末字词组
词语解释:青蚨 拼音:qīng fú
传说中的虫名。《太平御览》卷九五○引 汉 刘安 《淮南万毕术》:“青蚨还钱:青蚨一名鱼,或曰蒲,以其子母各等,置瓮中,埋东行阴垣下,三日后开之,即相从。以母血涂八十一钱,亦以子血涂八十一钱,以其钱更互市,置子用母,置母用子,钱皆自还。”后因用以指钱。 唐 寒山 《诗》之一二○:“囊里无青蚨,篋中有黄绢。” 元 谷子敬 《城南柳》第一折:“则你那尊中无緑蚁,皆因我囊里缺青蚨。” 清 陈维崧 《偷声木兰花·咏钱》词:“青蚨铸就 开元 字,相看似有团圞意。” 鲁迅 《准风月谈·谈蝙蝠》:“然而青蚨飞来,则眉眼莞尔。”词语解释:花蚨 拼音:huā fú
(1).形状似花的座子。《旧唐书·音乐志二》:“鼓,承以花蚨,覆以华盖,上集翔鷺。”
(2).佛像的莲花座。 南朝 梁武帝 《光宅寺金像诏》:“铜初不送,何缘乃尔?岂不以真相应感,独表神奇乎!可鎸著花蚨,以为灵誌。”词语解释:京蚨 拼音:jīng fú
犹京钱。 清 黄辅辰 《戴经堂日钞》:“肆井所售,有仅得京蚨数緍者。”词语解释:还蚨 拼音:huán fú
晋 干宝 《搜神记》卷十三载,南方有一种小虫,名青蚨,如果捉去其子虫,母虫就自动飞来。将青蚨的血涂在钱上,称为子母钱,用子钱或母钱买东西后,其他的钱可自动飞回与其母钱或子钱团聚。后以“还蚨”称分离之后又团聚。《醒世姻缘传》第八回:“从兹成覆水,何日是还蚨。”词语解释:番蚨 拼音:fān fú
番银。 清 夏燮 《中西纪事·五口衅端》:“所劫关餉银两,不数日间悉鎔化为番蚨,不可识别。”参见“ 番银 ”。
词语解释:番银 拼音:fān yín
外国银元。 清 章圭瑑 等《黄渡续志》:“及期, 立春 先遣人至 嘉定 ,以番银一枚啗西门城卒,诡称延医,令夜间门不下键。”词语解释:洋蚨 拼音:yáng fú
即洋钱。古时称钱为“青蚨”。 清 姚衡 《寒秀草堂笔记》卷四:“因以随行铜雀瓦砚易之,不允,增洋蚨四枚而后可。” 袁庙祝鮀 《辛亥革命征信录》:“开枪时,有汉人从城门窥探,中弹身死者,革命军即予以洋蚨四元,令其亲属领埋。”参见“ 洋钱 ”。
词语解释:洋钱 拼音:yáng qián
银元的俗称。最初由 西班牙 流入 中国 ,故名。 清 俞樾 《春在堂随笔》卷十:“时 上海 有售余楹联者, 徐木君 以洋钱二枚买得一联偿之。” 茅盾 《春蚕》四:“她们嘈嘈地谈论那一个月内的‘奋斗’时,她们的眼前便时时现出一堆堆雪白的洋钱。” 沉从文 《阿金》:“这乡下人今年三十三岁,手摸钞票、洋钱摸厌了,如今存心想换换花样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