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字词组
词语解释:詶唱 拼音:zhòu chàng
谓以诗词相互赠答。 唐 李商隐 《谢河南公和诗启》:“后来詶唱,罕继声尘,常以斯风,望于哲匠。” 宋 惠洪 《跋周廷秀酬唱诗》:“ 廷秀 袖出与 张公 詶唱之词,读之便觉与众峯争秀。”词语解释:詶直 拼音:zhòu zhí
酬值,偿付所值。 唐 白居易 《买花》诗:“共道牡丹时,相随买花去。贵贱无常价,詶直看花数。”词语解释:詶应 拼音:zhòu yīng
应对。《南史·王惠传》:“ 陈郡 谢瞻 才辩有风气,尝与兄弟羣从造 惠 ,谈论锋起,文史间发。 惠 时相詶应,言清理远, 瞻 等惭而退。”词语解释:詶对 拼音:zhòu duì
应对。 南朝 梁 慧皎 《高僧传·译经中·佛陀耶舍》:“见 耶舍 容服端雅,问所从来。 耶舍 詶对清辩,太子悦之。” 后蜀 何光远 《鉴诫录·蜀才妇》:“﹝ 薛涛 ﹞才调尤佳,言謔之间,立有詶对。”词语解释:詶和 拼音:zhòu hé
以诗文相酬答。 清 顾炎武 《与施愚山书》:“近来刊落枝叶,不作诗文,敬拜佳篇,未得詶和。”词语解释:詶寄 拼音:zhòu jì
唱酬寄赠。 唐 元稹 《〈白氏长庆集〉序》:“是后,各佐 江 通 ,復相詶寄。”一本作“ 酬寄 ”。词语解释:詶咨 拼音:zhòu zī
亦作“ 詶諮 ”。
(1).回答询问。《后汉书·崔駰传》:“思辅弼以媮存兮,亦号咷以詶咨。” 王先谦 集解引 黄山 曰:“此谓辅弼詶 莽 所咨问耳。”
(2).指咨询,访问。 晋 葛洪 《抱朴子·君道》:“詶諮以校同异,平衡以銓羣言。”《魏书·宗钦传》:“比公私理异,詶諮路塞,端拱蓬宇,叹慨如何?”词语解释:詶敌 拼音:zhòu dí
匹敌。《杂宝藏经·难陀王与那伽斯那共论缘》:“昔 难佗王 ,聪明博通,事无不练,以己所知,谓无詶敌。”词语解释:詶诺 拼音:zhòu nuò
实现诺言。 明 汤显祖 《答门人萧承之书》:“‘剑在堪詶诺,囊清不卖文。’何能向如许人作涸鮒也。来书感高谊矣。”词语解释:詶纳 拼音:zhòu nà
采纳。《宋书·自序传·沉林子》:“ 林子 以行役既久,士有归心,深陈事宜…… 高祖 深相詶纳。”《南史·谢述传》:“ 雍州 刺史 张邵 以黷货将致大辟, 述 表陈 邵 先朝旧勋,宜蒙优贷, 文帝 手詔詶纳焉。”词语解释:詶言 拼音:zhòu yán
答言;酬答。《艺文类聚》卷七一引 南朝 梁 戴嵩 《车马》诗:“献酒悉蒲陶,詶言尽飞铁。” 清 顾炎武 《酬史庶常可程》诗:“古人尚詶言,亦期相切磋。”词语解释:詶赏 拼音:zhòu shǎng
酬劳赏赐。 唐 陆贽 《赐吐蕃将书》:“朕以宗庙社稷,悉在上都,但平寇戎,岂惜詶赏,遂许四镇之地,以答收京之功。”词语解释:詶接 拼音:zhòu jiē
应酬接待。 宋 王安石 《再用前韵寄蔡天启》:“始见类欺魄,寒暄粗詶接。”词语解释:詶继 拼音:zhòu jì
谓步他人诗韵续作。 宋 杨亿 《〈西昆酬唱集〉序》:“而予以固陋之姿,参詶继之末,入兰游雾,虽获益以居多;观海学山,叹知量而中止。”词语解释:詶赛 拼音:zhòu sài
酬神还愿。 唐 白居易 《谈氏外孙生三日喜是男偶吟成篇兼戏呈梦得》:“明日贫翁具鷄黍,应须詶赛引雏诗。”词语解释:詶答 拼音:zhòu dá
应答。《魏书·刘芳传》:“虽詶答论难未能精尽,而风采音制足有可观。”词语解释:詶抗 拼音:zhòu kàng
酬对;对答。《艺文类聚》卷七九引 南朝 宋 刘敬叔 《异苑》:“见一年少,神姿端达,与 机 言玄门妙物, 机 心服其能,无以詶抗。” 南朝 梁 慧皎 《高僧传·义解三·道融》:“ 融 与婆罗门拟相詶抗,锋辩飞玄,彼所不及。”词语解释:詶悦 拼音:zhòu yuè
应酬取悦。《南史·宋建安王休仁传》:“ 休仁 多计数,每以笑调佞諛詶悦之,故得推迁。”词语解释:詶譬 拼音:zhòu pì
应答譬解。《资治通鉴·宋明帝泰始二年》:“ 孝祖 具问朝廷消息, 僧韶 随方詶譬,并陈兵甲精强,主上欲委以前驱之任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