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韵字: 或选择韵部:
(2011-11-5)
阮(半)[yuǎn,远近][fàn][音苑。蜿蟮,蚯蚓。《博雅》蜿蟺,引无也。][地名][详注1][xuǎn]


注1:鄢 音偃。地名。在郑。《正字通》荆州之鄢音焉,鄢城之鄢音偃。
[sǎn sàn,散布][动词][音旱。《集韵》性急也。][音管。悹悹,无依也。][dǎn][详注1][详注2]


注1:酇 《广韵》《正韵》作管切《韵会》祖管切,音纂。《集韵》聚也。《周礼·地官·遂人》四里为酇,五酇为鄙。又《礼·乐记》缀兆。《注》缀,谓酇舞者之位也。又《奔丧》乃为位。《注》位有酇列之处。
注2:棵 音緩。《廣韻》斷木也。《類篇》一曰新蒸束。
愿(半)[yuàn,动词][详注1][详注2]奿


注1:圈 《唐韵》巨万切《集韵》《韵会》具愿切,韏去声。地名。《公羊传·文十一年》楚子伐圈。《注》求阮反,一音卷。《字林》臼万反。
注2:畹 《集韵》纡愿切《正韵》迂绢切,音怨,田亩。
[kān kàn][guàn,楼观][nàn,灾难][sǎn sàn,解散][gàn,树干,干练][guàn,冠军][dàn,名词][名词][音軟。弱也。同愞。][详注1][zuàn][àn][同案][详注2][详注3][详注4]溿[义与寒旱韵同,又通判。][难去声。按也。]


注1:谩 màn,《广韵》《集韵》《韵会》《正韵》莫半切,音缦。《类篇》欺语也。又《增韵》且也。通作漫。 形词
注2:钎 音干。器也。又急也。《庄子·列御寇》有缓而焊。《注》焊,胡旦反。又音干。急也。
注3:酇 《广韵》《集韵》《韵会》《正韵》子旰切,音赞。地名。《玉篇》南阳有酇县。《前汉·萧何传》封为酇侯。
注4:谚 《集韵》鱼旰切《正韵》鱼干切,音岸。《类篇》䛀谚,自矜也。《增韵》畔谚,刚猛也。《韵会》叛谚,不恭也。或作谚。引《论语注》子路失於畔谚。正义曰:旧注作𠯘谚。失言也。言子路性行刚强,常𠯘谚失於礼容也。
[jiàn,间开][详注1][《广韵》乌患切,音畹。钩系也。亦作綄。][màn,动词][详注2][shān]


注1:栈 《广韵》《集韵》《韵会》士谏切《正韵》助谏切,輚去声。木栈道也。
注2:刬 又《韵会》初谏切,铲去声。攻也,平治也。《韩愈诗》活计以锄刬。
殿[piàn piān][zhuàn,传记]线便[biàn,便利][详注1][juàn,书卷][shàn,封禅][详注2][xuàn,打转、屡次][动词][同砚][详注3][拊手][yàn][qiàn][详注4][详注5][diàn][yuàn,衣饰][详注6][音伣。《广韵》牵挽也。][详注7]穿[音钏。贯也。《前汉·司马迁传》贯穿经传。][juàn,猪圈][详注8][xuàn][diàn][yuàn][tiàn][详注9][详注10]嬿[jiàn][躁急也]迿[jiàn][详注11][详注12]


注1:转 zhuàn,专去声。凡物自转则上声,以力转物则去声。
注2:援 音院。救助也,接也。《鲁语》为四邻之援,结诸侯之信。《注》所攀援以为助也。
注3:选 《玉篇》去绢切《广韵》思绢切《集韵》《正韵》须绢切,音噀。《礼·王制》命乡论秀士升之司徒,曰选士。《注》选,宣练反。
注4:饭 叶扶霰切,音卞。《苏辙诗》岸上游人暮不归,清香入袖凉吹面。投壶击鞠绿杨阴,共尽清尊餐白饭。
注5:拚 《唐韵》《集韵》《韵会》皮变切,音卞。抃本字。《说文》拊手也。《宋书·何承天传》歌拚就路。《注》手舞貌。互详抃字注。
注6:遣 缱去声。《广韵》人臣赐车马曰遣车。《正韵》将葬而祭曰遣奠。既祭,乃包牲体,载之以车,随柩而行,曰遣车。《礼·檀弓》遣车一乘。《注》人臣赐车马者,乃得有遣车。
注7:煎 音箭。《广韵》甲煎。《南史·范云传》甲煎浅俗比徐湛之。又甲煎,香名。《贞观纪闻》隋主每除夜焚沉香数车,光暗则以甲煎沃之,香闻数里。
注8:先 音霰。《增韵》先之也。《正韵》相导前后曰先后。《周礼·夏官·大司马》以先恺乐,献于社。《注》先犹导也。《史记·郦食其传》沛公吾所愿从游,莫为我先。又先事而为曰先。《易·乾卦》先天而天弗违。《礼·月令》先立春三日。又当后而前曰先。《左传·文二年》不先父食。《孟子》疾行先长者。《老子·道德经》先天地生。又《广韵》娣姒曰先后。《前汉·郊祀志》神君者,长陵女子。以乳死,见神于先后宛若。《注》孟康曰:兄弟妻相谓先后。师古曰:古谓之娣姒,今关中俗呼为先后,吴楚呼之为妯娌。
注9:剸 又《唐韵》《集韵》之转切《韵会》之啭切,专去声。断也。《广韵》细割切肉貌。
注10:辗 niǎn zhǎn,展去声。《广韵》水辗也。《集韵》转轮治谷也。
注11:趼 音砚。《说文》兽足企也。《尔雅·释畜》騉蹄趼,善升甗。《注》騉蹄如趼而健,善上山。《疏》趼,平也。谓蹄平正善升。
注12:瞑 音面。瞑眩剧也。又愦乱也。《书·说命》若药不瞑眩,厥疾弗瘳。一作眠眩。互详眠字注。
现代汉语字典本字分属于多个韵部:
 韵 平声 guān,观看
 韵 去声 guàn,楼观

拼音:guàn 繁体或异体字:翰韵,另见

觀 guàn
〈名〉
  • 古代天子、诸侯宫门外张示法令的地方。同“阙”
  • 观谓之阙。——《尔雅·释宫》郭璞注:“孙炎曰:‘宫门双阙,旧章悬焉,使民观之,因谓之观。’”。
  • 出游于观之上。——《礼记·礼运》
  • 是以凤凰来信,集羽族于观阙,肉角驯毛宗于外囿。——《后汉书·班固传·典引》
  • 又如:观阙(古代帝王宫门前的两座楼台);观魏(即观阙)
  • 台榭
  • 宫室不观,舟车不饰。——《左传·哀公元年》
  • 大王见臣列观。——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
  • 若稍饰以楼观亭榭,与江山相发挥,自当高出金山之上矣。——·陆游《过小孤山大孤山》
  • 又如:观台(台榭);观榭(亭台楼榭);观阁(亭台楼阁)
  • 鸟名。通“鹳” 。如:观雀(鹳和雀);观讳(鸟名)
  • 京观 。如:筑观(建筑京观)
  • 道教的庙宇
  • 臣请本道定寺为三等,观为二等。上寺留僧二十一,上观道士十四。——《新唐书·李叔明传》
  • 玄都观里桃千树,尽是刘郎去后栽。——·刘禹锡《戏赠看花君子》
  • 不税于官,不隶于宫观之籍。——顾炎武《复庵记》
  • 又如:白云观;观寺(寺观);观宇(道观佛寺);观阙(指庙宇)
  • 古国名 。如:观国(在今顿丘卫县)
  • 通“鹳”。雚雀鸟
  • 彼视三釜三千钟,如观雀蚊虻相过乎前也。——《庄子·寓言》
  • 姓。春秋楚有观射父
康熙字典古文:𥍊𥸑𥷯

  • 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𠀤古玩切,官去聲。 (翰韵)
  • 《說文》諦視也。《韻會》所觀也,示也。《易·觀卦》大觀在上,順而巽,中正以觀天下。《朱註》觀者,有以中正示人而爲人所仰也。《書·益稷》予欲觀古人之象。《傳》欲觀示法象之服制。觀,舊音官,陸音工喚切。《周禮·冬官考工記》㮚氏爲量。嘉量旣成,以觀四國。《註》以觀示四方,使放象之。《前漢·宣帝紀》觀以珍寶。《師古》曰觀,示也。
  • 又容觀,容貌儀觀也。《禮·玉藻》旣服習容觀玉聲乃出。
  • 又《爾雅·釋詁》多也。《詩·周頌》奄觀銍艾。《箋》奄,久。觀,多也。一音官。
  • 又《爾雅·釋宮》觀謂之闕。《註》宮門雙闕。《疏》雉門之旁名觀。又名闕。《白虎通》上懸法象,其狀巍巍然高大,謂之象魏。使人觀之,謂之觀也。《三輔黃圖》周置兩觀,以表宮門。登之可以遠觀,故謂之觀。《左傳·僖五年》公旣視朔,遂登觀臺,以望而書,禮也。《註》臺上構屋,可以遠觀者也。
  • 又《廣韻》樓觀。《韻會》道宮謂之觀。《史記·封禪書》仙人好樓居,上令長安作蜚廉桂觀,甘泉作益延壽觀。
  • 又太子宮有甲觀。《前漢·成帝紀》元帝在太子宮,生甲觀畫堂。
  • 又東觀,漢祕書監。《後漢·安帝紀》詔五經博士,校定東觀五經傳記。《註》洛陽南宮有東觀。一名蓬觀。
  • 又京觀,積尸封土其上也。《左傳·宣十二年》潘黨曰:君盍築武軍而收晉尸,以爲京觀。
  • 又《韻會》壯觀,奇觀,謂景趣壯麗,事端奇偉有可觀者。
  • 又《字彙補》𤍠也。《周禮·夏官·司爟註》今燕俗名湯𤍠爲觀。
  • 又人名,國名。《竹書紀年》帝啓十年,放季子武觀于西河。《註》武觀,卽楚語五觀也。觀國,今頓丘衞縣。
  • 又縣名,水名。《前漢·地理志》東郡有畔觀縣,膠東國有觀陽縣。《應劭》曰在觀水之陽。
  • 又姓。《楚語》楚之所寶者,曰觀射父。
  • 又通作館。《文選·司馬相如·上林賦》靈圉燕於閒館。《又》虛宮館而勿仞。《史記》《漢書》俱作觀。
  • 又與鸛通。《莊子·寓言篇》如觀雀、蚊虻相過乎前也。
  • 又《廣韻》《集韻》古丸切《韻會》《正韻》沽歡切,𠀤音官。 (寒韵)
  • 《博雅》視也。《正字通》遠視、上視曰觀,近視、下視曰臨。《易·觀卦》初六童觀。《朱子》曰卦以觀示爲義,爻以觀瞻爲義。《書·盤庚》予若觀火。《傳》我視汝情,如視火。鄭康成讀去聲。《穀梁傳·隱五年》公觀魚于棠。《傳》常事曰視,非常曰觀。《關尹子·二柱篇》愛者我之精,觀者我之神。愛爲水,觀爲火。愛執而觀,因之爲木。觀存而愛,攝之爲金。
  • 又遊也。《孟子》吾何修而可以比於先王觀也。
  • 又占也。《史記·天官書》觀成潢。《晉灼》曰觀,占也,潢,五帝車舍。
  • 又猶顯也。《前漢·嚴安傳》以觀欲天下。《師古》曰顯示之,使其慕欲也。
  • 又《韻會小補》區願切,音勸。 (愿韵)
  • 《禮·緇衣》在昔上帝,周田觀文王之德。《註》周田觀,古文爲割申勸。《陸德明·釋文》觀。依註讀爲勸。
  • 又叶古黃切,音光。 (阳韵)
  • 《汲冢周書》師曠歌無射曰:國誠寧矣,遠人來觀。修義經矣,好樂無荒。
  • 又叶規倫切,音均。 (真韵)
  • 《前漢·高彪詩》枉道依合,復無所觀。先公高節,越可永遵。
  • 又叶居員切,音涓。 (先韵)
  • 《傅毅·七激》推深窮類,靡不博觀。光潤嘉美,世宗其言。
  • 又叶扃縣切,涓去聲。 (霰韵)
  • 《揚雄·甘泉賦》大厦雲譎波詭,摧嗺而成觀。仰橋首以高視兮,目冥眴而無見。
  • 又《詩·小雅》維魴及鱮薄言觀者。《箋》觀,多也。《韓詩》作覩。
  • 考證:〔又叶掌與切,音煮。《詩·小雅》維魴及鱮,薄言觀者。《箋》觀,多也。《韓詩》作覩。《朱註》觀叶鱮,鱮音湑。〕
  • 謹按觀叶鱮朱註無此語。叶掌與切乃者字之音非觀字之音。謹改又詩小雅維魴及鱮薄言觀者。箋多也。韓詩作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