末字词组
词语解释:流萤 拼音:liú yíng
飞行无定的萤。 南朝 齐 谢朓 《玉阶怨》诗:“夕殿下珠帘,流萤飞復息。” 唐 杜牧 《秋夕》诗:“红烛秋光冷画屏,轻罗小扇扑流萤。” 碧野 《金鸡菊》:“特别有趣的是,黑夜,有一点点流萤在草丛中穿飞。”词语解释:聚萤 拼音:jù yíng
收聚萤光以照明。《晋书·车胤传》:“家贫不常得油,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,以夜继日焉。”后常以“聚萤”喻指刻苦力学。 北齐 颜之推 《颜氏家训·勉学》:“古人勤学,有握锥投斧,照雪聚萤,锄则带经,牧则编简,亦为勤篤。” 唐 高适 《奉酬北海李太守丈人》诗:“一生徒羡鱼,四十犹聚萤。” 宋 庄季裕 《鸡肋编》卷中:“臣学愧聚萤,才非倚马。”词语解释:囊萤 拼音:náng yíng
《晋书·车胤传》:“ 胤 恭勤不倦,博学多通。家贫不常得油,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,以夜继日焉。”后以“囊萤”为勤苦攻读之典。 南唐 李中 《送相里秀才之匡山国子监》诗:“已能探虎穷骚雅,又欲囊萤就典坟。” 明 无名氏 《玉环记·皋谒延赏》:“灯窗辛苦十餘年,刺股囊萤自勉旃。” 欧阳予倩 《馒头庵》第四场:“儿须要体父心攻书上进,讲学问须得要映雪囊萤。”词语解释:拾萤 拼音:shí yíng
晋 车胤 少时家贫,点不起灯,夏天夜里捉了许多萤火虫,放在囊里,利用萤光读书。见《晋书·车胤传》。后以“拾萤”喻勤学。 宋 陆游 《秋风曲》:“拾萤读书定何益,投笔取封当努力。”词语解释:金萤 拼音:jīn yíng
即萤火虫。 唐 骆宾王 《秋萤》诗:“玉虬分静夜,金萤照晚凉。” 陈熙晋 笺注:“ 潘岳 《萤火赋》:‘飘飘熲熲,若流金之在沙。’ 杨縉 《照帙秋萤》诗:‘飞影黄金散,依帷縹帙开。’故曰金萤。”参见“ 萤火虫 ”。
词语解释:萤火虫 拼音:yíng huǒ chóng
昆虫。身体黄褐色,腹部末端有发光器,夜间能看到它发出的带绿色的萤光。 郭小川 《闪耀吧,青春的火光》诗:“不,我们宁愿做个萤火虫,永远永远朝着光明的去处走。” 许杰 《惨雾》上:“室内的灯光,还及不上两颗萤火虫的明亮。”词语解释:迸萤 拼音:bèng yíng
流萤。喻漂流的碎冰。 唐 孟郊 《寒溪》诗之四:“篙工磓玉星,一路随迸萤。”词语解释:蛰萤 拼音:zhé yíng
谓因遇冷而光不甚明亮的萤火虫。 唐 李贺 《南山田中行》:“荒畦九月稻叉牙,蛰萤低飞陇径斜。” 王琦 汇解:“蛰萤,萤遇冷气,光不甚明。”词语解释:集萤 拼音:jí yíng
晋 车胤 家贫无油点灯,以练囊盛数十只萤火虫,照书阅读。见《晋书·车胤传》。后因以“集萤”为勤学苦读之典。 南朝 梁 任昉 《为萧扬州荐士表》:“既笔耕为养,亦佣书成学,至乃集萤映雪。” 唐 李峤 《上巡察覆囚使历城张明府书》:“俾夫集萤收曜,攀若华而翳景;射鮒堙流,泝扶津而饮液。”词语解释:丹萤 拼音:dān yíng
萤火虫的美称。 南朝 梁简文帝 《列灯赋》:“竞红蕊之晨舒,蔑丹萤之昏鶩。” 南朝 梁元帝 《纳凉》诗:“白鸟翻帷暗,丹萤入帐明。”参见“ 丹良 ”。
词语解释:丹良 拼音:dān liáng
萤的别名。《大戴礼记·夏小正》:“丹鸟羞白鸟。丹鸟者谓丹良也,白鸟者谓蚊蚋也。” 晋 崔豹 《古今注·鱼虫》:“萤火……一名丹良,一名燐,一名丹鸟。” 明 杨慎 《后蚊赋》:“玄圭纪正,烱弗昧兮,丹良为羞。”词语解释:注萤 拼音:zhù yíng
谓以水浇灌萤火。喻极易扑灭。《梁书·侯景传》:“若使旗鼓相望,埃尘相接,势如沃雪,事等注萤。”按,《北齐书·文襄帝纪》作“注荧”。词语解释:映雪囊萤 拼音:yìng xuě náng yíng
晋 孙康 家贫,冬夜映雪光读书; 晋 车胤 家贫,夏夜练囊盛萤,借萤火虫的微光读书。事见《初学记》卷二引《宋齐语》、《晋书·车胤传》后以“映雪囊萤”形容夜以继日,苦学不倦。 元 施惠 《幽闺记·书帏自叹》:“十年映雪囊萤,苦学干禄,幸首获州庠乡举。” 欧阳予倩 《馒头庵》第四场:“儿须要体父心攻书上进,讲学问须得要映雪囊萤。”词语解释:积雪囊萤 拼音:jī xuě náng yíng
晋 孙康 性敏好学,家贫无油,于冬月尝映雪读书。见《尚友录》卷四。又 晋 车胤 博学多通,家贫不常得油,于夏月以练囊盛数十萤火照书。见《晋书·车胤传》。后以“积雪囊萤”为勤苦读书、求学上进的典实。词语解释:瓜萤 拼音:guā yíng
即黄守瓜。瓜类害虫。成虫橙黄色,有硬壳,为害瓜苗,啮食叶片。幼虫浅黄色,食害细根或蛀入根部和近地面茎内,使植株萎黄倒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