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韵字: 或选择韵部:
(2011-11-5)
首字词组
誊真誊写版誊拓誊录书手誊清誊造誊录所誊录
誊写誊写器誊写印刷誊抄誊正誊拓誊画誊缮
誊本誊写钢版誊录官誊发誊录院誊录生誊黄 

词语解释:誊真  拼音:téng zhēn
谓用楷书誊写。 明 冯梦龙 定本《人兽关·义赎施房》:“恐后无凭,立此絶兑文书为炤。写得好,就誊真起来。” 清 黄六鸿 《福惠全书·莅任·出堂规式》:“凡申详上臺文册,俱于前一日送稿案放行誊真,次日送印,纸张宜坚白,字画务端楷,不许潦草洗补。” 商衍鎏 《清代科举考试述录》第二章第三节:“第一二场前空白无格素纸七页,以六页备起草,第七页留备弥封,草稿起止用小红字为记,后红格十四页誊真。”
词语解释:誊写  拼音:téng xiě
照底稿抄写。《宋史·选举志一》:“试卷,内臣收之,付编排官,去其卷首乡贯状,别以字号第之;付封弥官誊写校勘,用御书院印,付考官定等毕,復封弥送覆考官再定等。”《说文·言部》“誊” 清 段玉裁 注:“今人犹谓誊写。”《红楼梦》第三七回:“ 寳玉 又见 寳釵 已誊写出来,因説道:‘了不得!香只剩下一寸了!我纔有了四句。’” 蒋元卿 《校雠学史》第五章九:“ 宋 刻本,率由善书之士,誊写上板。”
词语解释:誊本
根据原本抄写的本子
词语解释:誊写版  拼音:téng xiě bǎn
简便的印刷版,旧时用毛笔蘸药水在特制的纸上写成,现在一般把蜡纸铺在誊写钢板上用铁笔刻成。
词语解释:誊写器  拼音:téng xiě qì
刻写蜡纸用的整套铁笔、钢板和油印机等工具。
词语解释:誊写钢版  拼音:téng xiě gāng bǎn
刻蜡版时垫在底下的钢板,有网纹,多镶在木板上。
词语解释:誊拓  拼音:téng tuò
1.谓影摹。
词语解释:誊写印刷  拼音:téng xiě yìn shuā
即油印。一种简便的印刷方法。用刻写或打字的蜡纸做版,用油墨印刷。
词语解释:誊录官  拼音:téng lù guān
誊录院负责誊录考生试卷事务的官员,在进士举人和五种贡生中选派,由皇帝任命。《清史稿·选举志三》:“ 乾隆 九年停其例,并受卷、弥封、誊録、对读等官子弟、戚族亦一体迴避矣。” 商衍鎏 《清代科举考试述录》第二章第三节:“每日派誊三卷,誊録书手不准携带墨笔,如有顶冒入场,代人改窜文艺者,查出治罪,以誊録官管理之。”
词语解释:誊录书手  拼音:téng lù shū shǒu
科举考试考卷的誊录人员。 商衍鎏 《清代科举考试述录》第二章第三节:“防考官认识士子笔跡之弊,由布政司于各府、州、县书吏内挑选考验若干名为誊録书手。” 商衍鎏 《清代科举考试述录》第二章第三节:“誊録书手不准携带墨笔,如有顶冒入场,代人改窜文艺者,查出治罪。”
词语解释:誊抄  拼音:téng chāo
犹誊写。
词语解释:誊发  拼音:téng fā
抄写发送。 清 黄六鸿 《福惠全书·教养·学规》:“就各章衍为讲义,与会长等参正妥当,会前五日誊发同会,使各有发明意见。”
词语解释:誊清  拼音:téng qīng
誊写清楚。 商衍鎏 《清代科举考试述录》第二章第三节:“第二场试文誊清后,要默写头场首艺或二三艺之小讲起比不等,在题纸内载明。”
词语解释:誊正  拼音:téng zhèng
重新抄写。 清 黄六鸿 《福惠全书·莅任·酬答书札》:“遂发起草之人,问明答意,具草送閲,方发写人誊正。”
词语解释:誊录院  拼音:téng lù yuàn
宋 始置, 明 清 沿之。科举考试时负责誊录士子试卷的机构。《宋史·选举志一》:“﹝ 景德 ﹞八年,始置誊録院,令封印官封试卷付之,集书吏録本,监以内侍二人。”参阅《文献通考·选举三》
词语解释:誊造  拼音:téng zào
誊清制作。 清 黄六鸿 《福惠全书·钱穀·催徵》:“宜照实徵限簿,每甲誊造长单一本。”
词语解释:誊拓  拼音:téng tà
谓影摹。 宋 苏颂 《题维摩像》:“今所存者,盖再经誊搨矣。然而气象超远,彷彿如见当时之人物,已可爱也。”
词语解释:誊录生  拼音:téng lù shēng
誊录所属下的誊录人员。 清 制,在会试下第的举人及 顺天 乡试正榜外选录能书者充任。 商衍鎏 《清代科举考试述录》第二章第五节:“誊録生用硃笔,对读生用赭黄笔,……正副主考用墨笔,以主考閲看者为硃卷,故用墨不碍,所谓五色笔也。”参见“ 誊録所 ”。
词语解释:誊录所  拼音:téng lù suǒ
誊录院下属的具体办事机构。由誊录生用朱笔誊录试卷,以誊本送交考官评阅。《宋史·选举志二》:“入试日,一切不许传递……宜令封弥官躬亲封鐍卷匱,士人亲书幕历投匱中。俟举人尽出院,然后启封,分类抄上,即付誊録所。” 商衍鎏 《清代科举考试述录》第二章第三节:“将所备誊録之卷连同士子试卷,用《千字文》编列红号,每一百卷编一字号,搅乱次序用之……弥封所官亲自鈐印,送誊録所。”
词语解释:誊录所  拼音:téng lù suǒ
誊录院下属的具体办事机构。由誊录生用朱笔誊录试卷,以誊本送交考官评阅。《宋史·选举志二》:“入试日,一切不许传递……宜令封弥官躬亲封鐍卷匱,士人亲书幕历投匱中。俟举人尽出院,然后启封,分类抄上,即付誊録所。” 商衍鎏 《清代科举考试述录》第二章第三节:“将所备誊録之卷连同士子试卷,用《千字文》编列红号,每一百卷编一字号,搅乱次序用之……弥封所官亲自鈐印,送誊録所。”
词语解释:誊画  拼音:téng huà
临摹图画。 宋 周密 《齐东野语·绍兴御府书画式》:“ 刘娘子位 并 马兴祖 誊画。”
词语解释:誊黄  拼音:téng huáng
旧时皇帝下的诏书,由礼部用黄纸誊写,叫誊黄。《清会典事例·礼部二七·颁诏》:“司官奉詔至大堂,陈於黄案,礼部堂官率所属行三跪九叩礼,兴,恭閲詔书,誊黄鐫刻,颁行天下。”
词语解释:誊录  拼音:téng lù
用工楷誊清抄录。科举时试卷校阅前的手续之一。 宋 吴曾 《能改斋漫录·事始一》:“取士,至 仁宗 始有糊名考校之律。虽号至公,然尚未絶其弊。其后 袁州 人 李夷宾 上言,请别加誊録。因著为令,而后识认字画之弊始絶。”《清史稿·选举志三》:“士子用墨,曰墨卷。誊録用硃,曰硃卷。” 商衍鎏 《清代科举考试述录》第二章第三节:“ 清 代考卷未送考官校閲之前,有弥封、誊録、对读与套分硃墨卷各项手续。”
词语解释:誊缮  拼音:téng shàn
指科举考试的送批阅的试卷。因试卷必经誊录生誊录缮写后才能送交考官,故称。 元 宋本 谢端 《南城校文联句》:“趋蹌进程书,缄封递誊缮。”参见“ 誊録 ”。
词语解释:誊录  拼音:téng lù
用工楷誊清抄录。科举时试卷校阅前的手续之一。 宋 吴曾 《能改斋漫录·事始一》:“取士,至 仁宗 始有糊名考校之律。虽号至公,然尚未絶其弊。其后 袁州 人 李夷宾 上言,请别加誊録。因著为令,而后识认字画之弊始絶。”《清史稿·选举志三》:“士子用墨,曰墨卷。誊録用硃,曰硃卷。” 商衍鎏 《清代科举考试述录》第二章第三节:“ 清 代考卷未送考官校閲之前,有弥封、誊録、对读与套分硃墨卷各项手续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