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韵字: 或选择韵部:
(2011-11-5)
九屑入声 [shuō yuè][yè,呜咽][详注1][xiè][详注2][详注3][详注4][duō duo][nà nè][biē biě][dié shé][jié][jié xié][xiè][pì piē][详注5][dié][duō][lié][jué guì][miè mò]丿[xiè][详注6][同谲][dié]


注1:泄 《广韵》《集韵》私列切《正韵》先结切,音薛。与渫同。除去也。详渫字注。
注2:缀 竹劣切,音掇。《仪礼·士丧礼》缀足用燕几。《注》缀犹拘也。 又《礼·乐记》礼者,所以缀淫也。《注》缀,犹止也。 又《广韵》陟劣切《集韵》枺劣切,音辍。义同。
注3:凸 《通俗文》肉凸曰瘤。又《唐韵》《集韵》《韵会》徒结切,音迭。高也。
注4:茁 又《韵补》侧劣切,音拙。《苏轼诗》韭芽戴土拳如蕨,霜叶露芽寒更茁。
注5:覈 《集韵》奚结切,音页。邀也。又恨竭切,音纥。与麧同。麦糠中不破者。《前汉·陈平传》亦食糠覈耳。
注6:准 《唐韵》职悦切《集韵》《韵会》《正韵》朱劣切,音拙。《史记·高祖本纪》隆准而龙颜。《注》服虔曰:准,颊权也。文颖曰:准,鼻也。
末字词组
赪蟞珠蟞      

词语解释:赪蟞  拼音:chēng biē
传说中一种赤色的鳖。能吐珠,又称珠鳖。《文选·郭璞〈江赋〉》:“赬蟞胏跃而吐璣,文魮磬鸣以孕璆。” 李善 注:“《山海经》曰:‘珠蟞之鱼,其状如胏而有目,六足,有珠。’ 郭璞 曰:‘蟞,音鳖。’《南越志》曰:‘珠鳖吐珠。’”
词语解释:珠蟞  拼音:zhū biē
见“ 珠鱉 ”。
词语解释:珠鳖  拼音:zhū biē
亦作“ 珠蟞 ”。 龟的一种,其足有珠。《山海经·东山经》:“ 澧水 出焉,东流注于 余泽 ,其中多珠蟞鱼,其状如肺而有目,六足有珠,其味酸甘,食之无癘。” 明 李时珍 《本草纲目·介部一·珠鳖》:“按《山海经》云: 葛山 澧水 有珠鱉,状如肺而有目,六足有珠。《一统志》云:生 高州 海中,状如肺,四目六足而吐珠。《吕氏春秋》云: 澧水 鱼之美者,名曰珠鱉,六足有珠。《淮南子》云:蛤、蟹、珠鱉,与月盛衰。《埤雅》云:鱉,珠在足;蚌,珠在腹。皆指此也。” 清 檀萃 《滇海虞衡志》卷八:“ 戴生 言:‘尝有罾于河者,得一物如牛肺,遍体皆眼’……予曰:‘此珠鱉也,眼即珠也。’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