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 | 
			现代汉语字典蝼拼音:lóu 繁体或异体字:螻属 尤韵
 
 
螻 lóu〈名〉 
〈动〉(形声。从虫,娄声。蝼蛄。一种对农作物有害的昆虫)同本义凛凛岁云暮,蝼蛄夕悲鸣。——《古诗十九首》又如:蝼蚓(蝼蛄与蚯蚓);蝼蚁得志(比喻小人得志);蝼蚁之诚(自谦微诚之辞)谓肉有臭味如蝼蛄 。如:蝼蛄疮(瘰疠) 
谓被蚁蛀蚀流水不腐,户枢不蝼,动也。——《吕氏春秋》 康熙字典螻
 《唐韻》落侯切《集韻》郞侯切《正韻》盧侯切,𠀤音樓。 螻蛄。詳蛄字註。又螻蟈,蛙也。詳蟈字註。又土螻,獸名。《山海經》崑崙之丘有獸焉,其狀如羊而四角,名曰土螻,是食人。《竹書紀年註》有大螻如羊。《魏公卿上尊號奏》有熊之興,地出大螻。又《說文》螭亦名地螻。又囿名。《晉語》趙𥳑子田于螻。《註》螻,晉君之囿。又《集韻》龍珠切,音廔。 天螻,蟲名。《爾雅·釋蟲》螜,天螻。《古今注》螻蛄,一名天螻。《揚子·方言》蠀螬,秦、晉之閒謂之蠹,或謂之天螻。又音漏。 內病也。《周禮·天官·內饔》馬黑脊而般臂螻。《羣經音辨》螻,干寶讀去聲。《呂氏春秋》戸樞不腐,流水不螻。《禮記》作漏。
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