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字词组
词语解释:蚶菜  拼音:hān cài
即蚶子。《旧唐书·孔戣传》:“上谓 裴度 曰‘尝有上疏论南海进蚶菜者,词甚忠正,此人何在?卿第求之。’ 度 退访之,或曰祭酒 孔戣 尝论此事。 度 徵疏进之。” 宋  陆游 《曾文清公墓志铭》:“三仕 岭 外,家无南物。或求沉水香者,虽权贵人不与。守 台州 ,以属县并海,产蚶菜,比去官,终不食。”参见“ 蚶子 ”。
词语解释:蚶子  拼音:hān zǐ
蚶的俗称。 唐  刘恂 《岭表录异》卷下:“瓦屋子,盖蚌蛤之类也。南中旧呼为‘蚶子’,顷因 卢钧 尚书作镇,遂改为瓦屋子,以其壳上有棱如瓦壠,故名焉。” 明  杨慎 《艺林伐山·蚶子赞》:“蚶子蚌属,形如瓦筒,横纵其理,五味具充。”词语解释:蚶鲊  拼音:hān zhǎ
腌渍的蚶子。 明  吾丘瑞 《运甓记·嗔鲊封还》:“他为功名,白云亲舍常思忖,匏繫无能慰倚门,教传禀,一瓶蚶鮓聊供进。”词语解释:蚶田  拼音:hān tián
蚶的近海养殖场。《格致镜原》卷九五引 三国  吴  沉莹 《临海异物志》:“蚶之大者径四寸,肉味佳。今 浙 东以近海田种之,谓之蚶田。”词语解释:蚶壳  拼音:hān ké
荔枝的一种。 宋  蔡襄 《荔枝谱》七:“蚶壳者,壳为深渠,如瓦屋焉。”词语解释:蚶贝罗  拼音:hān bèi luó
异石名。《梁书·诸夷传·婆利国》:“有石名蚶贝罗,初採之柔软,及刻削为物乾之,遂大坚强。”词语解释:蚶子  拼音:hān zǐ
蚶的俗称。 唐  刘恂 《岭表录异》卷下:“瓦屋子,盖蚌蛤之类也。南中旧呼为‘蚶子’,顷因 卢钧 尚书作镇,遂改为瓦屋子,以其壳上有棱如瓦壠,故名焉。” 明  杨慎 《艺林伐山·蚶子赞》:“蚶子蚌属,形如瓦筒,横纵其理,五味具充。”词语解释:蚶酱  拼音:hān jiàng
蚶肉制成的酱。《格致镜原》卷九五引 明  陈懋仁 《泉南杂志》:“蚶大而肥,鲜美特异,杂俎云:‘鼎俎之味有蚶酱。’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