“若果没有同志会的变乱,那位老幕僚也许是荣达了。”词语解释:荣宠 拼音:róng chǒng
(1).指君王的恩宠。《后汉书·来历传》:“ 耿寳 託元舅之亲,荣宠过厚,不念报国恩,而倾侧姦臣。”《北齐书·斛律金传》:“ 羡 ( 斛律羡 )歷事数帝,以谨直见推,虽极荣宠,不自矜尚。” 清 昭槤 《啸亭杂录·赐朝马》:“因特许诸阁臣乘马入内,以示荣宠。”
(2).泛指荣耀。 清 陈天华 《猛回头》:“若是战死了,都到死者家里庆贺,这家也就不胜荣宠,全无哀戚的心思。” 沉从文 《烟斗》:“若在往日,这种事他将引为一种荣宠,今天却不以为意。”词语解释:荣启 拼音:róng qǐ
春秋 隐士 荣启期 的省称。 元 耶律楚材 《和移剌继先韵》之二:“常笑 梁鸿 歌《五噫》,窃学 荣启 弹三乐。” 清 钱大昕 《十驾斋养新录·古人姓名割裂》:“ 白乐天 诗‘天教 荣启 乐,人恕 接舆 狂’,谓 荣启期 也。”词语解释:荣显 拼音:róng xiǎn
荣华显贵。 汉 蔡邕 《释诲》:“卑俯乎外戚之门,乞助乎近贵之誉,荣显未副,从而颠踣。” 晋 葛洪 《抱朴子·审举》:“姦伪荣显,则英杰潜逝。” 明 王景 《翊运录序》:“遂分爵土,终始荣显, 殷 周 以来,一人而已。”《“五四”爱国运动资料·上海罢市实录》:“请各官长思之,使商界之罢市,而非出於自愿者,则以厅长之荣显,重以警察之威权,极迫胁劝诱之手段,何以毫无效力?”词语解释:荣木 拼音:róng mù
木槿。 晋 陶潜 《荣木》诗:“采采荣木,结根于兹。晨耀其华,夕已丧之。” 逯钦立 注:“荣木,木槿。其花朝生暮落。” 明 宋濂 《叶夷仲文集序》:“ 夷仲 生有异资,其文辞之进,如荣木升而春涛长。” 清 钱谦益 《追和朽庵和尚乐归田园十咏·农人告余以春及次韵》:“泉流荣木下,春入老农颜。”词语解释:荣期 拼音:róng qī
春秋 隐士 荣启期 的省称。 三国 魏 嵇康 《琴赋》:“於是遯世之士, 荣期 、 綺季 之畴,乃相与登飞梁,越幽壑。” 唐 吴筠 《高士咏·荣启期》:“ 荣期 信知止,带索无所求。” 清 钱大昕 《十驾斋养新录·古人姓名割裂》:“ 汉 魏 以降,文尚駢儷,诗严声病,所引用古人姓名,任意割省,当时不以为非,如 皇甫謐 《释劝》,‘ 荣期 以三乐感 尼父 ’, 庾信 诗‘唯有 丘明 耻,无復 荣期 乐’……谓 荣啟期 也。”词语解释:荣贱 拼音:róng jiàn
显贵与卑贱。 唐 陈子昂 《秋日遇荆府崔兵曹使宴序》:“若夫尊卑位隔,荣贱途分。”词语解释:荣侍 拼音:róng shì
犹具庆。指父母俱存。 清 俞樾 《茶香室丛钞·荣侍下》:“ 宋 宋祁 《景文集》有《送保定张员外》诗,自注云:‘君荣侍二亲而行。’意荣侍亦 宋 人常语,犹具庆也。”旧时填写履历,父母俱存者,书“具庆下”或“荣侍下”。 宋 楼钥 《跋金花帖子绫本小录》:“祖、父俱存者,今曰‘重庆’,而第四人 张景 书‘荣侍下’。”参见“ 具庆 ”。
词语解释:具庆 拼音:jù qìng
(1).《诗·小雅·楚茨》:“尔殽既将,莫怨具庆。” 郑玄 笺:“同姓之臣,无有怨者,而皆庆君,是其欢也。”后以“具庆”称君臣同欢。 唐 白居易 《答百寮〈谢许追游集宴表〉制》:“今四表无事,三农有年,思与羣情,同其具庆。”
(2).谓父母俱存。《二程遗书》卷六:“人无父母,生日当倍悲痛,更安忍置酒张乐以为乐?若具庆者可矣。” 明 宋濂 《〈望云图诗〉序》:“人之壮年有大父母、父母俱存而号重庆者矣;下此,则父与母无故而号具庆者矣。”旧时填写履历,父母俱存者,书“具庆下”。 五代 王定保 《唐摭言·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记》:“ 寳历 年中, 杨嗣復 相公具庆下,继放两榜。” 元 刘壎 《隐居通议·杂录》:“ 咸淳 七年同年小録……字 鼎卿 ,小名 鼎 ,小字 技金 ,第鼎一,具庆下。”
(3).指父母双亲。 金 王若虚 《恒山堂记》:“公以妙龄贵显,而居具庆之下,日思所以奉二亲之欢,谓可以备燕息而资观览者,莫若堂也。”词语解释:荣荣 拼音:róng róng
(1).植物茂盛貌。 晋 陶潜 《拟古》诗之一:“荣荣窗下兰,密密堂前柳。” 元 林世济 《漫兴一首奉怀草玄先生》诗:“埳蛙既聒聒,陵苕亦荣荣。”
(2).形容事业兴盛。 唐 元稹 《遣病》诗:“ 独孤 纔四十,仕宦方荣荣。”词语解释:荣滋 拼音:róng zī
茂盛生长。 三国 魏 嵇康 《琴赋》:“嘉鱼龙之逸豫,乐百卉之荣滋。” 宋 曾巩 《馆中祭丁元珍文》:“春阳满野,万物荣滋。”词语解释:荣卫 拼音:róng wèi
(1).营卫,保卫。《吕氏春秋·士容》“德行尊理而羞用巧卫” 汉 高诱 注:“尊重道理而行,羞以巧媚自荣卫也。” 陈奇猷 集释引 毕沅 曰:“‘荣’,疑‘营’。”
(2).中医学名词。荣指血的循环,卫指气的周流。荣气行于脉中,属阴,卫气行于脉外,属阳。荣卫二气散布全身,内外相贯,运行不已,对人体起着滋养和保卫作用。《素问·热论》:“五藏已伤,六府不通,荣卫不行,如是之后,三日乃死。”
(3).泛指气血、身体。 晋 葛洪 《抱朴子·道意》:“若乃精灵困于烦扰,荣卫消於役用。” 唐 陆龟蒙 《记事》诗:“虽然荣卫困,亦觉精神旺。” 明 唐寅 《白发》诗:“忧思固逾度,荣卫岂及衰。”词语解释:荣茂 拼音:róng mào
繁荣茂盛。《汉书·宣帝纪》:“醴泉滂流,枯槁荣茂,神光并见,咸受禎祥。” 唐 元稹 《春六十韵》:“漂沉随坏芥,荣茂委苍穹。”《元典章·户部九·种桑》:“来春荣茂,每科自出芽三数箇。” 老舍 《四世同堂》三六:“新书仿佛是知识的花朵。出版的越多,才越显出文化的荣茂。”词语解释:荣公 拼音:róng gōng
指 荣启期 。 春秋 时隐士。 晋 陶潜 《饮酒》诗之十二:“ 颜生 称为仁, 荣公 言有道。” 逯钦立 注:“ 荣公 , 荣启期 。” 唐 白居易 《晚起》诗:“ 荣公 三乐外,仍弄小男儿。”参见“ 荣启期 ”。
词语解释:荣启期 拼音:róng qǐ qī
春秋 时隐士,传说曾行于 郕 之野,语 孔子 ,自言得三乐:为人,又为男子,又行年九十。事见《列子·天瑞》,又见《孔子家语·六本》。后用为知足自乐之典。《中州集·兰泉先生张建》引 金章宗 赐 张建 诗:“从今昼锦莲峯下,三乐休夸 荣启期 。”词语解释:荣启期 拼音:róng qǐ qī
春秋 时隐士,传说曾行于 郕 之野,语 孔子 ,自言得三乐:为人,又为男子,又行年九十。事见《列子·天瑞》,又见《孔子家语·六本》。后用为知足自乐之典。《中州集·兰泉先生张建》引 金章宗 赐 张建 诗:“从今昼锦莲峯下,三乐休夸 荣启期 。”词语解释:荣班 拼音:róng bān
指高位。 唐 钱起 《裴仆射东亭》诗:“致君超列辟,得道在荣班。” 宋 苏舜钦 《次韵和师黯寄王耿端公》:“嫉恶曾收柱后冠,淹沦今未復荣班。”词语解释:荣国 拼音:róng guó
昌盛之国。《荀子·富国》:“凡主相臣下百吏之属,其於货财取与计数也,宽饶简易;其於礼义节奏也,陵谨尽察,是荣国已。”词语解释:荣怀 拼音:róng huái
谓国家繁荣则万民归附。语本《书·秦誓》:“邦之杌陧,曰由一人;邦之荣怀,亦尚一人之庆。” 孔 传:“国之光荣,为民所归,亦庶几其所任用贤之善也。”亦泛指强盛安宁。 宋 王安石 《贺冀国大长公主出降表》:“亲值荣怀之日,用忘呼舞之劳。” 清 钱谦益 《奉贺宫傅晋江黄公奉诏存问序》:“而国家之所以荣怀杌陧,安危而治乱者,在人主之能悔与不能而已。”词语解释:荣涂 拼音:róng tú
犹仕途。 宋 叶适 《湖南运判到任谢表》:“伏念臣思过特深,自量尤审,一昨赐归於穷舍,即甘息望於荣涂。” 宋 真德秀 《送吴定夫西归》诗:“世情重声利,荣涂足趋走。”词语解释:荣愿 拼音:róng yuàn
犹至愿,最大的心愿。荣,表敬之词。 宋 王安石 《辞南郊陪位表》:“自致惓惓之义,实有素情;再瞻穆穆之容,岂非荣愿!”词语解释:荣膺 拼音:róng yīng
荣任,荣受。 元 舒逊 《李谪仙》诗:“召对金鑾殿,荣膺白玉堂。”《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史料·粤省将军参赞报两江总督裕札》:“欣悉二兄大人荣膺简命,总制两 江 ,想见圣主之善任知人。” 郭沫若 《洪波曲》第十章一:“假如要设立一个自我宣传部,这位乡村教师有充分的资格荣膺部长。”词语解释:荣冠 拼音:róng guān
犹桂冠。 郭沫若 《文艺论集续集·文学革命之回顾二》:“不久之间文学革命的荣冠差不多归了 胡适 一人顶戴。”词语解释:荣望 拼音:róng wàng
谓出仕求荣的希望。《后汉书·献帝纪》:“结童入学,白首空归,长委农野,永絶荣望,朕甚愍焉。” 宋 范仲淹 《让枢密直学士右谏议大夫表》:“窃念臣 齐 鲁 诸生,本无荣望,素乏佐王之术,岂期遇主之知?”词语解释:荣幸 拼音:róng xìng
荣耀而幸运。《礼记·中庸》“小人行险以徼幸” 唐 孔颖达 疏:“小人以恶自居,恒行险难倾危之事,以徼求荣幸之道。” 宋 司马光 《乞虢州第三状》:“今窃知已降勑命,授臣 开封府 推官,於臣之分,诚为荣幸。” 柳青 《创业史》第一部第三章:“ 郭世富 每次从城里回来,总是荣幸地夸耀他在 韩公馆 受到的接待。”词语解释:荣草 拼音:róng cǎo
草名。《山海经·中山经》:“ 鼓鐙之山 ……有草焉,名曰荣草,其叶如柳,其本如鸡卵,食之已风。”词语解释:荣曜 拼音:róng yào
见“ 荣耀 ”。
词语解释:荣耀 拼音:róng yào
亦作“ 荣曜 ”。
(1).花木茂盛鲜艳。 汉 边让 《章华台赋》:“体迅轻鸿,荣曜春华。” 三国 魏 曹植 《杂诗》之四:“南国有佳人,容华若桃李……俛仰岁将暮,荣耀难久恃。” 唐 贺兰进明 《行路难》诗之二:“君不见门前柳,荣曜暂时萧索久。” 唐 柳宗元 《酬贾鹏山人郡内新栽松寓兴见赠》诗之一:“夭夭日放花,荣耀将安穷。”
(2).富贵显耀。 三国 魏 曹植 《封二子为公谢恩章》:“窃位列侯,荣曜当世。” 唐 李公佐 《南柯太守传》:“生自尔情义日洽,荣曜日盛,出入车服,游宴宾御,次於王者。” 宋 司马光 《送张兵部知遂州》诗:“人间富贵非不有,似君荣耀真亦稀。” 元 辛文房 《唐才子传·徐凝》:“人间荣耀, 徐山人 不復贮齿颊中也。”
(3).美好的声誉。 唐 韩愈 《新修滕王阁记》:“词列三 王 之次,有荣耀焉。” 清 孙枝蔚 《过茅大方先生祠》诗之一:“富贵还乡井,多遭乡井嗤。不如守大节,荣耀在亲知。” 柳青 《创业史》第一部第三章:“这两面奖旗是 郭振山 领导下的 下堡乡 五村的荣耀。”词语解释:荣赐 拼音:róng cì
荣耀的赏赐。 南朝 梁 刘潜 《谢女出宫门赐纹绢烛启》:“臣名品卑末,事隔荣赐,慈渥之坠,实见因心。” 北齐 颜之推 《颜氏家训·杂艺》:“ 河北 文士,率晓兵射,非直 葛洪 一箭,已解追兵,三九讌集,常縻荣赐。”词语解释:荣渥 拼音:róng wò
谓厚恩。 南朝 宋 谢灵运 《谢封康乐侯表》:“岂谓荣渥,近霑微躬,倾宗殞元,心识其会。”词语解释:荣秩 拼音:róng zhì
(1).荣耀与官阶。《后汉书·陈龟传》:“﹝臣﹞过受国恩,荣秩兼优。”
(2).高官。 唐 白居易 《出府归吾庐》诗:“身闲自为贵,何必居荣秩。”词语解释:荣美 拼音:róng měi
(1).艳丽。 晋 傅玄 《桃赋》:“御百鬼之妖慝兮,列 神荼 以司奸。辟凶邪而济正兮,岂唯荣美之足言。”
(2).荣盛。 唐 黄滔 《送翁员外承赞》诗:“谁言吾党命多奇,荣美如君歷数稀。” 五代 王定保 《唐摭言·两监》:“尔后物态浇漓,稔于世禄,以京兆为荣美。”词语解释:荣爵 拼音:róng jué
显贵的爵位。 三国 魏 嵇康 《管蔡论》:“而乃使理乱 殷 之弊民,显荣爵於藩国。”《史记·平津侯主父列传》 唐 司马贞 述赞:“宠备荣爵,身受肺腑。”词语解释:荣擢 拼音:róng zhuó
光荣擢升。《后汉书·宦者传·吕强》:“又授位乖越,贤才不升,素餐私倖,必加荣擢。” 唐 李峤 《为王方庆让凤阁侍郎表》:“骤荷私遇,频阶荣擢。” 明 王世贞 《鸣凤记·雪里归舟》:“ 董先生 别来丰采倍常,即日谅有荣擢。”词语解释:荣吝 拼音:róng lìn
荣辱。 唐 陈子昂 《秋园卧病呈晖上人》诗:“荣吝始都丧,幽人遂贞吉。”词语解释:荣庆 拼音:róng qìng
荣华幸福。《晋书·后妃传下·成恭杜皇后》:“唯 穆 渡 江 ,遂享荣庆,立第 南掖门 外,世所谓 杜姥宅 云。” 唐 赵元一 《奉天录》卷四:“今若戮力同心,共成王事,诛斩兇党,献捷王朝,子孙荣庆於前,恩光更流于后,岂不休哉!”词语解释:荣槁 拼音:róng gǎo
盛衰。亦指仕途的升沉。 清 孙枝蔚 《饮酒二十首和陶韵》之十一:“昨逢醉乡人,颇亦轻荣槁。借问何所业,但言种秫好。”词语解释:荣哀 拼音:róng āi
《论语·子张》:“其生也荣,其死也哀。”后以“荣哀”为赞颂死者的套语。 南朝 宋 傅亮 《为宋公求加赠刘前军表》:“荣哀既备,宠灵已泰。”词语解释:荣忝 拼音:róng tiǎn
(1).谓愧居高位。谦词。 唐 蒯希逸 《和主司王起》:“谁知散质多荣忝,鸳鷺清尘接布衣。” 元 方干 《初归故里献侯郎中》诗:“不是幽愚望荣忝,君侯异礼亦何安。”
(2).指愧居高位者。 唐 杜牧 《上周相公启》:“ 杨僕 三组垂腰, 苏秦 六印在手,校於荣忝,无以为喻。”词语解释:荣慕 拼音:róng mù
羡慕。《三国志·魏志·杜恕传》:“搢绅之儒,横加荣慕。” 唐 韩愈 《谢自然诗》:“繁华荣慕絶,父母慈爱捐。”词语解释:荣叟 拼音:róng sǒu
指 春秋 时隐士 荣启期 。 晋 陶潜 《咏贫士》之三:“ 荣叟 老带索,欣然方弹琴。”参见“ 荣启期 ”。
词语解释:荣启期 拼音:róng qǐ qī
春秋 时隐士,传说曾行于 郕 之野,语 孔子 ,自言得三乐:为人,又为男子,又行年九十。事见《列子·天瑞》,又见《孔子家语·六本》。后用为知足自乐之典。《中州集·兰泉先生张建》引 金章宗 赐 张建 诗:“从今昼锦莲峯下,三乐休夸 荣启期 。”词语解释:荣问 拼音:róng wèn
(1).美好的声誉。 汉 李陵 《答苏武书》:“勤宣令德,策名清时,荣问休畅,幸甚幸甚。” 唐 张说 《梁国文贞公碑》:“激昂成学,荣问日流。” 宋 王安石 《吕公弼改尚书工部侍郎余如故》:“保身慎行,旧有荣问。”
(2).荣获问事或问候。 唐 高适 《酬秘书弟兼寄幕下诸公》诗:“前席屡荣问,长城兼在躬。” 宋 苏轼 《贺提刑马宣德启》:“恭承荣问,有激懦衷。”词语解释:荣褒 拼音:róng bāo
(1).盛赞。 宋 范仲淹 《南京府学生朱从道名述》:“ 朱生 振迹於盛德之下,发名於善教之始,何必 申繻 之剧论,岂异夫子之荣褒者哉!”
(2).荣显褒扬。指地位、名誉。 明 沉德符 《野获编·徵梦·仪铭袁宗皋》:“致位上卿一品,前后富贵者三十年而后殁,荣褒悉备,世无贬词,可谓幸矣。”词语解释:荣辉 拼音:róng huī
荣耀,光彩。 宋 范仲淹 《送谢景初廷评宰馀姚》诗:“故乡特荣辉,高门復树立。” 明 宋濂 《〈郭考功文集〉序》:“今 文远 亲受知於圣明,其为荣辉,又当何如哉!”词语解释:荣色 拼音:róng sè
(1).花的色彩。《文选·左思〈吴都赋〉》:“荣色杂糅,绸繆褥绣。” 刘逵 注:“言草木花光似绣文。”
(2).喻美好的容颜。 南朝 宋 颜延之 《五君咏·刘参军》:“鼓钟不足欢,荣色岂能眩。” 明 夏完淳 《五子诗·陆鲲庭》:“亮节终不沦,荣色自此毕。”词语解释:荣称 拼音:róng chēng
光荣的称号。 清 陈康祺 《郎潜纪闻》卷五:“‘巴图鲁’译言好汉……亲藩储贰之贵,尚必从事边垂,武功懋著,始享此三字荣称。”词语解释:荣除 拼音:róng chú
谓荣授官职。 明 杨柔胜 《玉环记·韦皋得真》:“谢吾皇手詔荣除,岂料光生腐草餘,才疎任重心惭愧,惟赤胆贯虹霓。”词语解释:荣科 拼音:róng kē
对科考的美称。 宋 曾巩 《回人谢馆职启》:“第荣科於祕殿,蚤迈等伦;陞膴仕於本期,荐腾誉望。”词语解释:荣目 拼音:róng mù
菥蓂的别名。见 明 李时珍 《本草纲目·菜二·菥蓂》。词语解释:荣荷 拼音:róng hé
谓受恩承惠。《宋书·王僧达传》:“及为护军,不得志,乃启求 徐州 ,曰:‘……愿垂鑑恕,特赐申奬,则内外荣荷,存没铭分。’”词语解释:荣秀 拼音:róng xiù
(1).犹荣盛,茂盛。《全唐诗》卷八六二载《醉吟》:“素秋时节天地肃,荣秀丛林立衰促。”
(2).比喻富贵显达。 王闿运 《罗季子诔》:“昭声令显,繄实旧家。荣秀不间,禀玉韡华。”词语解释:荣羡 拼音:róng xiàn
亦作“ 荣羡 ”。
(1).显耀荣盛。 汉 应劭 《风俗通·怪神·世间多有伐木血出以为怪者》:“其年司空辟侍御史,后为 兗州 刺史,以二千石之尊,过乡里,荐祝祖考。白日绣衣,荣羡如此,其祸安居?”
(2).犹艳羡。羡慕。 唐 元结 《夏侯岳州表》:“公既寿而贵,保家全归,於今之世,谁不荣羡。” 粤东闲鹤 《曹汝霖》卷上:“醉心利禄者,莫不荣羡之。”词语解释:荣级 拼音:róng jí
荣誉爵位。《南史·刘瓛传》:“近初奉教,便自希得託迹客游之末,而固辞荣级,其故何邪?” 唐 皎然 《哭吴县房耸明府》诗:“恨以荣级浅,嘉猷未及宣。”词语解释:荣誉 拼音:róng yù
(1).光荣的名誉。 晋 葛洪 《抱朴子·行品》:“闻荣誉而不欢,遭忧难而不变者,审人也。” 魏巍 《东方》第六部第十四章:“ 郭祥 手捧勋章,心情激动,脸色严肃,沉了半晌才说:‘我十分感激 朝鲜 人民,感激党给我的荣誉。’”
(2).犹赞誉。 宋 司马光 《稷下赋》:“﹝ 稷下 士﹞下论 孔墨 ,上述 羲 炎 ,树同拔异,辨是分非;荣誉樵株,为之蓊葑;訾毁珵美,化为瑕疵。”
(3).荣耀,光荣。 曹亚伯 《武昌起义》:“想我 汉 人,在 汉 唐 时代,若何荣誉!”词语解释:荣资 拼音:róng zī
指官位俸禄。 三国 蜀 诸葛亮 《黜来敏教》:“将军 来敏 显言:‘新人有何功德而夺我荣资与之邪?’ 敏 年老狂悖,生此怨言。”词语解释:荣任 拼音:róng rèn
(1).谓担任要职。《三国志·吴志·鲁肃传》:“ 瑜 ( 周瑜 )陨踣之日,所怀尽矣。” 裴松之 注引《江表传》:“委以腹心,遂荷荣任。”《宋书·庾炳之传》:“今愆衅如山,荣任不损。”
(2).光荣地出任。《红楼梦》第四回:“老爷既荣任到这一省,难道就没抄一张本省‘护官符’来不成?”词语解释:荣宴 拼音:róng yàn
盛宴。《晋书·文苑传·赵至》:“惟别之后,离群独逝,背荣讌,辞伦好。”词语解释:荣燕 拼音:róng yàn
1.盛宴。词语解释:荣抃 拼音:róng biàn
见“ 荣忭 ”。
词语解释:荣忭 拼音:róng biàn
亦作“ 荣抃 ”。 荣幸欢欣。旧时公文套语。 唐 李德裕 《进上尊号玉册文状》:“祇荷明恩,倍怀兢惕。谨以撰讫,谨连进上,不任荣忭,惶越之至。” 唐 韩愈 《谢许受王用男人事物状》:“承命震悚,再欣再跃,无任荣抃之至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