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韵字: 或选择韵部:
(2011-11-5)
七曷入声 [lá là][duō duo][sā sǎ][hè yè hē][详注1][zá][详注2][lā][è][dá][yuè sà][è][音跋。回也。又音拨。把也。][bā][hè][huò][hé][bá][wò][详注3][详注4]


注1:越 《广韵》《集韵》《韵会》《正韵》户括切,音活。《礼·礼运》越席疏布。《注》越席,翦蒲也。《左传·桓二年》大路越席。《注》越席,结草。《广韵》或作趏。
注2:暍 《集韵》阿葛切,音遏。《博雅》焕也。又许葛切,音喝。热也。
注3:剟 音掇。削也。《郭璞·尔雅序》剟其瑕砾。《疏》剟削去其疵瑕瓦砾。剟音掇。
注4:汰 《正韵》他达切,音闼。亦滑也。《苏轼·秧马歌》以我两足为四蹄,耸踊滑汰如凫鹥。
末字词组
蛇蝎蝮蝎螫蝎媒孽,媒蝎桑蝎媒蝎  
磨蝎蠹蝎虫蝎权蝎撩蜂剔蝎   

词语解释:蛇蝎  拼音:shé xiē
蛇与蝎子。比喻可怖的事物或狠毒的人。 南唐 陈陶 《小笛弄》:“蛇蝎愁闻骨髓寒,江山恨老眠秋雾。” 明 顾大典 《青衫记·元白揣摩》:“到如今,虎臣矫矫,化为蛇蝎。” 庐隐 《海滨故人》四:“ 沙 履世未久,而怀惧已深!觉人心险恶,甚于蛇蝎!”
词语解释:磨蝎  拼音:mó xiē
亦作“ 磨蝎 ”。 星宿名。“ 磨蝎宫 ”的省称。旧时迷信星象者,谓生平行事常遭挫折者为遭逢磨蝎。 宋 苏轼 《东坡志林·退之平生多得谤誉》:“ 退之 诗云:‘我生之辰,月宿南斗。’乃知 退之 磨蝎为身宫,而僕乃以磨蝎为命,平生多得谤誉,殆是同病也。” 宋 葛立方 《韵语阳秋》卷十七:“ 退之 《三星行》云:‘我生之辰,月宿南斗。’以五星法準之,则知 退之 以磨蝎为身宫。” 元 尹廷高 《挽尹晓山》诗:“清苦一生磨蝎命,凄凉千古 耒阳 坟。” 清 赵翼 《子才书来惊闻心馀之讣诗以哭之》:“书生不过稻粱谋,磨蝎身偏愿莫酬。” 黄钧 《新年感事》诗:“渐知世运多磨蝎,颇觉胸怀贮古春。”参见“ 磨蝎宫 ”。
词语解释:磨蝎宫  拼音:mó xiē gōng
星宿名。旧时星象家言,身、命居此宫者,常多磨难。 清 李慈铭 《越缦堂日记·南濠诗话》:“ 韩 诗曰:‘我生之初,月宿南斗。’ 东坡 谓公身坐磨蝎宫,而己命亦居是宫,盖磨蝎星纪之次为斗宿所缠。星家言身命舍者是,多以文显。”
词语解释:蝮蝎  拼音:fù xiē
蝮蛇与蝎子。泛指毒蛇、毒虫。 唐 李复言 《续玄怪录·杜子春》:“俄而猛虎、毒龙、狻猊、狮子、蝮蝎万计;哮吼拏攫而争前,欲搏噬,或跳过其上。”《宋史·崔鶠传》:“小人譬之蝮蝎,其兇忍害人,根乎天性,随遇必发。”
词语解释:蠹蝎  拼音:dù xiē
木中的蠹虫。 晋 葛洪 《抱朴子·疾谬》:“积微致著,累浅成深……寸飇所以燔百寻之室,蠹蝎所以仆连抱之木也。” 晋 葛洪 《抱朴子·博喻》:“禁令不明,而严刑以静乱……犹釤禾以讨蝗虫,伐木以杀蠹蝎。”
词语解释:螫蝎  拼音:shì xiē
用毒刺刺人的蝎子。比喻可怖的事或狠毒的人。 明 徐复祚 《投梭记·哭友》:“贼臣窜窃,毒如螫蝎。若不同谋,何从涕泣。” 明 徐复祚 《红梨记·托寄》:“他意似虺蛇,毒似螫蝎,上方剑请为君蚤决。”
词语解释:虫蝎  拼音:chóng xiē
蛀虫。 汉 陆贾 《新语·资质》:“夫楩柟豫章,天下之名木……精捍直理,密緻博通,虫蝎不能穿,水湿不能伤。”
词语解释:媒孽,媒蝎
酒母
词语解释:权蝎  拼音:quán xiē
指阴险毒虐的权势小人。 明 张居正 《赠袁太守入觐奏绩序》:“贵家侈族,持吏短长,数干謁以挠正,谓之曰‘权蝎’,此最大患也。”
词语解释:桑蝎  拼音:sāng xiē
桑蠹虫的别名。见 明 李时珍 《本草纲目·虫三·桑蠹虫》
词语解释:撩蜂剔蝎  拼音:liáo fēng tī xiē
喻惹犯恶人,自取祸殃。 元 白朴 《墙头马上》第三折:“撩蜂剔蝎,打草惊蛇,坏了咱墙头上传情简帖。” 元 无名氏 《射柳捶丸》第一折:“见如今无名草寇侵边上,他正是撩蜂剔蝎将残生丧。”《水浒传》第二六回:“我本待声张起来,却怕他没人做主,恶了 西门庆 ,却不是去撩蜂剔蝎。”
词语解释:媒蝎  拼音:méi xiē
媒,酒母;蝎,木中蠧虫。借以喻暗中陷人于罪。《新唐书·宦官传·程元振》:“素恶 李光弼 ,数媒蝎以疑之。” 宋 王楙 《野客丛书·〈唐书〉用媒蝎字》:“或者议 宋景文公 修《唐书》用媒蝎二字, 司马迁 用媒孽二字。僕观 曹氏 《藉田论》曰:‘封人有以轻凿修鉤去树之蝎者,曰:不识天下亦有蝎乎?曰: 三苗 、 共工 非 尧 之蝎与? 齐 之诸 田 、 晋 之六卿、 鲁 之三 桓 非诸侯之蝎乎?’ 宋公 之意本此。”参阅 宋 吴曾 《能改斋漫录·事实二》“媒蘖媒蝎”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