末字词组
词语解释:太虚 拼音:tài xū
(1).谓空寂玄奥之境。《庄子·知北游》:“是以不过乎 崐崙 ,不游乎太虚。”《红楼梦》第一二○回:“太虚幻境,即是真如福地。” 清 陈梦雷 《去者日以疏》诗:“冥心归太虚,天地与同寿。”
(2).指天,天空。《文选·孙绰〈游天台山赋〉》:“太虚辽廓而无阂,运自然之妙有。” 李善 注:“太虚,谓天也。” 清 黄鷟来 《咏史》之二:“壮志弥激烈,气欲凌太虚。”
(3).谓宇宙。 南朝 梁 沉约 《均圣论》:“我之所久,莫过 轩 羲 ;而天地之在彼太虚,犹 轩 羲 之在彼天地。” 唐 陆龟蒙 《江湖散人传》:“天地大者也,在太虚中一物耳。”
(4).古代哲学概念。指宇宙万物最原始的实体--气。 宋 张载 《正蒙·太和》:“太虚无形,气之本体,其聚其散,变化之客形尔。” 清 魏源 《默觚上·学篇十四》:“太虚之精气流动,充盈於天地之间。”词语解释:清虚 拼音:qīng xū
(1).清净虚无。《文子·自然》:“ 老子 曰:‘清虚者天之明也,无为者治之常也。’” 三国 魏 阮籍 《首阳山赋》:“且清虚以守神兮,岂慷慨而言之。”《南史·王固传》:“﹝ 王固 ﹞清虚寡欲,居丧以孝闻。”
(2).清洁虚空。 宋 罗大经 《鹤林玉露》卷十一:“若疏食菜羹,则肠胃清虚,无滓无秽,是可以养神也。” 清 蒲松龄 《聊斋志异·莲香》:“次夜,果出刀圭药啖生。顷刻,洞下三两行,觉臟腑清虚,精神顿爽。”
(3).太空;天空。 晋 葛洪 《抱朴子·勗学》:“令抱翼之凤,奋翮於清虚;项领之骏,聘迹於千里。” 唐 杜甫 《听杨氏歌》诗:“满堂惨不乐,响下清虚里。” 清 李渔 《蜃中楼·授诀》:“若使清虚无障碍,天孙不合阻银河。” 郭沫若 《屈原赋今译·离骚》:“让超迈的精神在清虚中驰骋。”
(4).指月宫。 五代 谭用之 《江边秋夕》诗:“七色花虯一声鹤,几时乘兴上清虚。”
(5).指风露。 唐 孟郊 《北郭贫居》诗:“欲识贞静操,秋蝉饮清虚。”词语解释:空虚 拼音:kōng xū
(1).空无;不充实。《管子·八观》:“民偷处而不事积聚,则囷仓空虚。”《史记·龟策列传》:“竹外有节理,中直空虚。” 唐 韩愈 《符读书城南》诗:“诗书勤乃有,不勤腹空虚。” 沙汀 《航线》:“一提到肚皮的事,各人都马上感到肠胃的空虚了。”
(2).空旷冥漠。 汉 刘向 《九叹·忧苦》:“巡陆夷之曲衍兮,幽空虚以寂寞。”
(3).虚假;空幻。《后汉书·朱浮传》:“兼以私情容长,憎爱在职,皆竞张空虚,以要时利。” 唐 王维 《饭覆釜山僧》诗:“思归何必深,身世犹空虚。” 清 吴伟业 《赠愿云师》诗:“万化皆空虚,大事惟一著。”
(4).豁达;没有成见。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十二:“而今为什么説个不可有成心?只为人心最灵,专是那空虚的才有公道。”
(5).指天空。亦喻朝廷。 唐 刘禹锡 《送前进士蔡京赴学究科》诗:“幸遇天官旧丞相,知君无翼上空虚。” 唐 赵璜 《曲江上巳》诗:“欲问神仙在何处,紫云楼阁向空虚。” 宋 王安石 《张氏静居院》诗:“ 留侯 亦养生,乃欲凌空虚。”词语解释:步虚 拼音:bù xū
(1).道士唱经礼赞。 唐 李白 《题随州紫阳先生壁》诗:“喘息飡妙气,步虚吟真声。” 王琦 注引《异苑》:“ 陈思王 游山,忽闻空里诵经声,清远遒亮,解音者则而写之,为神仙声。道士效之,作步虚声。” 唐 施肩吾 《闻山中步虚声》诗:“何人步虚南峯顶,鹤唳九天霜月冷。”《续资治通鉴·宋徽宗宣和元年》:“都城暴水,遣 灵素 厌胜,方率其徒步虚城上,役夫争举梃将击之,走而免。” 明 无名氏 《精忠记·兆梦》:“小道小道,其实玄妙,善能步虚,又会佐醮。”
(2).见“ 步虚词 ”。
(3).指道家传说中神仙的凌空步行。《汉武帝内传》:“可以步虚,可以隐形。长生久视,还白留青。” 明 刘基 《升天行》:“中夜集五灵,步虚欵天关。” 清 蒋士铨 《第二碑·留香》:“浩气长生,灵旗暗闪,且喜时逢清晏,岁际丰盈,不免步虚巡按一回。”
词语解释:步虚词 拼音:bù xū cí
(1).道教唱经礼赞之词。 唐 王建 《赠王处士》诗:“道士写将行气法,家童授与步虚词。” 清 汪琬 《赋得宫人入道》诗:“垂手只携禳斗诀,点唇初习步虚词。”亦省称“ 步虚 ”。 宋 文莹 《玉壶清话》卷八:“公以母老,急於进用,因乾明圣节,进《内道场醮步虚》十首,中有‘玉堂臣老非仙骨,犹在丹臺望泰阶。’上悉其意,俾参大政。”参见“ 步虚 ”。
(2).乐府杂曲歌名。《乐府诗集·杂曲歌辞十八·步虚词》 郭茂倩 题解引 唐 吴兢 《乐府解题》:“《步虚词》,道家曲也。备言众仙縹緲轻举之美。” 北周 庾信 、 隋炀帝 、 唐 顾况 、 刘禹锡 等均有拟作。
(3).词牌名。即《西江月》。词语解释:子虚 拼音:zǐ xū
(1). 汉 司马相如 作《子虚赋》,假托 子虚 、 乌有先生 、 亡是公 三人互相问答。后因称虚构或不真实的事为“子虚”。《汉书·司马相如传上》:“ 相如 以‘子虚’,虚言也,为 楚 称;‘乌有先生’者,乌有此事也,为 齐 难;‘亡是公’者,亡是人也,欲明天子之义。” 宋 周密 《齐东野语·开运靖康之祸》:“然考之 五代 新旧史,初无是説,安知非託子虚以欺世哉?” 清 陈康祺 《燕下乡脞录》卷十三:“ 花杰 所劾 文端 他事,经诸大臣会讯,均属子虚。” 沉昌眉 《和弟》诗:“道路有传闻,传闻皆子虚。”
(2).《子虚赋》的省称。 晋 左思 《咏史》诗之一:“著论準《过秦》,作赋拟《子虚》。” 南朝 梁 刘勰 《文心雕龙·知音》:“昔《储説》始出,《子虚》初成, 秦皇 、 汉武 ,恨不同时。” 唐 黄滔 《御试》诗之二:“词臣假寐题《黄绢》,宫女敲铜奏《子虚》。”词语解释:凌虚 拼音:líng xū
升于空际。 三国 魏 曹植 《七启》:“华阁缘云,飞陛凌虚,俯眺流星,仰观八隅。” 宋 洪迈 《夷坚丁志·仙舟上天》:“仰空寓目,见一舟凌虚直上。” 明 徐弘祖 《徐霞客游记·游九鲤湖日记》:“忽有亭突踞危石,拔迥凌虚,无与为对。” 朱自清 《温州的踪迹》三:“所以如此,全由于岩石中间突然空了一段,水到那里,无可凭依,凌虚飞下,便扯得又薄又细了。”
淩虚:升向高空或高高地在空中。 三国 魏 曹植 《节游赋》:“建三臺於前处,飘飞陛以凌虚。” 晋 葛洪 《抱朴子·君道》:“剔腹背无益之毛,揽六翮凌虚之用。” 清 黄遵宪 《大阪》诗:“江山入眼花光媚,楼阁凌虚海气豪。” 词语解释:碧虚 拼音:bì xū
(1).碧空;青天。 南朝 梁 吴均 《咏云》:“飘飘上碧虚,蔼蔼隐青林。” 唐 张志和 《玄真子·碧虚》词:“碧虚冥茫,飘轮斡乎乾,湫盘浮乎坤。” 宋 王禹偁 《寄题义门胡氏华林书院》诗:“水阁山斋架碧虚,亭亭华表映门閭。” 赵朴初 《临江仙·飞行中作》词:“忽见碧虚开下界,白云朵朵芙蓉。”
(2).指绿水。 唐 张九龄 《送宛句赵少府》诗:“修竹含清景,华池澹碧虚。” 唐 李贺 《钓鱼诗》:“斜竹垂青沼,长纶贯碧虚。” 王琦 汇解:“碧虚,水也。”词语解释:盈虚 拼音:yíng xū
(1).盈满或虚空。谓发展变化。《庄子·秋水》:“察乎盈虚,故得而不喜,失而不忧。” 三国 魏 刘劭 《人物志·材理》:“若夫天地气化,盈虚损益,道之理也。” 包天笑 《钏影楼回忆录·中落时代》:“一到大钱庄,即与今之银行一般,有种种金融的事业,而范围亦大,有盈虚消长之策在其中。”
(2).有馀与不足。《汉书·食货志下》:“以调盈虚,以收奇羡。”《旧唐书·杨炎传》:“丰俭盈虚,虽大臣不得知。” 宋 曾巩 《贺转运状》:“岂止调盈虚於岁计,内足邦储;方且知缓急於人情,下流主泽。”
(3).盛衰;成败。 晋 葛洪 《抱朴子·任命》:“祸福交错乎倚伏之间,兴亡缠绵乎盈虚之会。”
(4).指虚实。《太平广记》卷一九○引 宋 孙光宪 《北梦琐言》:“ 邛 黎 之间有浅蛮焉……岁支 西川 衣赐三千分,俾其侦 云南 动静, 云南 亦资其覘 成都 盈虚,持两端而求利也。”
(5).特指月之圆缺。 唐 徐敞 《圆灵水镜》诗:“明灭沦江水,盈虚逐砌蓂。”词语解释:凭虚 拼音:píng xū
(1).指 凭虚公子 。 晋 潘岳 《西征赋》:“指西宾所以言於东主, 安处 所以听於 凭虚 也。”
(2).虚构。 唐 刘知几 《史通·杂说下》:“ 宋玉 《高唐赋》云梦神女於 阳臺 。夫言并文章,句结音韵,以兹叙事,足验凭虚。” 宋 孙光宪 《北梦琐言·逸文一》:“ 温 以为凭虚,殊不介意。” 刘师培 《文说·记事篇》:“后世文人,饰词矫説,或尊己而卑人,或援古以证今,事每凭虚,词多乌有。”
(3).凌空。 南朝 梁 袁昂 《古今书评》:“ 张伯英 书如 汉武帝 爱道,凭虚欲仙。” 宋 张孝祥 《菩萨蛮·登浮玉亭》词:“微风吹笑语,白日鱼龙舞。此意忽翩翩,凭虚吾欲仙。” 明 陈汝元 《金莲记·赋鹤》:“呀!这道士凭虚而去,莫非就是飞鸣过舟之鹤乎?” 清 李渔 《蜃中楼·幻因》:“有龙宫二女,蜃阁凭虚。”
(4).无所依靠。 宋 叶适 《著作正字二刘公墓志铭》:“若募彼人响导,挟异国济师……凭虚蹈空,过为指料,将有临危失据之忧矣。此所谓决天下於一掷者也。”
犹言凌空。 元 陆文圭 《减字木兰花慢·滕王阁》词:“听佩玉鏘鸣,驂鸞小住,高阁凭虚。”词语解释:中虚 拼音:zhōng xū
(1).指胸腔。《荀子·天论》:“心居中虚,以治五官。” 杨倞 注:“心居於中空虚之地。” 梁启雄 释:“指人体上的胸腔。”
(2).指心。《子华子·北宫子仕》:“夫人之中虚也,不得其所欲则疑,得其所不欲则惑;疑惑载於中虚,则荆棘生矣。” 宋 苏轼 《读道藏》诗:“至人悟一言,道集由中虚。”
(3).里面空虚。《鹖冠子·学问》:“中虚外博,虽博必虚。” 晋 傅咸 《琵琶赋序》:“观其器,中虚外实,天地之象也。”
(4).犹虚心。 明 李贽 《与耿司寇告别》:“是故 曾点 终於狂而不实,而 曾参 信道之后,遂能以中虚而不易终身之定守者,则夫子来归而后得斯人也。”
(5).中气虚弱。 唐 韩愈 《病中赠张十八》诗:“中虚得暴下,避冷卧北窗。”词语解释:涵虚 拼音:hán xū
指水映天空。 唐 孟浩然 《望洞庭湖赠张丞相》诗:“八月湖水平,涵虚混太清。” 明 王宠 《旦发胥口经湖中瞻眺》诗:“孕化晨阳吐,涵虚宵象悬。” 明 夏完淳 《观涛》诗:“涵虚万顷皆一色,水面隐隐鮫人啼。”词语解释:心虚 拼音:xīn xū
(1).谓内心空明而无成见或谦虚而不自满。《列子·仲尼》:“ 南郭子 貌充心虚,耳无闻,目无见,口无言。”《淮南子·原道训》:“故得道者,志弱而事强,心虚而应当。”《北堂书钞》卷九八引 晋 谢尚 《谈赋》:“理玄旨邈,辞简心虚。” 陈毅 《赣南游击词》:“休玩笑,耳语声放低。林外难免无敌探,前回咳嗽泄军机。纠偏要心虚。”
(2).胆怯。 唐 张鷟 《游仙窟》:“莫怪向者频声战,良由得伴乍心虚。”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五六回:“ 夏作人 此时心虚已经到了极点,一看见了吓得魂不附体,汗如雨下,不觉战抖起来。” 陈登科 《赤龙与丹凤》十三:“你笑什么?笑也掩饰不了你心虚。你是被我击中要害了!”
(3).神经衰弱。亦谓心跳不正常。《宋书·谢述传》:“ 述 有心虚疾,性理时或乖谬。”《红楼梦》第一二○回:“ 贾政 已赶得心虚气喘,惊疑不定。”词语解释:玄虚 拼音:xuán xū
(1).形容道的玄远虚无,也指玄远虚无的道。《韩非子·解老》:“圣人观其玄虚,用其周行,强字之曰道。”《后汉书·仲长统传》:“安神闺房,思 老氏 之玄虚。” 唐 李珣 《渔父歌》:“轻爵禄,慕玄虚,莫道渔人只为鱼。” 金 元好问 《南峰先生墓表》:“ 老聃 玄虚, 庄周氏 之自然,死以为真,兀以为全。” 刘师培 《南北文学不同论》:“ 江 左诗文,溺于玄风,辞谢彫采,旨寄玄虚,以平淡之词,寓精微之理。”
(2).谓性情恬静。《三国志·魏志·管宁传》:“太中大夫 管寧 应二仪之中和,总九德之纯懿……玄虚淡泊,与道逍遥。”《晋书·简文帝纪》:“丞相、録尚书、 会稽王 体自 中宗 ,明德劭令,英秀玄虚,神栖事外。” 唐 蒋防 《题杜宾客新丰里幽居》诗:“风泉输耳目,松竹助玄虚。”
(3).使人摸不透的花招、手段。《西游记》第三九回:“那呆子就弄玄虚,将行李分开,就问寺中取条匾担,轻些的自己挑了,重些的教那皇帝挑着。”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四八回:“这一个小小玄虚,説穿了一文不值的,被他硬讹了五千银子,如何不懊悔。” 老舍 《上任》:“他们要出去呢,也不便拦阻;干这行儿还能不耍玄虚么?”
(4).形容神秘莫测。 清 李渔 《蜃中楼·望洋》:“好玄虚的话。” 姚雪垠 《李自成》第二卷第四三章:“ 李信 和 红娘子 都开始疑心这会是 李闯王 的一支骑兵,但都不肯说出口来,因为这事情使他们觉得太玄虚了。”
(5).天空,苍穹。 汉 赵晔 《吴越春秋·勾践入臣外传》:“仰飞鸟兮乌鳶,凌玄虚兮翩翩。”《云笈七籤》卷二五:“上登玄虚,金书玉清。”
(6).集市。 宋 胡继宗 《书言故事·市肆》:“俗称市曰玄虚,俗呼市曰虚。”词语解释:冲虚 拼音:chōng xū
亦作“冲虚”。
(1).恬淡虚静。《三国志·魏志·王粲等传论》:“而 粲 特处常伯之官,兴一代之制,然其冲虚德宇,未若 徐干 之粹也。” 唐 张九龄 《进千秋节金镜录表》:“圣道冲虚,有来皆应。”《旧唐书·高祖纪》:“且 老氏 垂化,本贵冲虚;养志无为,遗情物外。” 清 纪昀 《阅微草堂笔记·如是我闻三》:“仙冲虚而清静。”
(2).升天。常指成仙。 三国 魏 阮籍 《咏怀》之四一:“列仙停脩龄,养志在冲虚。飘颻云日间,邈与世路殊。” 唐 皎然 《奉和崔中丞使君》:“昔化冲虚鹤,今藏护法龙。” 唐 曹松 《哭胡处士》诗:“疑是冲虚去,不为天地囚。” 元 辛文房 《唐才子传·殷文圭》:“向者布衣,緑眉方口,神仙中人也。如学道,可以冲虚;不尔,垂大名於天下。”词语解释:玉虚 拼音:yù xū
(1).仙宫。道教称 玉帝 的居处。 北周 庾信 《步虚词》之二:“寂絶乘丹气,玄冥上玉虚。” 唐 吴筠 《步虚词》之六:“玉虚无昼夜,灵景何皎皎。” 宋 范成大 《白玉楼步虚词》之三:“罡风起,背负玉虚廷。” 清 黄鷟来 《晓起登舟归羊城拜别来夫龛前潸然有感》诗:“巖林事业需经济,定见飞章出玉虚。”
(2).喻洁净超凡的境界。 宋 杨万里 《雪晴》诗:“何须师 鲍 谢 ,诗在玉虚中。”
(3).岩洞名。在 湖北省 秭归县 东十里。 宋 苏轼 《出峡》诗:“ 玉虚 悔不至,实为舟人誑。”
(4).龟的别名。 宋 无名氏《五色线》卷上“龟有八名”引《杂俎》曰:“八曰玉虚。”词语解释:含虚 拼音:hán xū
谓虚若无物。形容透明。 唐 高适 《同朱五题卢使君义井》诗:“体清能鉴物,色洞每含虚。”词语解释:紫虚 拼音:zǐ xū
天空。因云霞映日而天空呈紫色。 三国 魏 曹植 《游仙诗》:“意欲奋六翮,排雾凌紫虚。” 唐 宋之问 《奉和幸韦嗣立山庄侍宴应制》:“云罕明丹壑,霜笳彻紫虚。” 清 方文 《都昌怀古七咏·苏真君躭》:“一日乘白鹤,如云翔紫虚。”词语解释:趁虚 拼音:chèn xū
(1).见“ 趁墟 ”。
(2).趁其虚弱或空虚之时。《三侠五义》第四十回:“未免是当初操劳太过,如今百病趁虚而入。” 所云平 史超 《东进!东进!》第三场:“命令你们二纵,乘船奔袭 姜堰 ,趁虚消灭保九旅旅部。”
词语解释:趁墟 拼音:chèn xū
亦作“趁虚”。亦作“趂虚”。 赶集。 唐 柳宗元 《柳州峒氓》诗:“青箬裹盐归 峒 客,緑荷包饭趁虚人。” 宋 钱易 《南部新书》辛:“ 端州 已南,三日一市,谓之趂虚。” 宋 范成大 《豫章南浦亭泊舟》诗之二:“趁墟犹市井,收潦再耕桑。” 清 蒲松龄 《聊斋志异·鸮鸟》:“ 周村 为商贾所集,趁墟者车马辐輳。” 杨干华 《惊蛰雷》:“ 钱革 借口学 大寨 ,组织冲击队,不准人探亲,不准人趁墟。”词语解释:逃虚 拼音:táo xū
逃避世俗,寻求清静无欲的境界。 宋 王安石 《次韵酬吴彦珍见寄》之二:“白日忆君聊远望,青林嗟我似逃虚。” 宋 王十朋 《自鄂渚至夔府途中记所见一百十韵》:“孺子《沧浪曲》,渔人《欸乃謡》。逃虚音可喜,得雋语同嚣。” 明 文徵明 《次韵施肤庵先生夏日读佛书》:“解脱烦劳初见性,悟空诸妄欲逃虚。”词语解释:满虚 拼音:mǎn xū
犹盈亏。《管子·国蓄》:“视岁之满虚而轻重其禄,然后千乘可足也。”《庄子·田子方》:“消息满虚,一晦一明。”《韩非子·观行》:“时有满虚,事有利害,物有死生,人主为三者发喜怒之色,则金石之士离心焉。”词语解释:六虚 拼音:liù xū
(1).《易》六十四卦每卦六爻的位置。爻分阴阳,每卦之爻变动无定,故爻位称虚。《易·繫辞下》:“《易》之为书也不可远,为道也屡迁,变动不居,周流六虚。” 韩康伯 注:“六虚,六位也。” 孔颖达 疏:“言阴阳周徧流动在六位之虚。六位言虚者,位本无体,因爻始见,故称虚也。”《汉书·律历志上》:“其数以《易》大衍之数五十,其用四十九,成阳六爻,得周流六虚之象也。” 明 王守仁 《传习录》卷下:“良知即是《易》,其为道也屡迁,变动不居,周流六虚,上下无常,刚柔相易,不可为典要。”
(2).上下四方。《列子·仲尼》:“用之弥满,六虚废之,莫知其所。” 晋 葛洪 《抱朴子·自叙》:“循途虽坦,而足无騏驎;六虚虽旷,而翼非大鹏。” 宋 文天祥 《有感》诗:“心在六虚外,不知呀网罗。”词语解释:浮虚 拼音:fú xū
(1).华而不实。《三国志·魏志·王肃传》“亦歷注经传,颇传於世”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《魏略》:“是以志学之士,遂復陵迟;而末求浮虚者,各竞逐也。”《旧唐书·薛登传》:“不以指实为本,而以浮虚为贵。” 宋 陆游 《上殿札子》之二:“浮虚失实,华藻害道。”
(2).空虚。 清 刘大櫆 《祭左和中文》:“亲交歘以遒尽兮,夫乃知人世之浮虚。”
(3).指 魏 晋 清谈的虚无玄理。《世说新语·轻诋》“ 桓公 入 洛 ” 刘孝标 注引 晋 孙盛 《晋阳秋》:“﹝ 王夷甫 ﹞将为 石勒 所杀,谓人曰:‘吾等若不祖尚浮虚,不至於此。’”《晋书·裴頠传》:“ 何晏 、 阮籍 素有高名於世,口谈浮虚,不遵礼法,尸禄耽宠,仕不事事。”《资治通鉴·唐肃宗至德元年》:“ 晋 有 王衍 为三公,祖尚浮虚,致中原板荡。”
(4).中医名词。指虚肿。《素问·六元正纪大论》:“阳明所至为浮虚。” 王冰 注:“浮虚:薄肿,按之復起也。”词语解释:晴虚 拼音:qíng xū
晴空。虚,天空。 唐 陆龟蒙 《石窗》诗:“石窗何处见,万仞倚晴虚。”词语解释:大虚 拼音:dà xū
指天,天空。 战国 宋玉 《小言赋》:“无内之中,微物潜生,比之无象,言之无名,蒙蒙灭景,昧昧遗形,超於大虚之域,出於未兆之庭。” 南朝 梁元帝 《金楼子·立言》:“大虚所以高者,以其轻而无累也。” 宋 沉遘 《奉祠东太乙宫·五言读道书》:“天风起寒门,便欲凌大虚。”参见“太虚。”词语解释:澄虚 拼音:chéng xū
明净。 宋 苏辙 《题滑州画舫斋赠李公择学士》诗:“汀州出没丛花短,波浪澄虚两岸平。”词语解释:乘虚 拼音:chéng xū
(1).凌空。《列子·周穆王》:“乘虚不坠,触实不硋。” 三国 魏 何晏 《景福殿赋》:“飞阁干云,浮堦乘虚。”
(2).常用以指腾空飞行。《后汉书·逸民传·矫慎》:“盖闻 黄 老 之言,乘虚入冥,藏身远遯。”《太平广记》卷四引《仙传拾遗·阳翁伯》:“一日,忽有青童乘虚而至。”
(3).趁人空虚无备。《后汉书·荀彧传》:“ 布 乘虚寇暴,震动人心。”《北齐书·范阳王绍义传》:“﹝ 绍义 ﹞欲乘虚取 蓟城 。”《隋唐演义》第八九回:“凡鬼有作祟人间者,臣皆得啖之,此鬼敢於乘虚惊驾,臣特来为陛下驱除。” 凌力 《星星草》第十四章:“移军东救,则 回 逆必乘虚而反;按兵不动,则 关中 势若累卵。”词语解释:高虚 拼音:gāo xū
谓徒拥高位而不干实事。《后汉书·郎顗传》:“‘节彼 南山 ’,咏自《周诗》;‘股肱良哉’,著於《虞典》。而今之在位,竞託高虚。纳累鐘之奉,忘天下之忧。”词语解释:翠虚 拼音:cuì xū
碧空,高空。 唐 杜甫 《寄刘峡州伯华使君四十韵》:“翠虚捎魍魎,丹极上鯤鹏。”词语解释:至虚 拼音:zhì xū
(1).谓心中不着一物。《管子·心术上》:“君子之处也若无知,言至虚也;其应物也若偶之,言时适也。若影之象形,响之应声也。”
(2).极虚无的境界。《文子·精诚》:“若夫圣人之游也,即动乎至虚,游心乎太无,驰於方外,行於无门,听於无声,视於无形,不拘於世,不繫於俗。” 晋 应贞 《晋武帝华林园集诗》:“行捨其华,言去其辩,游心至虚,同规易简。”词语解释:孤虚 拼音:gū xū
(1).古代方术用语。即计日时,以十天干顺次与十二地支相配为一旬,所余的两地支称之为“孤”,与孤相对者为“虚”。古时常用以推算吉凶祸福及事之成败。《史记·龟策列传》:“日辰不全,故有孤虚。” 裴駰 集解:“甲乙谓之日,子丑谓之辰。《六甲孤虚法》:甲子旬中无戌亥,戌亥即为孤,辰巳即为虚。甲戌旬中无申酉,申酉为孤,寅卯即为虚。甲申旬中无午未,午未为孤,子丑即为虚。甲午旬中无辰巳,辰巳为孤,戌亥即为虚。甲辰旬中无寅卯,寅卯为孤,申酉即为虚。甲寅旬中无子丑,子丑为孤,午未即为虚。 刘歆 《七略》有《风后孤虚》二十卷。” 汉 赵晔 《吴越春秋·勾践阴谋外传》:“必察天地之气,原於阴阳,明於孤虚,审於存亡,乃可量敌。” 唐 卢藏用 《析滞论》:“自季代迁讹,俗多徼倖,竞称怪力,争胜诡言,屈政教而就孤虚,弃信赏而从推步。” 元 石德玉 《秋胡戏妻》第一折:“不甫就三合天地婚,避孤虚日月轮。”
(2).孤立空虚。 隋 无名氏 《郭宠墓志》:“值上皇巡狩,京邑孤虚,乱起奸臣,逆从畿甸。” 鲁迅 《集外集拾遗补编·破恶声论》:“众昌言自由,而自由之蕉萃孤虚实莫甚焉。”词语解释:朱虚 拼音:zhū xū
指 汉 朱虚侯 刘章 。 汉 初 吕后 死,与 周勃 ( 绛侯 )、 陈平 共诛诸 吕 ,以功封王。事见《汉书·高五王传》。 汉 陈琳 《为袁绍檄豫州》:“於是 絳侯 、 朱虚 ,兴兵奋怒,诛夷逆暴,尊立 太宗 。” 晋 葛洪 《抱朴子·良规》:“无 东牟 朱虚 ,以致其计;无 南史 董狐 ,以证其罪。” 唐 王勃 《益州夫子庙碑》:“析元元之允绪,拥 朱虚 之禄位,拜玉节於 秦 京,辉金章於 蜀 郡。”词语解释:洞虚 拼音:dòng xū
(1).深幽。 唐 羊士谔 《九月十日郡楼独酌》诗:“櫺轩一尊泛,天景洞虚碧。”
(2).指道教所说的洞天。 宋 赵与虤 《娱书堂诗话》卷上引《真诰》:“ 金陵 者,洞虚之膏腴, 句曲 之地肺。”词语解释:排虚 拼音:pái xū
凌空。《淮南子·原道训》:“鸟排虚而飞,兽蹠实而走。” 晋 卢谌 《答魏子悌》诗:“顾此腹背羽,愧彼排虚翮。” 南朝 齐 谢朓 《酬德赋》:“彼排虚与蹠实,又相鸣於林沚。” 唐 温庭筠 《感旧陈情五十韵献淮南李仆射》:“既矫排虚翅,将持造物权。”词语解释:充虚 拼音:chōng xū
(1).犹充饥。《墨子·辞过》:“其为食也,足以增气充虚,彊体适腹而已矣。”《楚辞·贾谊〈惜誓〉》:“攀北极而一息兮,吸沆瀣以充虚。” 王逸 注:“吸清和之气以充空虚,疗飢渴也。”《韩非子·解老》:“故圣人衣足以犯寒,食足以充虚,则不忧矣。” 南朝 宋 刘义庆 《世说新语·方正》:“ 刘真长 、 王仲祖 共行,日旰未食,有相识小人貽其餐,肴案甚盛。 真长 辞焉, 仲祖 曰:‘聊以充虚,何苦辞。’”
(2).犹虚实。《荀子·儒效》:“若夫充虚之相施易也。” 杨倞 注:“充,实也……谓使实者虚,虚者实也。” 清 俞樾 云:“充、虚二字对文……是充虚即实虚也。”见《古书疑义举例·两字对文而误解例》。词语解释:架虚 拼音:jià xū
弄虚作假。 清 黄六鸿 《福惠全书·刑名·差拘》:“又有奸恶之徒,与人有隙,嫉彼貲财,遂买託城市光棍,预通蠧棍虎差,然后设谋兴词,架虚哄准。僉票入手,勾连伙党,如捕盗贼,使被告不知就理。”词语解释:悬虚 拼音:xuán xū
(1).凌空。 北魏 杨衒之 《洛阳伽蓝记·凝圆寺》:“铁索为桥,悬虚为渡,下不见底,旁无挽捉。”
(2).空虚,空洞。 明 高攀龙 《讲义·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章》:“然则圣人説仁,果是悬虚道理否?”词语解释:临虚 拼音:lín xū
凭临虚空。 晋 郭璞 《江赋》:“迅蜼临虚以骋巧,孤玃登危而雍容。” 唐 杜甫 《石柜阁》诗:“石柜曾波上,临虚荡高壁。”词语解释:合虚 拼音:hé xū
古代神话称日月所出之山。《山海经·大荒东经》:“大荒之中,有山名曰 合虚 ,日月所出。”词语解释:谈虚 拼音:tán xū
空谈。《魏书·阳尼传》:“絶谈虚穷微之论,简桑门无用之费。” 宋 程大昌 《〈演繁露〉自序》:“然有 退之 之学则可,无 退之 之学而遗迹谈虚,恐援据所及,金根金银,或相贸易,益可赧矣。”词语解释:元虚 拼音:yuán xū
即玄虚。本指道家玄妙虚无的道理,后借指用以欺骗迷惑别人的手段,犹言花招。《天雨花》第二六回:“大抵这光,即是那廝弄的元虚。”词语解释:跨虚 拼音:kuà xū
犹跨空。 北周 庾信 《登州中新阁》诗:“跨虚凌倒景,连云拒少阳。”词语解释:陵虚 拼音:líng xū
(1).飞行于空际。 晋 潘岳 《寡妇赋》:“如涉川兮无梁,若陵虚兮失翼。” 南朝 梁 沉约 《郊居赋》:“虽混成以无跡,寔遗训之可秉,始飡霞而吐雾,终陵虚而倒景。” 唐 慧净 《杂言》诗:“金花逸掌仪前奉,芳盖陵虚殿后过。”
(2).凭空,没有依凭。 章炳麟 《与人论国学书》:“陵虚画局,有若蛛丝,校軫既多,中窾无实,言国粹者,固若尔率易耶?”词语解释:幽虚 拼音:yōu xū
见“ 幽墟 ”。
词语解释:幽墟 拼音:yōu xū
(1).指边远之地。 三国 魏 阮籍 《元父赋》:“ 元父 者,九州之穷也,先代之幽墟者也。”墟,一本作“ 虚 ”。《文选·曹植〈七启〉》:“驾超野之駟,乘追风之舆,经迥漠,出幽墟,入乎泱漭之野。” 张铣 注:“迥漠、幽墟皆远方之地。”
(2).指坟墓。 宋 秦观 《永寿县君挽词》:“百年谁考德,琬琰在幽墟。” 清 方苞 《张朴村墓志铭》:“归幽墟,宜乐康。”词语解释:阴虚 拼音:yīn xū
中医学名词。精血或津液亏损的病理现象。因精血和津液都属阴,故称“阴虚”。《素问·调经论》:“经言阳虚则外寒,阴虚则内热。”《医宗金鉴·张仲景〈伤寒论·阳明全篇〉》“脉浮而芤”注:“脉浮而芤,浮为阳盛,芤为阴虚。”词语解释:谦虚 拼音:qiān xū
(1).虚心,不自满。《诗·小雅·角弓》“莫肯下遗” 汉 郑玄 笺:“今王不以善政启小人之心,则无肯谦虚以礼相卑下,先人后己,用此居处,敛其骄慢之过者。” 宋 苏辙 《龙川别志》卷上:“上以谦虚为贤,下以傲诞为高。” 毛泽东 《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》:“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、谨慎、不骄、不躁的作风。”
(2).客套,说谦虚的话。 陈学昭 《工作着是美丽的》上卷三二:“她被邀着讲了几句话,无非是谦虚几句,比如她到这个地方是来向大家学习的等等。”词语解释:花虚 拼音:huā xū
犹虚幻,空虚。 宋 赵必豫 《沁园春·归田作》词:“回头看,这浮云富贵,到底花虚。”词语解释:捣虚 拼音:dǎo xū
攻打敌方空虚之处。 明 刘基 《御制平西蜀文》:“乘机破关,捣虚而至伪京师。”
擣虚:乘虚进击。《新唐书·南蛮传中·南诏下》:“不先防近而图远,恐擣虚絶粮道,且深入。” 宋 陈亮 《酌古论·崔浩》:“临机之际或因吾言而能有所决,则举一国犹擣虚耳。”参见“ 批亢擣虚 ”、“ 擣虚批吭 ”。 词语解释:冯虚 拼音:féng xū
凌空;腾空。 宋 苏轼 《前赤壁赋》:“浩浩乎如冯虚御风,而不知其所止。” 清 葆光子 《物妖志·音乐·琴瑟琵琶》:“生愈添怏怏,惜不能效冯虚之御风也。”词语解释:灵虚 拼音:líng xū
犹太虚。宇宙。《云笈七籤》卷一○六:“於是静心一思,逸凭灵虚;登巖崎嶇,引领仰玄。”词语解释:青虚 拼音:qīng xū
青天。 元 孟汉卿 《魔合罗》第一折:“我则见雨迷了山岫,云锁了青虚。”词语解释:静虚 拼音:jìng xū
(1).清净无欲。《吕氏春秋·知度》:“有道之主因而不为,责而不詔,去想去意,静虚以待。”《孔子家语·好生》:“ 舜 之为君也……德若天地而静虚。” 明 唐顺之 《赠张方士序》:“窃疑二氏专求之静虚,纵不能无毫釐之差,其去圣学,要之较世儒为近。”
(2).恬淡平和。 清 梅曾亮 《太乙舟山房文集序》:“ 新城 礼部侍郎 陈公 ,为古文学……不为熊熊之光,绚烂之色,而静虚澹淡,若近而若远。”词语解释:蹈虚 拼音:dǎo xū
谓无史实根据的虚构。 清 吴趼人 《〈两晋演义〉序》:“夫蹈虚附会诚小説所不能免者,然既蹈虚附会矣,而仍不免失於简略无味,人亦何贵有此小説也?” 刘师培 《〈文说〉序》:“自 苏 评《檀弓》, 归 评《史记》,五色标记,各为段落,乃舍意而论文,且蹈虚以避实,以示义法,以矜秘传。”词语解释:归虚 拼音:guī xū
见“ 归墟 ”。
词语解释:归墟 拼音:guī xū
亦作“归虚”。 传说为海中无底之谷,谓众水汇聚之处。《列子·汤问》:“ 渤海 之东,不知几亿万里,有大壑焉,实惟无底之谷,其下无底,名曰归墟。” 张湛 注:“归墟,或作归塘。” 明 李东阳 《初预郊坛分献得南海》诗:“归虚下有通灵地,广利中含济物功。”后喻事物的终结、归宿。 清 龚自珍 《上清真人碑书后》:“余平生不喜道书,亦不愿见道士,以其勦用佛书门面语,而归墟只在长生。”词语解释:养虚 拼音:yǎng xū
培养空虚之性。《齐丘子·道家九·俭化》:“俭于听,可以养虚。”参见“ 养空 ”。
词语解释:养空 拼音:yǎng kōng
涵养空灵的心性。 汉 贾谊 《鵩鸟赋》:“不以生故自宝兮,养空而浮。”《汉书·贾谊传》引此文, 颜师古 注引 服虔 曰:“道家养空虚,若浮舟也。” 唐 王维 《赠焦道士》诗:“天老能行气,吾师不养空。”词语解释:内虚 拼音:nèi xū
(1).中医术语。指饮食消化后被身体吸收的营养物质不足而造成的虚弱。 汉 张仲景 《伤寒论·平脉法》:“人病脉不病,名曰内虚,以无穀神,虽困无苦。”
(2).黄芩的别名。见 明 李时珍 《本草纲目·草二·黄芩》。词语解释:神虚 拼音:shén xū
(1).谓心神清虚。 三国 魏 嵇康 《释私论》:“夫气静神虚者,心不存乎矜尚;体亮心达者,情不繫於所欲。” 唐 王勃 《九成宫东台山池赋》:“指山楹而思逸,怀水镜而神虚。” 唐 宋之问 《秋莲赋》:“仰仙游而德泽,纵玄览而神虚。”
(2).精神虚弱。《白雪遗音·岭儿调·日落黄昏》:“四更里明月照纱窗,嘘的奴神虚胆怯,勾引起无影的想思。”《野叟曝言》第十六回:“ 又李 外感内伤病已俱去,只是神虚力弱,气乏心嘈。”词语解释:风虚
体内虚弱,而外感风邪。《宋书·王僧达传》:“兼比日眩瞀更甚,风虚渐剧,凑理合闭,荣卫惛底。” 宋 叶适 《胡尚书奏议序》:“今日之病名风虚。虚,内也;风,外也。”词语解释:枵虚 拼音:xiāo xū
空虚。 宋 欧阳修 《再和圣俞见答》:“腹虽枵虚气豪横,犹胜諂笑病夏畦。” 明 康浚川 《折桂令·送康对山太史归田》套曲:“投至得九重阶官封相府,早已是百忙里雪满头颅,枉自独漉,无补枵虚。”词语解释:饥虚 拼音:jī xū
(1).犹饥荒。飢,通“ 饥 ”。《后汉书·左雄传》:“今 青州 飢虚,盗贼未息,民有乏絶,上求稟贷。”
(2).谓腹中空虚而飢饿。 北齐 颜之推 《颜氏家训·勉学》:“寒无毡被,抱犬而卧,犬亦飢虚,起行盗食。”
腹中空虚而飢饿。饥,通“ 飢 ”。喻指殷切期待,如飢似渴。《三国志·魏志·邴原传》“ 太祖 征 吴 , 原 从行,卒” 裴松之 注引 晋 杜笃 《邴原别传》:“贤者诚难测度!孤谓君将不能来,而远自屈,诚副饥虚之心。”词语解释:凝虚 拼音:níng xū
道家谓清虚无虑的得道境界。 南朝 梁 江淹 《丹砂可学赋》:“遂乃凝虚敛一,守仙闭方,智寂术尽,魄兀心亡。”《魏书·尉元传》:“夫大道凝虚,至德冲挹,故后王法玄猷以御世,圣人崇谦光而降美。”词语解释:发虚 拼音:fā xū
(1).感到胆怯,不自在。《红楼梦》第九五回:“那人还等着呢,半日不见人来,正在那里心里发虚,只见 贾璉 气忿忿走出来了。” 老舍 《二马》第三段十五:“向来没进过她的屋里去,这次进去,心里还是有点发虚,提手蹑脚的走。”
(2).感到身体虚弱发软,不好受。《白雪遗音·起字呀呀哟·睡眠迟二》:“佳人睡眠迟,忽听的窗櫺儿外,脚步儿轻移。莫不是我那带酒的寃家,回来要发虚,呕的奴家心眼里好不着急。”《负曝闲谈》第十回:“刚纔被他们把我架弄着起来,一点儿没有吃呢,一点儿没有喝呢,闹得我有些发虚。” 午星 《一个红军女游击战士》:“疼痛似乎好了些,但心里发虚,直是想呕吐。”词语解释:登虚 拼音:dēng xū
升上天空。 晋 葛洪 《抱朴子·对俗》:“果能登虚躡景,云轝霓盖。”词语解释:几虚
几乎徒然词语解释:深虚 拼音:shēn xū
深远冲淡。《南史·袁粲传》:“﹝ 袁粲 ﹞尝著《妙德先生传》以续 嵇康 《高士传》后以自况曰:‘有 妙德先生 , 陈国 人也。气志深虚,姿神清映,性孝履顺,栖冲业简,有 舜 之遗风。’”词语解释:气虚 拼音:qì xū
中医学名词。指身体虚弱,面色苍白,呼吸短促,四肢乏力,常出虚汗的症状。词语解释:吃虚 拼音:chī xū
亦作“喫虚”。 空无所获。 唐 孙棨 《题刘泰娘舍》诗:“ 汉高 新破 咸阳 后,英俊奔波遂喫虚。” 清 金农 《怀人绝句》之十三:“春城絃管春如海,多少蛾眉笑喫虚。”一说,喫虚即今言吃亏。词语解释:失虚 拼音:shī xū
谓心虚,胆怯。《扬州评话选·扬州劫法场》:“ 鲍治安 一想:不好,大概我被他看出来了。但这个时候就不能失虚,如果一失虚,那一来今儿晚上的事就不好办了。”词语解释:闹虚 拼音:nào xū
犹言假客气。《三侠五义》第三三回:“ 颜兄 !我也不闹虚了,咱们京中再见。”词语解释:庸虚 拼音:yōng xū
(1).才能低下,学识浅薄。自谦之词。《陈书·高祖纪上》:“ 高祖 泣谓 休悦 曰:‘僕本庸虚,蒙国成造。’”《北史·儒林传下·刘炫》:“以此庸虚,屡动宸眷;以此卑贱,每升天府。”《资治通鉴·陈宣帝太建十二年》:“吾以庸虚,受兹顾命。” 胡三省 注:“庸,言身无所能,虚,言胸中无所有;谦词也。” 清 方东树 《答叶溥求论古文书》:“虽僕庸虚,其敢復顾时人讥笑,畏忌衔忍,不一吐所怀,以答高义,塞厚望耶?”
(2).指学识浅陋、才能低下的人。自谦之词。 宋 苏轼 《贺提刑马宣德启》:“畴咨明哲,宣布厚恩。匪惟凋瘵之获苏,抑亦庸虚之知勉。”词语解释:涉虚
假话;空话词语解释:冥虚 拼音:míng xū
指太空。 晋 支遁 《述怀》诗之一:“翔鸞鸣 崑 崿,逸志腾冥虚。”词语解释:凿虚 拼音:záo xū
谓研求入微。 清 恽敬 《舅氏清如先生墓志铭》:“读书条解支劈,凿虚躡空,旁扶曲导,必窥意理之所至。”词语解释:恬虚 拼音:tián xū
恬淡冲虚。《后汉书·刘平赵孝等传序》:“ 包 性恬虚,称疾不起,以死自乞。” 三国 魏 嵇康 《琴赋》:“若和平者听之,则怡养愉悦,淑穆玄真,恬虚乐古,弃事遗身。” 宋 范仲淹 《润州谢表》:“进则持坚正之方,冒雷霆而不变;退则守恬虚之趣,沦草泽以忘忧。”词语解释:淩虚
升向高空或高高地在空中。 三国 魏 曹植 《节游赋》:“建三臺於前处,飘飞陛以凌虚。” 晋 葛洪 《抱朴子·君道》:“剔腹背无益之毛,揽六翮凌虚之用。” 清 黄遵宪 《大阪》诗:“江山入眼花光媚,楼阁凌虚海气豪。”词语解释:邻虚 拼音:lín xū
佛教语。极细微的物质,近于虚无。《楞严经》卷六:“汝观地性,麤为大地,细为微尘,至邻虚尘。” 章炳麟 《五无论》:“实有六十四种原质析至邻虚,终无不可復析之量。”词语解释:蹑虚 拼音:niè xū
(1).谓得道成仙后可腾空而行。 晋 孙绰 《游天台山赋》:“ 王乔 控鹤以冲天, 应真 飞锡以躡虚。” 唐 柳宗元 《送文畅上人登五台遂游河朔序》:“﹝ 释文畅 ﹞服道 江 表,盖三十年。谓王城雄都,宜有大士,遂躡虚而西,驱锡逾纪,而 秦 人蒙利者益众。” 清 乐钧 《耳食录·疯道人》:“仙人周身洞朗,躡虚而至。”
(2).凌空。 宋 洪迈 《夷坚乙志·青童神君》:“楼施楯槛,槛外飞阁繚绕,躡虚而成,四望极目。”词语解释:升虚 拼音:shēng xū
腾空。 汉 刘向 《九叹·远游》:“升虚凌冥,沛浊浮清入帝宫兮。”词语解释:掠虚 拼音:lüè xū
窃取虚名。《景德传灯录·文偃禅师》:“虽然如此,汝亦须实到这箇田地始得;若未,切不得掠虚。”词语解释:积虚 拼音:jī xū
谓务虚名,不切实际。《《意林》卷五引 晋 杨泉 《物理论》》:“任实者渐消,积虚者日长。”《南齐书·虞玩之刘休等传论》:“故有窃名簿阀,忍贼肌肤,生滥死乖,趋避绳网。积虚累谬,已数十年,欺蔽相容,官民共有,为国之道,良宜矫革。”词语解释:雕虚 拼音:diāo xū
谓地方残破、户口空虚。《宋书·始安王休仁传》:“故司空 晋平刺王 休祐 ,少无令业,长滋贪暴,莅任 陕 荆 ,毒流 西夏 ,编户嗟散,列邑彫虚,圣泽含弘,未明正宪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