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韵字: 或选择韵部:
(2011-11-5)
[jué jiǎo][jué,知觉][ké qiào][lè,音乐][shuò,频数][详注1]涿[bào bō][同确][详注2][详注3][zhuō bó][详注4]


注1:药 《广韵》於角切,音渥。《博雅》白芷,其叶谓之药。《山海经》崃山,其草多韭薤,多药。《楚辞·九歌》辛夷楣兮药房。
注2:瞀 《广韵》莫角切。《集韵》墨角切,尨入声。目不明也。
注3:棹 音浊。树枝直上貌。《尔雅》梢棹,见梢字注。
注4:飑 音璞。《广韵》众多貌。《班固·西都赋》飑飑纷纷,矰缴相缠。风毛雨血,洒野蔽天。《注》言弓矢众发,获禽兽多也。又《集韵》音雹。飑飑,物自空堕貌。
[yuè,哀乐][ě è,善恶][yuē][同着][jiáo jiào jué][ruò][sháo][jué xué][duó,测度][mò][zhuó bó][lüè][gě gè]崿[chāo chuò chuo][háo hé][肉膜,名词][tuò][bó][zé zuó][nüè yào][zhuó][屐、鞋][bó bo][lào luò][详注1][chāo zhuō,明亮][详注2][gè luò][详注3][nuò][lì luò][zuò]礿[sháo][hè][cuò,名词][gē kǎ luò][zhuó què][luò gé][详注4][详注5][zhuó jué][详注6][同托][详注7][音鹊。馺也。《类篇》行貌。]笿


注1:穫 音濩。《说文》刈谷也。草曰刈,谷曰穫。《易·无妄》不耕穫,不菑畬。《诗·豳风》八月其穫。 又陨穫,困迫失志貌。《礼·儒行》不陨穫于贫贱。《注》陨如萚之陨而飘零,穫如禾之穫而枯槁。
注2:格 《唐韵》古落切《集韵》《韵会》《正韵》葛鹤切,音各。树枝也。《集韵》《韵会》历各切,音洛。篱落也。《前汉·鼌错传》谓之虎落。《扬雄·羽猎赋》谓之虎路。通作格。 又《类篇》曷各切,音鹤。格泽,妖星也。见《史记·天官书》。
注3:熇 《广韵》呵各切《集韵》《韵会》《正韵》黑各切,音郝。与謞同。《尔雅·释训》謞謞,崇谗慝也。《疏》引《诗》多将熇熇,多行惨毒之恶。謞熇音义同。《释文》謞虚各切。
注4:泽 《集韵》《韵会》《正韵》达各切,音铎。格泽,星名,音鹤铎。《史记·天官书》格泽,星如炎火之状。
注5:昔 《集韵》仓各切,音错。粗也。《周礼·冬官考工记·弓人》老牛之角紾而昔。《注》昔读为交错之错,谓牛角粗理错也。 又《韵补》叶息约切。《左思·咏史诗》当其未遇时,忧在填沟壑。英雄有迍邅,由来自古昔。
注6:躇 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敕略切,音鄀。《公羊傳·宣七年》躇階而走。《註》躇,猶超遽不順以次。《釋文》與踱同。
注7:嫋 《集韵》《韵会》日灼切《正韵》如灼切,音弱。长貌。《司马相如·上林赋》妩媚姌嫋。
现代汉语字典本字分属于多个韵部:
 韵 入声 jué,知觉
 韵 去声 jiào,寤也

拼音:jué 繁体或异体字:觉韵,另见

覺 jué
〈动〉
  • (形声。从见,学省声。本义:醒悟,明白)
  • 同本义
  • 觉,悟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  • 上欲起,未觉。——《汉书·董贤传》
  • 觉而之渐台。——《汉书·邓通传》
  • 且有大觉。——《庄子·齐物论》
  • 叔术觉焉。——《公羊传·昭公三十一年》
  • 觉今是而昨非。——·陶渊明《归去来兮辞》
  • 又如:觉来(醒来);觉悟;如梦初觉
  • 感觉到,意识到
  • 而觉跌千里者。——《荀子·王霸》。注:“知也。”
  • 不觉。——·胡仔《苕溪渔隐丛话》
  • 常觉一切。——·梁启超《饮冰室合集·文集》
  • 更觉胆落。——《广东军务记》
  • 又如:觉道(觉得);不知不觉;觉发(发觉)
  • 启发;使人觉悟
  • 予将以斯道觉斯民也。——《孟子·万章上》
  • 发觉,发现
  • 觉无异能者。——·柳宗元《三戒》
  • 不之觉。——《资治通鉴·唐纪》
〈名〉
  • 感觉器官 。如:听觉;视觉;嗅觉;味觉;触觉;觉元(脑神)
  • 贤智者之称
  • 藏埋于终古,而未寤于前觉也。——·左思《吴都赋》
康熙字典古文:覐𧠭

  • 《唐韻》古岳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訖岳切,𠀤音角。 (觉韵)
  • 《說文》寤也。《廣韻》曉也。《書·說命》念終始典于學,厥德修罔覺。《公羊傳·昭三十一年》叔術覺焉。《註》覺,悟也。《莊子·齊物論》且有大覺,而後知此大夢也。《白虎通》學之爲言覺也,悟所不知也。
  • 又發也。《前漢·高帝紀求賢詔》有而勿言覺免。《註》發覺者,免其官。
  • 又明也。《左傳·文四年》以覺報宴。《註》以明報功宴樂。
  • 又大也,直也。《詩·小雅》有覺其楹。《傳》有覺,言高大也。《箋》直也。《左傳·襄二十一年》夫子覺者也。《註》較然正直。
  • 又《釋名》告也。一曰自上敕下。一曰告,告覺也。
  • 又《博雅》哲也。
  • 又佛曰覺王。《舊唐書·高祖詔》自覺王遷謝,像法流行。又《姚崇傳》佛者,覺也,在乎方寸。《魏書·釋老志》浮屠正號曰佛陀,華言譯之則謂淨覺。
  • 又星名。《晉書·天文志》妖星三曰天棓。一名覺星。
  • 又姓,見《姓苑》。
  • 又《韻會》通作梏。《禮·緇衣》有梏德行。《註》梏,音角。《詩·大雅》本作覺。《疏》梏與覺字異音同。
  • 又《唐韻》古孝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居效切,𠀤音敎。 (效韵)
  • 《增韻》夢醒曰覺。《詩·王風》尚寐無覺。《史記·高帝紀》後人至高祖覺。《註》覺謂寢寐而寤也。
  • 又叶訖力切,音棘。 (职韵)
  • 《列子·力命篇》楊朱歌曰:天其弗識,人胡能覺。
  • 又叶吉列切,音孑。 (屑韵)
  • 《蘇軾·補龍山文》驥騄交騖,駑蹇先蹶,楚狂醉亂,隕帽莫覺。
  • 又叶古爻切,音交。 (肴韵)
  • 《左傳·哀二十一年》齊人歌:魯人之皋,數年不覺,使我高蹈。《音學五書》覺叶㡍。
  • 又《正字通》按郭璞菵草讚:菵草赤莖,實如蘡薁。食之益智,忽不自覺,殆齊生知,功奇于學。薁音約,與覺、學叶。字彙不考郭讚上下文,泥。吳棫《韻補》薁音育,覺攺音谷,非。
  • 考證:〔《蘇軾·補龍山文》驥騄交鶩,鴑蹇先蹶,楚狂醉亂,䧎帽莫覺。〕
  • 謹照原文鶩改騖。鴑改駑。䧎改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