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字词组
词语解释:褥位 拼音:rù wèi
铺有锦褥的座位。 宋 庞元英 《文昌杂录》卷一:“东西相向,引僕射降阶就褥位,直省官赞揖。” 宋 李心传 《建炎以来繫年要录·建炎元年三月丁酉》:“ 金 人册 张邦昌 为皇帝……前期,有司设褥位於 宣德门 外。”《宋史·礼志五》:“既降輦,太常卿前导至褥位南向立,奏请行礼。” 明 冯梦龙 《智囊补·上智·秦桧》:“ 秦檜 恬不为意,尽遣部省吏人迎之。朝见使人必要褥位,此非臣子之礼。”参阅《宋史·舆服志一》。词语解释:褥席
坐卧用的垫具或席具词语解释:褥甸
小的褥子,供坐卧词语解释:褥特鼠 拼音:rù tè shǔ
鼠名。《新唐书·西域传上·罽宾》:“﹝ 贞观 ﹞十六年,献褥特鼠,喙尖尾赤,能食蛇,螫者嗅且尿,疮即愈。”词语解释:褥子 拼音:rù zi
坐卧时的垫具。用棉胎或兽皮等制成。《儒林外史》第二一回:“还有一牀褥子不好带去……你替我照应着,等我回来。”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五二回:“两牀大红鸚哥緑的縐纱被窝,白褥子上罩了一张五彩花洋氊。” 老舍 《二马》第一段二:“他一手支着褥子坐起来,一手把窗帘掀开一点往外看。”词语解释:褥套 拼音:rù tào
出门时装被褥等的布套。反面中间开口,两头各有一个兜儿,可搭在肩上或牲口背上。《醒世姻缘传》第十三回:“一边数説着駡,一边收拾着被套,走到 晁源 牀底下扯了一吊钱,抗上褥套,往外就走。”词语解释:褥草 拼音:rù cǎo
(1).一种主要的垫料。
(2).垫料的别名。词语解释:褥疮 拼音:rù chuāng
指因长期受压迫而引起身体局部坏死溃烂的疮疡。也称席疮。常见于重病长期卧床者,多发于腰骶、肩胛、枕、肘和足跟等处。词语解释:褥单 拼音:rù dān
蒙在褥子上的布。也叫褥单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