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韵字: 或选择韵部:
(2011-11-5)
[详注1][cù zú,终也][详注2][详注3][nǐ][动词][详注4][详注5]


注1:侄 zhí,《广韵》之日切《集韵》职日切,音质。坚也。又痴也,侄仡不前也。 又驺吾。《大传》谓之侄兽。 俗误以侄为姪字。
注2:节 叶子悉切。《陸機·答賈長淵詩》大辰匿暉,金虎習質。雄臣馳騖,義夫赴節。
注3:茁 《韵会》厥律切,音橘。《广韵》草芽也。又《集韵》竹律切。义同。又《集韵》之出切。草名。葫䔞也。
注4:暨 音讫。姓也。吴有尚书暨艳。 又戟乙切,音疙。已也。
注5:鬻 叶余律切,音矞。《扬雄·司空箴》匪人斯力,匪政斯敕,流货市宠,而苞苴是鬻。 又叶职律切。《苏辙·钟山诗》老僧一身泉上住,十年扫尽人閒迹。客到惟烧柏子香,晨饥坐视山前鬻。
驿[xī][jī,积聚][jí][yì,变易][gē gé][pò tuò][详注1][详注2][详注3][zhī][jí][动词][sè mí sù][shì zhē][划破][yì][yā,笑声][详注4][xī][hé][tī zhì][zǎ zé zhā zhà][è][gé][hé,同核][yì shì][jí][zhà][yì][è,音厄。本作呃。鸡声。][cè][zhái][shuò][jí][详注5][详注6][hè xià][详注7]鰿


注1:索 《广韵》山戟切《集韵》色窄切,求也。《礼·曲礼》大夫以索牛。《注》索,求得而用之。
注2:摘 《唐韵》竹厄切《集韵》《韵会》陟革切,音谪。手取也。《唐书·建宁王倓传》天后次子贤作歌曰:种瓜黄台下,瓜熟子离离。一摘使瓜好,再摘令瓜稀。三摘尚云可,四摘抱蔓归。或作擿。
注3:射 yì,音睪。《诗·大雅》无射亦保。《周颂》无射于人斯。《注》射,厌也。又无射,九月律名。《前汉·律历志》无射,言阳气上升,阴气收藏,终而复始,无厌已也。
注4:刺 《唐韵》《集韵》《韵会》《正韵》七迹切,音碛。穿也,伤也。《增韵》刃之也。《孟子》刺人而杀之。又针黹也。《史记·货殖传》刺绣文,不如倚市门。又侦伺也。《前汉·燕王旦传》燕王旦遣幸臣之长安问礼仪,阴刺候朝廷事。又《韵会》黥也。又撑也。《史记·陈平世家》平乃刺船而去。《韩愈诗》峻濑乍可刺。又刺刺,多言貌。《管子·心术篇》焉能去刺刺为咢咢乎。《韩愈·送殷员外序》丁宁顾婢子,语刺刺不能休。
注5:柞 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側格切,音窄。除草曰芟,除木曰柞。《詩·周頌》載芟載柞。又《周禮·夏官》柞氏掌攻草木。 又窄陿也。《周禮·冬官考工記》轂小而長則柞。《类篇》助伯切,音斮。捕兽槛中机曰柞鄂。《中庸·孔疏》擭谓柞㮙也。
注6:莫 《韵会》莫白切,音陌。静也。《诗·小雅》君妇莫莫。《注》言清静而敬至也。《左传·昭二十八年》德正应和曰莫。
注7:霸 音拍。古与魄同。《说文》月始生霸然也。承大月二日,承小月三日。从月䨣声。《增韵》月体黑者谓之霸。《玉篇》今作魄。《书·武成·旁死魄释文》魄,普白反。《说文》作霸,匹革反。《前汉·律历志》四月已丑朔死霸。死霸,朔也。生霸,望也。是月甲辰望,乙巳旁之,故武成篇曰:惟四月既旁生霸。
[详注1][详注2][详注3][汨罗江][xū][详注4][dí][详注5]


注1:吃 喫的简化字。“吃”在古代一般不当“吃东西”讲。“吃东西”的意义古代写作“吃”。汉字简化后“吃”写作“吃”
注2:幕 《正韵》莫狄切,音觅。《卢仝·思君吟》我心为风兮淅淅,君身为云兮幕幕。
注3:适 《广韵》都历切《集韵》《韵会》丁历切,音的。与嫡同。《诗·大雅》天位殷适。《注》殷适,殷之嫡嗣也。《礼·檀弓》扶适子,南面而立。又《集韵》《韵会》亭历切《正韵》杜历切,音狄。与敌同。《礼·燕义》君独升立席上,西面特立,莫敢适之义也。《史记·田单传赞》始如处女,适人闭户。后如脱兔,适不敢距。又《集韵》他历切,音惕。适适然,惊貌。《庄子·秋水篇》适适然惊。
注4:踧 音狄。《說文》行平易也。《詩·小雅》踧踧周道。《傳》踧踧,平易也。
注5:吊 音的。《尔雅·释诂》吊,至也。《书·盘庚》非废厥谋,吊由灵。《诗·小雅》神之吊矣。裴渊《广州记》
[shí,知识][shí sì,饮食]亿[sè sāi,闭塞][nì][详注1][详注2][fú][pì][yì]


注1:螣 音特。《诗·小雅》去其螟螣。《传》食叶曰螣。《陆玑疏》螣,蝗也。《许慎云》吏乞贷则生螣。
注2:冒 mò,《集韵》《韵会》《正韵》密北切,音默。《增韵》贪也。《左传·昭三十一年》贪冒之民。又犯也。《前汉·卫青传》直冒汉围。又单于名。《史记·匈奴传》及冒顿立,攻破月氏。
现代汉语字典拼音:xí 繁体或异体字:缉韵

襲 xí
〈名〉
  • (形声。从衣,从两“龙”(tà)省声。本义:死者穿的衣服,衣襟在左边)
  • 同本义
  • 袭,左衽袍也。——《说文》。按,凡敛死者,左衽,不纽。
  • 陈袭事于房中,西领南上,不綪。——《仪礼·士丧礼》。郑玄注:“袭事,谓衣服也。”
  • 又如:袭衣(尸衣;也指古代行礼时穿在裼衣外面的上衣);袭玩(衣着器用)
〈量〉
  • 衣一套为一袭
  • 赐衣被一袭。——《汉书·昭帝纪》。注:“一称也。犹今一副。
  • 乃命留五时衣各一袭。——《后汉书·东平宪王苍传》
  • 袈衣一袭,止用一两。——《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》
  • 又如:袭衣(成套衣服);袭衣兼食(成套衣服,多盘菜肴。谓生活优裕)
  • 层,重
  • 棺椁数袭。——《吕氏春秋》
〈动〉
  • 因袭,照旧搬用
  • 今袭迹于,欲国安存,不可得也。——《韩非子·孤愤》
  • 五帝不相复,三代不相袭。——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
  • 兴,仍袭制。——《后汉书·宦官传论》
  • 袭译欧西人之言。——·梁启超《饮冰室合集·文集》
  • 又如:沿袭(依照旧传统办理);袭因(依照旧例);袭迹(依照前人的遗迹)
  • 继承
  • 世官九等,皆有袭职,有替职。——《明史·职官志一》
  • 贲瑞早已辞世,贲玺依例袭了侯爵。——《一层楼》
  • 又如:世袭(指帝位、爵位等世代相传);袭职(继承官职);袭位
  • 重复
  • 赵孟曰:“吾卜于此起兵,事不再令,卜不袭吉。行也。”——《左传·哀公十年》。杜预注:“袭,重也。”
  • 又如:袭吉(卜若不吉则止,不可因而重卜;重卜而得吉,叫做“袭吉”)
  • 调合;合
  • 天地比,袭。——《荀子》
  • 又如:袭从(言两者相合);袭然(合一的样子)
  • 袭击,乘其不备,偷偷地进攻
  • 凡师有钟鼓曰伐,无曰侵,轻曰袭。——《左传·庄公二十九年》
  • 掩人不备,行不假途,人衔枚,马勒缰,昼伏夜行,为袭也。——《白虎通·诛伐》
  • 城上早插兵旗号:原来已被魏延袭了。——《三国演义》
  • 慧室袭月。——《战国策·魏策》
  • 人欲袭。——《吕氏春秋·察今》
  • 袭之。——《汉书·李广苏建》
  • 谋袭蔡州。——《资治通鉴·唐纪》
  • 率众袭之。——·徐珂《清稗类钞·战事类》
  • 又如:偷袭;奔袭;侵袭;奇袭;夜袭;空袭
  • 衣上加衣
  • 寒不敢袭,痒不敢搔。——《礼记》
  • 穿衣
  • 衣尸曰袭。袭,匝也,以衣周匝覆之也。——《释名·释丧制》
  • 又如:袭尸(为死者穿衣);袭朝服
  • 张甲乙而袭翠被。——张衡《西京赋》
  • 又如:袭裘(古代盛礼时,掩上裼衣而不使羔裘见于外)
  • 触及;熏染;侵袭
  • 芳气袭人是酒香。——《红楼梦》
  • 又如:袭人(侵袭到人。薰人)
康熙字典古文:㦻𧟛褶

  • 《唐韻》《正韻》似入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席入切,𠀤音習。 (缉韵)
  • 《玉篇》重衣也。《禮·玉藻》裘之裼也,見美也。服之襲也,充美也。又《樂記》周還裼襲,禮之文也。
  • 又《通鑑》趙烈侯賜公仲連衣二襲。《註》上下皆具曰襲。
  • 又《說文》左袵袍也。
  • 又服也。《司馬相如·上林賦》襲朝服。
  • 又合也。《周語》朕夢協于朕卜,襲于休祥,戎商必克。
  • 又因也。《禮·曲禮》卜筮不相襲。
  • 又重也。《左傳·哀十年》卜不襲吉。
  • 又入也。《晉語》大國道小國襲焉曰服,小國敖大國襲焉曰誅。
  • 又受也。《左傳·昭二十八年》故襲天祿,子孫受之。
  • 又掩其不備也。《左傳·莊二十九年》凡師有鐘鼓曰伐,無曰侵,輕曰襲。
  • 又雜襲,雜沓也。《前漢·蒯通傳》魚鱗雜襲,飄至風起。
  • 又姓。《通志·氏族略》晉有隱士襲元之。《南史》有襲蔿。
  • 《玉篇》籀文作𧟟。《篇海》又作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