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韵字: 或选择韵部:
(2011-11-5)
[nà nuó][hè,负荷][稍也,副词][bǒ bò][kě][详注1][chuāi chuǎi chuài][详注2][《集韵》苦卧切,音课。《博雅》堁尘也。][nuó][dān dàn][婀娜][详注3][à,可,是否,用在问句加强语气][音妥。《揚子·方言》豔美也。]娿粿


注1:傩 nuó,音娜。行走姿态柔美:“佩玉之傩”。
注2:沱 音柁。与𣵺同。瀢𣵺,沙土往来貌。《郭璞·江赋》碧沙瀢𣵺而往来。
注3:娑 音縒。馺娑,汉殿名。《班固·西都赋》经骀荡而出馺娑。《三辅黄图》馺娑,马迅疾貌。借为宫名。
[guō guò,歌韵同。又过失,独用][hè huò,唱和]饿[mò,磨磐][dà][suò,《楚词》中的句末助词。][详注1][怯也。][详注2][详注3][duò][duō][详注4][dān dàn][详注5][枚也]


注1:奈 《广韵》那也。柰、那通。《王维·酬郭给事诗》强欲从君无那老。那作柰。《韩愈·感春诗》已矣知何柰。柰作那。
注2:左 《唐韵》则个切《集韵》《韵会》《正韵》子贺切,音佐《说文》手相左助也。《尔雅·释诂》诏亮,左右相导也,诏相导,左右助勴也,左右亮也。《疏》皆谓佐助,反覆相训,以尽其义。《易·泰卦》以左右民。《疏》左右,助也。《书·毕命》周公左右先王。
注3:作 zuò,同做。音佐。《后汉·廉范传》廉叔度,来何暮,不禁火,民夜作,昔无襦,今五裤。《韩愈诗》非阁复非船,可居兼可过。君去问方桥,方桥如此作。今方音作读佐。俗用做。
注4:媠 《集韵》吐卧切,音唾。吴楚衡淮之閒谓好曰娃,南楚之外曰媠,故吴有馆娃之宫,漆媠之室。《前汉·谷永传》车马媠游之具。 又奴卧切,音懦。义同。 又《广韵》《集韵》徒卧切。与惰同。《前汉·外戚传》李夫人曰:妾不敢以燕媠见帝。又《龚胜传》媠嫚亡状。
注5:娑 苏个切,音些。逻娑,土蕃都城名。《唐书·薛仁贵传》为逻娑道行军总管。《杜甫诗》和亲逻娑城。
现代汉语字典拼音:luǒ 繁体或异体字:臝躶哿韵

躶、臝 luǒ
〈动〉
  • (形声。从衣,果声。本义:赤身露体)
  • 同本义
  • 臝,袒也。——《广雅》
  • 赵简子梦童子裸而转以歌。——《左传·昭公三十一年》
  • 其动物宜臝物。——《周礼·大司徒》
  • 怒,乃解衣裸而佐刺船。——《史记·陈丞相世家》
  • 其西瓯骆裸国亦称王。——《史记·南越列传》。索隐:“裸,露形也。”
  • 或白昼使臝伏。——《汉书·高五王传》。师古曰:“臝者,露形体也。”
  • 辄立臝立击鼓。——《汉书·江都易王非传》
  • 臝诊其尸。——《汉书·董贤传》
  • 又如:裸衣(脱衣露体);裸行(赤身露体行走);裸戏(裸身作戏);裸形(裸体);裸国(古国名。属不穿衣服的热带民族);裸尸(使尸骨暴露于野外);裸袒(赤身裸体)
  • 捋,撩 。如:裸袖揎拳;裸袖揎衣
裸 luǒ
〈名〉
  • 露出的身体
  • 曹共公闻其骈胁,欲观其裸。——《左传·僖公二十三年》
〈形〉
  • 动植物外面没有毛、羽、鳞、甲或其它东西包裹的
  • 地为大矣,而水泉草木毛羽裸鳞未尝息也。——《吕氏春秋·观表》
  • 又如:裸芽(植物学名词。无鳞叶保护的芽称为裸芽);裸虫(指没有羽、毛、鳞、甲的动物。包括有人类、蚯蚓等)
  • 兽类短毛的 。如:裸物(短毛的动物);裸见(没有遮蔽;显露于外)
康熙字典古文:𡑤

  • 《唐韻》郞果切《集韻》魯果切,𠀤音卵。 (哿韵)
  • 赤體。《說文》袒也。《孟子》雖袒裼裸裎於我側。《左傳·僖二十三年》曹共公聞其騈脅,欲觀其裸。《魏志·裴松之註》襧衡爲漁陽摻撾,不易衣,吏呵之,衡乃脫衣裸身爲之。
  • 又人曰裸蟲。《晉書·五行志》裸蟲,人類,而人爲之王。
  • 又川名。《述異記》桂林東南邊海有裸川。《桓譚·新論》呈衣冠于裸川。
  • 又海上有裸人鄕。
  • 又館名。《拾遺記》靈帝初起裸遊館千閒。
  • 《韻會》作𧝹,別作倮臝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