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字词组
词语解释:诂训 拼音:gǔ xùn
(1).解释古语。《后汉书·桓谭传》:“博学多通,徧习《五经》,皆詁训大义,不为章句。” 李贤 注引《说文》:“詁,训古言也。” 唐 杨炯 《〈王勃集〉序》:“於是编次《论语》,各以羣分,穷源造极,为之詁训。” 郭沫若 《集外·〈管子集校〉叙录》:“ 宋 代言《管子》者以 张嵲 《读管子》一文最见功力,其文虽不足四百字,而詁训精确,洞见閫奥。”
(2).古语的意义。 晋 郭璞 《〈尔雅〉序》:“夫《尔雅》者,所以通詁训之指归,叙诗人之兴咏。” 宋 欧阳修 《尹源字子渐序》:“君之名 源 ,而字 子渊 。夫源发於渊,深且止也,於詁训不类,又无所表发其名之美,甚非称。” 清 曾国藩 《书〈学案小识〉后》:“ 惠定宇 、 戴东原 之流,钩研詁训,本 河间献王 实事求是之旨,薄 宋 贤为空疏。”词语解释:诂解 拼音:gǔ jiě
(1).用当代语言解释古代语言。《新唐书·文艺传中·吕向》:“尝以 李善 释《文选》为繁酿,与 吕延济 、 刘良 、 张铣 、 李周翰 等更为詁解,时号‘五臣注’。”
(2).古言古义的解释。 清 包世臣 《艺舟双楫·清故国监生凌君墓表》:“﹝ 凌君 ﹞即去塾作杂佣保。然停作輒默诵所已读书,苦不明詁解。邻之富人,为子弟延经义师,君乘夜狙其轩外听讲论数月。”词语解释:诂诂蚩蚩 拼音:gǔ gǔ chī chī
多言纷扰貌。犹言辗转相传。 唐 李翱 《祭伏波神文》:“詁詁蚩蚩,易白成緇。 孔子 义失, 勛 华 不慈。”词语解释:诂经精舍 拼音:gǔ jīng jīng shè
清 代书院。在 浙江 杭州 西湖 孤山 。 嘉庆 八年, 阮元 任 浙江 巡抚时创建,教学内容为经史疑义及小学、天文、地理、算法等。 同治 间, 上海 亦设诂经精舍, 光绪 初并入求志书院。 清 阮元 《西湖诂经精舍记》:“及抚 浙 ,遂以昔日修书之屋五十间,选 两浙 诸生学古者,读书其中,题曰詁经精舍。精舍者, 汉 学生徒所居之名;詁经者,不忘旧业,且勗新知也。”词语解释:诂训学 拼音:gǔ xùn xué
特指有关《诗经》研究的一门详于训诂而略于诗义的学问。 宋 郑樵 《〈通志〉总序》:“《诗》虽一书,而有十二种学,有詁训学,有传学,有注学,有图学,有谱学,有名物学,安得总言《诗》类乎?”词语解释:诂释 拼音:gǔ shì
古言古语的解释。 清 章学诚 《文史通义·知难》:“然读《史》《汉》之书,而察 徐广 、 裴駰 、 服虔 、 应劭 诸家之詁释,其间不得 迁 固 之意者,十常三、四焉。”