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韵字: 或选择韵部:
(2011-11-5)
四纸上声 齿[mǐ][jī,几案]使[详注1][徵羽][详注2][详注3][诺也][pǐ,否泰][lěi][bèi,名词][mǐ][yǐ][zhǐ][详注4][chuǎi chuài][zǐ][详注5][详注6][nǐ][shì dì][xǐ lǐ][guī xī][yǐ][详注7][克也,任也][guī][ní,音你。声也。][shī][guǐ][lěi]氿[guǐ][qì][详注8][音跂。《广韵》行喘息貌][dǐ]俿[lǐ]


注1:使 式至切。遣人聘问曰使。《前汉·韩信传》发一乘之使,下咫尺之书。又《鬼谷子抵巇篇》圣人者,天地之使也。《淮南子·天文训》四时者,天之吏也。日月者,天之使也。
注2:箠 音捶。击马策也。《史记·张耳陈余传》杖马箠,下赵数十城。
注3:花 《唐韻》韋委切,音蔿。《玉篇》花榮也。《拾遺記》西王母進洞淵紅蘤。《唐書·西域傳》王坐金蘤榻。
注4:机 音几。《说文》木名。《山海经》单狐之山多机木。《郭注》状如榆,可烧以粪田。 又与几通。《易·涣卦》涣奔其机。《注》承物者也。《家语》仰视榱桷,俯察机筵。《注》机作几。
注5:萎 音委。药草。《尔雅·释草》荧,委萎。《注》萎蕤也。《韩愈诗》萎蕤缀蓝瑛。《注》萎蕤,青花圆实。亦作荽蕤。
注6:庳 脾上声。《说文》庳中,伏舍。一曰屋卑。《左传·襄三十一年》宫室卑庳。
注7:哆 音侈。《说文》张口也。《诗·小雅》哆兮侈兮,成是南箕。《传》哆,大貌
注8:坻 《广韵》《正韵》诸氏切《集韵》《韵会》掌氏切,音纸。止也。《左传·昭二十九年》蔡墨论养龙官曰:官宿其业,其物乃至,若泯弃之,物乃坻伏。
首字词组
訾毁訾怨訾屈訾短訾议   
訾戈訾食訾病訾美訾咎   

词语解释:訾毁  拼音:zǐ huǐ
非议诋毁。《汉书·地理志下》:“俗俭嗇爱财,趋商贾,好訾毁,多巧伪。” 唐 柳宗元 《送元十八山人南游序》:“又况 杨 、 墨 、 申 、 商 刑名纵横之説,其迭相訾毁、抵捂而不合者,可胜言耶?”《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·〈无圣篇〉按语》:“此篇所论,有疏于学理处。且訾毁 孔子 ,不无过当。”
词语解释:訾戈
痛骂弋猎的人
词语解释:訾怨  拼音:zǐ yuàn
厌恨。《宋史·刘瑾传》:“ 瑾 素有操尚,所涖以能称,然御下苛严,少纵舍,好面折人短,以故多致訾怨。”
词语解释:訾食  拼音:zǐ shí
厌食。訾,通“ 飺 ”。《管子·形势》:“小谨者不大立,訾食者不肥体。” 尹知章 注:“訾,恶也。恶食之人,忧嫌致瘠,故不能肥体。” 郭沫若 等集校引 洪颐煊 曰:“‘訾’当作‘飺’。《形势解》‘飺食者多所恶也,人飺食则不肥’,字皆作‘飺’。《玉篇》‘飺,嫌食貌’,义本此。”
词语解释:訾屈  拼音:zǐ qū
呵斥责备。《新唐书·阎立本传》:“﹝ 立本 ﹞归戒其子曰:‘吾少读书,文辞不减儕辈,今独以画见名,与廝役等,若曹慎毋习!’然性所好,虽被訾屈,亦不能罢也。”
词语解释:訾病  拼音:zǐ bìng
亦作“訿病”。 指摘。 宋 陆游 《跋〈陆子彊家书〉》:“吾友 伯政 持其先君子家问来,读之,累日不厌。使学者皆能如此,孰得而訾病之?” 明 傅占衡 《箫洞虚小传》:“啸咏之顷,輒以斤锯自随,园公林监或訿病之,好事者赏其僻,不问也。”
词语解释:訾短  拼音:zǐ duǎn
犹诋毁。短,说人不是。《新唐书·李宗闵传》:“ 李训 、 郑注 始用事,疾 德裕 ,共訾短之。” 明 方孝孺 《畏说》:“见古圣贤之言行而畏其不可追也,思乎后世而畏其将訾短乎我也。”
词语解释:訾美  拼音:zǐ měi
犹言褒贬毁誉。《新唐书·李延寿传》:“其史於本国详,佗国略,往往訾美失传。”
词语解释:訾议  拼音:zǐ yì
亦作“訿议”。 非议。 汉 桓宽 《盐铁论·诏圣》:“瞽师不知白黑而善闻言(音),儒者不知治世而善訾议。” 宋 周煇 《清波杂志》卷八:“文采典重如此,岂可以时谐謔之迹而加訾议。” 清 唐甄 《潜书·劝学》:“圣人不作,世衰道丧,旁蘖别出,乃訾议儒者。” 李劼人 《死水微澜》第二部分三:“嫖,在袍哥界中,以前规矩严时,本是不许的,但到后来,也就没有人訿议。”
词语解释:訾咎  拼音:zǐ jiù
指责非难。《新唐书·房琯传赞》:“然盛名之下,为难居矣。夫名盛则责望备,实不副则訾咎深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