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韵字: 或选择韵部:
(2011-11-5)
五歌平声 [guō guò,经过][hé huó huo,和平][mó,琢磨][hé,荷花][suō][偏颇,形词][suō][nā nuó][tuō][cuó][详注1][音駝。逶迤,行貌。本作迱。][详注2][音騾。瓠瓢也。又与蠃通][cuó,酂城][媕娿,不決也][详注3][wō][bō bo][详注4][详注5][嵒齬,山勢也][cuó][姓][同沱]妿[同峨][luó][duō][guō wō][详注6]娿


注1:蛇 音移。【詩·召南】委蛇委蛇。【箋】委蛇,委曲自得之貌。【莊子·庚桑楚】與物委蛇,而同其波。【焦氏·易林】委蛇循河,至北海涯。又【韻補】龍蛇之蛇,亦讀爲移。【詩·小雅】維熊維羆,維虺維蛇,大人占之。蛇字叶上羆字、下之字韻。
注2:傩 nuó,音那。指古迎神赛会。如傩神,迷信传说中的驱除瘟疫的神。
注3:蠃 音騾。蜯屬。【爾雅·釋魚】蠃,小者蜬。【註】蠃,大者如斗,出日南漲海中,可以爲酒杯。
注4:酇 《集韻》才何切,音嵯。《前漢·地理志》沛郡有酇縣。《註》莽曰贊治。應劭曰音嵯。又與醝通。《周禮·天官·酒正·三曰盎齊註》如今酇白也。
注5:番 音婆。鄱阳豫章县。《史记·伍子胥传》阖闾使太子夫差将兵伐楚,取番。《注》索隐曰:盖鄱阳也。
注6:蜗 《韵会》公蛙切,音騧。与娲通。《礼·明堂位》女蜗之笙簧。
末字词组
薜萝松萝云萝杉萝菠萝蕬萝棘萝 
烟萝绿萝苎萝茑萝阴萝结丝萝海萝 
藤萝女萝碧萝纤萝莳萝马尾萝波萝 
扪萝青萝丝萝石萝赤萝樛萝  

词语解释:薜萝  拼音:bì luó
(1).薜荔和女萝。两者皆野生植物,常攀缘于山野林木或屋壁之上。《楚辞·九歌·山鬼》:“若有人兮山之阿,被薜荔兮带女萝。” 王逸 注:“女萝,兔丝也。言山鬼仿佛若人,见於山之阿,被薜荔之衣,以兔丝为带也。”后借以指隐者或高士的衣服。《南齐书·高逸传·宗测》:“量腹而进松朮,度形而衣薜萝。” 唐 张乔 《送陆处士》诗:“若向仙巖住,还应著薜萝。”
(2).借指隐者或高士的住所。 南朝 梁 吴均 《与顾章书》:“僕去月谢病,还觅薜萝。” 唐 韩偓 《雪中过重湖信笔偶题》诗:“道方时险拟如何,謫去甘心隐薜萝。” 清 黄遵宪 《岁暮怀人诗》之二:“十年冷署付蹉跎,归去空山卧薜萝。”
词语解释:烟萝  拼音:yān luó
亦作“烟萝”。
(1).草树茂密,烟聚萝缠,谓之“烟萝”。 唐 李端 《寄庐山真上人》诗:“更説 谢公 南座好,烟萝到地几重阴。” 南唐 李煜 《破阵子》词:“凤阁龙楼连霄汉,玉树璚枝作烟萝,几曾识干戈!” 明 陈所闻 《驻马听·泛西湖》曲:“指点着六桥柳浪,三 竺 云峦, 石屋 烟萝。” 清 周準 《发朱砂庵经观音岩登石人峰》诗:“俯身入烟萝,欲诣仙人宅。”
(2).借指幽居或修真之处。 唐 裴铏 《传奇·文箫》:“一斑与两斑,引入 越王山 。世数今逃尽,烟萝得再还。” 周楞伽 辑注:“烟萝,道家称隐居修真的地方。” 宋 苏舜钦 《离京后作》诗:“脱身离网罟,含笑入烟萝。” 明 屠隆 《綵毫记·别妻走京》:“何意入利名韁锁,惆悵别烟萝。” 康有为 《和临桂周黻卿翰林〈有感〉》:“只愁好春色,无处着烟萝。”
词语解释:藤萝  拼音:téng luó
紫藤的通称。亦泛指有匍匐茎和攀援茎的植物。 唐 杨炯 《群官寻杨隐居诗序》:“寒山四絶,烟雾苍苍;古树千年,藤萝漠漠。” 明 唐顺之 《寓城西寺中杂言》诗:“堦寒鸣蟪蟈,庭古荫藤萝。” 清 李斗 《扬州画舫录·小秦淮录》:“于是别馆棊布,名园鳞次……门掛藤萝,墙封薜荔;疏篱鹿眼,长廊凤翅。” 艾青 《双尖山》诗:“千百条藤萝,顽强地互相攀缠。”
词语解释:扪萝  拼音:mén luó
攀援葛藤。 南朝 梁 范云 《送沉记室夜别》诗:“捫萝正忆我,折桂方思君。” 唐 宋之问 《灵隐寺》诗:“捫萝登塔远,刳木取泉遥。” 宋 王安石 《九井》诗:“捫萝挽蔦到山趾,仰见吹泻何峥嶸。” 清 俞正燮 《黟县山水记》:“捫萝挽葛,时有至者。”
词语解释:松萝  拼音:sōng luó
亦作“ 松罗 ”。
(1).即女萝。地衣门植物。体呈丝状,直立或悬垂,灰白或灰绿色,基部多附着在松树或别的树的树皮上,少数生于石上。可入药,有祛寒退热的作用。《诗·小雅·頍弁》“蔦与女萝,施於松上” 毛 传:“女萝、兔丝,松萝也。” 唐 黄滔 《敷水卢校书》诗:“宅带松萝僻,日唯猿鸟亲。” 明 李时珍 《本草纲目·木四·松萝》:“松萝能平肝邪、去寒热,同瓜蒂诸药则能吐痰。”
(2).借指山林。 唐 王维 《别辋川别业》诗:“依迟动车马,惆悵出松罗。” 唐 孟郊 《擢第后东归书怀》诗:“松萝虽可居,青紫终当拾。” 宋 苏轼 《杜处士传》:“古人有三聘而起松萝者,迫实用也。”
(3).茶名。因产于 安徽省 歙县 松萝山 ,故名。 明 许次纾 《茶疏·产茶》:“若 歙 之松罗, 吴 之虎邱, 钱唐 之龙井,香气穰郁,并可雁行。”
词语解释:绿萝  拼音:lǜ luó
(1).绿色藤萝。 三国 魏 曹植 《苦思行》:“緑萝缘玉树,光曜粲相暉。” 唐 李白 《古风》之四四:“緑萝纷葳蕤,繚绕松栢枝。” 宋 孙觌 《小园春事》诗之一:“緑萝高张翠羽盖,苍巘中断青玉玦。” 元 赵孟頫 《桃源春晓图》诗:“ 桃花源 里得春多,洞口春烟摇緑萝。”
(2).荔枝名。亦名挂绿。 清 吴应逵 《岭南荔支谱》卷四:“挂緑、玉栏、金井,如夜光无价,非可以金钱得之……緑萝,即指挂緑也。”
(3).溪名。在今 湖北省 。 宋 欧阳修 《送田画秀才宁亲万州序》:“岁之仲春,自 荆南 西拜其亲於 万州 。维舟 夷陵 ,予与之登高以远望,遂游 东山 ,窥 緑萝溪 ,坐磐石。” 宋 陆游 《老学庵笔记》卷七:“ 欧阳公 謫 夷陵 时,诗云:‘江上孤峰蔽 緑萝 ,县楼终日对嵯峨。’盖 夷陵县 治下临峡,江名 緑萝溪 。自此上泝,即 上牢关 ,皆山水清絶处。”
词语解释:女萝  拼音:nǚ luó
亦作“ 女罗 ”。 植物名,即松萝。多附生在松树上,成丝状下垂。《诗·小雅·頍弁》:“蔦与女萝,施于松柏。” 毛 传:“女萝,菟丝,松萝也。”《楚辞·九歌·山鬼》:“若有人兮山之阿,被薛荔兮带女罗。” 王逸 注:“罗,一作萝。”《汉书·礼乐志》:“丰草葽,女罗施。” 唐 元稹 《梦游春》诗:“朝蕣玉佩迎,高松女萝附。” 古直 《哀朝鲜》诗:“女萝附松柏,妄谓可始终。”一说亦泛指菟丝子。参阅《广雅·释草》、 明 李时珍 《本草纲目·木部四·松萝》
词语解释:青萝  拼音:qīng luó
松萝。一种攀生在石崖、松柏或墙上的植物。 南朝 梁 江淹 《江上之山赋》:“挂青萝兮万仞,竖丹石兮百重。” 唐 李白 《和卢侍御通塘曲》:“青萝嫋嫋挂烟树,白鷴处处聚沙堤。” 清 厉鹗 《暮投徧福寺宿楚木禅师方丈》诗:“烟中问路得樵叟,青萝一径穿頽垣。”
词语解释:云萝  拼音:yún luó
(1).藤萝。即紫藤。因藤茎屈曲攀绕如云之缭绕,故称。 南朝 宋 鲍照 《游思赋》:“结中洲之云萝,託绵思於遥夕。” 唐 孟郊 《送清远上人归楚山旧寺》诗:“水寺一别来,云萝三改阴。”
(2).指深山隐居之处。 宋 林逋 《深居杂兴》诗之二:“花月病怀看《酒谱》,云萝幽信寄《茶经》。” 明 陆采 《明珠记·荣封》:“朝玉殿,访云萝。亲骨肉,永欢娱。”
词语解释:苎萝  拼音:zhù luó
(1).山名。在 浙江省 诸暨市 南,相传 西施 为此山鬻薪者之女。见 汉 赵晔 《吴越春秋·勾践阴谋外传》。 清 李渔 《玉搔头·微行》:“常笑 吴王 非好色,不曾亲到 苧萝村 。”《花月痕》第十回:“非有 卞和 之明,不能识 荆山 之璧;非有 范蠡 之智,不能进 苧萝 之姝。”
(2).用为 西施 的代称,或泛称美女。 宋 贺铸 《小重山》词:“正节号清狂。 苧萝 标韵美,倚新妆。”
词语解释:碧萝  拼音:bì luó
女萝。一种绿色的寄生攀援植物。 北齐 刘昼 《新论·托附》:“蟨鼠附於蛩蛩,以攀追日之步;碧萝附於青松,以茂凌云之叶。” 唐 杜甫 《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》:“碧萝长似带,锦石小如钱。” 明 高濂 《玉簪记·谈经》:“冰轮映碧萝。晚凉多,一声鐘磬禪堂暮。”亦借指隐士居所。 明 何景明 《送客》诗之一:“劝俗销金甲,求贤访碧萝。”
词语解释:丝萝  拼音:sī luó
(1).菟丝与女萝。《诗·小雅·頍弁》“蔦与女萝” 毛 传:“女萝,菟丝,松萝也。” 陆德明 释文:“在草曰菟丝,在木曰松萝。”后用以泛指藤萝之类的植物。 唐 陈翊 《郊行示友人》诗:“醉向丝萝惊自醒,与君清耳听松湍。” 唐 温庭筠 《古意》诗:“莫莫復莫莫,丝萝缘涧壑。”
(2).菟丝、女萝均为蔓生,缠绕于草木,不易分开,故诗文中常用以比喻结为婚姻。《古诗十九首·冉冉孤生竹》:“与君为新婚,兔丝附女萝。” 唐 范摅 《云溪友议》卷一:“不念糟糠之情,别倚丝萝之託。” 元 柯丹丘 《荆钗记·受钗》:“愿天早与人方便,丝萝共结。” 清 钱泳 《履园丛话·谭诗·以诗存人》:“空负丝萝约,兰闺泪满襟。”
词语解释:杉萝  拼音:shān luó
杉树和女萝。女萝即松萝,常大批悬垂高山针叶林枝干间。 唐 朱庆馀 《和刘补阙秋园寓兴之什》之三:“逍遥人事外,杖履入杉萝。” 唐 方干 《赠处州段郎中》诗:“杉萝色里游亭榭,瀑布声中閲簿书。”
词语解释:茑萝  拼音:niǎo luó
(1).又名寄生。一年生草本植物。茎细长,卷络他物而上升。夏季开花,色有红有白,为观赏植物。 清 戴名世 《游烂柯山记》:“寺门古樟四株中二株尤奇,蔦萝蔓引,苔蘚斑剥。” 叶圣陶 《隔膜·母》:“竹篱上生满了茑萝。”
(2).茑萝与女萝。两种蔓生植物的合称。比喻关系亲密,寓依附攀缘之意。语本《诗·小雅·頍弁》:“蔦与女萝,施于松柏。” 朱熹 集传:“此燕兄弟亲戚之诗……以比兄弟缠緜依附之意。”《红楼梦》第九九回:“想蒙不弃卑寒,希望蔦萝之附。”
词语解释:纤萝  拼音:xiān luó
亦作“纎萝”。 纤细的藤萝。 晋 木华 《海赋》:“轻尘不飞,纤萝不动。”旧题 宋 尤袤 《全唐诗话·不知名》:“纎萝自合依芳树,覆水寧思友旧杯。”
词语解释:石萝  拼音:shí luó
附生石上的女萝。 南朝 梁 江淹 《惜晚春应刘秘书》诗:“水苔方下蔓,石萝日上寻。” 唐 杜甫 《奉观严郑公厅事岷山沲江画图》诗:“霏红洲蕊乱,拂黛石萝长。”
词语解释:菠萝  拼音:bō luó
(1).即凤梨。
(2).即簸箩。盛食品的器具。 庐隐 《海滨故人》二:“在桌子东头,放着一菠萝棒子面的窝窝头,黄腾腾好似金子的颜色。”
词语解释:阴萝  拼音:yīn luó
生在背阳处的藤萝。 唐 李益 《入华山访隐者经仙人石坛》诗:“阳桂凌烟紫,阴萝冒水緑。”
词语解释:莳萝  拼音:shí luó
多年生草本植物。羽状复叶,花小形,黄色,果实椭圆形。用以调味,亦可入药。《警世通言·况太守断死孩儿》:“分明恶草蒔萝,也甚名花登架去。”
词语解释:赤萝  拼音:chì luó
亦作“ 赤罗 ”。 檖的别称,即山梨树。《诗·秦风·黄鸟》“山有苞棣,隰有树檖” 毛 传:“檖,赤罗也。” 三国 吴 陆玑 疏:“檖,一名赤萝,一名山梨,今人谓之杨檖,其实如梨,但实甘小异耳。” 晋 郭璞 《蜜蜂赋》:“青松冠谷,赤萝绣岭。”
词语解释:蕬萝  拼音:sī luó
同“ 丝萝 ”。 指菟丝和女萝。常比喻男女情爱或姻缘。 明 陆采 《怀香记·班师议婚》:“今日,荷忘非偶之嫌也,使蕬萝缔缘白璧。”
词语解释:结丝萝
结亲
词语解释:马尾萝  拼音:mǎ yǐ luó
见“ 马尾罗 ”。
词语解释:马尾罗  拼音:mǎ yǐ luó
亦作“ 马尾萝 ”。 以马尾或马鬃为筛绢的筛子。 北魏 贾思勰 《齐民要术·作酱法》:“麴及黄蒸,各别擣末,细簁,马尾罗弥好。” 明 沉榜 《宛署杂记·经费上》:“马尾萝一十三个,赁脚价二分。”
词语解释:樛萝  拼音:jiū luó
纠结盘绕的萝蔓。
词语解释:棘萝  拼音:jí luó
荆棘藤蔓。 明 徐弘祖 《徐霞客游记·滇游日记六》:“其左药灶碑板俱存,而无字无人,棘萝旁翳,无可问为何人未竟之业。”
词语解释:海萝  拼音:hǎi luó
见“ 海藻 ”。
词语解释:海藻  拼音:hǎi zǎo
亦作“ 海薻 ”。 又名海萝,海苔。生于海中的藻类植物,如海带、紫菜、石花菜、龙须菜等。有的可以吃,有的可以入药。《初学记》卷二七引 晋 沉怀远 《南越志》:“海藻,一名海苔,或曰海罗,生研石上。” 明 李时珍 《本草纲目·草八·海藻》:“海藻近海诸地采取。亦作海菜,乃立名目,货之四方云。”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三六回:“一件装着几根海岛边生的乌皮海藻,便是药舖买的那个‘咸海藻’。”
词语解释:波萝  拼音:bō luó
见“ 波罗 ”。
词语解释:波罗  拼音:bō luó
(1).即虎。古代 南诏 语。 唐 赵叔达 《星回节避风台骠信命赋》诗:“法驾避星回,波罗毘勇猜。”原注:“波罗,虎也;毘勇,野马也。”
(2).悲愁貌。 元 李爱山 《集贤宾·春日伤别》套曲:“嘴古都釵头玉燕,面波罗镜里青鸞,画不尽春山宛转。”一本作“魔罗”。
(3).梵语“波罗蜜”之省。 明 李贽 《得上院信》诗:“世事由来不可论,波罗忍辱是玄门。”参见“ 波罗蜜 ”。
(4).即凤梨。亦写作“波萝”。 清 赵翼 《题岭南物产图六十二韵》:“蜜有波罗甜,绵岂班枝燠。”参见“ 凤梨 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