末字词组
词语解释:芰荷 拼音:jì hé
指菱叶与荷叶。《楚辞·离骚》:“製芰荷以为衣兮,集芙蓉以为裳。” 唐 罗隐 《宿荆州江陵驿》诗:“风动芰荷香四散,月明楼阁影相侵。” 明 陆采 《怀香记·索香看墙》:“芰荷池雨声轻溅,似琼珠滴碎还圆。”词语解释:枯荷 拼音:kū hé
指枯萎的荷叶。 唐 李商隐 《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》诗:“秋阴不散霜飞晚,留得枯荷听雨声。” 宋 梅尧臣 《河南张应之东斋》诗:“至今寒窗风,静送枯荷雨。” 明 刘基 《郁离子·枯荷履雪》:“ 郁离子 见披枯荷而履雪者,惻然而悲,涓然而泣之沾其袖。”词语解释:金荷 拼音:jīn hé
(1).见“ 金荷叶 ”。
(2).烛台上承烛泪的器皿。形如莲叶,用金、银或铜制成,亦借指烛。 元 王实甫 《西厢记》第三本第二折:“絳臺高,金荷小,银釭犹灿。” 元 张可久 《满庭芳·春日闺思》曲:“铅华泪洗,金荷烬冷,银蒜帘垂。” 清 陈维崧 《换巢鸾凤·咏烛》词:“暝色初临,正金荷灼灼,凤脛沉沉。”
词语解释:金荷叶 拼音:jīn hé yè
金制莲叶形的杯皿。 宋 胡仔 《苕溪渔隐丛话后集·山谷上》:“ 山谷 云:‘八月十七日,与诸生步自 永安 城,入 张宽夫 园待月,以金荷叶酌客。’”《剪灯馀话·贾云华还魂记》:“生大喜,就坐。 娉 呼 福 出佳肴荐酒,亲持金荷叶杯,酌以劝生。”亦省称“ 金荷 ”。 宋 黄庭坚 《念奴娇》词序:“八月十七日,同诸甥步自 永安 城楼,过 张宽夫 园待月。偶有名酒,因以金荷酌众客。” 宋 辛弃疾 《鹧鸪天·鹅湖归病起作》词之一:“明画烛,洗金荷,主人起舞客齐歌。” 明 汤显祖 《牡丹亭·欢挠》:“金荷,斟香糯。你醖酿春心玉液波。”词语解释:紫荷 拼音:zǐ hé
古时尚书令、仆射、尚书等高官朝服外负于左肩上的紫色囊。《宋书·礼志五》:“尚书令、僕射、尚书手板头復有白笔,以紫皮裹之,名笏。朝服肩上有紫生袷囊,缀之朝服外,俗呼曰紫荷。或云 汉 代以盛奏事,负荷以行,未详也。”《南齐书·舆服志》:“﹝尚书令、僕射、尚书﹞其肩上紫袷囊,名曰契囊,世呼曰紫荷。” 元 马祖常 《送华山隐之宗阳宫诗》:“香灺沉银叶,衣裾佩紫荷。”词语解释:风荷 拼音:fēng hé
风中的莲花或莲叶。 唐 元稹 《和李校书新题乐府·上阳白发人》:“月夜闲闻 洛 水声,秋池暗度风荷气。” 唐 白居易 《南塘暝兴》诗:“风荷摇破扇,波月动连珠。” 唐 李群玉 《池塘晚景》诗:“风荷珠露倾,惊起睡鵁鶄。” 词语解释:青荷 拼音:qīng hé
绿色的荷叶。 汉灵帝 《招商歌》:“凉风起兮日照渠,青荷昼偃叶夜舒。”《乐府诗集·清商辞曲一·夏歌之十四》:“青荷盖渌水,芙蓉葩红鲜。” 唐 李颀 《渔父歌》:“緑水饭香稻,青荷包紫鳞。”词语解释:碧荷 拼音:bì hé
碧莲;绿荷。 唐 李白 《古风》之二六:“碧荷生幽泉,朝日艷且鲜。” 唐 李群玉 《晚莲》诗:“露冷芳意尽,稀疎空碧荷。” 清 蒲松龄 《聊斋志异·连城》:“慵鬟高髻緑婆娑,早向兰窗绣碧荷。”词语解释:担荷 拼音:dān hé
(1).肩挑背负。《管子·小匡》:“今夫商羣萃而州处,观凶饥,审国变,察其四时,而监其乡之货,以知其市之贾,负任担荷,服牛輅马,以周四方。”
(2).引申为担负的重物。 汉 严忌 《哀时命》:“负担荷以丈尺兮,欲伸腰而不可得。”
(3).承当。 康有为 《大同书》戊部第一章:“女子为天生之人,即当同担荷天下之事者也。”
(4).承受的压力或担负的责任。 明 李贽 《复周柳塘书》:“若特地出来,要扶纲常,立人极,继往古,开群蒙,有如许担荷,则一言之失,乃四海之所观听,一行之谬,乃后生小子之所效尤,岂易放过乎?” 郭沫若 《今昔集·致木刻工作者》:“木刻工作者的担荷和责任是多么地加重了呀!”词语解释:蒲荷 拼音:pú hé
香蒲与荷的合称。 唐 王维 《京兆尹张公德政碑》:“舟鮫衡麓之守废,蒲荷薪蒸之产入。” 元 范梈 《秋江》诗:“秋生洲渚静,露下蒲荷晚。”词语解释:卷荷 拼音:juàn hé
含苞欲放的荷花。 五代 鹿虔扆 《虞美人》词:“卷荷香澹浮烟渚,緑嫩擎新雨。” 宋 陆游 《老学庵笔记》卷十:“今人谓卷荷为伎荷。伎,立也。卷荷出水面,亭亭植立,故谓之伎荷。”词语解释:仰荷 拼音:yǎng hé
敬领,承受。 宋 苏轼 《和王巩并次韵》之一:“吉人终不死,仰荷天地德。”《清史稿·刑法志一》:“朕仰荷天休,抚临中夏,人民既众,情伪多端。”词语解释:铜荷 拼音:tóng hé
(1).铜制的呈荷叶状的烛台。 北周 庾信 《对烛赋》:“铜荷承泪蜡,铁鋏染浮烟。”
(2).古代铜制的计时仪器上的荷叶状容器。《宋史·律历志十三》:“又为烛龙,承以铜荷,时正吐珠振荷,循环自运。”词语解释:薄荷 拼音:bò he
多年生草本植物,茎有四棱,叶子对生,花呈红、白或淡紫色,茎和叶子有清凉的香味,可以入药,或用于食品。 明 李时珍 《本草纲目·草三·薄荷》:“薄荷,人多栽蒔。二月宿根生苗,清明前后分之。方茎赤色,其叶对生,初时形长而头圆,及长则尖。 吴 、 越 、 川 、 湖 人多以代茶……入药以 苏 产为胜。”词语解释:玉荷 拼音:yù hé
喻灯檠。 宋 石延年 《灯》诗:“烬垂金藕细,影透玉荷清。”词语解释:出荷 拼音:chū hé
指出荷粮。 朱学范 《新东北的新气象》:“一个农民对我说:‘共产党分了地给我们,还要帮我们来种地,从前伪 满 时,官家只有压迫我们,向我们要出荷。’”词语解释:荷荷 拼音:hé hé
(1).象声词。怨恨声。《南史·梁纪中·武帝》:“疾久口苦,索蜜不得,再曰‘荷荷’,遂崩。” 清 吕守曾 《经史法戒诗》:“贪嗔至竟未能除,荷荷空悲净居殿。”
(2).象声词。歌唱声。 清 黄遵宪 《都踊歌》:“听我歌荷荷。”
(3).象声词。催眠声。 清 黄遵宪 《己亥杂诗》之三九:“荷荷引睡施施溺,竟夕闻娘唤女声。”
(4).象声词。状其他声音。 茅盾 《子夜》一:“小风扇浑圆的金脸孔依然荷荷地响着,徐徐转动,把凉风送到各人身上。” 巴金 《从鎌仓带回的照片》:“雨越下越大,不到一个钟点,窗前廊上居然有了荷荷的流水声。” 沉从文 《萧萧》:“轿中人被铜锁锁在里面,虽穿了平时不上过身的体面红绿衣裳,也仍然得荷荷大哭。”词语解释:缃荷 拼音:xiāng hé
浅红色的荷花。 南朝 齐 谢朓 《夏始和刘潺陵》:“白苹望已骋,緗荷纷可袭。” 唐 苏瓌 《兴庆池侍宴应制》诗:“帷齐緑树当筵密,盖转緗荷接岸浮。”词语解释:稚荷 拼音:zhì hé
新长出的荷花;幼莲。 宋 陆游 《春晴出游》诗:“稚荷出沟港,芳杜满河洲。”词语解释:谢荷 拼音:xiè hé
犹感谢。 宋 无名氏 《张协状元》戏文第四出:“谢荷先生!”词语解释:依荷 拼音:yī hé
依靠。《醒世恒言·李玉英狱中讼冤》:“姐妹伶仃,孑无依荷。摽梅已过,红叶无凭。”词语解释:克荷 拼音:kè hé
能够承当。《陈书·程文季传》:“故散骑常侍、前 重安县 开国公 文季 ,纂承门绪,克荷家声。” 宋 王禹偁 《济州众等寺新修大殿碑并序》:“天不遗憖,师之云亡,徒弟五人,今院主大德无相,克荷先愿,用伸孝思。” 李叔同 《与昙昕法师书》之三:“万万珍重爱护,养德,充学,以克荷之。”词语解释:所荷 拼音:suǒ hé
指担任的职务。《文选·潘岳〈河阳县作〉诗之二》:“岂敢陋微官,但恐忝所荷。” 吕延济 注:“但恐辱负荷之任也。”词语解释:髻荷 拼音:jì hé
指荷花形的发髻。 宋 向子諲 《鹧鸪天·同徐师川同过叶梦授家》词:“釵燕重,髻荷偏,两山斜叠翠连娟。”词语解释:银荷 拼音:yín hé
指银质荷形的灯盏或烛台。《金瓶梅词话》第七二回:“ 春梅 向桌上罩合银荷,双掩凤槅,归那边房中去了。” 明 徐遵诲 《折桂令·临床》曲:“听楼头,鼓将过,香烬金猊,独暗银荷。” 清 陈维崧 《金盏子·咏灯》词:“便教煎尽银荷,奈芳心耿耿。”词语解释:杨荷 拼音:yáng hé
古代 楚 地流行的歌曲名。词语解释:惭荷 拼音:cán hé
羞惭感荷。向对方表示感谢之词。 清 梅曾亮 《答朱丹木书》:“今稍近矣,未及驰一书为贺,猥先赐存问及薪米之费,以为可进於古,使得并心力於所业,惭荷,惭荷!”词语解释:轻荷 拼音:qīng hé
轻倩艳丽的荷花。 南朝 宋 傅亮 《芙蓉赋》:“汎轻荷以冒沼,列红葩而曜除。” 唐 白居易 《荷珠赋》:“迸水所集,轻荷正敷。”词语解释:珍荷 拼音:zhēn hé
谓承蒙厚爱。 唐 卢延让 《谢杨尚书惠樱桃》诗:“春来老病尤珍荷,併食中肠似火烧。”词语解释:荣荷 拼音:róng hé
谓受恩承惠。《宋书·王僧达传》:“及为护军,不得志,乃启求 徐州 ,曰:‘……愿垂鑑恕,特赐申奬,则内外荣荷,存没铭分。’”词语解释:袭荷 拼音:xí hé
犹袭承。 唐 罗隐 《谗书·拾甲子年事》:“一旦袭荷家业,苟不以法而得,亦宜不以法而终,此倚伏之常数也。”词语解释:藕荷 拼音:ǒu hé
见“ 藕合 ”。
词语解释:藕合 拼音:ǒu hé
亦作“ 藕荷 ”。 浅紫而微红的颜色。《儒林外史》第四二回:“一箇穿大红洒綫直裰,一箇穿藕合洒綫直裰。”《红楼梦》第三十回:“却一眼看见他穿着簇新藕合纱衫。”《花城》1981年第6期:“她穿了一套优雅、温馨的藕荷色 上海 时装。”词语解释:愧荷 拼音:kuì hé
犹感荷。谓受惠承情而感愧不安。 唐 裴铏 《传奇·孙恪》:“﹝女﹞指青衣谓 恪 曰:‘少有所须,但告此辈。’ 恪 愧荷而已。” 宋 苏轼 《答孙志康书》:“故因循至今,遂辱专使,手书累幅,愧荷深矣。” 清 蒲松龄 《聊斋志异·罗刹海市》:“龙君执爵而向客曰:‘寡人所怜女,未有良匹,愿累先生,先生倘有意乎?’生离席愧荷,唯唯而已。”词语解释:赊荷 拼音:shē hé
赊欠和负债。 宋 陶穀 《清异录·酒浆》:“肴核有无,醪醴善否,一不问;典当抽那,借贷赊荷,一不卹。”词语解释:至荷 拼音:zhì hé
书信用语。表示受人之惠,甚为感激。词语解释:膺荷 拼音:yīng hé
犹承受。有感恩之意。 三国 魏 曹操 《领兖州牧表》:“入司兵校,出总符任,臣以累叶受恩,膺荷洪施,不敢顾命。” 唐 苏源明 《自举表》:“伏奉今年正月五日制,诣闕自举,不次之私,无限于物,岂伊庸菲,所当膺荷。”词语解释:芋荷 拼音:yù hé
即芋艿。因其叶似荷,故名。今 闽 西、 粤 东客家话尚有此称。 汉 东方朔 《七谏》:“拔搴玄芝兮,列树芋荷。”参见“ 芋艿 ”。
词语解释:芋艿 拼音:yù nǎi
(1).植物名。古代也称蹲鸱。其叶片呈盾形绿色,叶柄肥大而长,可作猪饲料。地下块茎呈球形或卵形,富含淀粉,可供食用。
(2).指芋艿块茎。
(3).特指芋艿块茎之大者。亦称“ 芋母 ”、“ 芋奶 ”。与“芋子”相对。 清 俞樾 《茶香室续钞·芋母》:“国朝 施可斋 《闽襍记》云:‘ 闽 人称芋大者曰芋母,小者为芋子。’……吾乡称为芋艿,当为芋奶之误,奶即嬭字,俗称母为奶,芋奶亦犹母子之义。因芋字从草,并改奶作艿耳。”词语解释:肩荷 拼音:jiān hé
(1).肩挑或肩扛。 清 龚自珍 《明良论二》:“农工之人、肩荷背负之子则无耻,则辱其身而已。”
(2).担负。 杨玉如 《辛亥革命先著记》第五章第四节:“诚以国民军者,以国民组织而成,发表国民之心理,肩荷国民之责任,以主义集合,非以私人号召。” 郭沫若 《反正前后》发端:“所以 中国 的幼稚的资产阶级便只能做帝国主义者的买办,而 中国 便永远肩荷着一个半殖民地的命运。”词语解释:蕃荷 拼音:bō hé
薄荷的别名。见 明 李时珍 《本草纲目·草四·薄荷》。词语解释:蘘荷 拼音:ráng hé
一名蘘草。亦名覆葅、葍蒩。多年生草本植物。叶互生,椭圆状披针形,冬枯。夏秋开花,花白色或淡黄。根似姜,可入药。《史记·司马相如列传》:“茈薑蘘荷,葴橙若蓀。” 张守节 正义:“蘘……柯根旁生笋,若芙蓉,可以为菹,又治蛊毒也。”《文选·潘岳〈闲居赋〉》:“蘘荷依阴,时藿向阳。” 李善 注引 崔豹 《古今注》:“蘘荷菜似薑,宜阴翳地,依阴而生也。” 清 曹寅 《淳化镇》诗:“消摇惯熟山园路,开徧蘘荷向午花。”词语解释:低光荷 拼音:dī guāng hé
荷的一种。 晋 王嘉 《拾遗记·前汉下》:“ 昭帝 始元 元年,穿淋池,广千步,中植分枝荷,一茎四叶,状如駢盖,日照则叶低荫根茎,若葵之卫足,名‘低光荷’。实如玄珠,可以饰佩。花叶难萎,芬馥之气,彻十餘里。食之令人口气常香,益脉理病。”参阅《三辅黄图·池沼》。词语解释:辱荷 拼音:rǔ hé
犹承蒙。 许葭村 《秋水轩尺牍·与家芳谷》:“辱荷先施之雅,益增疏慢之愆。”词语解释:伎荷 拼音:jì hé
出水面的荷花。伎,通“ 企 ”。 宋 陆游 《老学庵笔记》卷十:“今人谓卷荷为伎荷。伎,立也。卷荷出水面亭亭植立,故谓之伎荷。或作芰,非是。”词语解释:龙脑薄荷 拼音:lóng nǎo bò he
水苏的别名。见 明 李时珍 《本草纲目·草三·水苏》。词语解释:庆荷 拼音:qìng hé
谓身受福惠。 唐 符载 《奇南海王尚书书》:“尔后荣迁亚尹,承 江陵 之欢好;超拜容府,展 襄阳 之庆荷。”词语解释:扬荷 拼音:yáng hé
同“ 扬阿 ”。 《楚辞·招魂》:“《涉江》《采菱》,发《扬荷》些。” 王逸 注:“ 楚 人歌曲也。”一本作“ 阳阿 ”。词语解释:承荷 拼音:chéng hé
犹秉承。 唐 柳宗元 《碑阴文》:“令 裴 府君讳 均 ,承荷君公之命,督就祠宇,蒞事谨甚。”词语解释:战荷 拼音:zhàn hé
惶恐感激。 唐 张九龄 《谢中书侍郎状》:“但中书近密,参掌不易,岂臣微贱所堪忝窃。拜命之日,伏用惭惶,不胜战荷之至。” 唐 刘禹锡 《为杜相公谢就宅赐食状》:“举其匕筯,若负丘山。无任战荷踊跃之至。”词语解释:播荷 拼音:bō hé
源于印地语,原意为重量,负荷。亦用作重量单位,旧时通行于 印度 、 中国 沿海和南洋一带。 明 费信 《星槎胜览·苏门答剌国》:“只番秤一播荷,抵我官秤三百二十觔。” 明 马欢 《瀛涯胜览·柯枝国》:“土无他产,祇出胡椒,人多置园圃种椒为业。每年椒熟,本处自有收椒大户收买,置仓盛贮,待各处番商来买,论播荷説价。”词语解释:拜荷 拼音:bài hé
犹拜谢。 唐 裴铏 《传奇·陶尹二君》:“二公捧受拜荷,以酒吞之。”词语解释:扛荷 拼音:káng hé
肩抬。 明 田艺蘅 《留青日札·狮子》:“日供一羊或牛马之肉数十斤。须百夫扛荷,且伴送夷人五六十名,甚为居民之害。”词语解释:望舒荷 拼音:wàng shū hé
相传一种月出叶展的莲花。 晋 王嘉 《拾遗记·后汉》:“﹝ 灵帝 西园﹞渠中植莲大如盖,长一丈,南国所献,其叶夜舒昼卷,一茎有四莲丛生,名曰夜舒荷。亦云月出则舒也,故曰望舒荷。”词语解释:曲荷 拼音:qǔ hé
敬词。犹承受;承蒙。《周书·艺术传·姚僧垣》:“臣曲荷殊私,实如圣旨。” 明 徐渭 《代贺严公生日启》:“自叨节镇,几动浮言;曲荷保全,尚充任使。”词语解释:勃荷 拼音:bó hé
即薄荷。 宋 施彦执 《北窗炙輠》卷下:“其所知 史保人 ,家京师,有卖勃荷者,其家尝买之。” 宋 孟元老 《东京梦华录·十二月》:“十二月,街市尽卖撒佛花、韭黄、生菜、兰芽、勃荷、胡桃、泽州餳。”词语解释:衔荷 拼音:xián hé
感恩戴德。《晋书·慕容德载记》:“若使彼而有知,寧不衔荷矣。”词语解释:寒荷 拼音:hán hé
传说中一种耐寒的荷花。 汉 郭宪 《洞冥记》卷一:“﹝ 鉤影山 ﹞有 紫河 万里,深十丈,中有寒荷,霜下方香盛。”词语解释:父析子荷 拼音:fù xī zǐ hé
父劈柴,子担柴。比喻子孙继承父辈的未竟之业。 唐 白居易 《唐故湖州长城县令博陵崔府君神道碑铭》:“大丈夫贮蓄材术,树置功利,鎡基富贵,焯耀家邦,不当其身,而得於后:父析子荷,相去几何?”词语解释:眷荷 拼音:juàn hé
宠爱信任。 宋 苏轼 《德威堂铭》序:“公惟 仁宗 、 英宗 、 神考 三圣眷荷之重,不敢以既老为辞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