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字词组
词语解释:菵露 拼音:wǎng lù
菵草上的露水。《文选·鲍照〈苦热行〉》:“障气昼熏体,菵露夜沾衣。” 李善 注:“《宋永初山川记》曰:‘ 寧州 鄣气菵露,四时不絶。’菵,草名,有毒;其上露,触之肉即溃烂。” 唐 刘禹锡 《送僧方及南谒柳员外》诗:“三衣濡菵露,一锡飞烟空。” 清 田雯 《碧峣书院歌吊杨升菴先生》:“堁风菵露哀牢疆,山川瘴癘难禁当。”参见“ 菵草 ”。
词语解释:菵草 拼音:wǎng cǎo
(1).即莽草。 清 俞正燮 《癸巳存稿·莽草》:“《本经》云:菵草杀虫鱼。”参见“ 莽草 ”、“ 菵露 ”。
(2).别称菵米、水稗子。一年生草本。夏秋开花。多生于水边潮湿处。全草和果实可作饲料。词语解释:菵草 拼音:wǎng cǎo
(1).即莽草。 清 俞正燮 《癸巳存稿·莽草》:“《本经》云:菵草杀虫鱼。”参见“ 莽草 ”、“ 菵露 ”。
(2).别称菵米、水稗子。一年生草本。夏秋开花。多生于水边潮湿处。全草和果实可作饲料。词语解释:菵米 拼音:wǎng mǐ
即菵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