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韵字: 或选择韵部:
(2011-11-5)
八庚平声 [héng xíng,行走][héng,纵横][gēng,更改][bīng bìng,相从也,合也,兼也][líng,使令][zhēng,正月][chéng,盛受][zhēng][chēng][详注1][cāng chen][音彭、祊。《说文》所以辅弓弩者。][héng][péng][qīng][qióng][音傖。搶攘,亂貌。][详注2][zhēng][hēng][tāng][xíng][chéng][míng][chēng][zhēng kēng][衆也,疾也。][zhēng][详注3][yíng hōng]櫿[音庚。《说文》秦晋谓坑为埂。]


注1:枪 《集韵》《韵会》楚耕切《正韵》抽庚切,音峥。《尔雅·释天》彗星为欃枪。亦叶音锵。《宋·谢瞻·张子房诗》婉婉幕中画,辉辉天业昌。鸿门销薄蚀,垓下陨欃枪。
注2:拼 俗拚字。又《唐韻》北萌切,音繃。與抨同。又《集韻》披耕切,音怦。《爾雅·釋詁註》拼荓同。詩大雅,荓云不逮。又有隨從之義。
注3:黾 《集韻》《類篇》眉耕切,音盲。地名。《史記·春申君傳》秦踰黽隘之塞而攻楚。《正義曰》黽隘之塞在申州。
首字词组
蜻蜓蜻蛉蜻蜓树蜻虰蜻蝏蜻蜓撼石柱蜻蜻 
蜻蛚蜻蜓撼铁柱蜻蛚子蜻蜓点水蜻蜓舟蜻蜓艇蜻蜓吃尾巴 

词语解释:蜻蜓  拼音:qīng tíng
亦作“ 蜻蝏 ”。
(1).昆虫名。身体细长,胸部的背面有两对膜状的翅,喜生活在水边,捕食蚊子等小飞虫。 晋 张华 《博物志》卷四:“五月五日埋蜻蜓头於西向户下,埋至三日不食,则化成青真珠。” 唐 王建 《戴胜词》:“紫冠采采褐羽斑,衔得蜻蜓飞过屋。” 清 恽敬 《〈听云楼诗钞〉序》:“夫人之耳不可执,不可恃也,蚁动而以为牛鬭,蜻蝏翼而以为曳大木,震雷发乎前而聋者不闻。” 冰心 《寂寞》:“你看那边水上飞着好些蜻蜓,一会儿要下雨了。”
(2).指仿蜻蜓状制成的发钗。 五代 张泌 《江城子》词之二:“緑云高綰,金簇小蜻蜓。”
词语解释:蜻蛚  拼音:qīng liè
即蟋蟀。 晋 张载 《七哀诗》:“仰听离鸿鸣,俯闻蜻蛚吟。”《宋书·傅亮传》:“聆蜻蛚於前廡,鉴朗月於房櫳。” 唐 陆龟蒙 《和袭美新秋即事次韵》之三:“鸕鷀阵合残阳少,蜻蛚吟高冷雨疏。”
词语解释:蜻蛉  拼音:qīng líng
(1).蜻蜓的别称。一说极似蜻蜓。惟前翅较短,不能远飞。 南朝 齐 谢朓 《赠王主簿诗》之一:“蜻蛉草际飞,游蜂花上食。” 唐 苏鹗 《苏氏演义》卷下:“蜻蛉,一名青亭,一名胡蝶,色青而大者是也。”参阅 明 李时珍 《本草纲目·虫二·蜻蛉》
(2).指一种小船。 清 陈维崧 《念奴娇·临津怀古》词:“我买蜻蛉刚六尺,红树之中斜繫。”参见“ 蜻蜓舟 ”。
词语解释:蜻蜓舟  拼音:qīng tíng zhōu
一种小船。 明 王世贞 《赠梁公实谢病归》诗:“我亦欲买蜻蜓舟,归与少年为薄游。”
词语解释:蜻蜓撼铁柱  拼音:qīng tíng hàn tiě zhù
形容自不量力。《西游记》第三回:“那些猴不知好歹,都来拿那宝贝,却便似蜻蜓撼铁柱,分毫也不能禁动。”亦作“ 蜻蜓撼石柱 ”。《西游记》第四二回:“好便似蜻蜓撼石柱,怎生摇得半分毫?”
词语解释:蜻蜓树  拼音:qīng tíng shù
传说中的树名。 唐 段成式 《酉阳杂俎·木篇》:“ 娄约 居 常山 ,据禪座。有一野嫗,手持一树,植之於庭,言此是蜻蜓树。岁久,芬芳鬱茂。有一鸟,身赤尾长,常止息其上。”
词语解释:蜻蛚子  拼音:qīng liè zǐ
虫名。似蟋蟀而小,绿色,能鸣。 章炳麟 《新方言·释动物》:“《尔雅》:‘蟋蟀,蛩。’ 郭璞 曰:‘今促织也,亦名蜻蛚。’今人皆谓蟋蟀为促织,别有小虫能鸣者称为蜻蛚子,音如蜻铃。”参阅 孙锦标 《通俗常言疏证·动物》
词语解释:蜻虰  拼音:qīng dīng
蜻蜓的别名。见 明 李时珍 《本草纲目·虫二·蜻蛉》
词语解释:蜻蜓点水  拼音:qīng tíng diǎn shuǐ
(1).语出 唐 杜甫 《曲江》诗之二:“穿花蛺蝶深深见,点水蜻蜓款款飞。”谓蜻蜓飞行水面产卵,尾部触水即起。 宋 晏殊 《渔家傲》词:“嫩緑堪裁红欲绽,蜻蜓点水鸟游畔。”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二八回:“这边两个新人在新房里乍来乍去,如蛺蝶穿花;欲即欲离,似蜻蜓点水。”
(2).用以比喻做事肤浅不深入。 费孝通 《访美掠影·应用压倒理论》:“我要和他们交流,那就必须弄清楚这些新名词,这却不是这一个月蜻蜓点水式的访问所能做到的。”《人民文学》1981年第7期:“而以蜻蜓点水的体验生活方式来进行补充,也只是挣一个花一个,趸一点卖一点,不能用之不竭。”
词语解释:蜻蝏  拼音:qīng tíng
见“ 蜻蜓 ”。
词语解释:蜻蜓  拼音:qīng tíng
亦作“ 蜻蝏 ”。
(1).昆虫名。身体细长,胸部的背面有两对膜状的翅,喜生活在水边,捕食蚊子等小飞虫。 晋 张华 《博物志》卷四:“五月五日埋蜻蜓头於西向户下,埋至三日不食,则化成青真珠。” 唐 王建 《戴胜词》:“紫冠采采褐羽斑,衔得蜻蜓飞过屋。” 清 恽敬 《〈听云楼诗钞〉序》:“夫人之耳不可执,不可恃也,蚁动而以为牛鬭,蜻蝏翼而以为曳大木,震雷发乎前而聋者不闻。” 冰心 《寂寞》:“你看那边水上飞着好些蜻蜓,一会儿要下雨了。”
(2).指仿蜻蜓状制成的发钗。 五代 张泌 《江城子》词之二:“緑云高綰,金簇小蜻蜓。”
词语解释:蜻蜓舟  拼音:qīng tíng zhōu
一种小船。 明 王世贞 《赠梁公实谢病归》诗:“我亦欲买蜻蜓舟,归与少年为薄游。”
词语解释:蜻蜓撼石柱  拼音:qīng tíng hàn shí zhù
见“ 蜻蜓撼铁柱 ”。
词语解释:蜻蜓撼铁柱  拼音:qīng tíng hàn tiě zhù
形容自不量力。《西游记》第三回:“那些猴不知好歹,都来拿那宝贝,却便似蜻蜓撼铁柱,分毫也不能禁动。”亦作“ 蜻蜓撼石柱 ”。《西游记》第四二回:“好便似蜻蜓撼石柱,怎生摇得半分毫?”
词语解释:蜻蜓艇  拼音:qīng tíng tǐng
蜻蜓舟。一种小船。 清 陆以湉 《冷庐杂识·不系园》:“ 明 季 钱塘 汪然明 孝廉 汝谦 ,啸傲湖山,製一舟名‘不繫园’……花晨月夕,如乘彩霞而登碧落;若遇惊飇蹴浪,欹树平桥,则卸栏卷幔,犹然一蜻蜓艇耳。”
词语解释:蜻蜻  拼音:qīng qīng
一种小蝉。《诗·卫风·硕人》“螓首蛾眉” 汉 郑玄 笺:“螓谓蜻蜻也。” 孔颖达 疏:“此虫额广而且方。此经手肤领齿举全物以比之,故言如螓首蛾眉。”《方言》第十一:“﹝蝉﹞其小者谓之麦蚻,有文者谓之蜻蜻。”
词语解释:蜻蜓吃尾巴
比喻自己吃自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