末字词组
词语解释:触藩 拼音:chù fān
(1).以角抵撞藩篱。《易·大壮》:“羝羊触藩,羸其角。” 汉 董仲舒 《士不遇赋》:“努力触藩,徒摧角矣。”
(2).比喻碰壁,进退两难。 唐 骆宾王 《早秋出塞寄东台详正学士》诗:“弔影慙连茹,浮生倦触藩。” 明 何大复 《进舟赋》:“戇必至於触藩兮,智或流於刻舟。” 清 泣红 《胭脂血弹词》第二回:“羵首常愁荒职任,触藩又恐遇灾兇。”词语解释:雄藩 拼音:xióng fān
地位重要、实力雄厚的藩镇。《旧唐书·严绶传》:“前后统临三镇,皆号雄藩。”词语解释:名藩 拼音:míng fān
指地方重镇。《晋书·王国宝传》:“时 王恭 与 殷仲堪 并以才器,各居名藩。”《旧唐书·李德裕传》:“受寄名藩,常忧旷职,孜孜夙夜,上报国恩。” 宋 梅尧臣 《叶大卿挽词》之一:“旧族声华远,名藩治行存。” 清 李渔 《与丁太岩方伯书》:“老先生荣蒞名藩,身膺重寄,非惟保障 江 南,亦且屏翰四国。”词语解释:大藩 拼音:dà fān
古代指比较重要的州郡一级的行政区。《梁书·明山宾传》:“ 明祭酒 虽出抚大藩,拥旄推轂,珥金拖紫,而恒事屡空。”《旧唐书·卢祖尚传》:“ 交州 大藩,去京甚远,须贤牧抚之。” 宋 周密 《齐东野语·绍熙内禅》:“ 侂胄 怨望殊甚,宜以厚赏酬其劳,处以大藩,出之於外。” 明 何景明 《赠刘大参》诗:“自识 文翁 化,佳声满大藩。”词语解释:开藩 拼音:kāi fān
(1).封建时代王侯在封地上建国。《续资治通鉴·元顺帝至正二十三年》:“ 思齐 , 海陵 人,本阴阳家者流, 士诚 ( 张士诚 )开藩,与有功焉。” 清 俞正燮 《癸巳类稿·台湾府属渡口考》:“值 耿氏 开藩 福建 ,海禁弛,乃招徠客民。”《花月痕》第三回:“这几年 秦王 开藩此地,幕中宾客都是些名士。”
(2). 清 代指到外省任高级官职。 清 陈康祺 《郎潜纪闻》卷四:“盖 顺治 间 商邱 宋文康公 抚畿辅时,尝以四语自警,而哲子 牧仲 中丞开藩 吴下 ,即用以训诫僚属者也。”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八八回:“这件事如果办成了功,不到两三年,説不定陈臬开藩的了。”词语解释:东藩 拼音:dōng fān
(1).东方的藩国。《史记·郦生陆贾列传》:“臣请得奉明詔説 齐 王 ,使为 汉 而称东藩。” 三国 魏 曹植 《洛神赋》:“余从京域,言归东藩。”
(2).东方州郡的泛称。 唐 杜甫 《陪李北海宴历下亭》诗:“东藩驻皂盖,北渚凌清河。” 宋 曾巩 《西湖二月二十日》诗:“平生拙人事,出走临东藩。”词语解释:偃藩 拼音:yǎn fān
(1).指地方长官安卧抚治之地。 宋 梅尧臣 《送公仪龙图知杭州》诗:“ 成都 与 餘杭 ,天下莫比论。彼为公故乡,此为公偃藩。”
(2).指卧治,无为而治。 宋 曾巩 《回亳州知府谏议状》:“伏惟开閤之初,偃藩甚乐。休有神明之助,茂臻福履之宜。”词语解释:出藩 拼音:chū fān
出任地方长官。 唐 韩愈 《河南府同官记》:“於时 河东公 为左僕射宰相,出藩大邦,开府 汉 南。” 明 冯梦龙 《智囊补·察智·范槚》:“ 景王 出藩,大盗谋劫王,布党起 天津 至 鄱阳 ,分徒五百人,往来游奕。”词语解释:墙藩 拼音:qiáng fān
亦作“墻藩”。
(1).围墙和篱笆。《文选·扬雄〈甘泉赋〉》:“雷鬱律於巖窔兮,电儵忽於墙藩。” 李善 注引《释名》:“藩,篱也。” 宋 黄庭坚 《次韵子瞻赠王定国》:“夏日 蓬山 永,戎葵茂墻藩。”
(2).喻边境重臣。 宋 曾巩 《答葛蕴》诗:“忽有海上使,问我及墙藩。”词语解释:守藩 拼音:shǒu fān
指王侯驻守其封地。亦指受封为王侯。《汉书·淮阳宪王刘钦传》:“奉藩无状,遇恶暴列,陛下不忍致法,加大恩,遣使者申諭道术守藩之义。”《后汉书·济北惠王次传》:“ 济北王 次以幼年守藩,躬履孝道,父没哀慟,焦毁过礼,草庐土席,衰杖在身,头不枇沐,体生疮肿。”《晋书·姚兴载记下》:“陛下若以臣为社稷之忧,除臣而国宁,亦家之福也。若垂天性之恩,不忍加臣刑戮者,乞听臣守藩。”词语解释:篱藩 拼音:lí fān
(1).篱笆。 唐 元稹 《赛神》诗:“主人一心好,四面无篱藩。” 宋 苏轼 《吊徐德占》诗:“从来觅栋梁,未省傍篱藩。” 明 钱秉镫 《田园杂诗》:“腰斧伐荆棘,用以卫篱藩。” 郭沫若 《战声集·谢“园地”》:“为这些娇小的无知者为什么一定要筑起篱藩?”
(2).引申为防卫。 吴恭亨 《诸将》诗之二:“逃帅纷纷污节鉞,列城荡荡抉篱藩。”词语解释:潜藩 拼音:qián fān
(1).指尚未即位的帝王。 明 沉德符 《野获编·宗藩·太子册宝》:“ 嘉靖 十八年,己亥二月朔日, 世宗 将幸 承天府 ,册立 庄敬太子 及 裕王 、 景王 。 裕 即 穆宗 潜藩也。”
(2).指帝王为王侯时的封地。 宋 叶绍翁 《四朝闻见录·两朝玉带之祥》:“至 高宗 以 常德 为 孝宗 潜藩,尤有足纪者。” 清 全祖望 《经史答问·诸史问目答卢镐》:“ 呼沱 ,则是 中山 ,非 关中 也。况 平帝 由 中山王 为天子,故首加恩於潜藩。”词语解释:芦藩 拼音:lú fān
用芦苇编制的篱笆。 宋 陆游 《东园小饮》诗之二:“入东又见几春风,茅屋芦藩寂寞中。” 宋 陆游 《大风》诗:“儿言卷茅屋,奴报彻芦藩。”词语解释:宗藩 拼音:zōng fān
亦作“ 宗蕃 ”。 指受天子分封的宗室诸侯。因其拱卫王室,犹如藩篱,故称。《史记·太史公自序》:“ 汉 既譎谋,禽 信 於 陈 ; 越 荆 剽轻,乃封弟 交 为 楚王 ,爰都 彭城 ,以彊 淮 泗 ,为 汉 宗藩。”《宋书·五行志二》:“后中原大乱,宗蕃多絶,唯 琅邪 、 汝南 、 西阳 、 南顿 、 彭城 同至 江 表,而 元帝 嗣 晋 矣。” 宋 苏轼 《赐皇伯祖宗晖已下罢散兴龙节道场香酒果口宣》:“卿等以义重宗藩,志存忠爱,先朝诞月,归命佛乘,迨兹法会之成,宜有分颁之宠。” 清 李渔 《玉搔头·情试》:“目下宗藩跋扈,阉寺弄权,指日即有萧墙之变。”词语解释:称藩 拼音:chēng fān
亦作“ 称蕃 ”。 自称藩属。向大国或宗主国承认自己的附庸地位。《汉书·宣帝纪赞》:“推亡固存,信威北夷,单于慕义,稽首称藩。” 汉 王充 《论衡·率性》:“﹝ 赵佗 ﹞蹶然起坐,心觉改悔,奉制称蕃。” 唐 薛道衡 《老氏碑》:“感义怀仁,称藩请朔。” 元 孟祺 《贺平宋表》:“始则有称姪纳币之祈,次则有称藩奉璽之请。”词语解释:羝触藩 拼音:dī chù fān
见“ 羝羊触藩 ”。
词语解释:羝羊触藩 拼音:dī yáng chù fān
公羊角钩在篱笆上。比喻进退两难。《易·大壮》:“羝羊触藩,不能退,不能遂。” 唐 孟浩然 《寄赵正字》诗:“高鸟能择木,羝羊漫触藩。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二四:“ 自实 走得一个不耐烦,正所谓:羝羊触藩,进退两难。”亦省作“ 羝触藩 ”。 清 王戬 《秋日游白茅寺次少陵韵》:“争如羝触藩,有如瓶堕井。”词语解释:列藩 拼音:liè fān
诸藩镇。《晋书·曹志传》:“或列藩九服,式序王官。” 唐 颜真卿 《与李太保帖》之四:“圣慈含弘,犹佐列藩,不远伊邇,省躬荷德,恩贷实深。” 宋 岳珂 《愧郯录·孝明后制》:“朕昔在列藩,常观内助,奉晨昏而罔倦,服浣濯而无辞。”词语解释:西藩 拼音:xī fān
见“ 西蕃 ”。
词语解释:西蕃 拼音:xī fān
(1).特指 吐蕃 。 唐 高适 《贺哥舒大夫破九曲》诗:“遥传副丞相,昨日破 西蕃 。”
(2).亦作“ 西藩 ”、“ 西番 ”。我国古代对 西域 一带及西部边境地区的泛称。《晋书·桓伊传》:“臣过蒙殊宠,受任西藩。”《南齐书·周盘龙传》:“师不淹晨,西蕃剋定。”《北史·西域传序》:“ 煬帝 时,乃遣侍御史 韦节 、司隶从事 杜行满 使於西藩诸国。”《明史·西域传二·西番诸卫》:“西番即西 羌 ,族种最多,自 陕西 歷 四川 、 云南 西徼外皆是。”
(3).指 印度 。 明 宋应星 《天工开物·杀青》:“ 西蕃 用贝树造成纸叶, 中华 又疑以贝叶书经典。”
(4).旧时对西洋人的泛称。
(5).我国少数民族普米族的旧称。词语解释:归藩 拼音:guī fān
回到封地。 晋 袁宏 《后汉纪·明帝纪上》:“ 东平王 苍 以辅政久,固请归藩。”词语解释:邻藩 拼音:lín fān
谓封地相邻接。 北魏 崔鸿 《十六国春秋·前秦录》:“ 晋王 与君邻藩。”词语解释:德藩 拼音:dé fān
语出 晋 左思 《魏都赋》:“长世字甿者,以道德为藩,不以袭险为屏也。”谓以道德为守身的藩篱。亦借指守德之人。 唐 刘禹锡 《谢窦相公启》:“瞻望德藩,坐驰精爽。”词语解释:典藩 拼音:diǎn fān
镇守偏远地方。 宋 孔平仲 《孔氏谈苑·朝士献诗》:“ 朱巽 草制云:某官夙负官材。 真宗 令出典藩。” 宋 陆游 《老学庵笔记》卷一:“ 秦会之 丞相卒, 魏道弼 作参政,委任颇专,且大拜矣……久之, 道弼 出典藩。”词语解释:远藩 拼音:yuǎn fān
远方的藩国、藩镇。《魏书·太宗纪》:“夏四月庚辰,车驾有事於东庙,远藩助祭者数百国。”《北史·魏纪一》作“远蕃”。 唐 韩愈 《顺宗实录一》:“尚从优贷,俾佐远藩。” 唐 韦应物 《答僴奴重阳二甥》诗:“一朝忝兰省,三载居远藩。”词语解释:边藩 拼音:biān fān
亦作“ 边蕃 ”。 靠近边境的藩国、藩镇。《宋书·江夏文献王义恭传》:“虽蒙褒叙,未尽才宜,并可授边藩,展其志力。”《魏书·源怀传》:“北镇边蕃,事异诸夏,往日署官,全不差别。”《旧唐书·魏少游传》:“ 少游 以 肃宗 远离宫闕,初至边藩,故丰供具以悦之。” 宋 陈鹄 《耆旧续闻》卷十:“ 王 卒於边藩, 卢 薨於殿帅。”词语解释:分藩 拼音:fēn fān
古代帝王分封自己的子弟,作为王朝的屏藩。后亦称官吏出守地方为分藩。 元 黄镇成 《投赠郑守光远三十韵》:“累洽开皇极,分藩守重臣。” 清 孔尚任 《桃花扇·阻奸》:“老先生所言差矣, 福王 分藩敝乡,晚生知之最详,断断立不得。”词语解释:道藩 拼音:dào fān
指铨选人才和考察官吏的机构。 唐 邵说 《筌蹄赋》:“犹蹄在兔,兔既获而蹄可以忘;犹筌在鱼,鱼既烹而筌可以息。亦何异游道藩者挥 郢 匠之斤,御道枢者削 公输 之墨。”词语解释:维藩 拼音:wéi fān
《诗·大雅·板》:“价人维藩,大师维垣。” 毛 传:“藩,屏也。”后以“维藩”喻保卫疆土的重任。 明 郑若庸 《玉玦记·传旨》:“忆当年汗马劳,矢石间功成建旄,维藩隆委,犹惭 颇 牧 营边徼。”词语解释:戚藩 拼音:qī fān
亦作“ 戚蕃 ”。 近亲藩王。 晋 刘琨 《劝进表》:“社稷时难,则戚藩定其倾;郊庙或替,则宗哲纂其祀。”《文选·王俭〈褚渊碑文〉》:“属值三季在辰,戚蕃内侮。” 李周翰 注:“戚蕃,谓诸王也。”《南齐书·高帝纪上》:“皇室多难,衅起戚蕃。” 唐 刘知几 《史通·品藻》:“ 王頍 文章不足,武艺居多,躬诣戚藩,首阶逆乱。” 宋 苏轼 《赐济阳郡王曹佾罢散兴龙节道场香酒果口宣》:“卿宠冠戚藩,望隆旧德。”词语解释:游藩 拼音:yóu fān
(1).谓游学于某人门下。语出《庄子·大宗师》:“ 意而子 曰:‘虽然,吾愿游於其藩。’” 王先谦 集解引 宣颖 曰:“言虽不能遵途,愿涉其藩篱。” 宋 宋祁 《祭孙仆射文》:“某等或奉绪言,或庥大庇,游藩蒙润,挹流疏秽。”
(2).谓仕于诸侯王府。《陈书·虞寄传》:“ 文帝 曰:‘所以蹔屈卿游藩者,非止以文翰相烦,乃令以师表相事也。’”词语解释:移藩 拼音:yí fān
谓古时地方军政长官改换辖地。亦泛指官员调任。 宋 梅尧臣 《送吴给事自许昌移淮西》诗:“坐阁政方举,移藩心所求。” 清 蒋士铨 《第二碑·赓韵》:“当日 籛公 移藩仓卒,只立一碑表识而去。”词语解释:屏藩 拼音:píng fān
(1).屏风和藩篱。《诗·大雅·板》:“价人维藩,大师维垣。大邦维屏,大宗维翰。” 郑玄 笺:“王当用公卿诸侯及宗室之贵者为屏藩垣翰,为辅弼,无疏远之。”后用“屏藩”比喻卫国的重臣。 清 陈康祺 《郎潜纪闻》卷一:“朋奸害正,摧我屏藩。”
(2).比喻四周的疆土或防御设施。 清 顾炎武 《京口》诗之一:“囊括 苏 松 储陆海,襟提 闽 浙 壮屏藩。” 清 薛福成 《笠山宏远炮台铭》:“隔阂岛夷,为 越 屏藩。”
捍蔽,保护。 清 魏源 《圣武记》卷三:“朕世世为天子,尔等亦世世为王,屏藩百世。”词语解释:奉藩 拼音:fèng fān
谓归顺称臣。 宋 叶梦得 《石林燕语》卷四:“ 吴越 钱俶 初来朝,将归,朝臣上疏请留勿遣者数十人。 太祖 皆不纳,及 俶 辞,力陈愿奉藩之意。”词语解释:戎藩 拼音:róng fān
军府,幕府。 唐 李搏 《贺裴廷裕蜀中登第》诗:“应笑戎藩刀笔吏,至今泥滓曝鱼鳃。”词语解释:巨藩 拼音:jù fān
1.重要的屏障。词语解释:遐藩 拼音:xiá fān
远方的藩国。《晋书·秃发傉檀载记》:“车骑僻在遐藩,密邇勍寇。” 唐 刘禹锡 《谢春衣表》:“宠光不隔於遐藩,庆赐猥霑於裨将。”词语解释:重藩 拼音:zhòng fān
军事上占重要地位的藩镇。《旧唐书·牛僧孺传》:“ 僧孺 嫌处重藩,求归散地。”词语解释:棘藩 拼音:jí fān
棘刺的藩篱。《文选·张衡〈西京赋〉》:“揩枳落,突棘藩,梗林为之靡拉,朴丛为之摧残。” 李善 注引 杜预 《左氏传注》:“藩,篱也。”词语解释:强藩 拼音:qiáng fān
亦作“彊藩”。 强大有力的藩镇。《新唐书·宪宗纪赞》:“自 吴元济 诛,彊藩悍将皆欲悔过而效顺。” 宋 陆游 《上殿札子》:“今朝廷内无权家世臣,外无强藩悍将,所虑之变,惟一 金 虏。” 王闿运 《御夷论》二:“强藩重镇变色而相戒,勇夫悍将束甲而屏息。” 范文澜 蔡美彪 等《中国通史》第三编第二章第三节:“ 昭义 是个强镇,宦官有所畏惧,南司才多少得行使一些职权。南北司虽然强弱悬殊,在强藩声援下,南司仍保持对抗的局面。”词语解释:启藩 拼音:qǐ fān
见“ 启蕃 ”。
词语解释:启蕃
谓开拓使繁荣。 南朝 宋 傅亮 《为宋公修楚元王墓教》:“ 楚元王 积仁基德,启蕃斯境,素风道业,作范后昆。”一本作“ 启藩 ”。词语解释:南藩 拼音:nán fān
亦作“ 南蕃 ”。
(1).犹南疆。《史记·赵世家》:“我先王因世之变,以长南藩之地,属阻 漳 、 滏 之险,立长城,又取 藺 、 郭狼 ,败 林 人於 荏 ,而功未遂。”《陈书·高祖纪上》:“公赤旗所指,祅垒洞开,白羽纔撝,兇徒粉溃。非其神武,久丧南藩。” 唐 杜甫 《人日寄杜二拾遗》诗:“身在南蕃无所预,心怀百忧復千虑。”
(2).南方的屏障。《隋书·高祖纪下》:“ 有梁 之国,我南藩也,其君入朝,潜相招诱,不顾朕恩。”词语解释:外藩 拼音:wài fān
(1).有封地的诸侯王。亦指地方上的高级官吏。《晋书·礼志上》:“ 哀帝 以外藩援立。”《宋史·孝宗纪赞》:“然自古人君起自外藩,入继大统,而能尽宫庭之孝,未有苦帝。” 明 沉德符 《野获编·礼部一·邱侍郎献谀》:“ 邱 竟以外藩再斥,盖两番贡諛,皆不得厚偿。”
(2).外部的屏藩。《三国志·魏志·陈矫传》:“ 矫 説 太祖 曰:‘鄙郡虽小,形便之国也,若蒙救援,使为外藩,则 吴 人剉谋, 徐方 永安。’”
(3).外国;藩属。 清 程恩泽 《粤东杂感》诗:“外藩 吉利 最雄猜,坐卧高楼互市开。” 清 陈康祺 《郎潜纪闻》卷一:“盖本朝龙兴之初,喇嘛效顺最早,而其术盛行东土,又夙为 蒙古 诸部落所崇信,故优礼彼教政,以羈縻外藩。”词语解释:贤藩 拼音:xián fān
敬称藩镇或藩国的首领。 元 王恽 《真常观记》:“继奉 旭烈 贤藩教旨,提点 彰德路 道教事。” 清 谈迁 《国榷·崇祯十七年》:“其有不忘 明 室,辅立贤藩,戮力同心,共保 江 左者,理亦宜然,予不汝禁,但当通和讲好,不负本朝。”词语解释:莐藩 拼音:chén fān
即知母。根状茎可入药。词语解释:价藩 拼音:jià fān
谓大德之人是国家安全的屏藩。语出《诗·大雅·板》:“价人维藩,大师维垣。” 宋 曾巩 《贺郓州邵资政改侍郎》:“攀日月之高衢,践机衡之要地;方兼荣於祕殿,用均逸於价藩。” 宋 王安石 《上泉州毕少卿启》:“自去容暉,何尝候问,朅来冗局,顾委琐之自为,阴想价藩,知崇高之难附。”参见“ 价人 ”。
词语解释:价人 拼音:jià rén
善人。《诗·大雅·板》:“价人维藩,大师维垣。” 毛 传:“价,善也。” 朱熹 集传:“价,大也。大德之人也。”一说指介人,甲士。参阅 郑玄 笺、 高亨 注。词语解释:车藩 拼音:chē fān
见“ 车轓 ”。
词语解释:车轓 拼音:chē fān
亦作“ 车蕃 ”。亦作“ 车藩 ”。 车旁的屏蔽。 睡虎地 秦 墓竹简《秦律·司空》:“及不芥车,车蕃盖强折列,其主车牛者及吏、官长皆有罪。”《周礼·春官·巾车》“漆车藩蔽” 汉 郑玄 注:“藩,今时小车藩,漆席以为之。”《后汉书·舆服志上》:“ 景帝 中元 五年,始詔六百石以上施车轓。”《文选·张衡〈西京赋〉》“倚金较” 三国 吴 薛综 注:“黄金以饰较也……或曰:车蕃上重起,如牛角也。” 唐 李商隐 《行次西郊作一百韵》:“大妇抱儿哭,小妇攀车轓。”词语解释:羝羊触藩 拼音:dī yáng chù fān
公羊角钩在篱笆上。比喻进退两难。《易·大壮》:“羝羊触藩,不能退,不能遂。” 唐 孟浩然 《寄赵正字》诗:“高鸟能择木,羝羊漫触藩。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二四:“ 自实 走得一个不耐烦,正所谓:羝羊触藩,进退两难。”亦省作“ 羝触藩 ”。 清 王戬 《秋日游白茅寺次少陵韵》:“争如羝触藩,有如瓶堕井。”词语解释:韦藩 拼音:wéi fān
皮制的车篷。古代无爵禄者所用。《国语·晋语八》:“夫 絳 之富商,韦藩木楗以过於朝,唯其功庸少也。” 韦昭 注:“韦藩,蔽前后。木楗,木檐也。言无功庸,虽富不得服尊服过于朝。”词语解释:内藩 拼音:nèi fān
指朝廷直接辖治下的中原诸侯王国。《魏书·氐传》:“ 玄 上表请比内藩,许之。”词语解释:亲藩 拼音:qīn fān
指帝王宗室亲属被分封者。 梁启超 《中国专制政治进化史论》:“酋长之强有力者,则能服属诸酋,或自封亲藩,以参伍诸酋。”词语解释:下藩 拼音:xià fān
亦作“ 下蕃 ”。
(1).王公的封地。 晋 陆机 《汉高祖功臣颂》:“功耀上代,身终下藩。”《晋书·司马攸传论》:“遂乃褫龙章於袞职,徙侯服於下藩。”
(2).指州郡。《后汉书·左雄周举等传赞》:“ 举 升以汇,越自下蕃。”词语解释:杝藩 拼音:yí fān
藩篱。 清 龚自珍 《尊隐》:“仁心为干,古义为根,九流为华实,百氏为杝藩,枝叶昌洋,不可殫论。”词语解释:门藩 拼音:mén fān
指门庭;门下。 宋 邵博 《闻见后录》卷十五:“故足迹不至於门藩,书问不通於左右者,且十餘年矣。”词语解释:还藩 拼音:huán fān
亦作“ 还蕃 ”。 回到封地。《晋书·李含传》:“ 成都王 至亲,有大功,还藩,甚得众心。” 南朝 梁 沉约 《谢赐轸调绢等启》:“昔 刘氏 归国,未闻 汉 储之礼; 曹植 还蕃,非降 魏 两之赐。”《魏书·高句丽传》:“今不以一过掩卿旧款,即送还藩。” 唐 张九龄 《敕护密国王书》:“卿比者虽受册立,缘此未得还蕃。”词语解释:逆藩 拼音:nì fān
亦作“ 逆蕃 ”。 叛逆的藩邦、藩臣。《宋书·刘勔传》:“逆蕃扇祸,逼扰京甸,援桴誓旅,奉律行师。” 清 洪昇 《长生殿·侦报》:“外有逆藩,内有奸相。”词语解释:进退触藩 拼音:jìn tuì chù fān
前进后退都有障碍,谓进退两难。语出《易·大壮》:“羝羊触藩,不能退,不能遂。” 孔颖达 疏:“退谓退避,遂谓进往。”羝,公羊。藩,篱笆。 清 魏源 《筹漕篇上》:“进退触藩,计当安施,幸蚤图之,毋悔噬脐。”亦作“ 进退触篱 ”。《禅真后史》第四四回:“进退触篱,实为难处。”词语解释:三藩 拼音:sān fān
(1).指 汉明帝 子 千乘哀王 建 、 淮阳顷王 昞 、 济阴悼王 长 。《后汉书·孝明八王传赞》:“三藩夙龄, 党 惟荒忒。” 李贤 注:“谓 千乘 、 淮阳 、 济阴 并早殁也。”
(2).指 南朝 齐 之 会稽 、 南徐州 和 南兖州 。《文选·任昉〈为范始兴作求立太宰碑表〉》:“六府臣僚,三藩士女,人蓄油素,家怀鈆笔。” 李善 注:“ 子良 又为 会稽 太守、 南徐州 刺史、 南兖州 刺史,斯谓之三藩也。”
(3). 清 称 明 末之 福王 ( 朱由崧 )、 唐王 ( 朱聿键 )、 桂王 ( 朱由榔 )为三藩。参阅 清 杨陆荣 《三藩纪事本末》。
(4). 清 初封 明 降将 吴三桂 为 平西王 ,镇 云南 ; 耿继茂 为 靖南王 (后子 精忠 嗣),镇 福建 ; 尚可喜 为 平南王 ,镇 广东 ,并称三藩。《清史稿·吴三桂传》:“是时 可喜 镇 广东 , 继茂 子 精忠 镇 福建 ,与 三桂 并称‘三藩’,而 三桂 骄恣尤甚。” 康熙 十二年下令削藩, 吴三桂 、 尚之信 ( 可喜 子)、 耿精忠 相继反 清 ,均被平定。史称“三藩之乱”。《清史稿·吴三桂传》:“是时 可喜 镇 广东 , 继茂 子 精忠 镇 福建 ,与 三桂 并称‘三藩’,而 三桂 骄恣尤甚。” 康熙 十二年下令削藩, 吴三桂 、 尚之信 ( 可喜 子)、 耿精忠 相继反 清 ,均被平定。史称“三藩之乱”。词语解释:钜藩 拼音:jù fān
重要的屏障。 宋 王十朋 《会稽风俗赋》:“今朝廷驻蹕东南, 越 为鉅藩。”词语解释:溷藩 拼音:hùn fān
厕所。 清 沉起凤 《谐铎·蜣螂城》:“生失足堕溷藩,撑扶起立,懊闷欲死。”词语解释:推恩削藩 拼音:tuī ēn xuē fān
汉武帝削弱诸侯王国势力的措施。汉初诸侯王国势力强大。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,于公元前127年采纳大臣主父偃的建议,颁布“推恩令”,准许诸侯王把自己的封地再分给子弟,建立侯国。一个王国分出许多小侯国,直属领地小了,就无力再与中央对抗了。词语解释:惟藩 拼音:wéi fān
《诗·大雅·板》:“价人维藩,大师维垣,大邦维屏,大宗维翰,怀德维寧,宗子维城。”维,一本作“ 惟 ”。 王莽 时仿古代六服,以“惟城”、“惟寧”、“惟翰”、“惟屏”、“惟垣”、“惟藩”称九州内外区域。《汉书·王莽传中》:“九州之内,县二千二百有三。公作甸服,是为惟城;诸在侯服,是为惟寧;在采、任诸侯,是为惟翰;在宾服,是为惟屏;在揆文教,奋武卫,是为惟垣;在九州之外,是为惟藩:各以其方为称,总为万国焉。”参见“ 六服 ”。
词语解释:六服 拼音:liù fù
(1). 周 王畿以外的诸侯邦国曰服,其等次有六:侯服、甸服、男服、采服、卫服、蛮服。《书·周官》:“六服群辟,罔不承德。”《周礼·秋官·大行人》:“邦畿方千里,其外方五百里谓之侯服,岁壹见,其贡祀物;又其外方五百里谓之甸服,二岁壹见,其贡嬪物;又其外方五百里谓之男服,三岁壹见,其贡器物;又其外方五百里谓之采服,四岁壹见,其贡服物;又其外方五百里谓之卫服,五岁壹见,其贡材物;又其外方五百里谓之要服,六岁壹见,其贡货物。” 孔颖达 疏:“要服,蛮服也者,《职方》云‘蛮服’,要、蛮义一也。” 王莽 曾仿行六服之制。《汉书·王莽传中》:“公作甸侯,是为惟城;诸在侯服,是为惟寧;在采、任诸侯,是为惟翰;在宾服,是为惟屏;在揆文教,奋武衞,是为惟垣;在九州之外,是为惟藩;各以其方为称,总为万国焉。” 南朝 宋 颜延之 《赭白马赋》:“总六服以收贤,掩七戎而得骏。” 宋 曾巩 《李良辅知庐州张竚陕州崔度蔡州王说徐州制》:“朕董正治官,自朝廷始,至於六服群吏,莫不考循其名,以督课其实。”惟城、惟宁、惟翰、惟屏、惟垣、惟藩,皆取自《诗·大雅·板》。后用以指全国各地。《周礼·春官·司服》:“王之吉服,祀昊天上帝则服大裘而冕,祀五帝亦如之;享先王则衮冕;享先公、饗射则鷩冕;祀四望、山川则毳冕;祭社稷、五祀则希冕;祭羣小祀则玄冕。” 郑玄 注:“ 郑司农 曰:‘大裘,羔裘也。衮,卷龙衣也。鷩,襌衣也。毳,罽衣也。’……希读为絺,或作黹,字之误也。”《晋书·舆服志》:“六服之冕,五时之路,王者之常制,各有等差。”
(2).指 周 天子的六种冕服。即:大裘、衮衣、禅衣、罽衣、絺衣、玄衣。《周礼·天官·内司服》:“掌王后之六服。褘衣、揄狄、闕狄、鞠衣、展衣、缘衣,素沙。” 贾公彦 疏:“此素沙与上六服为里,使之张显。”
(3).指 周 代王后的六种服色。词语解释:款藩 拼音:kuǎn fān
犹款塞。 晋 李暠 《自称凉公领秦凉二州牧奉表诣阙》:“ 文桓 嗣位,奕叶载德,囊括 关 西,化被 崐 裔,遐邇款藩,世修职贡。”词语解释:殊藩 拼音:shū fān
边远的属国或属地。《晋书·四夷传论》:“ 吐延 夙标宏伟,见方於 项籍 ;始遵朝化,遽夭於 姜聪 ;高节不羣,亦殊藩之秀也。” 唐 李商隐 《为柳珪谢京兆公启》:“控三 巴 百 濮 之雄,带 南詔 西山之险,人称异府,帝谓殊藩。” 唐 司空图 《复安南碑》:“金印示殊藩之宠,银簪增服冕之荣。”词语解释:笼藩 拼音:lóng fān
牢笼。 明 徐渭 《答和公旦》:“一朝鎚笼藩,小鶠决蓬翟。”词语解释:四藩 拼音:sì fān
见“ 四番 ”。
词语解释:四番 拼音:sì fān
(1).四方边境的藩国。《宋书·乐志二》:“訏謨定命,辰告四蕃。”《隋书·礼仪志六》:“东西南北四藩诸国王章,上藩用中金,中藩用银,并方寸,龟钮。” 唐 杜甫 《客居》诗:“儒生老无成,臣子忧四番。”番,一本作“ 藩 ”。
(2).四次。《三国演义》第八九回:“今被吾擒了四番,有何面目再见人耶!”词语解释:削藩 拼音:xuē fān
削夺藩王封地。 汉 晁错 有《削藩策》。《明史·齐泰传》:“先是,帝为太孙时,诸王多尊属,拥重兵,患之,至是因密议削藩。”词语解释:剪藩 拼音:jiǎn fān
指割让边境属地。 孙中山 《檀香山兴中会章程》:“近之辱国丧师,翦藩压境,堂堂 华夏 ,不齿於邻邦;文物冠裳,被轻於异族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