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字词组
词语解释:菖蒲  拼音:chāng pú
植物名。多年生水生草本,有香气。叶狭长,似剑形。肉穗花序圆柱形,着生在茎端,初夏开花,淡黄色。全草为提取芳香油、淀粉和纤维的原料。根茎亦可入药。民间在端午节常用来和艾叶扎束,挂在门前。《孝经援神契》:“椒薑御湿,菖蒲益聪。” 北魏  郦道元 《水经注·伊水》:“石上菖蒲,一寸九节,为药最妙,服久化僊。”词语解释:菖蒲酒  拼音:chāng pú jiǔ
用菖蒲叶浸制的药酒。旧俗端午节饮之,谓可去疾疫。 宋  苏轼 《元祐三年端午贴子词·皇太后阁之二》:“万寿菖蒲酒,千金琥珀盃。” 清  张若需 《五日润州》诗:“何如满泛菖蒲酒,快对 金  焦 破泬寥。”词语解释:菖歜  拼音:chāng chù
用菖蒲根切制成的腌制品。 明  无名氏 《鸣凤记·端阳游赏》:“菰黍连菖歜,琼彝倒玉舟。” 清  周亮工 《追报亡友黄汉臣书》:“若谬许声气于 亮 ,有菖歜之嗜者,启予荒芜。”词语解释:菖蒲节  拼音:chāng pú jié
指端午节。 宋  周密 《齐东野语·子固类元章》:“庚申岁,客輦下,会菖蒲节,余偕一时好事者邀 子固 ,各携所藏,买舟湖上,相与评赏。” 宋  杨万里 《初夏即事十二解》诗:“藏却柿红缨扫子,菖蒲节裡放风光。”词语解释:菖兰
植物名。又叫剑兰、唐菖蒲。鸢尾科,唐菖蒲属。多年生草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