末字词组
词语解释:膻荤
指肉类食物。 唐 韩愈 《醉赠张秘书》诗:“ 长安 众富儿,盘饌罗羶荤。不解文字饮,唯能醉红裙。”词语解释:茹荤 拼音:rú hūn
本指吃葱韭等辛辣的蔬菜。后指吃鱼肉等。《庄子·人间世》:“唯不饮酒、不茹荤者数月矣。” 成玄英 疏:“荤,辛菜也。”《宋史·孝义传·郭琮》:“絶饮酒茹荤者三十年,以祈母寿。”《花月痕》第五回:“太史卒, 燕娘 不茹荤,奉姑以居。”参见“ 茹素 ”。
词语解释:茹素 拼音:rú sù
吃素食,不吃鱼肉等荤腥。 宋 李之彦 《东谷所见·茹素》:“今之人每於斗降三八庚申甲子本命日茹素,谓之斋戒。” 明 唐顺之 《庆寿寺斋宿》诗:“茹素分僧饭,观空入化城。” 清 纪昀 《阅微草堂笔记·如是我闻四》:“士大夫终身茹素,势必不行。” 丰子恺 《缘缘堂随笔·忆儿时》:“现在,我已经自己做父亲,况且已茹素,当然永远不会再尝这滋味了。”词语解释:食荤 拼音:shí hūn
亦作“ 食焄 ”。 吃有辛味的葱韭之类。《荀子·哀公》:“夫端衣、玄裳、絻而乘路者,志不在於食荤也。” 杨倞 注:“荤,葱薤之属也。”《孔子家语·五仪解》:“夫端衣、玄裳、冕而乘轩者,则志不在於食焄。” 王肃 注:“焄,辛菜也。”词语解释:膳荤 拼音:shàn hūn
食物之荤辛者。《仪礼·士相见礼》:“夜侍坐,问夜;膳荤,请退可也。” 郑玄 注:“膳荤,谓食之荤辛物,葱薤之属。”词语解释:冷荤 拼音:lěng hūn
荤的凉菜。 老舍 《骆驼祥子》十三:“亲友们吃三个海碗,六个冷荤,六个炒菜,四大碗,一个锅子。”词语解释:五荤 拼音:wǔ hūn
即五辛。 宋 陈德武 《马头调·醉打山门》:“那 济颠 僧,五荤都用,他全不戒。” 明 李时珍 《本草纲目·菜一·蒜》:“五荤即五辛,谓其辛臭昏神伐性也。鍊形家以小蒜、大蒜、韭、芸薹、胡荽为五荤;道家以韭、薤、蒜、蕓薹、胡荽为五荤;佛家以大蒜、小蒜、兴渠、慈葱、茖葱为五荤。兴渠,即阿魏也,虽各不同,然皆辛熏之物。”《西游记》第八回:“﹝ 猪八戒 ﹞遂此领命归真,持斋把素,断絶了五荤三厌,专候那取经人。”词语解释:开洋荤 拼音:kāi yáng hūn
比喻第一次(或难得一次)吃到、看到某种东西或初次经历某种事情。 阮章竞 《漳河水》第三部:“ 二老怪 ,走红运,白天受训开洋荤。” 峭石 《六月的田野》五:“ 张海海 道:‘茶,就喝的这个味儿!’ 张元娃 又咂了咂嘴:‘呣呣,我是咂摸出一点味儿了,咱这是土包子开洋荤!’”词语解释:开荤 拼音:kāi hūn
(1).指信奉佛教等宗教的人解除吃素的戒律或已满吃斋的期限,开始吃荤。后亦泛指经常素食的人偶然吃荤。 宋 王楙 《野客丛书·解菜》:“今人久茹素,而其亲若邻设酒殽之具,以相煖热,名曰开荤。” 孙锦标 《通俗常言疏证·饮食》:“解菜,犹今云开荤也。”
(2).借指用武器杀伤敌人或把人击毙。 元 尚仲贤 《三夺槊》第三折:“水磨鞭来日再开荤…… 元吉 打死须并无论。” 杨朔 《三千里江山》第十七段:“飞机一来,他们……就要喜的拍着明光铮亮的大炮说:‘伙计,你又开荤啦!’”词语解释:托荤 拼音:tuō hūn
谓模仿荤食品形状、借用荤食品名称制作的素食品。《金瓶梅词话》第三九回:“奶奶,这个是头里庙上送来的托荤醎食,你老人家只顾用,不妨事。”词语解释:油荤 拼音:yóu hūn
指肉食品。 艾芜 《荣归》:“这在旁人看来,却会认为他之所以如此起劲,大概由于这天有油荤吃了。” 碧野 《没有花的春天》第四章:“每月只有到初二和十六两天打牙祭的时候,才尝得到一点油荤。”词语解释:大荤 拼音:dà hūn
谓肥腻的肉食,有时特指猪肉。《儒林外史》第二九回:“ 季恬逸 见他不吃大荤,点了一卖板鸭,一卖鱼,一卖猪肚,一卖杂膾,拿上酒来。”《儒林外史》第四二回:“大爷道:‘我是教门,不用大荤。’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