末字词组
词语解释:流莺 拼音:liú yīng
亦作“ 流鸎 ”。即莺。流,谓其鸣声婉转。 南朝 梁 沉约 《八咏诗·会圃临东风》:“舞春雪,襍流鶯。” 宋 晏殊 《酒泉子》词:“春色初来,徧拆红芳千万树,流鸎粉蝶鬭翻飞。” 明 谢谠 《四喜记·冰壶重会》:“春昼日迟迟,朝罢身无事,流鶯百囀度高枝,不觉添诗思。” 清 龚自珍 《高阳台》词:“问春人,知否园亭,啼徧流鶯。”词语解释:黄莺 拼音:huáng yīng
亦作“黄鸎”。黄鹂。 三国 吴 陆玑 《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·黄鸟于飞》:“黄鸟,黄鸝留也,或谓之黄栗留, 幽州 人谓之黄鸎。” 唐 王维 《左掖梨花》诗:“黄鶯弄不足,衔入 未央宫 。” 宋 邵雍 《春尽后园闲步》诗:“緑树成阴日,黄鸎对语时。” 王亚凡 《短歌·纺车歌》:“不是秋夜茅舍的幽怨,而像黎明时的黄莺。”词语解释:莺莺 拼音:yīng yīng
(1).指姬妾。 清 侯方域 《为吴氏祷子疏》:“鶯鶯渐老,傍公子以何依?燕燕空忙,嘆佳人之不用!”参见“ 鶯鶯燕燕 ”。
(2).嘤嘤。鸟鸣声。《乐府诗集·琴曲歌辞一·思亲操》:“河水洋洋兮青泠,深谷鸟鸣兮鶯鶯。”一本作“ 嚶嚶 ”。
词语解释:莺莺燕燕 拼音:yīng yīng yàn yàn
(1).莺和燕。比喻春光物候。语本 唐 杜牧 《为人题赠》诗之二:“緑树鶯鶯语,平江燕燕飞。” 宋 朱淑真 《谒金门·春半》词:“好是风和日暖,输与鶯鶯燕燕。” 元 张可久 《寨儿令·忆鉴湖》曲:“风风雨雨清明,鶯鶯燕燕关情。”
(2).喻指众多的姬妾或妓女。语本 宋 苏轼 《张子野年八十五尚闻买妾述古令作诗》:“诗人老去 鶯鶯 在,公子归来 燕燕 忙。” 王文诰 辑注:“ 李厚 曰:‘ 唐 贞元 中,有 张生 者,遇 崔氏 女於 蒲 ,小名 鶯鶯 ……’ 宋援 曰:‘《汉·外戚传》: 成帝 尝微行,出,过 阳阿主 ,作乐。上见 赵飞燕 而悦之。先是有童谣曰: 燕燕 ,尾涏涏, 张公子 ,时相见。盖帝每微行,尝与 张放 俱,而称 富平侯 家,故有 张公子 。’ 任居实 曰:‘或説 张祜 妾名 燕燕 。’” 清 雪樵居士 《秦淮闻见录》:“ 玉墀先生 题 罗两峰 《板桥遗跡图》云:‘谈罢 罗 家《鬼趣图》,去寻旧院影模糊,芦根瑟瑟如人语,中有 鶯鶯 燕燕 无。’”词语解释:迁莺 拼音:qiān yīng
亦作“ 迁鸎 ”。
(1).谓黄莺飞升移居高树。 南朝 陈 阳慎 《从驾祀麓山庙》诗:“櫩巢始入燕,轩树已迁鶯。” 唐 李商隐 《思归》诗:“旧居连上苑,时节正迁鶯。”
(2).指迁升飞翔的黄莺。 唐 王维 《白鹦鹉赋》:“深笼久闭,乔木长违,儻见借其羽翼,与迁鶯而共飞。” 宋 陈造 《闲居》诗之一:“红糝紫蕤今次第,迁鶯来燕费商量。”
(3).喻登第。 唐 李商隐 《喜舍弟羲叟及第上礼部魏公》诗:“朝满迁鶯侣,门多吐凤才。” 唐 韦绚 《刘宾客嘉话录》:“今谓进士登第为迁鸎者久矣,盖自《毛诗·伐木篇》。” 宋 王禹偁 《商州进士张齐说将赴春闱再赋一章用伸赠别》:“七牓御前搜俊造, 商州 终未识迁鶯。”
(4).喻升官。 唐 苏味道 《使岭南闻崔马二御史并拜台郎》诗:“振鷺齐飞日,迁鶯远听闻。” 唐 骆宾王 《同辛簿简仰酬思玄上人林泉》诗之三:“客有迁鸎处,人无结駟来。” 唐 李邃 《卢夫人崔氏墓志》:“﹝ 李邃 ﹞沉困名场垂二十载,无路迁鸎,终随退鶂。” 清 唐孙华 《同年杨昆涛侍御挽诗》之一:“近得迁鶯信,俄占止鵩凶。”词语解释:雏莺
幼莺。也喻指幼龄的歌妓词语解释:新莺 拼音:xīn yīng
初春的啼莺。 唐 李白 《侍宴宜春苑奉诏赋龙池柳色初青听新莺百啭歌》:“始向 蓬莱 看舞鹤,还过茝若听新鶯。”《水浒传》第八一回:“ 燕青 唱罢,真乃是新鶯乍囀,清韵悠扬。” 清 王韬 《淞隐漫录·合记珠琴事》:“每一引吭,声如春晓之新鶯。”词语解释:燕莺 拼音:yàn yīng
比喻相爱的青年男女。 元 马熙 《和可行圭塘杂咏·携妓落成》:“省事山翁许鹤随,燕鶯奔命为谁疲?” 元 无名氏 《符金锭》第一折:“那里也画堂欢宴,早难道是花下燕鶯期。” 明 孟称舜 《娇红记·正名》:“豪公子强入燕鶯羣,义 申郎 情合鸳鸯冢。”词语解释:残莺 拼音:cán yīng
指晚春的黄莺鸣声。 唐 李颀 《送人尉闽中》诗:“閶门折垂柳,御苑听残鶯。” 唐 白居易 《牡丹芳》诗:“戏蝶双舞看人久,残鶯一声春日长。”词语解释:出谷莺 拼音:chū gǔ yīng
从幽谷飞出的鸟。亦喻指升迁之人。 唐 李白 《荆门浮舟望蜀江》诗:“雪照聚沙雁,花飞出谷鶯。” 宋 王禹偁 《酬太常晁丞见寄》诗:“当年布素定交情,恨不同为出谷鶯。犹作三丞君最屈,徧寻两制我知荣。”参见“ 出谷 ”。
词语解释:出谷 拼音:chū gǔ
从幽谷出来。常喻指境遇好转或职位升迁。 唐 皮日休 《旅舍除夜》诗:“出谷空嗟晚,衔杯尚愧先。” 前蜀 韦庄 《三用韵》:“未化投陂竹,空思出谷禽。” 清 曾纪泽 《次韵答左子兴》之二:“鸟方出谷已迁木,龙未跃渊犹在田。”参见“ 出谷迁乔 ”。
词语解释:出谷迁乔 拼音:chū gǔ qiān qiáo
从低处移到高处。《诗·小雅·伐木》:“出自幽谷,迁于乔木。” 宋 王之道 《青玉案·有怀轩车山旧隐》词:“黄鸝休叹青春暮,出谷迁乔旧家句,天意从人还许诉。”本指鸟出自深谷,移居高木,后以“乔迁”为祝贺别人迁居之词。《诗·小雅·伐木》:“出自幽谷,迁于乔木。” 宋 王之道 《青玉案·有怀轩车山旧隐》词:“黄鸝休叹青春暮,出谷迁乔旧家句,天意从人还许诉。”本指鸟出自深谷,移居高木,后以“乔迁”为祝贺别人迁居之词。词语解释:孤莺 拼音:gū yīng
孤单的黄莺。 唐 刘长卿 《过郑山人所居》诗:“寂寂孤鶯啼杏园,寥寥一犬吠桃源。” 唐 武元衡 《春晓闻莺》诗:“寥寥兰臺晓梦惊,緑林残月思孤鶯。”词语解释:柳莺 拼音:liǔ yīng
鸟名。又称树串儿。体小,背部绿色,胸、腹部黄绿色,眼的上部浅黄色,翅膀和尾巴褐色。吃昆虫,是益鸟。词语解释:笼莺 拼音:lóng yīng
笼中之莺。 唐 白居易 《孟夏思渭村旧居寄舍弟》诗:“井鮒思反泉,笼鶯悔出谷。”词语解释:喜迁莺 拼音:xǐ qiān yīng
(1).词牌名。有小令、长调两体。小令起于 唐 ,长调起于 宋 。又名《早梅芳》、《春光好》、《烘春桃李》、《喜迁莺令》、《万年枝》、《燕归来》、《鹤冲天》等。见《词谱》卷六。
(2).曲牌名。南曲正宫、黄钟宫,北曲黄钟宫均有同名曲牌。词语解释:蝗莺 拼音:huáng yīng
组成蝗莺属(Locustella)的若干东半球莺之任一种,叫声悦耳词语解释:鶈莺 拼音:qī yīng
同“鶈鸎”。古代一种怪鸟名,生活在我国东部。词语解释:鹋鹩莺 拼音:miáo liáo yīng
鹋鹩莺属(Stipiturus)的一种鸟词语解释:弄燕调莺 拼音:nòng yàn diào yīng
指调戏女子。 元 汤式 《一枝花·题卓文君花月瑞仙亭传奇》套曲:“明出落求鸞觅凤,暗包藏弄燕调鶯。”词语解释:柳浪闻莺 拼音:liǔ làng wén yīng
杭州 西湖 十景之一。 明 田汝成 《西湖游览志·南山胜迹一》:“而 宋 时《咸淳志》、《梦粱録》诸书,皆无‘夹字桥’之名,独《武林旧事》有 学士 、 柳浪 等桥,而柳浪闻鶯,遂为 西湖 十景之一。”《白雪遗音·南词·西湖十景》:“柳浪闻鶯鶯巧啼,林中百鸟在树头栖。”词语解释:崔莺 拼音:cuī yīng
见“ 崔鶯鶯 ”。
词语解释:崔莺莺 拼音:cuī yīng yīng
唐 传奇小说人物。 唐 元稹 有《莺莺传》,记述 莺莺 与 张生 相恋,后为 张 所弃而他嫁的故事。自 唐 以来,故事在民间流传甚广。 北宋 赵令畤 作《商调蝶恋花鼓子词》, 金 董解元 作《西厢记诸宫调》, 元 王实甫 作杂剧《西厢记》,皆述其事。 王 作丰富了人物的性格和故事情节,使 莺莺 终于冲破封建礼教和门第的束缚,与 张生 结合,从而塑造了一个美貌多情的少女的典型形象。亦省称“ 崔鶯 ”。 元 徐再思 《蟾宫曲·赠粉英》曲:“花下 苏卿 ,月下 崔鶯 ;世上 飞琼 ,天上 双成 。” 明 谢谠 《四喜记·怡情旅邸》:“花下 双成 ,妖嬈何足称;月下 崔鶯 ,娉婷何足称。”《红楼梦》第二回:“再如 李龟年 、 黄幡绰 、 敬新磨 、 卓文君 、 红拂 、 薛涛 、 崔鶯 、 朝云 之流,此皆易地则同之人也。”词语解释:崔莺莺 拼音:cuī yīng yīng
唐 传奇小说人物。 唐 元稹 有《莺莺传》,记述 莺莺 与 张生 相恋,后为 张 所弃而他嫁的故事。自 唐 以来,故事在民间流传甚广。 北宋 赵令畤 作《商调蝶恋花鼓子词》, 金 董解元 作《西厢记诸宫调》, 元 王实甫 作杂剧《西厢记》,皆述其事。 王 作丰富了人物的性格和故事情节,使 莺莺 终于冲破封建礼教和门第的束缚,与 张生 结合,从而塑造了一个美貌多情的少女的典型形象。亦省称“ 崔鶯 ”。 元 徐再思 《蟾宫曲·赠粉英》曲:“花下 苏卿 ,月下 崔鶯 ;世上 飞琼 ,天上 双成 。” 明 谢谠 《四喜记·怡情旅邸》:“花下 双成 ,妖嬈何足称;月下 崔鶯 ,娉婷何足称。”《红楼梦》第二回:“再如 李龟年 、 黄幡绰 、 敬新磨 、 卓文君 、 红拂 、 薛涛 、 崔鶯 、 朝云 之流,此皆易地则同之人也。”词语解释:夜莺 拼音:yè yīng
鸟名。体态玲珑,大小约如麻雀。雌雄羽色近似,上体赤褐色,下体灰白而胸部较浓;尾羽带鲜明的棕色。多活动于丛林间,食昆虫、蠕虫等。动作灵活,鸣声清婉,且多鸣于月夜。产于 欧洲 ,有歌女之王的美称。词语解释:燕燕莺莺 拼音:yàn yàn yīng yīng
比喻娇妻美妾或年轻女子。 金 元好问 《题商孟卿家明皇合曲图》诗:“海棠一株春一国,燕燕鶯鶯作寒食。” 元 张可久 《红绣鞋·归兴》曲:“燕燕鶯鶯生分,风风雨雨伤神。” 鲁迅 《热风·随感录六十四》:“南方人也可怜北方人太简单了,便送上许多文章……什么‘噫嘻卿卿我我’‘呜呼燕燕莺莺’‘吁嗟风风雨雨’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