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字词组
词语解释:萱草 拼音:xuān cǎo
(1).植物名。俗称金针菜、黄花菜、多年生宿根草本,其根肥大。叶丛生,狭长,背面有棱脊。花漏斗状,橘黄色或桔红色,无香气,可作蔬菜,或供观赏。根可入药。古人以为种植此草,可以使人忘忧,因称忘忧草。 汉 蔡琰 《胡笳十八拍》:“对萱草兮忧不忘,弹鸣琴兮情何伤。” 唐 万楚 《五日观妓》诗:“眉黛夺将萱草色,红裙妒杀石榴花。” 明 张时彻 《采葛篇》:“愿留枯根株,化作萱草枝。”
(2).借指母亲。 明 刘基 《发安溪至青田戎事急不得留有感》诗:“朝原思脊令,夜船梦萱草。” 明 何景明 《为李秀才寿母》诗:“梅花似白髮,萱草亦朱颜。”参见“ 萱堂 ”。
词语解释:萱堂 拼音:xuān táng
《诗·卫风·伯兮》:“焉得諼草,言树之背。” 毛 传:“諼草令人忘忧;背,北堂也。” 陆德明 释文:“諼,本又作萱。”谓北堂树萱,可以令人忘忧。古制,北堂为主妇之居室。后因以“萱堂”指母亲的居室,并借以指母亲。 宋 叶梦得 《再任后遣模归按视石林》诗之二:“白髮萱堂上,孩儿更共怀。” 元 耶律楚材 《祝忘忧居士寿》诗:“玉佩丁东照兰省,斑衣摇曳悦萱堂。” 清 李渔 《奈何天·误相》:“怎当他,前有萱堂,后有 红娘 ;便道是,做 张生 全要风流。”词语解释:萱堂 拼音:xuān táng
《诗·卫风·伯兮》:“焉得諼草,言树之背。” 毛 传:“諼草令人忘忧;背,北堂也。” 陆德明 释文:“諼,本又作萱。”谓北堂树萱,可以令人忘忧。古制,北堂为主妇之居室。后因以“萱堂”指母亲的居室,并借以指母亲。 宋 叶梦得 《再任后遣模归按视石林》诗之二:“白髮萱堂上,孩儿更共怀。” 元 耶律楚材 《祝忘忧居士寿》诗:“玉佩丁东照兰省,斑衣摇曳悦萱堂。” 清 李渔 《奈何天·误相》:“怎当他,前有萱堂,后有 红娘 ;便道是,做 张生 全要风流。”词语解释:萱亲 拼音:xuān qīn
母亲。 元 高文秀 《襄阳会》第二折:“你孩儿则要侍奉萱亲,脩真养性。” 明 沉采 《千金记·省女》:“感得萱亲言善,奈终身贫苦,衣食全慳。”参见“ 萱堂 ”。
词语解释:萱堂 拼音:xuān táng
《诗·卫风·伯兮》:“焉得諼草,言树之背。” 毛 传:“諼草令人忘忧;背,北堂也。” 陆德明 释文:“諼,本又作萱。”谓北堂树萱,可以令人忘忧。古制,北堂为主妇之居室。后因以“萱堂”指母亲的居室,并借以指母亲。 宋 叶梦得 《再任后遣模归按视石林》诗之二:“白髮萱堂上,孩儿更共怀。” 元 耶律楚材 《祝忘忧居士寿》诗:“玉佩丁东照兰省,斑衣摇曳悦萱堂。” 清 李渔 《奈何天·误相》:“怎当他,前有萱堂,后有 红娘 ;便道是,做 张生 全要风流。”词语解释:萱苏 拼音:xuān sū
《初学记》卷二七引 三国 魏 王朗 《与魏太子书》:“不遗惠书,所以慰沃,奉读欢笑,以藉飢渴,虽復萱草忘忧,皋苏释劳,无以加也。”后因以“萱苏”为忘忧释劳之典。萱,指萱草;苏,指皋苏。 南朝 宋 谢灵运 《郡东山望溟海》诗:“萱苏始无慰,寂寞终可求。” 南朝 陈 徐陵 《〈玉台新咏〉序》:“庶得代彼萱苏,微蠲愁疾。” 清 唐孙华 《夏日斋中读书》诗之三:“忘忧代萱苏,破睡调茗粥。”词语解释:萱室 拼音:xuān shì
萱堂。指母亲。 元 本 高明 《琵琶记·丞相教女》:“堪哀,萱室先摧。嘆妇仪姆教未曾諳解。蒙爹严训,从今怎敢不改!” 明 陈汝元 《金莲记·捷报》:“你公公还家有日,莫愁萱室之长孤;孩儿旅邸无人,须戒兰橈而遄往。”参见“ 萱堂 ”。
词语解释:萱堂 拼音:xuān táng
《诗·卫风·伯兮》:“焉得諼草,言树之背。” 毛 传:“諼草令人忘忧;背,北堂也。” 陆德明 释文:“諼,本又作萱。”谓北堂树萱,可以令人忘忧。古制,北堂为主妇之居室。后因以“萱堂”指母亲的居室,并借以指母亲。 宋 叶梦得 《再任后遣模归按视石林》诗之二:“白髮萱堂上,孩儿更共怀。” 元 耶律楚材 《祝忘忧居士寿》诗:“玉佩丁东照兰省,斑衣摇曳悦萱堂。” 清 李渔 《奈何天·误相》:“怎当他,前有萱堂,后有 红娘 ;便道是,做 张生 全要风流。”词语解释:萱闱 拼音:xuān wéi
亦作“ 萱幃 ”。 犹萱堂。指母亲。 明 刘三吾 《野庄赋》:“上奉萱闈兮下以友于。” 清 陈维崧 《沁园春·题袁孝子重其负母看花图》词:“衣着斑斕,躬为痀僂,负得萱闈出北堂。” 清 黄景仁 《念奴娇·送容甫归真州》词:“待有五湖三亩宅,多恐萱幃迟暮。”参见“ 萱堂 ”。
词语解释:萱堂 拼音:xuān táng
《诗·卫风·伯兮》:“焉得諼草,言树之背。” 毛 传:“諼草令人忘忧;背,北堂也。” 陆德明 释文:“諼,本又作萱。”谓北堂树萱,可以令人忘忧。古制,北堂为主妇之居室。后因以“萱堂”指母亲的居室,并借以指母亲。 宋 叶梦得 《再任后遣模归按视石林》诗之二:“白髮萱堂上,孩儿更共怀。” 元 耶律楚材 《祝忘忧居士寿》诗:“玉佩丁东照兰省,斑衣摇曳悦萱堂。” 清 李渔 《奈何天·误相》:“怎当他,前有萱堂,后有 红娘 ;便道是,做 张生 全要风流。”词语解释:萱帏 拼音:xuān wéi
见“ 萱闈 ”。
词语解释:萱闱 拼音:xuān wéi
亦作“ 萱幃 ”。 犹萱堂。指母亲。 明 刘三吾 《野庄赋》:“上奉萱闈兮下以友于。” 清 陈维崧 《沁园春·题袁孝子重其负母看花图》词:“衣着斑斕,躬为痀僂,负得萱闈出北堂。” 清 黄景仁 《念奴娇·送容甫归真州》词:“待有五湖三亩宅,多恐萱幃迟暮。”参见“ 萱堂 ”。
词语解释:萱堂 拼音:xuān táng
《诗·卫风·伯兮》:“焉得諼草,言树之背。” 毛 传:“諼草令人忘忧;背,北堂也。” 陆德明 释文:“諼,本又作萱。”谓北堂树萱,可以令人忘忧。古制,北堂为主妇之居室。后因以“萱堂”指母亲的居室,并借以指母亲。 宋 叶梦得 《再任后遣模归按视石林》诗之二:“白髮萱堂上,孩儿更共怀。” 元 耶律楚材 《祝忘忧居士寿》诗:“玉佩丁东照兰省,斑衣摇曳悦萱堂。” 清 李渔 《奈何天·误相》:“怎当他,前有萱堂,后有 红娘 ;便道是,做 张生 全要风流。”词语解释:萱花椿树 拼音:xuān huā chūn shù
父母。萱花指母,椿树指父。 明 汤显祖 《牡丹亭·训女》:“祝萱花椿树,虽则是子生迟暮,守得见这蟠桃熟。”参见“ 椿萱 ”。
词语解释:椿萱 拼音:chūn xuān
《庄子·逍遥游》谓大椿长寿,后世因以椿称父。《诗·卫风·伯兮》:“焉得諼草,言树之背。”谖草,萱草。后世因以萱称母。椿、萱连用,代称父母。 唐 牟融 《送徐浩》诗:“知君此去情偏切,堂上椿萱雪满头。”《醒世恒言·白玉娘忍苦成夫》:“ 万里 十六岁时,椿萱俱丧。” 清 程趾祥 《此中人语·陈璋》:“望兄速邀媒妁,转恳椿萱,毋使好事多磨也。”词语解释:萱辰
母亲的生日词语解释:萱草忘忧
传说食萱草能令人忘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