末字词组
词语解释:讫讫 拼音:qì qì
崇高貌。讫,通“ 仡 ”。 宋 强至 《代贺运使吴舍人启》:“俛惟孱冗之踪,讫讫甄题之赐,阻从庆列,第剧懽悰。”参见“ 仡仡 ”。
词语解释:仡仡 拼音:yì yì
(1).壮勇貌。《书·秦誓》:“仡仡勇夫,射御不违,我尚不欲。” 孔 传:“仡仡壮勇之夫,虽射御不违,我庶几不欲用。”《汉书·李寻传》:“昔 秦穆公 説諓諓之言,任仡仡之勇,身受大辱,社稷几亡。” 宋 曾巩 《祭欧阳少师文》:“公在庙堂,总持纪律……独立不回,其刚仡仡。” 章炳麟 《徐锡麟等哀辞》:“仡仡 秋子 ,风霆流形。”
(2).高耸貌。《诗·大雅·皇矣》:“ 崇 墉仡仡。” 高亨 注:“仡仡,同屹屹,高耸貌。”
(3).勤苦貌。仡,通“ 劼 ”。《晏子春秋·内杂下六》:“名山既多矣,松柏既茂矣,望之相相然,尽目力不知厌,而世有所美焉,因欲登彼相相之上,仡仡然不知厌。” 吴则虞 集释引 苏舆 云:“‘仡’与‘劼’同义。‘仡’、‘劼’一声之转。《小尔雅》:‘劼,勤也。’《广韵》:‘劼,用力也。’” 明 唐顺之 《答王南江提学》:“千金之子,苦身仡仡,以程錙銖,日夜若不足藉。” 清 李慈铭 《越缦堂读书记·明儒学案》:“ 高宗 纯皇帝 昌明正学,大阐羣经,士子服教畏神,弦诵仡仡,老死相守。”
(4).恐惧不能言貌。《古文苑·王褒〈僮约〉》:“读券文徧讫,词穷咋索,仡仡扣头,两手自搏。” 章樵 注:“仡,音屹。恐畏不能言状。”
船行摇动貌。 唐 柳宗元 《晋问》:“巨舟轩昂,仡仡迴环。水师更呼,声裂 商 颜。”词语解释:去讫 拼音:qù qì
犹完毕,完了。 宋 苏轼 《参定叶祖洽廷试策状》之二:“右臣近奉圣旨,参定 叶祖洽 所试策,臣已与 刘攽 等定夺奏闻去讫。”《醒世恒言·黄秀才徼灵玉马坠》:“那船中的物件,因漂流得失了,便有存留,舟人都分散去讫。”词语解释:付讫 拼音:fù qì
交清(多指款项):报费~。词语解释:起讫 拼音:qǐ qì
开始和终结。 南朝 梁 刘勰 《文心雕龙·史传》:“岁远则同异难密,事积则起讫易疎。”《隋书·律历志下》:“日月食既有起讫晚早,亦或变常进退。” 清 周中孚 《郑堂札记》卷二:“大都勦取《静志居诗话》,而或改换其起讫,或节芟其典核者。”词语解释:勾讫 拼音:gōu qì
犹勾消。 明 无名氏 《白兔记·牧牛》:“你休怨忆,莫嘆息,将他做小儿一般见识。巧语花言都勾讫,凛凛雄威,凛凛雄威,管取前程显赫。”词语解释:两讫 拼音:liǎng qì
商业上指卖方已将货物付清,买方已将货款付清,交易手续已完成。如:银货两讫。词语解释:验讫 拼音:yàn qì
检验完毕。《新华日报》1941.4.17:“ 李 推车走进了屠宰场,一面抹着汗呼吸着人们的欢迎,一面赶紧从车兜子里拿出税印,迅速的往宰好了的肥猪片上盖着‘验讫’的蓝印。” 孙犁 《白洋淀纪事·像片》:“照片上的光线那么暗,在一旁还有半个‘验讫’字样的戮记。”词语解释:收讫 拼音:shōu qì
谓应收钱物对方已如数交付清楚。《醒世恒言·杜子春三入长安》:“﹝老者﹞搬出二千个元宝锭,便是十万两,交付 子春 收讫。”《古今小说·单符郎全州佳偶》:“ 单公 写书,付与四承务收讫。”词语解释:查讫 拼音:chá qì
检查完毕。 鲁迅 《而已集·再谈香港》:“﹝检查员﹞每箱只抽二三十本书,抛在箱面上,便画了查讫的记号了。”词语解释:断讫 拼音:duàn qì
谓审理处刑结束。 明 沉璟 《义侠记·薄罚》:“谢青天把 王婆 断讫,且到戏房中别作道理。”词语解释:疏讫 拼音:shū qì
十纪之一。《春秋命历序》:“自开闢至获麟,二百二十七万六千岁,分为十纪:……九曰禪通纪,十曰疏讫纪。”参见“ 十纪 ”。
词语解释:十纪 拼音:shí jì
(1).古代传说,自天地开辟,人皇以来,至 春秋 鲁哀公 十四年,共二百七十六万年,分为十纪:九头、五龙、摄提、合雒、连通、序命、循蜚、因提、禅通、疏讫。见《广雅·释天》。 司马贞 补《史记·三皇本纪》引《春秋纬》,谓十纪为三百二十七万六千年,“循蜚”作“脩飞”、“因提”作“回提”、“疏讫”作“流讫”,其余名目相同。
(2).十代,十世。《汉书·叙传上》:“皇十纪而鸿渐兮,有羽仪於上京。” 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:“十纪, 汉 十世也。”
(3).指一百二十年。《文选·潘岳〈西征赋〉》:“图万载而不倾,奄摧落於十纪。” 李善 注引 孔安国 《尚书》传:“十二年曰纪。”词语解释:头讫 拼音:tóu qì
开端和结尾。 南朝 梁 刘勰 《文心雕龙·史传》:“明白头讫之序,品酌事例之条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