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韵字: 或选择韵部:
(2011-11-5)
七虞平声 [pū,铺盖][tú][wū,污秽][详注1][gū][yú][详注2][详注3][dū][fú][qú][fú][音于。《老子·道德经》动而愈出。][wū]洿[yú][xū][nú][同摹][拜也,动词][qú][wú wū][详注4][详注5][通逾][xū][chú]跿[音拘。《周礼·司救》刘昌宗读。][qú][详注6][详注7][直诛切,襌衣也。][qú,盤錯][wū][详注8][音儒。与嚅同。][详注9][详注10][hū]


注1:桴 无切,音敷。编竹木代舟也。大曰筏,小曰桴。《论语》乘桴浮于海。《管子·小匡篇》方舟投柎,乘桴济河。
注2:镂 龙珠切,音慺。剑名。《史记·吴太伯世家》赐子胥属镂之剑。《注》属镂,剑名。
注3:牾 音吾。獸名。◎按啎,俗刻誤作牾。前漢王莽傳:亡所牾意。後漢桓典傳:以牾宦官賞不行。楊子方言:適牾也。穆天子傳:白鹿一牾。皆啎字之譌。其善本原作啎。
注4:怃 音呼。大也。《诗·小雅》乱如此怃,叶上辜。《注》火吴反。《毛传》怃,大也。
注5:娄 《集韵》龙珠切《正韵》凌如切,音慺。曳也。《诗·唐风》子有衣裳,弗曳弗娄。
注6:呕 《集韵》《韵会》《正韵》匈于切,音吁。《集韵》悦言也。《正韵》慈爱之声。《史记·韩信传》言语呕呕。《汉书》作姁姁。《集韵》同呴。 又《集韵》亏于切,音区。呕夷,水名。《周礼·呕夷释文》一音驱。 又《集韵》《类篇》春朱切,音枢。怒声。
注7:臑 音儒。《广韵》𡟓耎貌。《集韵》肱骨也。一曰衣名。襦者,本取臑义。
注8:芋 音于。草盛貌。又音吁。《扬子·方言》大也。《诗·小雅》君子攸芋。《注》香于反。又火吴反。或作吁。又陈有芋尹,见《左传》盖以鸟名官。
注9:溇 音慺。《说文》雨溇溇也。一曰小雨不绝貌。又《扬子·方言》汝南谓饮酒习之不醉曰溇。
注10:驺 叶逡须切,音趋。《前汉·叙传》舞阳鼓刀,滕公厩驺。颖阴商贩,曲周庸夫。攀龙附凤,并乘天衢。又叶窗俞切,音刍。《淮南子·原道训》四时为马,阴阳为驺,乘云凌霄,与造化者俱。
首字词组
葡萄葡萄宫葡萄灰葡萄褐葡糖葡萄紫葡萄干 
葡萄酒葡萄架葡萄胎葡桃葡萄乾葡萄糖  

词语解释:葡萄  拼音:pú táo
亦作“ 蒲陶 ”。亦作“ 蒲萄 ”。亦作“ 蒲桃 ”。
(1).落叶藤本植物,叶掌状分裂,花序呈圆锥形,开黄绿色小花,浆果多为圆形和椭圆形,色泽随品种而异,是常见的水果,亦可酿酒。亦指此植物的果实。《汉书·西域传上·大宛国》:“ 汉 使采蒲陶、目宿种归。” 南朝 梁 何思澄 《南苑逢美人》诗:“风卷蒲萄带,日照石榴裙。” 唐 李颀 《古从军行》:“年年战骨埋荒外,空见蒲桃入 汉 家。” 明 李时珍 《本草纲目·果五·葡萄》:“葡萄……可以造酒……《汉书》言 张騫 使 西域 还,始得此种,而《神农本草》已有葡萄,则 汉 前 陇西 旧有,但未入 关 耳。”
(2).指葡萄酒。 晋 陆机 《饮酒乐》诗:“蒲萄四时芳醇,瑠璃千钟旧宾。” 北周 庾信 《燕歌行》:“蒲桃一杯千日醉,无事九转学神仙。” 宋 苏轼 《老饕赋》:“引 南海 之玻黎,酌 凉州 之葡萄。” 清 曹寅 《赴淮舟行杂诗》之六:“緑烟飞蛺蝶,金斗泛葡萄。” 清 费锡璜 《吴姬劝酒》诗:“ 吴 姬十五髮鬖鬖,玉椀蒲桃劝客酣。”
词语解释:葡萄酒  拼音:pú táo jiǔ
亦作“ 蒲陶酒 ”。亦作“ 蒲桃酒 ”。亦作“ 蒲萄酒 ”。 用新鲜葡萄或葡萄干经过发酵而制成的酒。分为红葡萄酒和白葡萄酒两种。酒精含量普通为8-12%,亦有多至20%以上者。《史记·大宛列传》:“﹝ 大宛 ﹞去 汉 可万里,有蒲陶酒。”《三国志·魏志·明帝纪》“ 新城 太守 孟达 反” 裴松之 注引 汉 赵岐 《三辅决录》:“ 他 又以蒲桃酒一斛遗 让 ,即拜 凉州 刺史。” 晋 张华 《博物志》卷五:“ 西域 有蒲萄酒,积年不败。彼俗云:可至十年饮之,醉弥月乃解。” 田汉 《咖啡店之一夜》:“威士忌怪辣的,我只能喝一点儿葡萄酒。”
词语解释:葡萄宫  拼音:pú táo gōng
亦作“蒲萄宫”。
(1). 汉 宫名。 汉哀帝 时单于来朝,住在此宫内。《三辅黄图·甘泉宫》:“ 葡萄宫 在 上林苑 西, 汉哀帝 元寿 二年,单于来朝,以太岁厌胜所,舍之此宫也。”《汉书·匈奴传下》载此事,作“蒲萄宫”。
(2).借指胡人在京师的住处。 唐 杜甫 《洗兵马》诗:“京师皆骑汗血马, 回紇 餧肉 蒲萄宫 。”
词语解释:蒲萄宫  拼音:pú táo gōng
见“ 葡萄宫 ”。
词语解释:葡萄架  拼音:pú táo jià
(1).为使葡萄苗能顺利生长结实而搭的竹架子。
(2).灯节时所放的一种烟火。 清 富察敦崇 《燕京岁时记·灯节》:“花炮棚子製造各色烟火,竞巧争奇,有盒子、花盆……葡萄架。”
词语解释:葡萄灰  拼音:pú táo huī
浅灰而微红的颜色。
词语解释:葡萄胎  拼音:pú táo tāi
妇女受孕后胚胎发育异常,在子宫内形成许多大小不一的葡萄状透明水泡,称为“葡萄胎”。葡萄胎分良性和恶性两种。前者又称“水泡状胎块”。后者指病灶侵入子宫肌层,甚至转移至肺、阴道等处,发展成为绒毛膜细胞癌。
词语解释:葡萄褐  拼音:pú táo hè
颜色名。 明 陶宗仪 《辍耕录·写像诀》:“葡葡褐,用粉入三緑紫花合。”
词语解释:葡桃  拼音:pú táo
即葡萄。 明 冯梦龙 《挂枝儿·情淡》:“圆纠纠紫葡桃闸得恁俏,红晕晕香疤儿因甚烧。”参见“ 葡萄 ”。
词语解释:葡萄  拼音:pú táo
亦作“ 蒲陶 ”。亦作“ 蒲萄 ”。亦作“ 蒲桃 ”。
(1).落叶藤本植物,叶掌状分裂,花序呈圆锥形,开黄绿色小花,浆果多为圆形和椭圆形,色泽随品种而异,是常见的水果,亦可酿酒。亦指此植物的果实。《汉书·西域传上·大宛国》:“ 汉 使采蒲陶、目宿种归。” 南朝 梁 何思澄 《南苑逢美人》诗:“风卷蒲萄带,日照石榴裙。” 唐 李颀 《古从军行》:“年年战骨埋荒外,空见蒲桃入 汉 家。” 明 李时珍 《本草纲目·果五·葡萄》:“葡萄……可以造酒……《汉书》言 张騫 使 西域 还,始得此种,而《神农本草》已有葡萄,则 汉 前 陇西 旧有,但未入 关 耳。”
(2).指葡萄酒。 晋 陆机 《饮酒乐》诗:“蒲萄四时芳醇,瑠璃千钟旧宾。” 北周 庾信 《燕歌行》:“蒲桃一杯千日醉,无事九转学神仙。” 宋 苏轼 《老饕赋》:“引 南海 之玻黎,酌 凉州 之葡萄。” 清 曹寅 《赴淮舟行杂诗》之六:“緑烟飞蛺蝶,金斗泛葡萄。” 清 费锡璜 《吴姬劝酒》诗:“ 吴 姬十五髮鬖鬖,玉椀蒲桃劝客酣。”
词语解释:葡糖  拼音:pú táng
葡萄糖的简称
词语解释:葡萄乾
晒干的葡萄。 明 李时珍 《本草纲目·果五·葡萄》:“西人及 太原 、 平阳 皆作葡萄乾,货之四方。”
词语解释:葡萄紫  拼音:pú táo zǐ
深紫中带灰的颜色。
词语解释:葡萄糖  拼音:pú táo táng
有机化合物。单糖类,无色结晶,易溶于水,难溶于酒精,有甜味,广泛存在于生物体中,特别是葡萄中含量多,通常用淀粉制成。葡萄糖是人和动物的能量的主要来源,医药上用做滋补剂,也用来制造糖果、点心和酿酒等。简称“葡糖”。
词语解释:葡萄干  拼音:pú táo gān
晒干的葡萄。 明 李时珍 《本草纲目·果五·葡萄》:“西人及 太原 、 平阳 皆作葡萄乾,货之四方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