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字词组
词语解释:莺花 拼音:yīng huā
亦作“鸎花”。
(1).莺啼花开。泛指春日景色。 唐 杜甫 《陪李梓州等四使君登惠义寺》诗:“鶯花随世界,楼阁倚山巔。” 宋 杨万里 《丙申岁朝》诗:“仙家风土閒中是,岁后鸎花报早无。” 清 孙枝蔚 《寒食对酒有怀兄弟》诗:“兄弟多年别,鶯花故国思。”
(2).借喻妓女。 元 石德玉 《曲江池》第二折:“谁著你恋鶯花,轻性命,丧风尘?” 清 吴伟业 《行路难》诗之十七:“名都鶯花发皓齿,知君眷眷嬋娟子。” 况周颐 《蕙风词话续编》卷二:“ 维扬 本鶯花藪泽,自昔 新城 司李,狎主词盟,红桥冶春,香艷如昨。”词语解释:莺啼 拼音:yīng tí
莺鸣。 宋 辛弃疾 《蝶恋花》词:“燕语鶯啼人乍还。却恨西园,依旧鶯和燕。”《水浒传》第八一回:“好梦欲成还又觉,緑窗但觉鶯啼晓。”词语解释:莺声 拼音:yīng shēng
(1).黄莺的啼鸣声。 唐 白居易 《春江》诗:“鶯声诱引来花下,草色勾留坐水边。” 元 王逢 《题张后山西堂》诗:“柳行接陇鶯声迥,椶影涵波鹤思閒。”
(2).多比喻女子宛转悦耳的语声。《水浒传》第一百回:“ 琼英 在城下鶯声娇囀,叫道:‘我乃郡主,保护大王到此,快开城门。’” 清 王韬 《淞隐漫录·白素秋》:“耳畔鶯声嚦嚦,口脂之馥直透鼻观。”词语解释:莺语 拼音:yīng yǔ
(1).莺的啼鸣声。 晋 孙绰 《兰亭》诗之二:“鶯语吟脩竹,游鳞戏澜涛。” 唐 白居易 《琵琶引》:“间关鶯语花底滑,幽咽泉流水下难。” 陈三立 《园夜听骤雨》诗:“賸得放晴浇茗椀,隔枝鶯语可分明。”
(2).形容悦耳的语音或歌声。 宋 张先 《醉桃源》词:“歌停鶯语舞停鸞, 高阳 人更闲。” 徐迟 《牡丹》三:“她经常穿蜜黄色的袍子,著淡青色的坎肩……莺语沥沥,粉香四溢。”词语解释:莺莺 拼音:yīng yīng
(1).指姬妾。 清 侯方域 《为吴氏祷子疏》:“鶯鶯渐老,傍公子以何依?燕燕空忙,嘆佳人之不用!”参见“ 鶯鶯燕燕 ”。
(2).嘤嘤。鸟鸣声。《乐府诗集·琴曲歌辞一·思亲操》:“河水洋洋兮青泠,深谷鸟鸣兮鶯鶯。”一本作“ 嚶嚶 ”。
词语解释:莺莺燕燕 拼音:yīng yīng yàn yàn
(1).莺和燕。比喻春光物候。语本 唐 杜牧 《为人题赠》诗之二:“緑树鶯鶯语,平江燕燕飞。” 宋 朱淑真 《谒金门·春半》词:“好是风和日暖,输与鶯鶯燕燕。” 元 张可久 《寨儿令·忆鉴湖》曲:“风风雨雨清明,鶯鶯燕燕关情。”
(2).喻指众多的姬妾或妓女。语本 宋 苏轼 《张子野年八十五尚闻买妾述古令作诗》:“诗人老去 鶯鶯 在,公子归来 燕燕 忙。” 王文诰 辑注:“ 李厚 曰:‘ 唐 贞元 中,有 张生 者,遇 崔氏 女於 蒲 ,小名 鶯鶯 ……’ 宋援 曰:‘《汉·外戚传》: 成帝 尝微行,出,过 阳阿主 ,作乐。上见 赵飞燕 而悦之。先是有童谣曰: 燕燕 ,尾涏涏, 张公子 ,时相见。盖帝每微行,尝与 张放 俱,而称 富平侯 家,故有 张公子 。’ 任居实 曰:‘或説 张祜 妾名 燕燕 。’” 清 雪樵居士 《秦淮闻见录》:“ 玉墀先生 题 罗两峰 《板桥遗跡图》云:‘谈罢 罗 家《鬼趣图》,去寻旧院影模糊,芦根瑟瑟如人语,中有 鶯鶯 燕燕 无。’”词语解释:莺燕 拼音:yīng yàn
(1).黄莺与燕子。泛指春鸟。 唐 乔知之 《定情篇》:“鳧雁将子游,鶯燕从双栖。” 宋 郑起 《晚春即事》诗:“门外数枝杨柳薄,一春鶯燕不曾来。” 元 张养浩 《寒食游廉园》诗:“花柳巧为鶯燕地,管紘遥递綺罗风。”
(2).莺善鸣,燕善舞,因以“鶯燕”比喻歌姬、舞女或妓女。 宋 李莱老 《浪淘沙》词:“宝押绣帘斜,鶯燕谁家,银筝初试合琵琶。” 清 李渔 《意中缘·毒饵》:“妾乃 闽 莆 妓女 林天素 是也,不幸双亲弃早,将身堕入青楼,虽居鶯燕之场,时切雎鳩之慕。”词语解释:莺啭 拼音:yīng zhuàn
谓黄莺婉转而鸣。 唐 卢照邻 《入秦州界》诗:“花开緑野雾,鶯囀紫巖风。” 唐 岑参 《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》:“鷄鸣紫陌曙光寒,鶯囀皇州春色阑。” 清 王韬 《淞隐漫录·诸晓屏》:“女意故使生闻之,其声嚦嚦,正如鶯囀花梢。”词语解释:莺迁 拼音:yīng qiān
亦作“鸎迁”。 《诗·小雅·伐木》:“伐木丁丁,鸟鸣嚶嚶。出自幽谷,迁於乔木。”嘤嘤为鸟鸣声。自 唐 以来,常以嘤鸣出谷之鸟为黄莺,故以“鶯迁”指登第,或为升擢、迁居的颂词。 唐 卢照邻 《五悲·悲今日》:“各自云腾羽化,谷变鶯迁,鸣香车於闕下,曳珠履於君前。” 前蜀 毛文锡 《喜迁莺》词:“芳春景,暖晴烟,乔木见鶯迁。传枝偎叶语关关,飞过綺丛间。” 元 陈樵 《送乌经历归二十韵》:“几时嗟蠖屈,后日看鸎迁。” 清 袁枚 《随园诗话》卷十五:“今称人迁官曰‘鶯迁’,本《诗经》‘迁于乔木’之义。按《伐木》章‘鸟鸣嚶嚶,出自幽谷,迁于乔木’,是‘嚶’字,不是‘鶯’字。‘嚶’乃鸟之鸣声耳。‘绵蛮黄鸟’当是鶯,而又无‘迁乔’字样。然 唐 人有《鶯出谷》诗题,《卢正道碑》有‘鸿渐于磐,鶯迁于木’之文;则以‘嚶’为‘鶯’,自 唐 已然。”词语解释:莺娇 拼音:yīng jiāo
谓莺娇媚的啼声。 唐 宋之问 《春日芙蓉园侍宴应制》诗:“飞花随蝶舞,艷曲伴鶯娇。” 宋 黄昇 《卖花声·忆旧》词:“侧帽停鞭沽酒处,柳软鶯娇。” 清 钱季重 《鹧鸪天》词:“看蜨舞,听鶯娇,平生恨事最难消。”词语解释:莺歌 拼音:yīng gē
谓莺啼婉转似歌。亦喻婉转悦耳的歌声。 唐 杜甫 《忆幼子》诗:“驥子春犹隔,鶯歌暖正繁。” 唐 杨巨源 《春日奉献圣寿无疆词》之二:“人醉逢 尧 酒,鶯歌答 舜 弦。” 清 孙枝蔚 《对酒》诗:“鶯歌 雪儿 曲,榆坠 沉郎 钱。”词语解释:莺舌 拼音:yīng shé
莺声。 宋 徐铉 《柳枝辞》之十一:“应缘鶯舌多情赖,长向 双成 説翠条。” 明 叶子奇 《草木子·谈薮》:“马蹏响处无芳草,鶯舌调时有緑杨。”词语解释:莺吟 拼音:yīng yín
莺鸣;莺啼。 唐 高瑾 《晦日宴高氏林亭》诗:“鶯吟上乔木,雁往息平沙。” 唐 李白 《晓晴》诗:“鱼跃青池满,鶯吟緑树低。”词语解释:莺儿 拼音:yīng ér
亦作“鸎儿”。
(1).雏莺。 唐 曹松 《驸马宅宴罢》诗:“学语鶯儿飞未稳,放身斜坠緑杨枝。”
(2).黄莺。 金 元好问 《杨柳》诗:“杨柳青青沟水流,鶯儿调舌弄娇柔。” 元 马祖常 《杨花宛转曲》:“轻薄颠狂风上下,燕子鸎儿各新嫁。” 元 萨都剌 《过孙虎臣园》诗:“鶯儿老去空臺树,燕子归来无主家。”词语解释:莺谷 拼音:yīng gǔ
亦作“鸎谷”。 莺处幽谷。比喻人未显达时的处境。 唐 骆宾王 《上兖州崔长史启》:“洒惠渥於 羊陂 ,屡泛 文通 之麦;峻曲岸於鸎谷,时遗 公叔 之冠。” 唐 王涯 《广宣上人以诗贺放榜和谢》:“龙门变化人皆望,鶯谷飞鸣自有时。” 唐 罗隐 《赠滈先辈令狐补阙》诗:“花迎綵服离鶯谷,柳傍东风触马鞭。”词语解释:莺簧 拼音:yīng huáng
亦作“鸎簧”。 黄莺的鸣声。以其声如笙簧奏乐,因称。 唐 温庭筠 《舞衣曲》:“蝉衫麟带压愁香,偷得鶯簧锁金缕。” 宋 欧阳修 《奉酬长文舍人出城见示之句》诗:“清浮酒蚁醅初拨,暖入鸎簧舌渐调。” 清 陈维崧 《琐窗寒·初春和云臣韵》词:“鶯簧生澁,不似旧时淹润。”词语解释:莺雏 拼音:yīng chú
幼小的莺。 五代 路德延 《小儿》诗:“鶯雏金鏇繫,猫子綵丝牵。” 宋 周邦彦 《满庭芳》词:“风老鶯雏,雨肥梅子,午阴嘉树清圆。” 元 马臻 《村中书事》诗之二:“鶯雏未省逢人避,直向路傍花上啼。”词语解释:莺友 拼音:yīng yǒu
《诗·小雅·伐木》有“伐木丁丁,鸟鸣嚶嚶……嚶其鸣矣,求其友声”之句,后人遂以“鶯友”比喻好友。 唐 李商隐 《喜闻太原同院崔侍御台拜兼寄在台三二同年之什》诗:“若向南臺见鶯友,为传垂翅度春风。” 元 王逢 《题朱松石左辖归来堂》诗:“鹤孙影跨松閒石,鶯友声过柳外墙。”词语解释:莺喉 拼音:yīng hóu
(1).莺的鸣声。 唐 刘禹锡 白居易 《乐天是月长斋鄙夫此时愁卧里闾非遥云雾难披因以寄怀遂为联句》:“鹊顶迎秋秃,鶯喉入夏瘖。” 清 杜岕 《送张子良还燕》诗:“行车短箙各在腰,柳梢欲綰鶯喉句。”
(2).形容婉转悠扬的歌声。 明 陈海樵 《闺怨·惜别》曲:“哄杀人绽樱桃生香小口,玉板按鶯喉。” 清 孔尚任 《桃花扇·寄扇》:“鶯喉歇了南北套,冰弦住了 陈 隋 调。” 清 蒋士铨 《唱档子》诗:“君不见鶯喉一变蛾眉蹙,斜抱琵琶定场屋。”词语解释:莺黄 拼音:yīng huáng
浅黄色。 宋 张先 《定风波令》词:“碧玉篦扶坠髻云,鶯黄衫子退红裙。”词语解释:莺吭 拼音:yīng kēng
犹莺喉。 宋 陆游 《村居书触目》诗:“枝上花空閒蝶翅,林间葚美滑鶯吭。” 明 程羽文 《鸳鸯牒》:“ 杨容华 鶯吭亮溜,鴰鶬非羣。”词语解释:莺粟 拼音:yīng sù
亦作“鸎粟”。 罂粟。 宋 苏轼 《归宜兴留题竹西寺》诗之二:“道人劝饮鸡苏水,童子能煎鶯粟汤。”《醒世恒言·灌园叟晚逢仙女》:“那园周围编竹为篱……篱边撒下蜀葵、凤仙、鷄冠、秋葵、鶯粟等种。” 清 无名氏 《帝城花样·琵琶庆传》:“世传此为鸎粟液,合诸药所製,能鑠肌肤,损颜色,服之容光鋭减。” 郁达夫 《自述》诗之十五:“ 鸳湖 旧忆 梅村 曲,鶯粟人传太史歌。”词语解释:莺衣 拼音:yīng yī
黄莺的羽毛。 宋 陆游 《小园独立》诗:“新泥添燕户,细雨溼鶯衣。”词语解释:莺弄 拼音:yīng nòng
犹莺哢。 唐 孟郊 《尧歌》之二:“鶯弄方短短,花明碎攒攒。”一本作“鸎弄”。词语解释:莺枝 拼音:yīng zhī
莺栖的树枝。多指柳枝。 宋 李彭老 《探芳讯·湖上春游继草窗韵》词:“几多时,涨緑鶯枝,堕红鸳甃。”词语解释:莺期 拼音:yīng qī
亦作“鸎期”。 见“ 鶯期燕约 ”。
词语解释:莺期燕约 拼音:yīng qī yàn yuē
比喻男女私情的约会。 宋 应法孙 《霓裳中序第一》词:“思前事,鶯期燕约,寂寞向谁説?”亦省作“ 鶯期 ”。 明 王錂 《春芜记·构衅》:“名园深处且私窥,鶯期知甚时。” 清 龚自珍 《高阳台》词:“明知相约非相误,奈鶯期不定,鸞镜终抛。” 清 陈裴之 《香畹楼忆语》:“閒繙 张泌 《妆楼记》,孤负鸎期第几回?”词语解释:莺时 拼音:yīng shí
春光明媚之时。 唐 骆宾王 《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》诗:“凤楼迢递絶尘埃,鶯时物色正裴回。” 唐 刘希夷 《孤松篇》:“蚕月桑叶青,鶯时柳花白。”词语解释:莺唇 拼音:yīng chún
亦作“ 鶯脣 ”。
(1).莺嘴。樱唇,樱桃小口。 唐 陆龟蒙 《子夜四时歌·夏歌》:“兰眼抬路斜,鶯脣映花老,金龙倾漏尽,玉井敲冰早。”
(2).形容女子娇美的嘴唇。 清 贾靓芬 《女聊斋志异·娇红记》:“低眉敛翠不胜春,娇转鶯唇红半吐。”词语解释:莺帘 拼音:yīng lián
指歌者所居之帘幕。莺,比喻歌者。 宋 张炎 《蝶恋花·赠杨柔卿》词:“几过鶯帘,听得间关语。” 清 王鹏运 《宴清都·四月望日子石招饮花之寺》词:“鶯帘按拍,鸞笺觅句,旧游烟散。”词语解释:莺梭 拼音:yīng suō
谓莺飞往来如同穿梭。 宋 储泳 《齐天乐》词:“柳綫经烟,鶯梭织雾,一片旧愁新怨。” 元 张养浩 《遂闲堂独坐自和》之三:“苔垣蜗篆斜行玉,柳岸鶯梭巧织蓝。”词语解释:莺窗 拼音:yīng chuāng
亦作“鸎窗”。 古代称歌姬、舞女居住之处。亦指妓院。 南唐 冯延巳 《浣溪沙》词:“春到青门柳色黄,一梢红杏出低墙,鸎窗人起未梳妆。” 宋 陆游 《安公子》词:“人尽怪诗酒消声价。向药炉经卷,忘却鶯窗柳榭。”词语解释:莺春 拼音:yīng chūn
春日。以莺鸟于此时飞鸣,故称。 唐 郑谷 《多情》诗:“鶯春雁夜长如此,赖是幽居近酒家。”词语解释:莺华 拼音:yīng huá
亦作“鸎华”。 花开莺啼。泛指美好春景。 明 刘基 《水西寺东楼晓起闻莺》诗:“思家每恨无轻翼,可对鸎华不憯悽?”词语解释:莺哢 拼音:yīng lòng
谓莺啼婉转悠扬。 宋 刘克庄 《五月十七日游诸洞》诗:“昨游感鶯哢,今至闻蝉吟。”词语解释:莺户 拼音:yīng hù
犹莺窗。 宋 楼采 《玉漏迟》词:“綵柱鞦韆散后,悵尘锁、燕帘鶯户。”词语解释:莺花海 拼音:yīng huā hǎi
犹莺花队。 宋 陆游 《风入松》词:“十年裘马 锦江 滨,酒隐红尘。万金选胜鶯花海,倚疎狂,驱使青春。”词语解释:莺脰 拼音:yīng dòu
见“ 鶯脰湖 ”。
词语解释:莺脰湖 拼音:yīng dòu hú
亦作“鸎脰湖”。
(1).湖名。在 江苏省 吴江市 ,以湖形似莺脰得名。《儒林外史》第十二回:“不日要设一个大会,遍请宾客游 鶯脰湖 。” 清 赵翼 《题黄道婆祠》诗:“君看 鶯脰湖 边月,夜夜寒灯剔短釭。”亦省作“ 鶯脰 ”。 清 钱谦益 《冬日嘉兴舟中戏示惠香》诗之一:“理曲近怜 鶯脰 水,弄花遥惜 马塍 风。” 清 陈维崧 《燕归慢·松陵道上追感计甫草赵山子两孝廉》词:“来朝过 鶯脰 ,好拨棹破晴空。”
(2).湖名 浙江省 鄞县 广德湖 的旧称。 宋 曾巩 《广德湖记》:“﹝ 鄞县 广德湖 ﹞其旧名曰 鸎脰湖 ,而今名, 大历 八年令 储仙舟 之所更也。”词语解释:莺翁 拼音:yīng wēng
莺的戏称。 唐 温庭筠 《黄昙子歌》:“红瀲荡融融,鶯翁鸂鶒暖。”词语解释:莺花市 拼音:yīng huā shì
妓院。 元 戴善夫 《风光好》第四折:“我自离了鶯花市,无半星儿点污,一抹儿瑕疵。” 元 王仲元 《普天乐·春日多雨》曲:“有赢钞烟月牌,无赔钞鶯花市。”词语解释:莺迁榜 拼音:yīng qiān bǎng
金榜。科举应试考中者的名单。 宋 王禹偁 《送查校书从事彭门》诗:“姓名旧在鶯迁榜,诗什重题 燕子楼 。”词语解释:莺花阵 拼音:yīng huā zhèn
妓院。 元 杨暹 《刘行首》第一折:“我著你托化在雨云乡,还宿债在鶯花阵。”词语解释:莺栊 拼音:yīng lóng
指歌姬舞女所居之窗櫺。 宋 周密 《浣溪纱·拟梅川》词:“蚕已三眠柳二眠,双竿初起画鞦韆,鶯櫳风响十三絃。”词语解释:莺房 拼音:yīng fáng
指妓院。 宋 张炎 《阮郎归·有怀北游》词:“花贴贴,柳悬悬,鶯房几醉眠。”词语解释:莺乔 拼音:yīng qiáo
谓莺迁乔木。比喻及第或升官。 唐 李商隐 《为举人献韩郎中琮启》:“幽谷未见於鶯乔,曲沼空勤於鳧藻。”词语解释:莺韵 拼音:yīng yùn
黄莺的鸣唱声。 南朝 陈 顾野王 《罗敷行》:“风轻鶯韵缓,露重落花迟。”词语解释:莺巢燕垒 拼音:yīng cháo yàn lěi
亦作“鸎巢燕垒”。 比喻妓院。 清 黄六鸿 《福惠全书·邮政·逐娼妓》:“每有无耻棍豪,多置狎邪门巷,遂作鸎巢燕垒,顿成柳市花街。”词语解释:莺啼燕语 拼音:yīng tí yàn yǔ
亦作“鸎啼燕语”。
(1).莺啼婉转,燕语呢喃。形容春光明媚。 唐 皇甫冉 《春思》诗:“鶯啼燕语报新年, 马邑 龙堆 路几千。” 唐 孟郊 《伤春》诗:“千里无人旋风起,鶯啼燕语荒城里。”
(2).比喻女子悦耳的语声。《警世通言·庄子休鼓盆成大道》:“那妇人并不起身,运扇如故,口中鶯啼燕语,説出几句不通道理的话来。” 清 李渔 《无声戏·谭楚玉戏里传情,刘藐姑曲终死节》:“只因他学戏的时节,把那些鶯啼燕语之声,柳舞花翻之态,操演熟了,所以走到人面前,不消作意,自有一种云行水流的光景。” 明 刘基 《弋阳方氏寿康堂》诗:“鸎啼燕语日高起,羽觴沉沉浮春醪。”词语解释:莺啼序 拼音:yīng tí xù
(1).词牌名。又名《丰乐楼》。在词中字数最多,计二百四十字。仄韵。见《词谱》卷三九。
(2).曲牌名。属南曲商调。字数与词牌不同,用作过曲。见 明 王骥德 《曲律》卷一。词语解释:莺徙 拼音:yīng xǐ
犹莺迁。 清 龚萼 《复王静山书》:“大官大邑,在在需才,定卜乔枝鶯徙。”词语解释:莺歌燕舞 拼音:yīng gē yàn wǔ
亦作“ 鶯吟燕舞 ”。 莺啼如歌,燕飞若舞。形容春光明媚,万物欢悦。亦喻形势大好。 宋 卢炳 《满江红·贺赵县丞》词:“日丽风和薰协气,鶯吟燕舞皆欢意。” 宋 姜夔 《杏花天影》词:“ 金陵 路,鶯吟燕舞。算潮水,知人最苦。”一本作“ 鶯吟燕儛 ”。 明 冯惟敏 《端正好·邑斋初度自述》套曲:“空孤负,鶯歌燕舞,檀板绣氍毹。” 清 张琦 《丑奴儿慢》词:“多少冶游,鶯歌燕舞。” 毛泽东 《水调歌头·重上井冈山》词:“到处鶯歌燕舞,更有潺潺流水,高路入云端。”词语解释:莺哥绿 拼音:yīng gē lǜ
香料名。为奇南香中的最佳品种。 清 谷应泰 《博物要览·志香》:“香中奇南,惟緑结、糖结为最重,以质软,指刻之如锥,画沙味辣有胉,嚼之粘牙为上。上者曰鶯哥緑。”词语解释:莺歌燕语 拼音:yīng gē yàn yǔ
黄鹂歌唱,燕子呢喃。形容春天的美好景象。《白雪遗音·马头调·春景》:“见了些,红红緑緑桃共杏,最喜春日晴。鶯歌燕语,云淡风轻,水秀山明。”词语解释:莺哥 拼音:yīng gē
鹦鹉的俗称。 清 葆光子 《物妖志·杂类·泥孩》:“ 宋 时 临安 风俗,嬉游湖上者,竞买泥孩、鶯哥等物。”词语解释:莺桃 拼音:yīng táo
亦作“鸎桃”。 樱桃。《吕氏春秋·仲夏》“羞以含桃” 汉 高诱 注:“含桃,鸎桃。鸎鸟所含食,故言含桃。” 明 焦竑 《焦氏笔乘·鸎桃》:“樱桃亦曰鸎桃……鸎桃二字甚新。” 清 二石生 《〈十洲春语〉成自题》诗之二:“虾菜市楼三月雨,鸎桃画舸五湖烟。”词语解释:莺期燕约 拼音:yīng qī yàn yuē
比喻男女私情的约会。 宋 应法孙 《霓裳中序第一》词:“思前事,鶯期燕约,寂寞向谁説?”亦省作“ 鶯期 ”。 明 王錂 《春芜记·构衅》:“名园深处且私窥,鶯期知甚时。” 清 龚自珍 《高阳台》词:“明知相约非相误,奈鶯期不定,鸞镜终抛。” 清 陈裴之 《香畹楼忆语》:“閒繙 张泌 《妆楼记》,孤负鸎期第几回?”词语解释:莺声燕语 拼音:yīng shēng yàn yǔ
莺声呖呖,燕语呢喃。多用以比喻女子婉转悦耳的语声。《水浒传》第四二回:“ 宋江 听的鶯声燕语,不是男子之音。”《白雪遗音·剪靛花·一棵椒》:“花椒刺儿扎了奴的手,鶯声燕语唤郎瞧,快些儿与奴挑。”《再生缘》第八回:“言讫依依跟在后,鶯声燕语甚温存。”词语解释:莺朋燕友 拼音:yīng péng yàn yǒu
成群结伴的黄莺和燕子。 元 不忽木 《点绛唇·辞朝》套曲:“谁待似落花般鶯朋燕友?谁待似转灯般龙争虎鬭?” 明 朱权 《宫词》之十三:“鶯朋燕友时相得,似识东城帝子家。”词语解释:莺歌蝶舞 拼音:yīng gē dié wǔ
同“ 鶯歌燕舞 ”。 唐 鲍君徽 《惜花吟》:“鶯歌蝶舞韶光长,红炉煑茗松花香。” 宋 宋庠 《感花》诗:“鸎歌蝶舞两矜春,见我长嗟亦飞去。”词语解释:莺猜燕妒 拼音:yīng cāi yàn dù
比喻遭人猜忌。 清 王鹏运 《摸鱼子·太常仙蝶来过赋此以志》词:“算年年、鶯猜燕妒,仙缘知在何处?”词语解释:莺飞草长 拼音:yīng fēi cǎo zhǎng
南朝 梁 丘迟 《与陈伯之书》:“暮春三月, 江 南草长,杂花生树,羣鸎乱飞。”后以“鶯飞草长”形容明媚的春景。 清 黄景仁 《春风怨》诗:“鶯飞草长谁为主?渺渺春江作歌苦。”词语解释:莺飞燕舞 拼音:yīng fēi yàn wǔ
莺燕飞舞。象征春光明媚。 柳青 《创业史》第一部第十五章:“清明节前, 汤河 两岸换上了春天的盛装,正是桃红柳绿,莺飞燕舞的时光。”词语解释:莺闺燕阁 拼音:yīng guī yàn gé
指妇女的闺阁。 明 杨慎 《塞垣鹧鸪词》:“鶯闺燕阁年三五, 马邑 龙堆 路十千。”词语解释:莺莺燕燕 拼音:yīng yīng yàn yàn
(1).莺和燕。比喻春光物候。语本 唐 杜牧 《为人题赠》诗之二:“緑树鶯鶯语,平江燕燕飞。” 宋 朱淑真 《谒金门·春半》词:“好是风和日暖,输与鶯鶯燕燕。” 元 张可久 《寨儿令·忆鉴湖》曲:“风风雨雨清明,鶯鶯燕燕关情。”
(2).喻指众多的姬妾或妓女。语本 宋 苏轼 《张子野年八十五尚闻买妾述古令作诗》:“诗人老去 鶯鶯 在,公子归来 燕燕 忙。” 王文诰 辑注:“ 李厚 曰:‘ 唐 贞元 中,有 张生 者,遇 崔氏 女於 蒲 ,小名 鶯鶯 ……’ 宋援 曰:‘《汉·外戚传》: 成帝 尝微行,出,过 阳阿主 ,作乐。上见 赵飞燕 而悦之。先是有童谣曰: 燕燕 ,尾涏涏, 张公子 ,时相见。盖帝每微行,尝与 张放 俱,而称 富平侯 家,故有 张公子 。’ 任居实 曰:‘或説 张祜 妾名 燕燕 。’” 清 雪樵居士 《秦淮闻见录》:“ 玉墀先生 题 罗两峰 《板桥遗跡图》云:‘谈罢 罗 家《鬼趣图》,去寻旧院影模糊,芦根瑟瑟如人语,中有 鶯鶯 燕燕 无。’”词语解释:莺脰湖 拼音:yīng dòu hú
亦作“鸎脰湖”。
(1).湖名。在 江苏省 吴江市 ,以湖形似莺脰得名。《儒林外史》第十二回:“不日要设一个大会,遍请宾客游 鶯脰湖 。” 清 赵翼 《题黄道婆祠》诗:“君看 鶯脰湖 边月,夜夜寒灯剔短釭。”亦省作“ 鶯脰 ”。 清 钱谦益 《冬日嘉兴舟中戏示惠香》诗之一:“理曲近怜 鶯脰 水,弄花遥惜 马塍 风。” 清 陈维崧 《燕归慢·松陵道上追感计甫草赵山子两孝廉》词:“来朝过 鶯脰 ,好拨棹破晴空。”
(2).湖名 浙江省 鄞县 广德湖 的旧称。 宋 曾巩 《广德湖记》:“﹝ 鄞县 广德湖 ﹞其旧名曰 鸎脰湖 ,而今名, 大历 八年令 储仙舟 之所更也。”词语解释:莺粉 拼音:yīng fěn
黄色的粉。古代女子化妆所用。 元 马祖常 《赋王叔能宅芍药》诗:“鶯粉分奩艳有光,天工巧製殿春阳。”词语解释:莺颠燕狂 拼音:yīng diān yàn kuáng
比喻男女寻欢作乐的情状。 清 孔尚任 《桃花扇·听稗》:“暗思想,那些鶯颠燕狂,关甚兴亡?”词语解释:莺花队 拼音:yīng huā duì
妓女的行列。 清 孔尚任 《桃花扇·传歌》:“生来粉黛围,跳入鶯花队,一串歌喉,是俺金钱地。”词语解释:莺花寨 拼音:yīng huā zhài
妓院。 元 武汉臣 《玉壶春》第四折:“也祇为鶯花寨声名非是美,情愿做从良正妻,结婚姻要成对。” 元 王仲元 《普天乐·春日多雨》曲:“鶯花寨我纳降,是非海谁著渰,多少惺惺遭坑陷!”词语解释:莺莺传 拼音:yīng yīng chuán
一名《会真记》。传奇小说。唐代元稹作。贞元中有张生游蒲州,遇崔氏女莺莺,见其绝色而倾心,经婢女红娘撮合定情。后张生赴长安应试变心,并以美色为人间妖孽之托词,掩饰其背盟毁约之行径。后不断被人用作小说、诗歌、说唱、戏剧的题材。最著者为元代王实甫《崔莺莺待月西厢记》。词语解释:莺背色 拼音:yīng bèi sè
浅黄带绿的颜色。《儒林外史》第二九回:“ 杜公孙 穿着是鶯背色的夹纱直裰。”词语解释:莺咔 拼音:yīng kā
谓莺啼婉转悠扬。词语解释:莺俦燕侣 拼音:yīng chóu yàn lǚ
以莺、燕之成双作对比喻情侣或夫妇。 元 关汉卿 《鲁斋郎》第三折:“你自有鶯儔燕侣。我从今万事不关心。” 明 徐复祚 《红梨记·诗要》:“喜春风得意正在今朝,岂可为鶯儔燕侣三春约,忘却你鹏路鵾程万里遥。” 清 蒲松龄 《聊斋志异·绛妃》:“且看鶯儔燕侣,公覆夺爱之仇;请与蝶友蜂交,共发同心之誓。”词语解释:莺吟燕舞 拼音:yīng yín yàn wǔ
见“ 鶯歌燕舞 ”。
词语解释:莺歌燕舞 拼音:yīng gē yàn wǔ
亦作“ 鶯吟燕舞 ”。 莺啼如歌,燕飞若舞。形容春光明媚,万物欢悦。亦喻形势大好。 宋 卢炳 《满江红·贺赵县丞》词:“日丽风和薰协气,鶯吟燕舞皆欢意。” 宋 姜夔 《杏花天影》词:“ 金陵 路,鶯吟燕舞。算潮水,知人最苦。”一本作“ 鶯吟燕儛 ”。 明 冯惟敏 《端正好·邑斋初度自述》套曲:“空孤负,鶯歌燕舞,檀板绣氍毹。” 清 张琦 《丑奴儿慢》词:“多少冶游,鶯歌燕舞。” 毛泽东 《水调歌头·重上井冈山》词:“到处鶯歌燕舞,更有潺潺流水,高路入云端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