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韵字: 或选择韵部:
(2011-11-5)
十三覃平声 [cān sān,参考][hán,包函][dān,动词][详注1][详注2][姓也,亦蓋也][tán]欿[音貪。《說文》欲得也。]


注1:镡 音覃。《张衡·东京赋》底柱辍流,镡以大岯。《注》言大岯险,同剑口也。镡,徒南反。 又县名。《前汉·地理志》武陵郡镡成县。《注》镡音谭。《淮南子·人閒训》一军塞镡城之岭。《注》镡城,在武陵西南,接郁林郡。 又《后汉·陈宠传》宠到显用良吏王涣镡显等,以为心腹。《注》镡,徒南反。《正字通》姓有潭寻二音,汉镡政,明镡鉴,一读寻,一读潭。
注2:湛 与耽同。《说文》作媅,乐也。《诗·小雅》子孙其湛。《传》湛乐之久也。
末字词组
蠹蟫书蟫秋蟫蟫蟫鱼蟫   

词语解释:蠹蟫  拼音:dù yín
蠹鱼。 宋 苏辙 《东湖》诗:“鳖圆如新荷,鱼细如蠹蟫。” 袁枚 《随园诗话》卷一引 清 蔡琬 《咏九华峰寺》:“苔生尘鼎无香火,经蚀僧厨有蠹蟫。”参见“ 蠹鱼 ”。
词语解释:蠹鱼  拼音:dù yú
亦作“蠧鱼”。
(1).虫名。即蟫。又称衣鱼。蛀蚀书籍衣服。体小,有银白色细鳞,尾分二歧,形稍如鱼,故名。 唐 白居易 《伤唐衢》诗之二:“今日开篋看,蠹鱼损文字。” 明 张景 《飞丸记·旅邸揣摩》:“夜窥得汗牛编学累丝,昼翻从蠧鱼涎穷滋味。” 宋 陆游 《箜篌谣寄季长少卿》之一:“卷书置篋中,寧使饱蠹鱼。”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九一回:“这东西我家多的拿竹箱子装着,一箱一箱的喂蠹鱼,你自看得希罕。”
(2).借指书籍。 清 金人瑞 《立春日送二策入学》诗:“笥锁蠧鱼皆祖往,身从皋比又前缘。” 郁达夫 《杂感》诗之八:“十年潦倒空湖海,半生浮沉伴蠹鱼。”
(3).啃书本。亦指死啃书本的读书人。 明 胡应麟 《少室山房笔丛·经籍会通四》:“枕席经史,沉湎青緗,却扫闭关,蠹鱼岁月,赏鉴家类也。” 清 唐孙华 《再迭随庵韵》:“衰年髣髴烛光餘,犹向残编作蠧鱼。” 闻一多 《给臧克家先生》:“你诬枉了我,当我是一个蠹鱼,不晓得我是杀蠹的芸香。”
词语解释:书蟫  拼音:shū yín
即书鱼。 明 徐贲 《丙午中秋过张文学宅看月》诗:“自怜下界苦迫塞,未得变化同书蟫。” 清 黄宗羲 《陈乾初墓志铭》:“世智限心,如以太牢,飫彼书蟫,欲抹微言,与时浮沉。”参见“ 书鱼 ”。
词语解释:书鱼  拼音:shū yú
即衣鱼。蛀蚀衣服书籍的一种小虫。 宋 苏轼 《次韵曹子方运判雪中同游西湖》:“樽前侑酒只新诗,何异书鱼餐蠹简。”
词语解释:秋蟫  拼音:qiū yín
秋日的蛀书虫。 明 李东阳 《和萧封君凤仪遗诗四十韵》:“置身向经史,出入同秋蟫。”
词语解释:蟫蟫  拼音:yín yín
(1).相随貌。
(2).蠕动貌。《后汉书·马融传》:“蝡蝡蟫蟫,充衢塞隧。” 李贤 注:“蟫音似林反,亦动貌也。”
词语解释:鱼蟫  拼音:yú yín
即蠹鱼。 清 黄景仁 《除夕述怀》诗:“亦有幼读书,尘封饱鱼蟫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