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韵字: 或选择韵部:
(2011-11-5)
二十三梗上声 [měng][jìng,形词][详注1][《廣韻》獸似狐,有翼。《集韻》飛狐也。][详注2][详注3]


注1:睛 音请。《字林》眳睛,不悦目貌。又音阱。与睁同。
注2:冥 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母迥切《正韻》母耿切,銘上聲。《詩·小雅》無將大車,維塵冥冥。無思百憂,不出于熲。《朱註》冥冥,昏晦也
注3:囧 音憬。《说文》窗牖丽廔闿明,象形。 又伯囧,人名。周太仆。正本作囧,俗讹作炯。见《书·囧命》。 又与炯同。《韩愈诗》虫鸣室幽幽,月吐窗囧囧。《注》囧囧犹炯炯也。炯从火囧。
末字词组
蚱蜢虴蜢      

词语解释:蚱蜢  拼音:zhà měng
(1).蝗属农业害虫。形似蝗而略小,头呈三角形,善跳跃,常生活在田陇间,吃食稻叶。 宋 杨万里 《题山庄草虫扇》诗:“风生蚱蜢怒鬚头,紈扇团圆璧月流。”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十二回:“这一打开,里面跳出了无数的蚱蜢来。” 王统照 《沉船》:“沿山小径,全是荦确碎石与丛生的青莎,有许多灰黑点的蚱蜢跳来跳去,因为天旱,这些小动物便日加繁殖。”
(2).船名。极其小而灵便。 明 唐寅 《桃花庵与祝允明黄云沉周同赋》诗之三:“寄情聊蚱蜢,随手奏觥船。” 清 曹寅 《岸上水牯》诗:“平滩无蚱蜢,烟火足黄昏。” 清 周亮工 《桐江阻涨》诗:“笭箵暮集喧如市,蚱蜢朝吹乱若云。”
词语解释:虴蜢  拼音:zhé měng
见“ 虴蛨 ”。
词语解释:虴蛨  拼音:zhé mò
亦称“ 虴蜢 ”。 虫名。即蚱蜢。亦指螽斯。 清 王夫之 《诗经稗疏·幽风》“斯螽、莎鸡、蟋蟀”:“斯螽, 毛 传曰:‘蚣蝑也。’……《方言》《广雅》谓之舂黍。 郭璞 曰:‘ 江 东呼虴(蚱)蛨(蜢)。’今按,虴蛨似螳蜋,项稍短而无斧,六七月间好入人葛衣中, 闽 粤 人生啖之。” 章炳麟 《新方言·释动物》:“《説文》:‘蝗,螽也。’今通言谓之蝗,或谓之蛨虴,或谓之虴蜢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