末字词组
词语解释:银蒜 拼音:yín suàn
(1).银质蒜条形帘钩,用以钩帘。 北周 庾信 《梦入堂内》诗:“幔绳金麦穗,帘钩银蒜条。” 倪璠 注:“银钩若蒜条,象其形也。” 宋 欧阳修 《帘》诗:“银蒜钩帘宛地垂,桂丛乌起上朝暉。”
(2).银质蒜头形帘坠,用以压帘幕。 宋 蒋捷 《白苧》词:“琼苞未剖,早是东风作恶。旋安排、一双银蒜镇罗幕。”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二五回:“银蒜双垂碧户中,樱桃花下约帘櫳。” 张友鹤 校注:“银蒜,也叫帘押,是镇压帘子下端,免得被风吹动的一种器具。用银子製成,形如蒜头,所以叫做银蒜。”词语解释:胡蒜 拼音:hú suàn
大蒜。《东观汉记·李恂传》:“为 兖州 刺史,所种小麦、胡蒜,悉付从事,一无所留。”《齐民要术·种蒜》引 晋 郭义恭 《广志》:“蒜,有胡蒜,小蒜。” 宋 范成大 《巴蜀人好食生蒜臭不可近戏题》诗:“幸脱蔞藤醉,还遭胡蒜熏。丝蓴乡味好,归梦水连云。” 明 李时珍 《本草纲目·菜一·蒜》:“ 胡国 有蒜,十子一株,名曰胡蒜,俗谓之大蒜是矣。”词语解释:卵蒜 拼音:luǎn suàn
野蒜。《大戴礼记·夏小正》:“纳卵蒜。卵蒜也者,本如卵者也。” 晋 崔豹 《古今注·草木》:“蒜,卵蒜也。俗人谓之小蒜。”词语解释:腊八蒜 拼音:là bā suàn
旧俗腊月初八,大蒜去皮后泡入醋中,数日后蒜的颜色变绿,略带酸味,称“腊八蒜”。词语解释:雅蒜 拼音:yǎ suàn
水仙花之别名。 明 文震亨 《长物志·花木》:“ 冯夷 服花八石,得为水仙,其名最雅, 六朝 人乃呼为雅蒜,大可轩渠。” 明 陈继儒 《太平清话》卷一:“ 宝庆 人呼水仙为雅蒜。” 清 龚自珍 《水仙花赋》:“时则艳雪铺峦,懿芳兰其未蕊;玄冰荐月,感雅蒜而先花。”词语解释:青蒜 拼音:qīng suàn
蒜苗。 元 李文蔚 《蒋神灵应》第二折:“捣下青蒜釃下酒,柳蒸狗肉烂羊头。”词语解释:捣蒜 拼音:dǎo suàn
频频磕头貌。《金瓶梅词话》第三十回:“那 吴典恩 慌的磕头如捣蒜。”《红楼梦》第七一回:“那小廝听了,只得也从树后跑出来,磕头如捣蒜。”
擣蒜:五代 时 秦雍 之间称地方官的勒索行为。《旧五代史·唐书·安重霸传》:“先是 秦 雍 之间,令长设酒食,私丐於部民者,俗谓之‘擣蒜’。及 重霸 之镇 长安 ,亦为之,故 秦 人目 重霸 为‘擣蒜老’。” 词语解释:小蒜 拼音:xiǎo suàn
我国原生的一种蒜。根茎均较大蒜为小,故名。味辛辣。古人作为调味品。上古已人工栽培。 汉 崔寔 《四民月令·四月》:“布穀鸣,收小蒜。” 晋 崔豹 《古今注·草木》:“蒜,卵蒜也,俗人谓之小蒜。胡国有蒜十许子共为一株,籜幕裹之,名为胡蒜,尤辛於小蒜,俗人呼之为大蒜。” 明 李时珍 《本草纲目·菜一·蒜》﹝集解﹞:“家蒜有二种:根茎俱小而瓣少,辣甚者,蒜也,小蒜也;根茎俱大而瓣多,辛而带甘者,葫也,大蒜也…… 孙愐 《唐韵》云:‘ 张騫 使西域,始得大蒜种归。’据此则小蒜之种,自蒚移栽,自古已有。”参见“ 五荤 ”。
词语解释:五荤 拼音:wǔ hūn
即五辛。 宋 陈德武 《马头调·醉打山门》:“那 济颠 僧,五荤都用,他全不戒。” 明 李时珍 《本草纲目·菜一·蒜》:“五荤即五辛,谓其辛臭昏神伐性也。鍊形家以小蒜、大蒜、韭、芸薹、胡荽为五荤;道家以韭、薤、蒜、蕓薹、胡荽为五荤;佛家以大蒜、小蒜、兴渠、慈葱、茖葱为五荤。兴渠,即阿魏也,虽各不同,然皆辛熏之物。”《西游记》第八回:“﹝ 猪八戒 ﹞遂此领命归真,持斋把素,断絶了五荤三厌,专候那取经人。”词语解释:番蒜 拼音:fān suàn
芒果的别名。词语解释:拌蒜 拼音:bàn suàn
(1).方言。谓行路艰难,两足时相碰撞,而容易倾跌。 老舍 《骆驼祥子》二十:“﹝ 二强子 ﹞两脚拌着蒜,东一晃西一晃的扑过来。”
(2).喻作事不利,技术不熟练。词语解释:朱蒜 拼音:zhū suàn
顶端有蒜头状物的红漆棍棒。 宋 吴处厚 《青箱杂记》卷七:“昔 徐温 子 知训 ,在 广陵 作红漆柄骨朵,选牙队百餘人,执以前导,谓之朱蒜。”词语解释:装葱卖蒜 拼音:zhuāng cōng mài suàn
装糊涂;装腔作势。 马烽 西戎 《吕梁英雄传》第五七回:“﹝ 巴三虎 ﹞指着 刘喜道 说:‘姓 刘 的,你不要装葱卖蒜,你打死了人还赖谁?走!上碉堡见太君去!’”参见“ 装蒜 ”。
词语解释:装蒜 拼音:zhuāng suàn
装糊涂;装腔作势。 周立波 《暴风骤雨》第一部十六:“这时候, 老孙头 来了,看了这情形,骂道:‘你装蒜!还不起来?’” 曹禺 《雷雨》第一幕:“哼,她要是跟我装蒜,现在老爷在家,咱们就是个麻烦。”词语解释:装蒜 拼音:zhuāng suàn
装糊涂;装腔作势。 周立波 《暴风骤雨》第一部十六:“这时候, 老孙头 来了,看了这情形,骂道:‘你装蒜!还不起来?’” 曹禺 《雷雨》第一幕:“哼,她要是跟我装蒜,现在老爷在家,咱们就是个麻烦。”词语解释:装洋蒜 拼音:zhuāng yáng suàn
装腔作势;装糊涂词语解释:牙蒜 拼音:yá suàn
象牙或兽骨制的帘钩,形似蒜条,故名。 清 陈维崧 《金盏子·咏灯》词:“凄清牙蒜犀钉,便教煎尽银荷,奈芳心耿耿。”词语解释:砸姜磨蒜 拼音:zá jiāng mó suàn
方言。比喻说东道西,拖延时间。 梁斌 《红旗谱》十二:“你嘴里砸姜磨蒜,给不给鸟儿,你讲明白!”《人民文学》1978年第4期:“即便知道,也早没这份耐心烦儿跟她砸姜磨蒜地费唾沫。”词语解释:砂锅捣蒜 拼音:shā guō dǎo suàn
见“ 砂锅砸蒜 ”。
词语解释:砂锅砸蒜 拼音:shā guō zá suàn
砂锅易碎,在它里面砸蒜只能一下。比喻事情只能干一次。 老舍 《女店员》第二幕第一场:“你告诉你们经理一声吧:连买双袜子,我都得进趟城,砂锅砸蒜,一锤子的买卖,我永远不再上这儿来!”亦作“ 砂锅捣蒜 ”。 阮章竞 《漳河水·送别》:“砂锅捣蒜就这一槌。”词语解释:砂锅砸蒜 拼音:shā guō zá suàn
砂锅易碎,在它里面砸蒜只能一下。比喻事情只能干一次。 老舍 《女店员》第二幕第一场:“你告诉你们经理一声吧:连买双袜子,我都得进趟城,砂锅砸蒜,一锤子的买卖,我永远不再上这儿来!”亦作“ 砂锅捣蒜 ”。 阮章竞 《漳河水·送别》:“砂锅捣蒜就这一槌。”词语解释:磕头如捣蒜 拼音:kē tóu rú dǎo suàn
磕头如同蒜锤捣蒜那么快。形容求饶的狼狈相
可汗磕头如捣蒜的说道:“我等肉眼凡夫,不知天使系何等神佛。”——《野叟曝言》词语解释:大蒜 拼音:dà suàn
即蒜。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。蒜头、蒜苗、蒜苔均可作蔬菜。蒜头中含大蒜素,可供药用。 北魏 贾思勰 《齐民要术·种蒜》:“ 王逸 曰: 张騫 周流絶域,始得大蒜、葡萄、苜蓿。”词语解释:猴蒜 拼音:hóu suàn
毛茛的别名。见 明 李时珍 《本草纲目·草六·毛茛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