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字词组
词语解释:蕙兰 拼音:huì lán
(1).多年生草本植物。叶丛生,狭长而尖,初夏开花,色黄绿,有香味,庭园栽植,可供观赏。《古诗十九首·冉冉孤生竹》:“伤彼蕙兰花,含英扬光辉。” 三国 魏 阮籍 《咏怀》之二:“濯缨醴泉,被服蕙兰。” 晋 陆机 《鳖赋》:“咀蕙兰之芳荄,翳华藕之垂房。” 宋 邹浩 《四柏赋》:“蕙兰馥鬱乎亭槛,锦綺焜煌乎涂泥。”
(2).喻芳洁纯美。多指女子。 元 本 高明 《琵琶记·牛相教女》:“杏脸桃腮,又当有松筠节操,蕙兰襟怀。” 清 蒋士铨 《桂林霜·移帐》:“却喜姬人 顾氏 ,冰雪聪明,蕙兰心性。”词语解释:蕙帐 拼音:huì zhàng
帐的美称。 南朝 齐 孔稚珪 《北山移文》:“蕙帐空兮夜鵠怨,山人去兮晓猨惊。” 唐 卢鸿一 《洞元室》诗:“蕙帐萝筵兮洞元室,秘而幽兮真可吉。” 宋 王安石 《题定林壁怀李叔时》诗:“燎炉无伏火,蕙帐冷空山。” 明 王敬夫 《傍妆台·四时怨》曲:“别来蕙帐餘清夜,银缸花落几番红。”词语解释:蕙草 拼音:huì cǎo
香草名。又名熏草、零陵香。 战国 楚 宋玉 《风赋》:“故其清凉雄风,则飘举升降……猎蕙草,离秦衡。”《太平御览》卷九八二引 三国 魏 曹操 《内诫令》:“房室不洁,听得烧枫胶及蕙草。” 晋 嵇含 《南方草木状·蕙》:“蕙草一名薰草,叶如麻,两两相对,气如蘼芜,可以止癘。” 宋 赵师秀 《送徐玑赴永州掾》诗:“入署梅花落,过汀蕙草生。”词语解释:蕙风 拼音:huì fēng
指和暖的春风。 晋 左思 《魏都赋》:“珍树猗猗,奇卉萋萋,蕙风如薰,甘露如醴。” 宋 周邦彦 《看花回》词之二:“蕙风初散轻暖,霽景澄洁。” 明 杨慎 《江陵别内》诗:“蕙风悲摇心,兰露愁沾足。”词语解释:蕙带 拼音:huì dài
以香草作的佩带。《楚辞·九歌·少司命》:“荷衣兮蕙带,儵而来兮忽而逝。” 南朝 梁 萧统 《锺山解讲》诗:“方知蕙带人,嚣虚成易屏。” 唐 李贺 《南园》诗:“方领蕙带折角巾,杜若已老兰苕春。”词语解释:蕙心
比喻女子内心的纯美词语解释:蕙炷 拼音:huì zhù
指香。 唐 陆龟蒙 《邺宫词》之一:“ 魏武 平生不好香,枫胶蕙炷洁宫房。” 宋 欧阳修 《渔家傲》词之六:“畏日亭亭残蕙炷,傍帘乳燕双飞去。” 宋 毛滂 《浣溪沙·送汤》词:“蕙炷犹熏百和穠,兰膏正烂五枝红。风流云散太怱怱。”词语解释:蕙肴 拼音:huì yáo
以蕙草熏肉。亦泛指香洁的菜肴。《楚辞·九歌·东皇太一》:“蕙肴蒸兮兰藉,奠桂酒兮椒浆。” 王逸 注:“蕙肴,以蕙草蒸肉也。” 宋 辛弃疾 《河渎神·女城祠》词:“山头人望翠云旗,蕙肴桂酒君归。” 明 袁尊尼 《梦游春赋》:“蕙肴蒸兮陆海之珍产,丝吹作兮 蓬 閬 之清声。”词语解释:蕙质 拼音:huì zhì
(1).女子美好的仪态和秉性。 唐 陈山甫 《汉武帝重见李夫人赋》:“髣髴烟光,飘颻蕙质。” 明 沉鲸 《双珠记·遗珠入宫》:“来求蕙质幽閒女,去做椒房左右人。” 明 陈汝元 《金莲记·弹丝》:“妾身姓 王 ,名 朝云 ,字 子霞 , 钱塘 人也,蕙质多奇,兰媌堪画。”
(2).指淑女。 唐 杨衡 《征人》诗:“望云愁玉塞,眠月想蕙质。”词语解释:蕙楼 拼音:huì lóu
楼房的美称。亦指女子居室。 汉 王褒 《九怀·匡机》:“菌阁兮蕙楼,观道兮从横。” 南朝 齐 王融 《谢武陵王赐弓启》:“殿下摛藻蕙楼,畅蓺兰苑。” 唐 高适 《秋胡行》:“蕙楼独卧频度春,彩阁辞君几徂暑。”词语解释:蕙若 拼音:huì ruò
蕙草与杜若。皆香草。《楚辞·九章·惜往日》:“自前世之嫉贤兮,谓蕙若其不可佩。” 南朝 梁 江淹 《伤友人赋》:“弔蕙若之暂芳兮,慨琬琰之永閼。” 唐 钱起 《送李九贬南阳》诗:“霜降幽林霑蕙若,弦惊翰苑失鸳鸞。”词语解释:蕙荃 拼音:huì quán
蕙与荃。皆香草名。常喻贤淑的人。 唐 张说 《登九里台是楚樊姬墓》诗:“自我来符守,因君树蕙荃。” 鲁迅 《且介亭杂文二集·鎌田诚一墓记》:“呜呼,昊天难测,蕙荃早摧,曄曄青春,永閟玄壤。”词语解释:蕙茝 拼音:huì chǎi
蕙与茝。皆香草名。《楚辞·离骚》:“杂申椒与菌桂兮,岂维纫夫蕙茝。” 王逸 注:“蕙茝皆香草,以喻贤者。” 汉 张衡 《思玄赋》:“宝萧艾於重笥兮,谓蕙茝之不香。” 清 唐孙华 《张蒿园斋观离薋园图》诗:“山径有花皆蕙茝,市朝何地不荆榛。”词语解释:蕙色 拼音:huì sè
艳丽之色。 南朝 梁 江淹 《学梁王〈兔园赋〉》:“春阳始映,朱华未希,卒逢 邯郸 之女,蕙色玉质,命知其丽,攒连映日。”词语解释:蕙畹 拼音:huì wǎn
栽植香草的园圃。 南朝 齐 谢朓 《游后园赋》:“左蕙畹兮弥望,右芝原兮写目。” 唐 王勃 《春思赋》:“蕙畹兰皋行可望,何为悠悠坐惆悵。” 明 夏完淳 《端午赋》:“晞光拂其蕙畹,皋阴沐於蒲塘。”词语解释:蕙亩 拼音:huì mǔ
指园圃或良田。 南朝 梁 沉约 《三日侍凤光殿曲水宴应制》诗:“光迟蕙亩,气婉椒臺。” 清 唐孙华 《张蒿园斋观离薋园图》诗:“药栏花屿供宾客,蕙亩芝田长子孙。”词语解释:蕙路 拼音:huì lù
犹芳径。遍长香草的道路。 南朝 宋 谢庄 《宋孝武宣贵妃诔》:“巡步檐而临蕙路,集重阳而望椒风。” 南朝 齐 孔稚珪 《北山移文》:“尘游躅於蕙路,污渌池以洗耳。”词语解释:蕙纕 拼音:huì rǎng
香草作的佩带。系之以示芳洁忠正。《楚辞·离骚》:“既替余以蕙纕兮,又申之以揽茝。” 元 张宇 《初漠赋》:“策茝旆而联蕙纕兮,謁 灵君 於辉晃。” 元 张翥 《寄题顾仲瑛玉山》诗:“漏屋愁荷盖,尘衣惜蕙纕。”词语解释:蕙房 拼音:huì fáng
(1).芳洁的屋舍。 南朝 陈后主 《改筑孔子庙诏》:“蕙房桂栋,咸使惟新;芳蘩洁潦,以时饗奠。”
(2).指闺房。 明 何景明 《寡妇赋》:“循周除以舒志兮,下兰室与蕙房。”词语解释:蕙问 拼音:huì wèn
指妇女美好的名声。问,通“ 闻 ”。《宋书·后妃传·文元袁皇后》:“蕙问川流,芳猷渊塞。” 唐 苏颋 《封姚崇妻郑国夫人制》:“兰仪蕙问,式备言容。” 宋 王禹偁 《右卫上将军宋公神道碑》:“惟夫人素稟肃雍,早从釐降,虽穠华已谢,而蕙问长存。”词语解释:蕙质兰心 拼音:huì zhì lán xīn
同“ 兰质蕙心 ”。 宋 柳永 《离别难》词:“有天然,蕙质兰心。美韶容,何啻值千金。”词语解释:蕙搂 拼音:huì lōu
1.楼房的美称。亦指女子居室。词语解释:蕙损兰摧 拼音:huì sǔn lán cuī
指女子夭亡。 明 梁辰鱼 《破齐阵·咏时序悼亡》套曲:“雁来期,正秋风寒云乱飞。把酒对斜暉,问芳卿为甚的便蕙损兰摧。”亦作“ 蕙折兰摧 ”。 清 袁枚 《续新齐谐·乩仙》:“怨侣方成,鸞儔遽拆,珠沉玉陨,蕙折兰摧。”词语解释:蕙折兰摧 拼音:huì shé lán cuī
见“ 蕙损兰摧 ”。
词语解释:蕙损兰摧 拼音:huì sǔn lán cuī
指女子夭亡。 明 梁辰鱼 《破齐阵·咏时序悼亡》套曲:“雁来期,正秋风寒云乱飞。把酒对斜暉,问芳卿为甚的便蕙损兰摧。”亦作“ 蕙折兰摧 ”。 清 袁枚 《续新齐谐·乩仙》:“怨侣方成,鸞儔遽拆,珠沉玉陨,蕙折兰摧。”词语解释:蕙兰梦 拼音:huì lán mèng
《左传·宣公三年》:“初, 郑文公 有贱妾曰 燕姞 ,梦天使与己兰,曰:‘余为 伯鯈 ,余,而祖也,以是为而子。’……生 穆公 ,名之曰 兰 。”后因以“蕙兰梦”谓妇女怀孕,望得贵子。 明 何景明 《聊写陨珠之痛兼致梦兰之望》诗:“蕙兰若报三春梦,消息先宽二老忧。”参见“ 梦兰 ”。
词语解释:梦兰 拼音:mèng lán
《左传·宣公三年》:“ 郑文公 有贱妾曰 燕姞 ,梦天使与己兰,曰:‘余为 伯鯈 。余,而祖也。以是为而子。以兰有国香,人服媚之如是。’既而 文公 见之,与之兰而御之。辞曰:‘妾不才,幸而有子。将不信,敢徵兰乎?’公曰:‘诺。’生 穆公 ,名之曰 兰 。”后因称妇人怀孕为“梦兰”。 北周 庾信 《奉和赐曹美人》诗:“何年迎 弄玉 ,今朝得梦兰。” 唐 杜甫 《同豆卢峰贻主客李员外贤子棐知字韵》:“梦兰他日应,折桂早年知。”词语解释:蕙心纨质 拼音:huì xīn wán zhì
比喻女子心地纯洁,性情高雅。纨,洁白的细绢。 南朝 宋 鲍照 《芜城赋》:“ 东都 妙姬,南国丽人,蕙心紈质,玉貌絳脣。” 清 袁于令 《西楼记·集艳》:“漫将佳丽推评,尽是蕙心紈质。”词语解释:蕙心兰质 拼音:huì xīn lán zhì
同“ 兰质蕙心 ”。 唐 王勃 《七夕赋》:“金声玉貌,蕙心兰质。”词语解释:蕙的风 拼音:huì de fēng
诗集。汪静之作。1922年出版。收诗三十三首。内容有表现诗人对人生价值、友谊和大自然的探索与追求,有对劳动人民悲惨遭遇的同情,也有对新思潮的赞颂,而更多的则是抒写对爱情的渴望,以表现爱的力量。诗句清新自然,感情真挚。词语解释:蕙棠 拼音:huì táng
木名。《山海经·西山经》:“又西三百里,曰 中皇之山 ,其上多黄金,其下多蕙棠。” 汉 刘桢 《鲁都赋》:“其木则赤桋、青松、文茎、蕙棠,洪榦百围,高径穹皇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