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 | 
			现代汉语字典落拼音:là lào luò 属 药韵
 
 
落 là〈动〉 
丢了,漏掉 。如:丢三落四;这里落了两个字忘了拿,没注意取 。如:我忙着出来,把票落在家里了落后 。如:落下很远;落在后面没有上,误 。如:落了一个星期的课 
落 lào〈名〉 
〈动〉曲艺名。北方对“莲花落”的俗称。又泛指各种曲艺杂耍  。如:落子馆(演北方曲艺杂耍的场所) 
捞,赚把东西开个花账儿,落他二三两银子。——《西游记》又如:落褒贬(落下不是);落亏欠(欠下人情债)脱落;退去 。如:落后(退色)错失 。如:落枕(又名失枕。因睡觉时受寒或枕枕头的姿势不合适,以致脖子疼痛,转动不便)倒,倒下 。如:落炕(方言。病得不能起床) 
落 luò〈动〉 
〈形〉(形声。从艸,洛声。本义:叶落,花落)同本义落,凡草曰零,木曰落。——《说文》草木黄落。——《礼记·月令》及荣华之未落兮。——《楚辞·离骚》唯草木之零落兮。桑之未落,其叶沃若。——《诗·卫风·氓》人闲桂花落。——唐·王维《鸟鸣涧》落英缤纷。——晋·陶渊明《桃花源记》叶落树下。——三国魏·邯郸淳《笑林》纷堕如落叶。——清·徐珂《清稗类钞·战事类》又如:落红(落花);落花媒人(不正当男女关系的撮合人);落英缤纷(落地零乱的样子);落木(落叶);落花时节(指暮春季节)脱离;脱身 。如:落荒而走(逃离战场,奔向荒野)泛指下落;下坠山高月小,水落石出。——苏轼《后赤壁赋》牙齿半落左耳聋。——杜甫《复阴》飞流直下三千尺,疑是银河落九天。——李白《望庐山瀑布》其印自落。——宋·沈括《梦溪笔谈·活板》鸡鸣月落。——明·魏禧《大铁椎传》贼应声落。又如:贼应声落;落土(指太阳或月亮下山);落山(指太阳下山);落羽(指受伤坠地的鸟);涨落;落生(射落生灵,即猎取鸟类);落帽(帽子为风吹落);落絮(落下的丝絮。比喻飘落的柳絮;比喻飘落的雪花);落潮(退潮);落雁沉魚(形容女子貌美所用之詞);落坐(坐下);落台(下台;了結);落地罩(可以坠到地面的帷幕)掉进;掠?不可落于敌人之手。——清·全祖望《梅花岭記》几落贼手死。——宋·文天祥《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》又如:落局(落入骗局);落夜(入夜)耽误;荒废夫子阖行邪?无落吾事。——《庄子·天地》又如:落索(萧索);落然(荒废的样子)衰败盛而不落者,未之有也。——《管子·宙合》又如:落漠(落拓,潦倒);落羽(羽毛摧落。比喻失意);落薄(落魄;潦倒失意);落拓(落魄;穷困失意;放荡不羁);落膘(指牲畜变瘦)除去;特指免去职务等 。如:落台(卸去公职)止息;停留;亦指留下众婆子步下围随至一垂花门前落下。——《红楼梦》。又如:落市(歇市,停止营业);落草(停止);落夜(住宿,过夜)遗留在后面 。如:落卷(没有录取的卷子);落名(考试落第);落脚货(剩下来的布头零碎)归属 。如:落着(可以依靠或指望的来源);落台(結束,告一段段)得到俺若是一心行正,落一个万古名扬。——《射柳捶丸》又如:落不的(得不到);落来(得到某种结果);落定(成为定局);落保(担保)克扣,中饱钱财 。如:落钞(经手银钱时私下克扣一小部分);落腰(收进腰包);落阁(中饱私囊;从中渔利);落钱(侵吞经手钱财)古代宫室建成时举行祭礼楚子成章华之台,愿与诸侯落之。——《左传·昭公七年》又如:落成通“络”用网状物兜住落马首,穿牛鼻,是谓人。——《庄子·秋水》中医的经络系統原人血脉经落骨髓。——《汉书·艺文志》 
〈名〉衰败;零落;稀疏家贫,宾客益落。——《史記》门前冷落鞍马稀。——白居易《琵琶行(并序)》又如:落解粥(极稀的粥);落然(冷落);落堕(零落);落驿(稀疏,零落) 
〈量〉停留的地方 。如:落着(落著。下落,分晓);落点(指球着落的位置)居处矗不知几千万落。——唐·杜枚《阿房宫赋》又如:院落;部落;村落 康熙字典落
 《唐韻》盧各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歷各切,𠀤音洛。 《禮·王制》草木零落,然後入山林。又《爾雅·釋詁》落,始也。又《左傳·昭七年》楚子成章華之臺,願與諸侯落之。《註》宮室始成,祭之爲落。又叔孫爲孟鐘,饗大夫以落之。《註》以豭豬血釁鐘曰落。又《博雅》居也。《綱目集覽》人所聚居,故謂之村落、屯落、聚落。又《後漢·竇憲傳》躡冒頓之區落。又蕃籬曰虎落。《前漢·鼂錯傳》爲中周虎落。《註》以竹篾相連遮落之也。又廢也。《莊子·天地篇》子高曰:夫子盍行耶,無落吾事,耕而不顧。又落落,不相入貌。《老子·道德經》落落如石。又牢落。《司馬相如·上林賦》牢落陸離。又陸落。《論衡》見文吏便而儒生陸落,則詆訾儒生,以爲淺短,稱譽文吏,謂之深長。又拓落。《揚雄·解嘲》何爲官之拓落也。又《韻會》錯落,閒厠貌。又歲名。《爾雅·釋天》太歲在巳曰大荒落。又星名。《史記·天官書》軍西爲壘,旁有一大星爲北落。又山名。《水經注》伊水東北過郭落山。又草名。《本草》土落,生嶺南山谷。又角落,生江西山谷,似茱萸,獨莖。又木名。《爾雅·釋木》檴,落。《疏》檴,一名落,可作杯圈,皮韌,繞物不解。又姓。《通志·氏族略》漢有落下閎。又與絡通。《莊子·秋水篇》落馬首,穿牛鼻。《前漢·李廣傳》上召禹刺虎,禹從落中斫絕纍,上壯之。《師古註》謂當時繦絡之而下也。又《唐韻古音》讀路。《晉庾闡·弔賈誼文》張高弦悲聲激柱落。叶下濩韻。
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